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
钻孔内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等建设中均涉及有隧道施工。隧道施工掘进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锚杆、管棚、注浆等形式支护,支护采用凿岩台车和气腿式凿岩机进行钻孔,目前,由于缺少对钻孔内粉尘的清除处理,导致有些钻孔内的粉尘含量过高,则会影响锚杆的锚固力,管棚的锚固力,注浆的效果,进而影响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能够清除隧道钻孔内的粉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包括
扬尘机构和吸尘机构,扬尘机构与吸尘机构相连接。
5.进一步的是,扬尘机构包括扬尘
风机和出
风管道,扬尘风机与出风管道相连接。
6.进一步的是,吸尘机构包括吸尘风机、吸尘罩、第一吸尘管道、第二吸尘管道和集尘箱,吸尘罩的一端为吸尘口,吸尘罩的另一端设置有过孔,第一吸尘管道的一端与吸尘罩相连接,第一吸尘管道的另一端与吸尘风机相连接,第二吸尘管道的一端与吸尘风机相连接,第二吸尘管道的另一端与集尘箱相连接;
7.出风管道匹配穿过过孔与吸尘罩相连接。
8.进一步的是,出风管道的长度可以调节。
9.进一步的是,吸尘罩的形状为喇叭状,集尘箱中设置有水液。
10.进一步的是,吸尘罩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吸尘嘴。
11.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圆筒状的集尘罩,集尘罩与吸尘罩相连接,且集尘罩与吸尘口位于同一侧。
12.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控制模块,扬尘风机、吸尘风机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3.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粉尘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粉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吸尘罩的侧壁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扬尘风机、吸尘风机上;
14.粉尘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5.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声光提示器,声光提示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包括扬尘机构和吸尘机构,扬尘机构与吸尘机构相连接。对隧道钻孔内粉尘进行清除处理时,先将本实用新型除尘装置一些部件安装在钻孔内,扬尘机构先工作将钻孔内的粉尘扬起,吸尘机构再工作将钻孔内的粉尘清除至钻孔外部,从而实现对钻孔内粉尘的清除处理,有效保证支护效果,并且,扬尘机构与吸尘机构相连接为一体结构,方便安装和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出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19.标记为:扬尘风机1、出风管道2、吸尘风机3、吸尘罩4、第一吸尘管道5、吸尘嘴6、集尘罩7。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包括扬尘机构和吸尘机构,扬尘机构与吸尘机构相连接。
22.具体的,扬尘机构的作用是将钻孔内的粉尘扬起,本实用新型扬尘机构优选的一种结构为:再如图1所示,扬尘机构包括扬尘风机1和出风管道2,扬尘风机1与出风管道2相连接,扬尘风机1为鼓风机,扬尘风机1产生的风经出风管道2进入钻孔内而将粉尘扬起。
23.吸尘机构的作用是将钻孔内的粉尘清除至钻孔外部,本实用新型吸尘机构优选的一种结构为:再如图1所示,吸尘机构包括吸尘风机3、吸尘罩4、第一吸尘管道5、第二吸尘管道和集尘箱,吸尘罩4的一端为吸尘口,吸尘罩4的另一端设置有过孔,第一吸尘管道5的一端与吸尘罩4相连接,第一吸尘管道5的另一端与吸尘风机3相连接,第二吸尘管道的一端与吸尘风机3相连接,第二吸尘管道的另一端与集尘箱相连接;出风管道2匹配穿过过孔与吸尘罩4相连接,且出风管道2位于吸尘罩4的正中间。吸尘风机3为抽风机,吸尘风机3工作将钻孔内的粉尘沿吸尘口进入吸尘罩4中,吸尘罩4中的粉尘再依次经第一吸尘管道5、第二吸尘管道收集在集尘箱中。出风管道2与吸尘罩4为连接在一起的一体结构,方便安装和使用。
24.对隧道钻孔内粉尘进行清除处理时,先将出风管道2与吸尘罩4安装在钻孔内,扬尘机构先工作将钻孔内的粉尘扬起,特别是已经沉积在钻孔底部的粉尘,吸尘机构再工作将钻孔内的粉尘清除至钻孔外部,从而实现对钻孔内粉尘的清除处理,有效保证支护效果。
25.为了适用于不同深度的钻孔,再如图1、图2所示,出风管道2的长度可以调节,使得出风管道2的长度可根据钻孔的深度进行调节。出风管道2优选为内嵌式伸缩结构,其类似于伞杆结构,出风管道2包括主风管和辅风管,主风管内部设有多个小型半球形凹槽和耐磨损的柔性项圈,辅风管外壁设有一个含弹簧装置的半球形凸槽半径略小于凹槽,辅风管穿过项圈与主风管紧密相连,项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风量的损失,通过凹槽和凸槽实现伸缩。
26.为了便于将吸尘罩4安装在钻孔内,并保证其使用效果,吸尘罩4的形状为喇叭状。为了提高吸尘罩4的吸尘效果,吸尘罩4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吸尘嘴6。粉尘也可通过吸尘嘴6进入吸尘罩中,吸尘嘴6优选成环状等距排列,共设置三排,每排4个。
27.为了降低粉尘沿吸尘罩4的空隙跑出而污染环境,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圆筒状的集尘罩7,集尘罩7与吸尘罩4相连接,且集尘罩7与吸尘口位于同一侧。集尘罩7为密集柔性布料制成,当将其放置在钻孔内时,集尘罩7会与钻孔内壁紧密相贴。
28.为了便于集尘箱收集粉尘,防止其污染环境,集尘箱中设置有水液。为了便于使用,第一吸尘管道5为软管。
29.为了提高整个除尘装置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扬尘风机1、吸尘风机3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包括mcu芯片,扬
尘风机1、吸尘风机3的开启和关闭由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30.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粉尘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粉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吸尘罩4的侧壁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扬尘风机1、吸尘风机3上,粉尘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粉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钻孔内的粉尘浓度,并将检测的数据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进而控制扬尘风机1、吸尘风机3是否工作。扬尘风机1、吸尘风机3处均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扬尘风机1、吸尘风机3的温度,也将检测的数据传递给控制器,控制模块进而控制冷却装置是否工作。
31.为了更加方便使用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声光提示器,声光提示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声光提示器由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可进行各部件工作情况的提示或者在发生意外时,发出警示。为了降低粉尘对吸尘风机3的影响,吸尘风机3的入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由于过滤网上含有粉尘,对吸尘风机3入口形成堵塞,会造成吸尘风机3过载发热,通过压力传感器对风口压力进行检测,发现异常时,将数据发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声光提示器对人员提示,及时更换过滤网。
技术特征:
1.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尘机构和吸尘机构,扬尘机构与吸尘机构相连接,扬尘机构包括扬尘风机(1)和出风管道(2),扬尘风机(1)与出风管道(2)相连接,吸尘机构包括吸尘风机(3)、吸尘罩(4)、第一吸尘管道(5)、第二吸尘管道和集尘箱,吸尘罩(4)的一端为吸尘口,吸尘罩(4)的另一端设置有过孔,第一吸尘管道(5)的一端与吸尘罩(4)相连接,第一吸尘管道(5)的另一端与吸尘风机(3)相连接,第二吸尘管道的一端与吸尘风机(3)相连接,第二吸尘管道的另一端与集尘箱相连接;出风管道(2)匹配穿过过孔与吸尘罩(4)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管道(2)的长度可以调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尘罩(4)的形状为喇叭状,集尘箱中设置有水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尘罩(4)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吸尘嘴(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筒状的集尘罩(7),集尘罩(7)与吸尘罩(4)相连接,且集尘罩(7)与吸尘口位于同一侧。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扬尘风机(1)、吸尘风机(3)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尘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粉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吸尘罩(4)的侧壁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扬尘风机(1)、吸尘风机(3)上;粉尘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光提示器,声光提示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其包括扬尘机构和吸尘机构,扬尘机构与吸尘机构相连接。对隧道钻孔内粉尘进行清除处理时,先将本实用新型除尘装置一些部件安装在钻孔内,扬尘机构先工作将钻孔内的粉尘扬起,吸尘机构再工作将钻孔内的粉尘清除至钻孔外部,从而实现对钻孔内粉尘的清除处理,有效保证支护效果,并且,扬尘机构与吸尘机构相连接为一体结构,方便安装和使用。和使用。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赵安宇 周泽林 刘洋 易守维 蒲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5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