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行业迅猛发展,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时,需要保证光伏组件拥有良好的采光效果。
3.但是目前使用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均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0724633u的一种防倒伏的光伏发电组件所示,主要由光伏组件、支撑架等组成,但是光伏发电装置在室外遭受风压且部件常因热劣化,时间长了会影响光伏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现象,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太阳能发电装置角度无法调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能够增加光伏发电装置的抗风性,提高发电装置的稳定性。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支撑架,还包括:
6.通孔,光伏组件为多个光伏模块组合形成的基板且基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7.铰链,光伏组件与支撑架通过铰链连接。
8.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光伏组件组合形成的基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且基板上的通孔为不影响光伏组件功能,通孔设置于光伏模块连接拐角部分,通孔的设置加强了太阳能装置在发电期间的抗风压性,在风穿过通孔时可以冷却基板,光伏组件与支撑架通过铰链连接增加了连接间的稳定性且方便拆卸。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10.前盖,前盖设于基板上侧;
11.后盖,后盖设于基板下侧;
12.框架,前盖、基板与后盖通过框架连接;
13.其中,若干的通孔依次穿过前盖、基板及后盖。
14.在本技术方案中,基板上侧设置了前盖,基板下侧设置了后盖,并且前盖、基板与后盖通过框架进行连接并且紧密接触,起到了保护光伏组件以及反射太阳光的的作用。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16.底片,底片设于后盖的后侧,为透明防水的eva材料;
17.前玻璃,前玻璃设于前盖的前侧;
18.其中,前玻璃、前盖、基板、后盖、底片通过框架连接,若干的通孔依次穿过底片、前盖、基板、后盖及底片。
19.在本技术方案中,底片的设置在后盖的后侧用于防止水分渗透,并且可再次反射后盖投射的光。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21.光伏组件通孔处设有散热组件。
22.在本技术方案中,散热组件的设置使光伏发电装置在工作时散热能力提升,随着散热的进行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冷却效果。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散热组件由通过螺纹连接的前铆钉与后铆钉组成,前铆钉和后铆钉相互连接且与通孔内表面配合,前铆钉与后铆钉为中空设计形成中空部,且前后铆钉穿过前玻璃、前盖、基板、后盖、底片连接。
24.在本技术方案中,前后铆钉的设置增加了光伏组件的稳定性,中空部的设置加强了光伏发电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空气流通的效果,加强了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26.连接器,连接器设于前铆钉内部,连接器与中空部形成直径由中间向外变大的结构。
27.在本技术方案中,直径由中间向外变大的结构可以使空气通过时的流速增加,加强了散热能力。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前盖、后盖由透明的eva材料制成。
29.在本技术方案中,eva材料有良好的弹性且抗老化和耐臭氧气强度好,无毒性,且防水防毒防腐蚀。
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31.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调节部上设置了旋转手柄,使用旋转手柄带动齿轮转动,调整调节杆伸缩长度,增加了在调节伸缩上的便利性、精确性。
3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33.支撑板,支撑架底部设有与地面贴合的支撑板;
34.侧反射板,侧反射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35.支撑件,侧反射板下方设有支撑件;
36.紧固构件;
37.其中,支撑件与支撑板通过紧固构件可拆卸的连接。
38.在本技术方案中,侧反射板可反射太阳光,提高光伏发电装置对于太阳能的使用效率,支撑件与支撑板间可拆卸的装置增加了用户使用上的便利性,侧反射板上设置的多个通风孔可以减小风压阻力且减少风对部件引起的损坏。
3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侧反射板两侧边缘均设有彼此平行的固定件,固定件与支撑件通过铰链连接。
40.在本技术方案中,如此设置,在侧反射板两侧设置了固定件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和拆卸上的便利性。
4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42.1.底片的设置在后盖的后侧用于防止水分渗透,并且可再次反射后盖投射的光。
43.2.增加了连接间的稳定性且方便拆卸,加强了光伏发电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空气流通的效果,加强了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
44.3.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4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分解图;
48.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部的局部截面图;
49.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ⅰ的局部放大图;
50.图6是本实用新型铆钉组装示例图;
5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52.图中标记表示为:1.通孔、2.铰链、3.基板、4.前盖、5.后盖、6.框架、7.前玻璃、8.底片、9.前铆钉、10.后铆钉、11.导流孔、12.连接器、13.支撑板、14.侧反射板、15.支撑件、16.紧固构件、1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4.实施例1:
5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
56.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为多个光伏模块组合形成的基板3;
57.支撑架,固定光伏组件的支撑架;
58.通孔1,基板3前后穿孔,设有多个通孔1;
59.铰链2,光伏组件与支撑架通过铰链2连接。
60.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在光伏组件组合形成的基板3上设有多个通孔1且基板3上的通孔1为不影响光伏组件功能,通孔1设置于光伏模块连接拐角处,通孔1的设置加强了太阳能装置在发电期间的抗风压性,在风穿过通孔1时可以冷却基板3,光伏组件与支撑架通过铰链2连接增加了连接间的稳定性且方便拆卸。
61.实施例2:
6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63.前盖4,前盖4设于基板3上侧;
64.后盖5,后盖5设于基板3下侧;
65.框架6,前盖4、基板3与后盖5通过框架6连接;
66.其中,基板3上侧设置了前盖4,基板3下侧设置了后盖5,并且前盖4、基板3与后盖5通过框架6进行连接并且紧密接触,起到了保护光伏组件以及反射太阳光的的作用。
67.实施例3:
6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69.底片8,底片8设于后盖5的后侧;
70.前玻璃7,前玻璃7设于前盖4的前侧;
71.其中,前玻璃7、前盖4、基板3、后盖5、底片8通过框架6连接,若干的通孔1依次穿过底片8、前盖4、基板3、后盖5及底片8。
72.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底片8设置在后盖5的后侧可防止水分渗透,并且可再次反射后盖5投射的光,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
73.实施例4:
7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75.光伏组件通孔1处设有用于通风和冷却光伏组件的散热组件。
76.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散热组件的设置使光伏发电装置在工作时散热能力提升,随着散热的进行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冷却效果。
77.实施例5:
7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79.散热组件由通过螺纹连接的前铆钉9与后铆钉10组成,前铆钉9和后铆钉10相互连接且与通孔1内表面配合,前铆钉9与后铆钉10为中空设计形成中空部,且前后铆钉10穿过前玻璃7、前盖4、基板3、后盖5、底片8连接。
80.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前后铆钉10的设置增加了光伏组件的稳定性,中空部的设置加强了光伏发电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空气流通的效果,加强了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
81.实施例6:
8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83.连接器12,所述连接器12设于中空部内,且连接器中设有贯穿的导流孔12;
84.导流孔11,所述导流孔11的直径由中间向两侧增加。
85.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导流孔11的直径由中间向两侧增加的结构可以使空气通过时的流速增加,加强了散热能力。
86.实施例7:
8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88.前盖4、后盖5由透明的eva材料制成。
89.本实施例可以看出,eva材料有良好的弹性且抗老化和耐臭氧气强度好,无毒性,且防水防毒防腐蚀。
90.实施例8:
9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92.支撑板13,支撑架底部设有与地面贴合的支撑板13;
93.侧反射板14,侧反射板14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94.支撑件15,侧反射板14下方设有支撑件15;
95.紧固构件16;
96.其中,支撑件15与支撑板13通过紧固构件16可拆卸的连接。
97.本实施例可以看出,侧反射板14可反射太阳光,提高光伏发电装置对于太阳能的使用效率,支撑件15与支撑板13间可拆卸的装置增加了用户使用上的便利性,侧反射板14上设置的多个通风孔可以减小风压阻力且减少风对部件引起的损坏。
98.实施例9:
9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00.侧反射板14两侧边缘均设有彼此平行的固定件17,固定件17与支撑件15通过铰链2连接。
101.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在侧反射板14两侧设置了固定件17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和拆卸上的便利性。
10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孔(1),所述光伏组件为多个光伏模块组合形成的基板(3)且基板(3)上设有多个通孔(1);铰链(2),所述光伏组件与支撑架通过铰链(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前盖(4),前盖(4)设于所述基板(3)上侧;后盖(5),后盖(5)设于所述基板(3)下侧;框架(6),所述前盖(4)、基板(3)与后盖(5)通过框架(6)连接;其中,若干所述的通孔(1)依次穿过前盖(4)、基板(3)及后盖(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底片(8),底片(8)设于所述后盖(5)的外侧;前玻璃(7),前玻璃设于所述前盖(4)的外侧;其中,前玻璃(7)、前盖(4)、基板(3)、后盖(5)、底片(8)通过框架(6)连接,若干所述的通孔(1)依次穿过底片(8)、前盖(4)、基板(3)、后盖(5)及底片(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孔(1)处设有散热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由通过螺纹连接的前铆钉(9)与后铆钉(10)组成,前铆钉(9) 和后铆钉(10)相互连接且与通孔(1)内表面配合,所述前铆钉(9)与后铆钉(10)为中空设计形成中空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12),所述连接器(12)设于中空部内,且连接器中设有贯穿的导流孔(11);导流孔(11),所述导流孔(11)的直径由中间向两侧增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4)、后盖(5)由透明的eva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13),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与地面贴合的支撑板(13);侧反射板(14),所述侧反射板(14)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支撑件(15),所述侧反射板(14)下方设有支撑件(15);紧固构件(16);其中,支撑件(15)与支撑板(13)通过紧固构件(16)可拆卸的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反射板(14)两侧均设有固定件(17),所述固定件(17)与支撑件(15)通过铰链(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风性良好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支撑架、通孔,光伏组件为多个光伏模块组合形成的基板且基板上设有多个通孔;连接销,光伏组件与支撑架通过连接销连接,在光伏组件组合形成的基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且基板上的通孔为不影响光伏组件功能,通孔设置于光伏模块连接拐角部分,通孔的设置加强了太阳能装置在发电期间的抗风压性,在风穿过通孔时可以冷却基板,光伏组件与支撑架通过连接销连接增加了连接间的稳定性且方便拆卸。连接间的稳定性且方便拆卸。连接间的稳定性且方便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

林新江 王世忠 罗永林 林炅 王茹兰 泮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泰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8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8:2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35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光伏   组件   装置   基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