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21年8月3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1-0115829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公开涉及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可应用于使用电泳法的可变透射装置的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近来,控制通过窗户的能量损失和光透射的智能窗正迅速应用于车辆的后视镜、透射屏和用于展厅的窗户面板。
5.作为迄今为止已开发的智能窗实现方法,已经报道了偏振粒子法、液晶法、电致变法、光致变法和热致变法。其中,电气地控制光透射的电致变(ec)装置是代表性示例。在ec的情况下,基本上,有薄膜部分吸收光以控制透射,这导致当温度升高时,存在产品稳定性的问题,并且由于生产方法的技术难度而难以扩大面积。
6.智能窗的另一种实现方法是采用电泳粒子的透射控制技术。根据该方法,如果将在具有高沸点有机基质中的带电荷的黑纳米
颗粒注入到精细图案化的ito电极之间并对其施加电压,则黑纳米颗粒以分散状态移动到图案化的电极区域,以控制透射。这种电泳纳米颗粒智能窗的优势在于,取决于是否施加电压,即时地自由调节透明/不透明状态。
7.但是,通常,用于电泳组合物的溶剂是具有低介电常数并且比重为0.7至0.9的烃基溶剂或硅油。而一般的电泳粒子的比重为1.7至1.9,这比所述溶剂的比重高得多,使得当电泳装置被竖向地安装时,存在由于重力引起电泳粒子的不良沉降而使得对粒子的驱动显著劣化的问题。
8.同时,韩国注册专利第10-0711746号公开了一种电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泳粒子是通过控制电泳粒子的电荷极性和电荷量在所需带电状态下制备的。但是,没有提出最小化颗粒沉降问题和颗粒间聚集的方法。
9.[相关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专利第10-0711746号
技术实现要素:
[0012]
本公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电泳组合物能够用于使用电泳法的透射控制装置。
[0013]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将
多孔碳颗粒和酸混合和回流;在冷却之后用碱中和;通过洗涤和干燥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将所述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包含nh基的
分散剂和溶剂混
合并初级分散;通过加热经初级分散的混合物来形成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获取通过移除未反应物而形成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以及额外加入所述分散剂,并且控制所述分散剂的浓度以使所述复合物形成胶束。
[0014]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孔碳颗粒的比表面积可以为200m2/g到2000m2/g。
[0015]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酸可以是硝酸(hno3)、硫酸(h2so4)、氢氯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高氯酸(hclo4)或它们的混合物。
[0016]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多孔碳颗粒和酸混合和回流可以在100℃至120℃进行2小时至10小时。
[0017]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碱可以是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氨(nh3)、醋酸锂(ch3cooli)、醋酸钠、醋酸钾(ch3cook)、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钾(khc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或它们的混合物。
[0018]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溶剂可以是比重为0.6到1.0的异链烷烃溶剂。
[0019]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包含nh基的分散剂可以是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
[002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10000psi到25000psi的压力下进行5次至15次初级分散。
[002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50℃至80℃对经初级分散的混合物进行加热。
[002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通过去除未反应物来获得所形成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中,可以通过初级离心来收集下层,然后进行二次分散,然后可以通过二次离心来收集上层。
[0023]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从经初级离心的整个溶液中收集30体积%或更少的下层。
[0024]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10000psi至25000psi的压力下进行1次至5次二次分散。
[0025]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从经二次离心的整个溶液中收集70体积%或更少的上层。
[0026]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经二次离心收集上层之后额外添加包含nh基的分散剂中,可以添加分散剂以便使得多孔碳颗粒与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2至7。
[0027]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电泳组合物,其包含比表面积为200m2/g到2000m2/g的多孔碳颗粒与分散剂的复合物以及溶剂。
[0028]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孔碳颗粒与分散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2至7。
[0029]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合物可以是通过使在表面上包含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与包含nh基的分散剂反应而形成的。
[003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分散剂可以是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
[003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的比重可以是1.1至1.2。
[0032]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最小化由重力引起的沉降问题并且允许电泳颗粒在溶剂中保持稳定分散的图案的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以下示例
性实施例被例示为本公开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并且用于与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一起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因此,本公开不应被解释为仅限于以下事项。
[0034]
在本说明书中,“电泳组合物”是用于电泳装置的油墨组合物,并且是指包含可以带电的颗粒、分散剂和溶剂的组合物。
[0035]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将多孔碳颗粒和酸混合和回流,在冷却之后用碱中和,制备具有通过洗涤和干燥在表面上引入的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将在表面上具有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包含nh基的分散剂和溶剂混合以进行初级分散,通过加热经初级分散的混合物来形成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通过去除未反应物来获得所形成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以及额外加入所述分散剂,并且控制所述分散剂的浓度以使所述复合物形成胶束。
[0036]
在将多孔碳颗粒和酸混合和回流的步骤中,将多孔碳颗粒和酸被注入反应器中以进行混合和回流。
[0037]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多孔碳颗粒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结构,并且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不均匀微孔。多孔碳颗粒聚集,并且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中空部。
[0038]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多孔碳颗粒的比表面积可以为200m2/g至2000m2/g,优选地可以为500m2/g至1700m2/g,更优选地可以为700m2/g至1500mm2/g。
[0039]
当比表面积低于200m2/g时,电泳颗粒由于重力而沉降的速度增大。当比表面积超过2000m2/g时,电泳颗粒不能令人满意地分散,添加到组合物的分散剂量显著增加,粘度因此上升,使得驱动速度显著降低。
[0040]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酸可以是硝酸(hno3)、硫酸(h2so4)、氢氯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高氯酸(hclo4)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地,酸可以是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更优选地可以是硝酸和硫酸浓度比为3:0.5至2的混合物。
[0041]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多孔碳颗粒和酸混合和回流的步骤可以在100℃至120℃进行5小时至24小时。优选地,混合和回流的步骤可以在105℃至115℃进行8小时至18小时,更优选地可以在108℃至112℃进行10小时至16小时。
[0042]
在冷却之后进行中和的步骤中,反应物在回流后冷却,然后用碱中和,以形成可通过洗涤去除的副产物。
[0043]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碱可以是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氨(nh3)、乙酸锂(ch3cooli)、乙酸钠(ch3coona)、乙酸钾(ch3cook)、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钾(khc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或它们的混合物。
[0044]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可以添加碱直到ph达到所需的中性ph。例如,将反应物中和到在约5.0至约8.0范围内或者在约6.0至约7.5范围内的ph。
[0045]
在通过洗涤和干燥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的步骤中,首先,将经中和的反应物用水或蒸馏水洗涤,以移除可溶解于水的副产物。在洗涤过程期间,杂质或副产物使用滤布、过滤器或筛网过滤去除,例如可以使用减压过滤器。
[0046]
在洗涤之后,仍包含预定量的水分,从而显示出粘度并且所述多孔碳颗粒是可变形的。因此,水分通过干燥过程完全移除。可以获得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
[0047]
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作为干燥方法,可以使用冷冻干燥法或超临界干燥
法,优选地可以使用冷冻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可以使用已知的冷冻干燥法进行,例如,在冷冻干燥期间,可以将温度设定在约-90℃到-50℃的范围,具体地可以设定在约-85℃到-60℃的范围,更具体地可以设定在约-80℃到-70℃的范围。同时,干燥或冷冻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使压力为约600托或更低,具体地使压力为约1托至100托,更具体地使压力为大约2托至10托。
[0048]
将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包含nh基的分散剂和溶剂混合并初级分散的步骤是将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与分散剂和溶剂均匀混合在一起并分散。
[0049]
对于初级分散,可以使用已知的分散装置,可以使用分散机、高压分散机、纳米高压分散机和超声分散机。即使没有特别限制,当使用高压分散机时,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和分散剂可以均匀地混合并分散在溶剂中。因此,多孔碳颗粒的表面上的cooh基和oh基与分散剂的nh基积极反应,以形成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
[0050]
包含nh基的分散剂与多孔碳颗粒的表面上的cooh反应并形成酰胺键,使得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可以在溶剂中形成胶束。分散剂可以使多孔碳颗粒和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溶剂中,而不会聚集在一处。
[0051]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包含nh基的分散剂可以是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
[0052]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可以以0.5至4:1的重量比来包含包含nh基的分散剂。
[0053]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使用具有6至13个碳原子的烷烃混合物和比重为0.6至1.0的异链烷烃溶剂作为溶剂。例如,可以使用isopar c、isopar g、isopar e(exxon)、isol-c(sk chem)或isol-g(exxon)。
[0054]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可以在10000psi至25000psi的压力下进行5次到15次初级分散。优选地可以在12000psi至24000psi的压力下进行7次到13次初级分散,更优选地可以在15000psi至23000psi的压力下进行9次至11次初级分散。在该范围内,可以显著地实现在表面上引入cooh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0055]
加热经初级分散的混合物的步骤是使均匀混合并分散在溶剂中的多孔碳颗粒的表面上的cooh基和oh基与分散剂的nh基反应,以形成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加热可以在50℃至80℃进行,以通过稳定的反应形成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
[0056]
在通过去除未反应物来获得所形成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的步骤中,使用过滤或离心去除未反应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和其它副产物。
[0057]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通过去除未反应物来获得所形成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的步骤中,包含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的反应溶液被初级离心以收集下层,被二次分散,然后被二次离心以收集上层。
[0058]
可以从整个初级离心的溶液中收集30体积%或更少的下层。
[0059]
在二次分散中,下层中包含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可以均匀地分散。对于二次分散,可以使用诸如分散机、高压分散机、纳米高压分散机和超声波分散机的已知分散装置。即使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优选地使用高压分散机。
[0060]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可以在10000psi至25000psi的压力下进行1次到5次二次分散。优选地,可以在12000psi至24000psi的压力下进行2次到4次二次分散,更优选地,可以在15000psi至23000psi的压力下进行3次二次分散。在该范围内,可以显著地实现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0061]
当进行二次离心并收集上层时,离心用于去除具有不良分散性的下层。此时,可以从整个二次离心溶液中收集70体积%或更少的上层。
[0062]
在调节分散剂的浓度以由复合物形成胶束的步骤中,分散剂以临界胶束浓度(cmc)或更高的浓度添加。通过这种方式,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可以在溶剂中产生胶束。
[0063]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添加分散剂以使得多孔碳颗粒与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2到7。当分散剂以上述范围添加时,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的胶束形状没有被破坏。当通电时,可以保持优异的电泳颗粒的驱动性能和电泳装置的透射调节性能。
[0064]
作为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电泳组合物,其包含比表面积为200m2/g至2000m2/g的多孔碳颗粒和分散剂的复合物以及溶剂。
[0065]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孔碳颗粒与分散剂的重量比优选地为1:2到7。
[0066]
复合物是通过使在表面上包含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与包含nh基的分散剂反应而形成的,并且该复合物可以形成胶束。
[0067]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的比重可以为1.1到1.2。在这种情况下,最小化了与溶剂的比重差,以抑制由于重力引起的沉降失效并提高通电时电泳颗粒的驱动速度。
[0068]
在电泳组合物中,包含cooh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包含nh基的分散剂、溶剂、以及多孔碳颗粒和分散剂的复合物对应于与上述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中基本相同的配置。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0069]
在下文中,尽管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提出了优选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公开,而不是限制所附的权利要求。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技术精神的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些修改和改变旨在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0070]
实施例与对比例
[0071]
实施例1
[0072]
将10g比表面积为1200m2/g的多孔碳颗粒、120ml硝酸(hno3)和40ml硫酸(h2so4)添加到配备有回流装置的烧瓶中,并在110℃回流5小时。此后,在将烧瓶冷却到室温之后,用5%naoh中和产物。在用减压过滤器过滤产物并用蒸馏水洗涤产物之后,用液氮冷冻产物以去除水分,然后用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以获得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
[0073]
使用高压分散机,在约23000psi下,将作为分散剂的8wt%的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和4重量%的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在作为溶剂的88重量%的isopar l中分散10次。在约80℃加热之后,将反应物离心以收集约30体积%的下层。使用高压分散机在大约23000psi下将收集的下层再分布三次。将其离心以收集约70体积%的上层。通过测量收集到的上层的吸光度和固体含量,另外添加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以使分散剂相对于多孔碳颗粒的重量比(分散剂/多孔碳颗粒)为约5.0,以制备电泳组合物。
[0074]
将电泳组合物注入预先制备的电泳槽(electrophoretic cell)中以制成电泳装置。
[0075]
实施例2
[0076]
除了使用10g比表面积为约2000m2/g的多孔碳颗粒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电泳组合物和电泳装置。
[0077]
实施例3
[0078]
除了使用10g比表面积为约200m2/g的多孔碳颗粒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电泳组合物和电泳装置。
[0079]
实施例4
[0080]
除了通过额外添加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以使分散剂相对于多孔碳颗粒的重量比(分散剂/多孔碳颗粒)为约7.0来制备电泳组合物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电泳组合物和电泳装置。
[0081]
实施例5
[0082]
除了通过额外添加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以使分散剂相对于多孔碳颗粒的重量比(分散剂/多孔碳颗粒)为约2.0来制备电泳组合物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电泳组合物和电泳装置。
[0083]
对比例1
[0084]
使用高压分散机,在约23000psi下,将作为分散剂的8重量%的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和4重量%的比表面积为约1200m2/g的多孔碳颗粒(10g)在作为溶剂的88重量%的isopar l中分散10次。将其离心以收集约70体积%的上层。通过测量收集到的上层的吸光度和固体含量,另外添加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以使分散剂相对于多孔碳颗粒的重量比(分散剂/多孔碳颗粒)为约5.0,以制备电泳组合物。
[0085]
将电泳组合物注入预先制备的电泳槽中以制成电泳装置。
[0086]
对比例2
[0087]
使用高压分散机,在约23000psi下,将作为分散剂的8重量%的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和4重量%的根据实施例1制备的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在作为溶剂的88重量%的isopar l中分散10次。将其离心以收集约70体积%的上层。通过测量收集到的上层的吸光度和固体含量,另外添加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以使分散剂相对于多孔碳颗粒的重量比(分散剂/多孔碳颗粒)为约5.0,以制备电泳组合物。
[0088]
将电泳组合物注入预先制备的电泳槽中以制成电泳装置。
[0089]
对比例3
[0090]
使用高压分散机,在约23000psi下,将作为分散剂的8重量%的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和4重量%的比表面积为约1200m2/g的多孔碳颗粒(10g)在作为溶剂的88重量%的isopar l中分散10次。在约80℃加热之后,将反应物离心以收集约70体积%的上层。通过测量收集到的上层的吸光度和固体含量,另外添加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以使分散剂相对于多孔碳颗粒的重量比(分散剂/多孔碳颗粒)为约5.0,以制备电泳组合物。
[0091]
将电泳组合物注入预先制备的电泳槽中以制成电泳装置。
[0092]
对比例4
[0093]
除了通过另外添加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以使分散剂相对于多孔碳颗粒的
重量比(分散剂/多孔碳颗粒)为约1.5以制备电泳组合物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电泳组合物和电泳装置。
[0094]
对比例5
[0095]
除了通过另外添加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以使分散剂相对于多孔碳颗粒的重量比(分散剂/多孔碳颗粒)为约9.0以制备电泳组合物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电泳组合物和电泳装置。
[0096]
对比例6
[0097]
除了使用10g比表面积为约2400m2/g的多孔碳颗粒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电泳组合物和电泳装置。
[0098]
对比例7
[0099]
除了使用10g比表面积为约100m2/g的多孔碳颗粒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电泳组合物和电泳装置。
[0100]
实验例
[0101]
实验例1:对电泳组合物的粒径的分析
[0102]
对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电泳组合物中包含的颗粒的粒径进行分析。在使用isopar-l稀释电泳组合物以使电泳组合物与isopar-l的重量比为1:1000之后,使用粒径分析仪(otsukaelectrons,elsz-2000)测量粒径。
[0103]
实验例2:对电泳装置的屏蔽性能的评估
[0104]
将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电泳装置放置在背光板(亮度为1000cd/m2)上,并使用亮度测量装置(sanpometer co.,ltd.,sm208)来测量在施加直流电压之前的亮度。
[0105]
实验例3:对电泳装置的透射率的评估
[0106]
将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装置放置在背光板(亮度为1000cd/m2)上,并通过使用dc电源(toyotech corporation,dp20-3tp)施加30v直流电压来对其进行驱动。使用亮度测量装置(sanpometer co.,ltd.,sm208)来测量在施加直流电压30秒之后的亮度(max)。
[0107]
其中未注入电泳组合物的空装置的亮度为900cd/m2。
[0108]
实验例4:对电泳装置的驱动速度的评估
[0109]
将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装置放置在背光板(亮度为1000cd/m2)上,并通过使用dc电源(toyotech corporation,dp20-3tp)施加30v直流电压来对其进行驱动。在施加30v直流电压之后,使用亮度测量装置(sanpometer co.,ltd.,sm208)来测量颗粒移动达到最大亮度的80%的时间。
[0110]
实验例的测量结果示于下表1中。
[0111]
[表1]
[0112][0113]
参考表1,证实了相比于对比例1至对比例4和对比例7,在包括根据本公开制备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电泳组合物的电泳装置的情况下,驱动速度和屏蔽性能得以显著改善。具体而言,证实了即使在制备电泳装置20天后,驱动速度、遮蔽性和透射率保持不变或者几乎不变。相比之下,在对比例1至对比例7的情况下,证实了在制备该装置20天后,驱动速度和透射率显著下降。具体而言,与实施例相比,证实了在与根据本公开的制备方法不同地制备而成的对比例1至对比例3中,驱动速度降低至少1.3倍到至多2倍,并且在制备的20天之后,透射率显著下降。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孔碳颗粒和酸混合和回流;在冷却之后用碱中和;通过洗涤和干燥来制备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将所述在表面上引入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包含nh基的分散剂和溶剂混合并初级分散;通过加热经初级分散的混合物来形成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通过去除未反应物来获得所形成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以及额外加入所述分散剂,并且控制所述分散剂的浓度以使所述复合物形成胶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200m2/g到2000m2/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酸为硝酸(hno3)、硫酸(h2so4)、氢氯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高氯酸(hclo4)或它们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氨(nh3)、醋酸锂(ch3cooli)、醋酸钠、醋酸钾(ch3cook)、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钾(khc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或它们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是比重为0.6到1.0的异链烷烃溶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包含nh基的分散剂是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在10000psi到25000psi的压力下进行5次至15次所述初级分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通过去除未反应物来获得所形成的多孔碳颗粒-分散剂复合物中,通过初级离心来收集下层,进行二次分散,然后通过二次离心来收集上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从经初级离心的整个溶液中收集30体积%或更少的下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在10000psi至25000psi的压力下进行1次至5次所述二次分散。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从经二次离心的整个溶液中收集70体积%或更少的上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电泳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控制所述分散剂的浓度以使所述复合物形成胶束中,额外添加所述分散剂以控制浓度,使所述多孔碳颗粒与所述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2至7。13.一种电泳组合物,其包含:比表面积为200m2/g到2000m2/g的多孔碳颗粒与分散剂的复合物;和溶剂。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泳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孔碳颗粒与所述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2至7。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泳组合物,其中所述复合物是通过使在表面上包含cooh基和oh基的多孔碳颗粒与包含nh基的分散剂反应而形成的。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泳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孔碳颗粒与所述分散剂的所述复合物形成胶束。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泳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剂是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泳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孔碳颗粒与所述分散剂的比重为1.1至1.2。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适用于使用电泳法的透射可变装置的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提供最小化由重力引起的沉降问题并且允许电泳颗粒在溶剂中保持稳定分散的图案的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图案的电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
李受政 金圣姬 金亨烈 文镐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纳米方案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