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
在线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状输送带的辅助监测设备,具体为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带式输送是一种最普遍、最经济的物料输送方式。但在传统的带式输送中,物料是敞开运行的,很容易出现物料散落飞扬、污染环境或物料被污染等问题。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保已成为当今日趋重要的问题,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散状物料输送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撒料,对环境的污染早已引起世界各国输送机械设计、制造、使用及行政管理等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提倡环保和无公害化输送散状物料,管状输送带作为一种环保型连续输送设备,逐步引起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重视,广泛应用于港口、冶金、建材、电力、造纸及石油化工等行业,用来输送煤、精选煤、焦炭、混匀料、烧结矿、矿粉、石油焦,石灰石、沙石料、电石渣、加湿灰、化肥、盐、废纸、磷石膏、硫铁矿渣等各种散体物料。在装料区和卸料区,输送带打开呈槽形,装料后,输送带被指压托辊卷成圆形,密封的管状形成后,呈六边形布置的托辊保持其管状。由于输送带在输送线路上呈管形,物料不会撒落,物料也不会因刮风、下雨而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样既避免了因物料的撒落而污染环境,也避免了外部环境对物料的污染,达到无泄漏密闭输送。可沿空间曲线灵活布置,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长距离输送物料,同时与普通带式输送机相比,具有经济、可靠、安全、高效等优点,适应复杂地形,占用资源少,可穿越复杂地形,实现立体空间内任意弯曲布置,采用桁架构造,自带走廊,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几乎为零。
3.但是当前,管状输送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线路布置和成管性问题,会发生扭管现象,对输送过程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管状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扭管而造成输送损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包括若干rfid
标签组、若干读写器组和工控机,
6.每一组rfid标签组包括至少3个rfid标签,每一组rfid标签组中的rfid标签按顺序编号,每一组rfid标签组中的rfid标签按顺序在管状输送带宽度方向间隔固定,管状输送带卷成管状后相邻rfid标签之间成固定角度,所有固定角度之和为360度,若干rfid标签组在管状输送带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每个rfid标签组都设置有组号,rfid标签组的组号和其在管状输送带上的安装位置录入到工控机内;
7.每一组读写器组包括两个读写器,若干读写器组在管状输送带输送线路上间隔固定,两个读写器分别读取每一组rfid标签组中相邻两个rfid标签,读写器配套有天线;
8.若干读写器组通过天线和工控机连接。
9.通过管状输送带输送线路上的读写器组,读取埋设在输送带中的rfid标签;当输送带发生扭转时,读写器读到的标签编号会有变化,在工控机内读出编号变化量来报警管状输送带扭转,显示出扭转角度。当管状输送带正常运行时,两个读写器读到的标签编号差1,此时认定编号变化量为0,当输送带发生扭转时,两个读写器读到的标签编号变化,标签编号差2时,编号变化量为1,管状输送带扭转一个固定角度,标签编号差3时,编号变化量为2,管状输送带扭转两个固定角度。输送带发生扭转的位置由标签所在组号确定。
10.上述的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每一组rfid标签组包括6个rfid标签,在输送带成管运行时相邻两个rfid标签之间角度为60度。
11.上述的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管状输送带上每隔10米植入一组rfid标签组。
12.上述的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 rfid标签是固定在管状输送带的运行面覆盖胶内,读写器组是固定在管状输送带输送线路上的窗式托辊架上。
13.本实用新型将rfid超高频标签按照设计排列埋入管状输送带运行面覆盖胶内,标签读取设备按照设计安装到窗式托辊面板上。对标签进行编号处理,当管状输送带发生扭转时,读写器读取到不同的标签编号,给工控机反馈提示发生扭转。本实用新型采用rfid标签预埋及标签阅读器技术来在线监控管状输送带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扭管,及时止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线监控系统的示意图。
15.图2为rfid标签预埋示意图。
16.图3为管状输送带成管状后6个rfid标签方位示意图。
17.图中:a-rfid标签,b-读写器,c-工控机,d-管状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18.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包括若干rfid标签组、若干读写器组和工控机。
19.每组rfid标签组包括6个rfid标签,每一组rfid标签组做记录分配,分别标上数字1~6,每个rfid标签都有自身编号,并按照1~6的数字排列录入工控机。在生产管状输送带时,将表面印有数字1~6的rfid标签按顺序在管状输送带宽度方向植入运行面覆盖胶中,当管状输送带运行成管后,两个标签相应的角度为60度。每隔10米植入一组rfid标签组,植入后在工控机中做好登记, rfid标签组植入位置做好明显的永久性标记,并在管状输送带带头带尾做好顺序标记,管状输送带接头的时候,按照标记做好管状输送带方向的控制。在输送线路上,每隔200米在窗式托辊架上安装2台固定读写器。当管状输送带正常运行时,读写器1号正好读到3号rfid标签,读写器2号正好读到4号rfid标签,当输送带发生扭转时,读写器读到的标签编号会有变化,在工控机内读出编号变化量来报警输送带扭转,编号变化量为1表明扭转60度,编号变化量为2表明扭转120度。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21.长度为100米、管径为250mm、织物芯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的运用,实施包括如下步骤:
22.(1)管状输送带生产前,将10组、每组6枚rfid标签在工控机内进行登记,并在分组后的rfid标签表面标识出相应的1~6数字;
23.(2)管状输送带生产时,在运行面的5、15、25、35、45、55、65、75、85、95米等10处,预先将10组rfid标签植入运行面盖胶;
24.(3)每组rfid标签植入时,在距带边107.5mm处植入rfid标签1,rfid标签2~6分别以130mm的间距植入,并在管状输送带表面做好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25.(4)管状输送带生产完成后,送至顾客现场;
26.(5)顾客现场机架安装2台读写器、1台天线、1台工控机,并将rfid标签信息发送到工控机。
27.在实施例中,现场通过技术手段,对管状输送带进行模拟扭转,工控机显示出发生扭转,并标识出扭转角度。
28.rfid标签(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埋标签及阅读器技术来在线监控管状输送带的运行情况。
技术特征:
1.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rfid标签组、若干读写器组和工控机(c),每一组rfid标签组包括至少3个rfid标签(a),每一组rfid标签组中的rfid标签(a)按顺序编号,每一组rfid标签组中的rfid标签(a)按顺序在管状输送带宽度方向间隔固定,管状输送带(d)卷成管状后相邻rfid标签(a)之间成固定角度,所有固定角度之和为360度,若干rfid标签组在管状输送带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每个rfid标签组都设置有组号,rfid标签组的组号和其在管状输送带(d)上的安装位置录入到工控机(c)内;每一组读写器组包括两个读写器(b),若干读写器组在管状输送带输送线路上间隔固定,两个读写器(b)分别读取每一组rfid标签组中相邻两个rfid标签(a),读写器(b)配套有天线;若干读写器组通过天线和工控机(c)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组rfid标签组包括6个rfid标签(a),在输送带成管运行时相邻两个rfid标签(a)之间角度为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状输送带(d)上每隔10米植入一组rfid标签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rfid标签(a)是固定在管状输送带的运行面覆盖胶内,读写器组是固定在管状输送带输送线路上的窗式托辊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状输送带的辅助监测设备,具体为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管状输送带运行RFID在线监控系统,包括若干RFID标签组、若干读写器组和工控机,每一组RFID标签组包括至少3个RFID标签,每一组RFID标签组中的RFID标签按顺序编号,每一组RFID标签组中的RFID标签按顺序在管状输送带宽度方向间隔固定,若干RFID标签组在管状输送带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每一组读写器组包括两个读写器,若干读写器组在管状输送带输送线路上间隔固定,若干读写器组通过天线和工控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RFID标签预埋及标签阅读器技术来在线监控管状输送带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管状输送带扭管,及时止损。及时止损。及时止损。
技术研发人员:
梁少华 鲁赵兵 王彦斐 孙亚胜 索江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西凤凰胶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31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