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耐磨支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
背景技术:
2.挖掘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在土木施工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3.铲斗是挖掘机不可或缺的一个结构,在挖掘机工作时,铲斗往往需要频繁转动,而铲斗及其所装载的物料的质量较大,长时间工作导致铲斗与挖掘机挖臂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磨损、形变,影响挖掘机正常工作。
4.现有技术中,铲斗与挖臂之间通过圆环支承与实心轴之间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圆环支承的其中一侧与挖臂发生接触,磨损与形变大多从此处开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提供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能够解决挖掘机铲斗与挖臂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磨损和形变的问题。
6.本申请中,提供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包括挖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支承;
所述耐磨支承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
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包括镍铬层、碳化钨
涂层;所述镍铬层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最底端,所述碳化钨涂层位于所述镍铬层外侧。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铬层能够在所述耐磨支承与所述挖臂接触时增强所述耐磨支承的耐冲击性,所述碳化钨涂层能够增强所述耐磨支承在所述第一凹槽处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8.进一步地,还包括封闭层,所述封闭层设置在所述碳化钨涂层上。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当所述碳化钨涂层暴露在外界时,其孔隙中引入腐蚀元素,导致涂层失效。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为平面。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涂时,更容易实现外围涂层的平整性。
12.进一步地,所述挖臂上向外伸出固设有接触环,用于与所述碳化钨涂层接触。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挖臂通过所述接触环与所述耐磨支承上的碳化钨涂层进行接触,避免在挖掘机工作时,所述挖臂与所述耐磨支承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之外的区域进行接触,造成所述第一凹槽之外的区域或挖臂发生磨损或形变。
14.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挖臂。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触环被磨损至影响使用时,可将其拆下进行更换。
16.综上所述,本申请中,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在使用中不易发生磨损和形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好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18.图1为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的整体机构视图;
19.图2为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的侧视图;
20.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上的剖视图;
21.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22.图5为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的侧视图;
23.图6为图5中沿c-c方向上的剖视图;
24.图7为图6中d区域的放大视图。
25.图中,1、挖臂;2、接触环;3、铲斗;4、耐磨支承;6、镍铬层;7、碳化钨涂层;9、实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说明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图2,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4,包括挖臂1、耐磨支承4。
28.请参阅图2,所述挖臂1下端设置有一个贯穿孔,实心轴9转动连接于所述贯穿孔,所述实心轴9的两端伸出所述贯穿孔。所述铲斗3的两侧各固设所述耐磨支承4,两个所述耐磨支承4分别设置在所述实心轴9的两侧,所述耐磨支承4与所述实心轴9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挖臂1与所述铲斗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29.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述耐磨支承4为环形圆柱体,所述耐磨支承4中朝向所述挖臂1的侧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在正视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所述第一凹槽的圆心与所述耐磨支承4的圆心一致。
30.请参阅图4、图7,所述第一凹槽内包括镍铬层6、碳化钨涂层7。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镍铬层6由镍铬合金粉末经喷涂而成,此处镍铬合金粉末为nicr20合金,粒度为45-15微米,含量%为(ni:80
±
1、cr:20
±
1、fe:微量、si:微量、al:微量、c:微量、o:微量)。所述碳化钨涂层7也由喷涂形成,经喷涂后形成的所述碳化钨涂层7厚度为0.2-0.25mm,表面粗糙度ra=32微米。所述镍铬层6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最底端,所述碳化钨涂层7位于所述镍铬层6外侧。这样设置,因为经喷涂后形成的所述镍铬层6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所述碳化钨涂层7的硬度和耐磨性较好,所以将所述碳化钨涂层7喷涂于所述镍铬层6的外侧,以使得所述碳化钨涂层7的耐磨性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而将所述镍铬层6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底端并不影响其增强所述耐磨支承4的耐冲击性。喷涂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31.请参阅图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为平面而非曲面,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下底朝上的梯形。这样设置,在工作人员进行喷涂工作时,易于实现所述碳化钨涂层7的外表面的平整性,避免所述碳化钨的外表面呈现为曲面。
32.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还包括封闭层,所述封闭层设置在所述碳化钨涂层7上,用于提高所述碳化钨涂层7的耐腐蚀性能。因为任何一种热喷涂方法所形成的涂层都是一
种有孔结构,当涂层暴露于大气、蒸汽、工业气氛、化学活性物质、腐蚀气体及高温环境中,当孔隙引入腐蚀元素后,会使涂层与基体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侵蚀,长期下去会导致涂层失效。所述封闭层的材料可以采用乙烯树脂、酚醛、改进型环氧树脂等,所述封闭层的设置可采用喷、刷等方式。所述封闭层材料的选用与施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33.请参阅图4、图7,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挖臂1上向外伸出固设有接触环2,用于与所述碳化钨涂层7接触。这样设置,所述挖臂1通过所述接触环2与所述耐磨支承4上的碳化钨涂层7进行接触,避免在挖掘机工作时,所述挖臂1与所述耐磨支承4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之外的区域进行接触,造成所述第一凹槽之外的区域或挖臂1发生磨损或形变。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环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挖臂1。这样设置,所述接触环2被磨损至影响使用时,可将其拆下进行更换。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环2与所述挖臂1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在所述挖臂1上和所述接触环2上分别设置螺纹孔和与之相对应的螺纹。
技术特征:
1.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4),包括挖臂(1),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支承(4);所述耐磨支承(4)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包括镍铬层(6)、碳化钨涂层(7);所述镍铬层(6)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最底端,所述碳化钨涂层(7)位于所述镍铬层(6)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层,所述封闭层设置在所述碳化钨涂层(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4),其特征在于,所述挖臂(1)上向外伸出固设有接触环(2),用于与所述碳化钨涂层(7)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4),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环(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挖臂(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掘机用耐磨支承,包括挖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支承;所述耐磨支承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包括镍铬层、碳化钨涂层;所述镍铬层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最底端,所述碳化钨涂层位于所述镍铬层外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铬层能够在所述耐磨支承与所述挖臂接触时增强所述耐磨支承的耐冲击性,所述碳化钨涂层能够增强所述耐磨支承在所述第一凹槽处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耐磨性。耐磨性。
技术研发人员:
徐泽良 陈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备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3
技术公布日:
20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