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显示模组、拼接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显示模组、拼接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平板显示技术领域中的一些显示面板,例如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在显示面板的尺寸无法做到更大时,拼接显示装置应运而生。拼接显示装置具有大场景的显示效果,能够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因此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展示、展览等场合。
3.目前,拼接显示装置中的拼接显示屏由多个显示面板拼接而成。通常,每个显示面板的背板具有邦定区,驱动单元与邦定区进行邦定后弯折至背板的背面。然而,由于拼接显示面板背板以及驱动单元具有一定的厚度,弯折部位会导致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之间存在较宽的非显示区域,进而导致拼接显示装置存在明显的拼缝,破坏了显示时画面的连续性,大大影响了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拼接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解决了拼接显示装置中存在明显拼缝,影响了显示效果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拼接显示模组,包括拼接显示屏和多条金属线。
6.拼接显示屏包括同层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显示面板,且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之间连接;其中,拼接显示屏的至少一个外边缘处设置有邦定区;
7.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电连接,金属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邦定区内。
8.其中,所有邦定区位于拼接显示屏的第一外边缘。
9.其中,拼接显示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边缘和第二外边缘,第一外边缘和第二外边缘分别设置有邦定区。
10.其中,拼接显示屏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一排显示面板组,每个显示面板组内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显示面板,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一外边缘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
11.其中,每个显示面板组中的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内设置有邦定区,与同一显示面板组内的发光元件电连接的所有金属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其组内的邦定区。
12.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和多个发光元件,背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引脚区域,引脚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引脚;多个发光元件间隔设置于背板的显示区域上,且发光元件与引脚电连接;
13.其中,金属线设置于背板设置有发光元件的一侧,且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显
示面板的引脚电连接。
14.其中,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的引脚区域形成邦定区,且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的引脚未与金属线电连接。
15.其中,金属线呈直线,且设置于多个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隙中。
16.其中,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填充层,且填充层靠近发光元件一侧表面与其相邻的显示面板设置有发光元件一侧表面齐平。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拼接显示装置,包括拼接显示模组和驱动单元;拼接显示模组为上述所涉及的拼接显示模组;
18.驱动单元与拼接显示模组的邦定区邦定。
1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拼接显示模组包括拼接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包括多个显示面板,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20.使多个显示面板连接;
21.在多个显示面板具有发光元件的一面形成金属层;
22.对金属层图形化处理,形成多条金属线,且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电连接,金属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拼接显示屏的至少一个外边缘的邦定区内。
23.本技术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拼接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拼接显示模组包括拼接显示屏和多条金属线。其中,拼接显示屏包括同层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显示面板,且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之间连接。其中,拼接显示屏的至少一个外边缘处设置有邦定区;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邦定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金属线将每个显示面板的邦定移至整个拼接显示屏的外边缘的邦定区,能使驱动单元在拼接显示屏外边缘的邦定区进行邦定,从而不需要每个拼接显示面板上邦定驱动单元并弯折至背面,避免了因背板以及驱动单元的弯折部位造成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中之间存在较宽的非显示区域,从而减小了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中拼缝的宽度,使得显示时画面的连续性好,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拼接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35.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10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拼接显示模组10,拼接显示模组10包括拼接显示屏11和多条金属线12。
36.其中,拼接显示屏11包括多个显示面板111,显示面板111用于显示影像资料,例如可以是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本实施例以micro led为例进行描述。
37.多个显示面板111同层且间隔设置。多个显示面板111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也可以位于同一曲面内。具体地,显示面板1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以上,多个显示面板111呈阵列间隔设置。多个显示面板111拼接成的拼接显示屏11可以是正方形,例如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1的数量为九个,九个显示面板111呈3x3阵列分布;显示面板111的数量还可以是四个、十六个、二十五个等等。多个显示面板111拼接成的拼接显示屏11也可以是长方形,例如显示面板111的数量为十二个,十二个显示面板111呈3x4阵列分布。
38.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之间连接。具体地,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之间通过粘结、卡接、磁吸等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以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之间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为例。
39.请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10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111包括背板1111和多个发光元件1112。多个发光元件1112间隔设置在背板111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背板1111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3,填充层13将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固定连接,填充层13例如可以是平坦化较好的光学胶,例如可以是有机硅胶、丙烯酸型树脂及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光学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一定粘度的粘结材料,例如硝酸纤维素、聚醋酸乙烯等。在一种实施例中,填充层13靠近发光元件1112一侧的表面与其相邻的背板1111设置有发光元件1112一侧的表面齐平,即填充层13靠近发光元件1112一侧的表面与相邻的背板1111的出光面齐平,以使拼接显示模组10的表面平整。填充层13远离发光元件1112一侧的表面也可以与背板1111背离发光元件1112一侧的表面齐平。填充层13的宽度可以是80μm-100μm,例如可以是80μm、90μm、100μm等,填充层13的宽度越小,相邻的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拼缝越小,显示效果越好。
40.请参阅图1,拼接显示屏11的至少一个外边缘处设置有邦定区112,邦定区112用于实现拼接显示屏11与驱动单元的邦定。其中,本实施例中,拼接显示屏11为四边形,拼接显示屏11具有四个外边缘,且四个外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外边缘处设置有邦定区112。
41.其中,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是所有邦定区112位于拼接显示屏11的第一外边缘,第一外边缘可以是四边形的四个外边缘中的任一条。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外边缘是拼接显示屏11的右侧的边缘。此时所有金属走线的一端可以位于该第一外边缘位置处的邦定区112内;所有邦定区112位于拼接显示屏11的第一外边缘的设计方式可以使得后续仅需要一个驱动单元与该邦定区112电连接,能使得拼接显示模组10与驱动单元的邦定更加简便,减少了生产工时,能提高生产效率。
42.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是,邦定区112位于拼接显示屏11的两个外边缘。例如,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10的结构示意图。拼接显示屏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边缘和第二外边缘。其中,第一外边缘为拼接显示屏11的右侧的边缘,第二外边缘为拼接显示屏11的左侧的边缘。一部分邦定区112位于第一外边缘,另一部分邦定区112位于第二外边缘。当然,第一外边缘和第二外边缘分别也可以是拼接显示屏11上侧和下侧的边缘。在其他实施例中,邦定区112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外边缘。
43.相比于将邦定区112仅设置在拼接显示屏11的一个外边缘的方式,将邦定区112设置在两个及以上的外边缘处,可以将金属走线延伸至较近的邦定区112内,进而使得拼接显示屏11上的金属走线更加简洁。
44.请参阅图1,拼接显示屏11具有发光元件1112的一面设置有多条金属线12。金属线12的一端与显示面板111的至少部分的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每条金属线12的一端可以与显示面板111中的一个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也可以是每条金属线的一端与显示面板111中的多个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金属线12的另一端延伸至任意一个邦定区112内。金属线12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铜、铝等金属。金属线12的宽度可以是1μm-10μm,例如可以是1μm、2μm、5μm、10μm等。
45.通过金属线12将每个显示面板111的邦定移至整个拼接显示屏11的外边缘的邦定区112,能使驱动单元在拼接显示屏11外边缘的邦定区112进行邦定,从而不需要每个拼接显示面板111上邦定驱动单元并弯折至背面,避免了因背板1111以及驱动单元的弯折部位造成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111中之间存在较宽的非显示区域1113,从而减小了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111中拼缝的宽度,使得显示时画面的连续性好,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
46.并且,在前述部分中,通过将填充层13进行平坦化处理,能使得拼接显示屏11上的金属线12的走线更加流畅和平坦,防止因拼接显示屏11的不平坦而导致金属线12弯折出现断裂等问题。
47.请参考图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10的结构示意图。拼接显示屏11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至少一排显示面板组113,每个显示面板组113内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多个显示面板111,且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1呈阵列分布,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设置。例如,图4中的拼接显示屏11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三排显示面板组113,每个显示面板组113内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三个显示面板111,且第一方向x与第一外边缘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边缘为拼接显示屏11的右侧的边缘,第一方向x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y为水平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边缘也可以为拼接显示屏11的上侧、下侧的边缘,因此,第一方向x也可以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y也可以为竖直方向。
48.其中,请参考图4,每个显示面板组113中的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111内设置
有邦定区112。本实施例中,每个显示面板组113中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111即最右列的显示面板111,最右列的显示面板111的右边缘设置有邦定区112。
49.其中,与同一显示面板组113内的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的所有金属线12的另一端,延伸至其组内的邦定区112。由此,可以将每一显示面板组113中的所有发光元件1112,通过金属线12引至该显示面板组113内的邦定区112中统一与驱动单元电连接,从而不需要在每个拼接显示面板111上邦定驱动单元并弯折至背面,避免了因背板1111以及驱动单元的弯折部位造成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111之间存在较宽的非显示区域1113,从而减小了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111中拼缝的宽度,使得显示时画面的连续性好,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
50.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一显示面板组113中具有两个邦定区112,分别设置于每一显示面板组113的右边缘以及左边缘。其中,部分金属线12的另一端延伸至左侧的邦定区112,部分金属线12的另一端延伸至右侧的邦定区112。例如,拼接显示屏11包括与第一外边缘平行的中轴线o,可以是与中轴线o左侧的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的金属线12的另一端延伸至左侧的邦定区112,与中轴线o右侧的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的金属线12的另一端延伸至右侧的邦定区112中。
51.请参考图5,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在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1包括显示区域1113和位于显示区域1113一侧的引脚区域111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113与引脚区域1114并列设置。多个发光元件1112间隔设置于显示区域1113上,引脚区域1114内设置有多个引脚1115。其中,如图5所示(图5中仅画出最右侧的部分引脚1115),可以是一个发光元件1112与一个引脚1115电连接,每个引脚1115的一端位于显示区域1113并与一个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引脚区域111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一排的发光元件1112与一个引脚1115电连接,每个引脚1115的一端位于显示区域1113并与一排的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引脚区域1114。
52.与该显示面板111中的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的金属线12的一端,设置于该显示面板111的引脚区域1114中,且与一个引脚1115电连接,金属线12的另一端延伸至拼接显示屏11的邦定区112。由此,可以将各个显示面板111中的所有引脚1115延伸至拼接显示屏11的边缘进行统一邦定,不需要使多个驱动单元与每个显示面板111均进行邦定,因此可以减小相邻的显示面板111之间因邦定造成的拼缝宽度,使得显示时画面的连续性好,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
53.请参考图4(图4中未画出引脚1115),在图4的实施例中,所有显示面板111均具有显示区域1113和位于显示区域1113一侧的引脚区域1114。且每个显示面板111的一个引脚1115均设置有一条金属线12与其连接,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111的引脚区域1114形成邦定区112,即,最右侧的显示面板组113的中的显示面板111的引脚区域1114形成邦定区112。
54.在一种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111的引脚1115未与金属线12电连接。由于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111的引脚区域1114即为邦定区112,因此驱动单元可以直接与位于第一外边缘的显示面板111的各个引脚1115进行邦定,无需额外通过连接金属线12。这种走线方式更加简单,简化了拼接显示屏11上金属线12的分布。
5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线12设置于多个发光元件1112之间的间隙中。具体地,在显示面板111中,多个发光元件1112在背板1111上呈阵列分布。同一显示面板组113内的所
有发光元件1112形成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多个发光元件组,每个发光元件组中的发光元件1112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布。相邻的发光元件组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沿第二方向y延伸。在该实施例中,金属线12设置于相邻的发光元件组之间的间隙中。
56.通过将金属线12设置于多个发光元件1112之间的间隙,可以防止金属线12影响发光元件1112的发光,进而防止金属线12影响到发光元件1112的显示效果。
5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同一发光元件组内相邻的发光元件1112之间的宽度为d。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之间具有拼缝,两个显示面板111上均具有与该拼缝距离最近的一排或一列发光元件组,分别为第一发光元件组和第二发光元件组,即第一发光元件组与第二发光元件组之间设置有拼缝。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组和第二发光元件组之间的宽度为d。其中,d≤d;优选地,d=d,整个拼接显示屏11的发光元件1112阵列式排布。通过设置拼缝两侧的第一发光元件组和第二发光元件组之间的距离,与同一显示面板中相邻的发光元件1112之间的距离相同,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之间的拼接对显示效果的影响不明显,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因拼接导致显示画面不连续的问题。
58.请参考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引脚1115具有连接部1115a和直线部1115b。其中,连接部1115a和直线部1115b弯折连接。连接部设置于显示区域1113中,连接部1115a的一端与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另一端与直线部1115b连接;直线部1115b的一端设置于显示区域1113中,并与连接部1115a连接,直线部1115b的另一端延伸至引脚区域1114中与金属线12连接。其中,直线部1115b设置于相邻的发光元件组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将直线部1115b设置于相邻的发光元件组之间的间隙,可以防止引脚1115的走线影响发光元件1112的发光,进而防止影响到发光元件1112的显示效果。
59.连接部1115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5中连接部1115a的数量为一个,连接部1115a的一端与一个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另一端与直线部1115b连接;连接部1115a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连接部1115a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发光元件1112电连接,另一端均与直线部1115b连接。
60.本实施例中,引脚1115呈l型,连接部1115a可以与第一方向x平行,直线部1115b可以与第二方向y平行,并且,与直线部1115b连接的金属线12也可以呈直线,金属线12与第二方向y平行,且金属线12设置于相邻的发光元件组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将多条金属线12设置为直线,能使得多条金属线12更容易在拼接显示屏11上排布;将金属线12设置于相邻的发光元件组之间的间隙中,金属线12不影响发光元件1112的发光,防止了金属线12影响到发光元件1112的显示效果。
61.请参考图6,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拼接显示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拼接显示装置30。拼接显示装置30包括拼接显示模组10以及驱动单元20。其中,拼接显示模组1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拼接显示模组1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62.驱动单元20与拼接显示模组10的邦定区112邦定,以使驱动单元20中的驱动电路驱动拼接显示模组10中的发光元件1112发光。
63.该拼接显示装置30中的拼接显示模组10,通过金属线12将每个显示面板111的邦定移至整个拼接显示屏11的外边缘的邦定区112,能使驱动单元20在拼接显示屏11外边缘的邦定区112进行邦定,从而不需要每个拼接显示面板111上邦定驱动单元20并弯折至背
面,避免了因背板1111以及驱动单元20的弯折部位造成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111中之间存在较宽的非显示区域1113,从而减小了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111中拼缝的宽度,使得拼接显示装置30显示时画面的连续性好,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
64.请参考图7,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该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拼接显示模组10的制备。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65.步骤s11:使多个显示面板连接。
66.具体地,可以使用夹具或者基板托住显示面板111的背板1111远离发光元件1112的一面,调整各个显示面板111的位置,以使多个显示面板111呈阵列分布,且尽可能地减少相邻的显示面板111之间的缝隙。调整好各个显示面板111的位置之后,使多个显示面板依次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是粘结、卡接、磁吸等连接方式。例如,可以在相邻的显示面板111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填充层13,填充层13将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111固定连接,并对填充层13进行平坦化处理,使得填充层13靠近发光元件1112一侧的表面与相邻的背板1111的出光面齐平。通过对填充层13进行平坦化处理,便于后续在多个显示面板上设置金属走线。填充层13的材料例如可以是平坦化较好的光学胶,例如可以是有机硅胶、丙烯酸型树脂及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光学胶。
67.步骤s12:在多个显示面板具有发光元件的一面形成金属层;
68.步骤s13:对金属层图形化处理,形成多条金属线,且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电连接,金属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拼接显示屏的至少一个外边缘的邦定区内。
69.具体地,在多个显示面板111具有发光元件1112的一面蒸镀一层金属,并对其进行图形化处理形成多条金属线12,图形化处理例如可以是曝光显影的图形化的方式。
7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通过金属线12将每个显示面板111的邦定移至整个拼接显示屏11的外边缘进行统一的邦定,能使驱动单元20在拼接显示屏11外边缘的邦定区112进行邦定,从而不需要每个拼接显示面板111上邦定驱动单元20并弯折至背面,避免了因背板1111以及驱动单元20的弯折部位造成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111中之间存在较宽的非显示区域1113,从而减小了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111中拼缝的宽度,使得显示时画面的连续性好,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
7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显示屏,包括同层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显示面板,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连接;其中,所述拼接显示屏的至少一个外边缘处设置有邦定区;多条金属线,所述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金属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邦定区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邦定区位于所述拼接显示屏的第一外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显示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边缘和第二外边缘,所述第一外边缘和所述第二外边缘分别设置有所述邦定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显示屏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一排显示面板组,每个所述显示面板组内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外边缘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其中,每个所述显示面板组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外边缘的所述显示面板内设置有所述邦定区,与同一所述显示面板组内的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的所有所述金属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其组内的所述邦定区。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引脚区域,所述引脚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引脚;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所述显示区域上,且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引脚电连接;其中,所述金属线设置于所述背板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且所述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引脚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外边缘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引脚区域形成所述邦定区,且位于所述第一外边缘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引脚未与所述金属线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呈直线,且设置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隙中。8.根据权利要求1-4、6-7中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填充层,且所述填充层靠近所述发光元件一侧表面与其相邻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一侧表面齐平。9.一种拼接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显示模组,所述拼接显示模组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模组;驱动单元,与所述拼接显示模组的邦定区邦定。10.一种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拼接显示模组包括拼接显示屏,所述拼接显示屏包括多个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使多个所述显示面板连接;在多个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发光元件的一面形成金属层;
对所述金属层图形化处理,形成多条金属线,且所述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金属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拼接显示屏的至少一个外边缘的邦定区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拼接显示模组、拼接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拼接显示模组包括拼接显示屏和多条金属线。拼接显示屏包括同层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显示面板,且相邻的两个显示面板之间连接;其中,拼接显示屏的至少一个外边缘处设置有邦定区;金属线的一端与至少部分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电连接,金属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邦定区内。本申请的拼接显示模组、拼接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拼接显示模组中的拼缝不明显,相邻的拼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之间的非显示区域较窄,提高了显示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

李维汉 张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31

技术公布日:

2023/3/2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21:1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3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面板   所述   元件   模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