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带
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2.离心风机是依靠
叶轮做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提高
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离心风机通常由电机、叶轮、蜗壳、集流器等部件组成,其中集流器通常安装在叶轮的进风口区域,用于引导外部气流进入风机内部,为保证集流器良好的导流效果以及防止叶轮在运行过程中与集流器产生干涉,叶轮的
叶片顶端与集流器之间会保持一定的间隙,目前,高速离心风机,特别是高压离心风机,通常会将集流器与叶轮之间的间隙设计得很小(比如2mm,甚至更小),从而减少进气口的压力损失,提高风机效率,但是,此时进风口流速很高,气流由集流器进入叶轮时会产生气动噪声,而且在进风口区域位于集流器的尾端会发生层流分离现象,也会产生噪声,不利于环保降噪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该装置通过在导流部上开设环形导流槽和设置导流环,可以将附着在集流器表面的层流流体层破坏,变成湍流,达到提前发生流动分离的目的,以此来对气体进行降噪,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包括固定座和离心机构;
5.固定座:其有两个,两个固定座之间设有蜗壳,蜗壳的下表面与固定座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蜗壳的前壁中部开设有进风口,蜗壳的前表面中部设有环形座,环形座的内侧后端设有降噪环,蜗壳的左壁开设有出风口;
6.离心机构:其设置于蜗壳的纵向中部,降噪环的后端位于离心机构的内部,该装置通过在导流部上开设环形导流槽和设置导流环,可以将附着在集流器表面的层流流体层破坏,变成湍流,达到提前发生流动分离的目的,以此来对气体进行降噪。
7.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蜗壳的前表面,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控制电器元件方便。
8.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叶、内叶片、前转盘、转轴、导流槽和外叶片,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蜗壳的后表面中部,转动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蜗壳的后壁并设有转轴,转轴的后端设有叶,叶的前表面边沿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外叶片,转轴的前端设有前转盘,前转盘与叶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内叶片,内叶片位于外叶片的内部,前转盘的前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降噪环的后端位于内叶片和外叶片之间,对气体增压并起到一定的声音降噪。
9.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环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环形导流槽,对进风口出气体
流向进行导流,改变气体流动状态从而进行降噪。
10.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环的内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环,导流环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轴向孔和径向孔,将导流环接触的层流气体流动方向改变,从而对导流环内侧的层流气体进行冲击使其有层流状态变为湍流状态。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环的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片,进一步扰乱气体流动。
12.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座的内侧前端设有滤网,对气体进行过滤,从而减少气体中杂质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起到降噪效果。
13.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环的内侧后端设有吸音环,对气流装置内部的声音进行吸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具有以下好处:
15.气体通过降噪环时,沿着降噪环的内弧面轴向进入到装置内部,降噪环的内壁层流气体通过轴向孔进入到导流环内部,通过导流环内部的半圆片进一步使得其体流动变得更加无序,随后通过径向孔向降噪环的轴心流动,从而对降噪环的导流环的内侧的层流气体流动进行破坏使其演变为湍流,进行降噪,环形导流槽进一步通过改变气体流动方向从而进行降噪,吸音环对气流装置内部的声音进行吸附,装置通过在导流部上开设环形导流槽和设置导流环,可以将附着在集流器表面的层流流体层破坏,变成湍流,达到提前发生流动分离的目的,通过对气流的不断变向并以此增加路程,以此来对气体进行降噪。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降噪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固定座、2控制开关、3蜗壳、4离心机构、41转动电机、42叶、43内叶片、44前转盘、45转轴、46导流槽、47外叶片、5出风口、6环形座、7降噪环、8环形导流槽、9滤网、10吸音环、11导流环、12轴向孔、13半圆片、14径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包括固定座1和离心机构4;
23.固定座1:其有两个,两个固定座1之间设有蜗壳3,蜗壳3的下表面与固定座1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蜗壳3的前壁中部开设有进风口,蜗壳3的前表面中部设有环形座6,环形座6的内侧后端设有降噪环7,蜗壳3的左壁开设有出风口5,还包括控制开关2,控制开关2设置于蜗壳3的前表面,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降噪环7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环形导流槽8,降噪环7的内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环11,导流环11的内壁
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轴向孔12和径向孔14,导流环11的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片13,环形座6的内侧前端设有滤网9,降噪环7的内侧后端设有吸音环10,气体在进入装置内部时通过滤网9对气体进行过滤,从而减少气体中杂质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起到降噪效果,气体通过降噪环7时,沿着降噪环7的内弧面轴向进入到装置内部,降噪环7的内壁层流气体通过轴向孔12进入到导流环11内部,通过导流环11内部的半圆片13进一步使得其体流动变得更加无序,随后通过径向孔14向降噪环7的轴心流动,从而对降噪环7的导流环11的内侧的层流气体流动进行破坏使其演变为湍流,进行降噪,环形导流槽8进一步通过改变气体流动方向从而进行降噪,吸音环10对气流装置内部的声音进行吸附,气体经过降噪处理后通过外叶片47和内叶片43进行增压并通过出风口5向外输送,装置通过在导流部上开设环形导流槽8和设置导流环11,可以将附着在集流器表面的层流流体层破坏,变成湍流,达到提前发生流动分离的目的,以此来对气体进行降噪;
24.离心机构4:其设置于蜗壳3的纵向中部,降噪环7的后端位于离心机构4的内部,离心机构4包括转动电机41、叶42、内叶片43、前转盘44、转轴45、导流槽46和外叶片47,转动电机41设置于蜗壳3的后表面中部,转动电机41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电连接,转动电机41的输出轴穿过蜗壳3的后壁并设有转轴45,转轴45的后端设有叶42,叶42的前表面边沿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外叶片47,转轴45的前端设有前转盘44,前转盘44与叶42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内叶片43,内叶片43位于外叶片47的内部,前转盘44的前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46,降噪环7的后端位于内叶片43和外叶片47之间,控制开关2启动转动电机41,转动电机41带动转轴45转动,转轴45带动叶42和前转盘44转动,从而使得内叶片43和外叶片47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得外界的气体通过进风口进入到蜗壳3的内部,气体与导流槽46接触,并沿着导流槽46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内部的层流气体进行破坏,使其变为湍流气体,从而降低气体产生的噪音,对气体进行增压并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开关2启动转动电机41,转动电机41带动转轴45转动,转轴45带动叶42和前转盘44转动,从而使得内叶片43和外叶片47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得外界的气体通过进风口进入到蜗壳3的内部,气体与导流槽46接触,并沿着导流槽46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内部的层流气体进行破坏,使其变为湍流气体,从而降低气体产生的噪音,同时气体在进入装置内部时通过滤网9对气体进行过滤,从而减少气体中杂质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起到降噪效果,气体通过降噪环7时,沿着降噪环7的内弧面轴向进入到装置内部,降噪环7的内壁层流气体通过轴向孔12进入到导流环11内部,通过导流环11内部的半圆片13进一步使得其体流动变得更加无序,随后通过径向孔14向降噪环7的轴心流动,从而对降噪环7的导流环11的内侧的层流气体流动进行破坏使其演变为湍流,进行降噪,环形导流槽8进一步通过改变气体流动方向从而进行降噪,吸音环10对气流装置内部的声音进行吸附,气体经过降噪处理后通过外叶片47和内叶片43进行增压并通过出风口5向外输送。
26.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转动电机41可采用y80m1-2,控制开关2上设有与转动电机41对应用于控制其开关的控制按钮。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和离心机构(4);固定座(1):其有两个,两个固定座(1)之间设有蜗壳(3),蜗壳(3)的下表面与固定座(1)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蜗壳(3)的前壁中部开设有进风口,蜗壳(3)的前表面中部设有环形座(6),环形座(6)的内侧后端设有降噪环(7),蜗壳(3)的左壁开设有出风口(5);离心机构(4):其设置于蜗壳(3)的纵向中部,降噪环(7)的后端位于离心机构(4)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2),所述控制开关(2)设置于蜗壳(3)的前表面,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构(4)包括转动电机(41)、叶(42)、内叶片(43)、前转盘(44)、转轴(45)、导流槽(46)和外叶片(47),所述转动电机(41)设置于蜗壳(3)的后表面中部,转动电机(41)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电连接,转动电机(41)的输出轴穿过蜗壳(3)的后壁并设有转轴(45),转轴(45)的后端设有叶(42),叶(42)的前表面边沿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外叶片(47),转轴(45)的前端设有前转盘(44),前转盘(44)与叶(42)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内叶片(43),内叶片(43)位于外叶片(47)的内部,前转盘(44)的前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46),降噪环(7)的后端位于内叶片(43)和外叶片(47)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环(7)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环形导流槽(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环(7)的内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环(11),导流环(11)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轴向孔(12)和径向孔(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环(11)的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片(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座(6)的内侧前端设有滤网(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环(7)的内侧后端设有吸音环(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包括固定座和离心机构;固定座:其有两个,两个固定座之间设有蜗壳,蜗壳的下表面与固定座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蜗壳的前壁中部开设有进风口,蜗壳的前表面中部设有环形座,环形座的内侧后端设有降噪环,蜗壳的左壁开设有出风口;离心机构:其设置于蜗壳的纵向中部,降噪环的后端位于离心机构的内部,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蜗壳的前表面,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带降噪集流器的离心风机,通过在导流部上开设环形导流槽和设置导流环,可以将附着在集流器表面的层流流体层破坏,变成湍流,达到提前发生流动分离的目的,以此来对气体进行降噪。以此来对气体进行降噪。以此来对气体进行降噪。
技术研发人员:
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盐城尚勤风机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