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往往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可靠的建筑物在地震灾害发生时,会发生严重的变形,甚至严重的还会出现坍塌现象。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结合抗震理论和抗震设计,综合分析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震反应。
3.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210390985.4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及振动台测试超小型模型研究装置,该装置使用振动模块产生的模拟地震对高层建筑模型整体进行振动,各个模块把应力、应变、振动频率、温度等物理参数传送出来,以供分析。
4.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建筑的现场检测采用上述方式成本较高,构建等比例缩放模型的时间较长,难以实现快速的一体化测绘,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测绘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可
调式支撑臂支撑振动板,使用时,可调节振动板的位置将振动板与待测墙壁建筑物抵接,例如墙壁、地板或者楼板上,启动
振动器带动振动板震动,设置于固定板
侧壁上的测绘组件对墙壁建筑物的震动进行测绘,实现了快速的一体化测绘,有效地提高了一体化测绘效率。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可调式支撑臂;
8.设于
所述可调式支撑臂上的固定板;
9.设于所述固定板背离可调式支撑臂上的振动组件;
10.设于所述固定板侧壁上的测绘组件;
11.其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伸缩杆,设于所述伸缩杆端部的振动板,设于所述振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端面上的气动振动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缠绕于伸缩杆上的缓震弹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共同安装有销轴,所述固定支杆背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测绘仪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孔以相邻的两个为一组,共有四组分布于所述固定板的四个拐角处。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根所述固定支杆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螺栓连接,另一根所述固定支杆与相邻的第二连接孔螺栓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调式支撑臂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可旋转安装有第一支撑臂,所述夹持板的侧壁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夹持板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支撑臂并连接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设置可调式支撑臂支撑振动板,使用时,可调节振动板的位置将振动板与待测墙壁建筑物抵接,例如墙壁、地板或者楼板上,启动振动器带动振动板震动,设置于固定板侧壁上的测绘组件对墙壁建筑物的震动进行测绘,实现了快速的一体化测绘,有效地提高了一体化测绘效率,同时还降低了测绘成本;
19.2、通过设置固定支杆,固定支杆可轻微旋转,使得测绘仪器具有调节位置的空间,可以更好地适应测绘需求
,
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将测绘仪器安装在相应的位置,便于测绘仪器的安装测量;
20.3、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一支撑臂旋转,第二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二支撑臂旋转,使得固定板可在一竖直平面内任意转动,从而实现振动板的朝向,以适应不同角度的建筑面。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27.1、可调式支撑臂;11、支撑板;12、夹持板;13、第一支撑臂;14、第一驱动电机;15、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支撑臂;2、固定板;21、第二连接孔;3、振动组件;31、伸缩杆;32、振动板;33、气动振动器;34、缓震弹簧;4、测绘组件;41、固定支杆;42、第一连接孔;43、销轴;44、安装板;45、测绘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
3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可调式支撑臂1;
32.设于可调式支撑臂1上的固定板2;
33.设于固定板2背离可调式支撑臂1上的振动组件3;
34.设于固定板2侧壁上的测绘组件4;
35.其中,振动组件3包括一端固定于固定板2上的伸缩杆31,设于伸缩杆31端部的振动板32,设于振动板32靠近固定板2端面上的气动振动器33。
36.振动板32与固定板2之间设有缠绕于伸缩杆31上的缓震弹簧34。通过设置可调式支撑臂1支撑振动板32,使用时,可调节振动板32的位置将振动板32与待测墙壁建筑物抵接,例如墙壁、地板或者楼板上,启动振动器带动振动板32震动,设置于固定板2侧壁上的测绘组件4对墙壁建筑物的震动进行测绘,实现了快速的一体化测绘,有效地提高了一体化测绘效率。
37.如图2和图3所示,测绘组件4包括设于固定板2两侧的固定支杆41,固定支杆4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2,固定板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42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第一连接孔42与第二连接孔21共同安装有销轴43,固定支杆41背离固定板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42安装有安装板44,安装板44上安装有测绘仪器45。通过设置固定支杆41,固定支杆41可轻微旋转,使得测绘仪器45具有调节位置的空间,可以更好地适应测绘需求。
38.如图2-图4所示,第二连接孔21以相邻的两个为一组,共有四组分布于固定板2的四个拐角处。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将测绘仪器45安装在相应的位置,便于测绘仪器45的安装测量。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根所述固定支杆41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1螺栓连接,另一根所述固定支杆41与相邻的第二连接孔21螺栓连接。两根固定支杆41与固定板2之间形成三角状的连接,稳定性更强,不易出现松脱。
40.可调式支撑臂1包括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设有夹持板12,夹持板12上可旋转安装有第一支撑臂13,夹持板12的侧壁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4,第一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穿过夹持板12并与第一支撑臂1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13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5,第二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支撑臂13并连接有第二支撑臂16,第二支撑臂16的端部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14和第二驱动电机15,第一驱动电机14可驱动第一支撑臂13旋转,第二驱动电机15可驱动第二支撑臂16旋转,使得固定板2可在一竖直平面内任意转动,从而实现振动板32的朝向,以适应不同角度的建筑面。
41.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一驱动电机14驱动第一支撑臂13旋转,第二驱动电机15驱动第二支撑臂16旋转,使得固定板2可在一竖直平面内任意转动,从而驱动振动板32与待测墙壁建筑物抵接,例如墙壁、地板或者楼板上,此时启动振动器带动振动板32震动,设置于固定板2侧壁上的测绘组件4对墙壁建筑物的震动进行测绘,实现了快速的一体化测绘,有效地提高了一体化测绘效率。
4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式支撑臂(1);设于所述可调式支撑臂(1)上的固定板(2);设于所述固定板(2)背离可调式支撑臂(1)上的振动组件(3);设于所述固定板(2)侧壁上的测绘组件(4);其中,所述振动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2)上的伸缩杆(31),设于所述伸缩杆(31)端部的振动板(32),设于所述振动板(32)靠近所述固定板(2)端面上的气动振动器(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32)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设有缠绕于伸缩杆(31)上的缓震弹簧(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2)两侧的固定支杆(41),所述固定支杆(4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2),所述固定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2)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孔(4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1)共同安装有销轴(43),所述固定支杆(41)背离固定板(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42)安装有安装板(44),所述安装板(44)上安装有测绘仪器(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1)以相邻的两个为一组,共有四组分布于所述固定板(2)的四个拐角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所述固定支杆(41)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1)螺栓连接,另一根所述固定支杆(41)与相邻的第二连接孔(21)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支撑臂(1)包括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夹持板(12),所述夹持板(12)上可旋转安装有第一支撑臂(13),所述夹持板(12)的侧壁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穿过夹持板(12)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臂(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13)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支撑臂(13)并连接有第二支撑臂(16),所述第二支撑臂(16)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板(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建筑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可调式支撑臂;设于所述可调式支撑臂上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背离可调式支撑臂上的振动组件;设于所述固定板侧壁上的测绘组件;其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伸缩杆,设于所述伸缩杆端部的振动板,设于所述振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端面上的气动振动器。通过设置可调式支撑臂支撑振动板,使用时,可调节振动板的位置将振动板与待测墙壁建筑物抵接,例如墙壁、地板或者楼板上,启动振动器带动振动板震动,设置于固定板侧壁上的测绘组件对墙壁建筑物的震动进行测绘,实现了快速的一体化测绘,有效地提高了一体化测绘效率。有效地提高了一体化测绘效率。有效地提高了一体化测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唐笋翀 夏丹丹 伍权 张春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达峰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