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无人机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
背景技术:
2.无人机自动化巡检系统便于长期贮存于室外环境对特定目标物进行日常巡检的场景使用,可实时获取高分辨率可见光和红外的图像及视频,采集的成果可用于目标物状态识别,具有视觉效果好、采集周期短、省人力、高度还原真实世界等特点,同时系统具备自主起飞,智能巡检,自动、手动飞行模式无缝切换,精准回巢,远程控制,快速换电复飞,视频实时回传等功能。真正做到无人值守,自主换电,远程监控,无人数据处理,全自主飞行作业。
3.无人机飞行任务是通过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对重点区域或目标进行巡检,具有将巡检图像实时传输至地面监控指挥系统的功能,无人机搭载配置有可见光成像镜头和红外光成像镜头,为了获得全面的空间信息,需要镜头可以多角度的转动调节,使拍摄的画面更加全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为了获得全面的空间信息,需要镜头可以多角度的转动调节,使拍摄的画面更加全面。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包括用于安装可见光镜头和红外光镜头的吊舱
本体,
所述吊舱本体通过
机架安装于无人机;
7.无人机包括组成机身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吊舱本体通过机架安装于上连接板前端,所述机架与上连接板之间还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下连接板开设有容纳减震组件的缺口;
8.所述机架为多组转向调节杆拼接而成,所述机架供吊舱本体多角度转动适应不同角度的拍摄。
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呈匚形的夹持臂和悬挂臂,所述夹持臂夹持侧安装吊舱本体,所述夹持臂单侧夹臂安装有驱动吊舱本体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吊舱本体于夹持臂夹持侧水平方向转动;
10.所述悬挂臂上端与减震组件之间安装有第二电机,使悬挂臂在第二电机作用下竖直方向转动,所述悬挂臂下端悬挂夹持臂。
11.进一步地,所述悬挂臂向无人机重心方向弧状弯曲,所述悬挂臂下端与夹持臂之间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驱动夹持臂水平方向旋转。
12.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架,安装架上下安装,上侧安装架固定于上连接板,两个安装架之间对应的边角处连接有用于减震的弹簧。
13.进一步地,下侧安装架具有供第二电机安装的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安装槽,两侧安装架之间安装有用于卡接固定第二电机的紧固件。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吊舱本体通过悬挂的方式安装及机身,合理安排安装位置,尽量减小对机身稳定性的影响,机架具有多向转动调节的功能,方便无人机悬停阶段多角度拍摄。
15.机架与机身之间具有减震组件,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机翼转动等都会引发机身振动,振动传递效果干扰拍摄稳定性,因此减震装置可以减少振动对拍摄的影响。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7.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本实用新型安装架与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吊舱本体1、无人机2、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机架3、减震组件4、夹持臂31、悬挂臂33、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34、第三电机35、安装架41、弹簧42、紧固件4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如图1-2所示: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包括用于安装可见光镜头和红外光镜头的吊舱本体1,吊舱本体1通过机架3安装于无人机2;可见光参数:分辨率不低于1920
×
1080,不低于25帧/秒,10倍光学变焦,红外参数:分辨率不低于640
×
480。
23.无人机2包括组成机身的上连接板21和下连接板22,吊舱本体1通过机架3安装于上连接板21前端,机架3与上连接板21之间还安装有减震组件4,下连接板22开设有容纳减震组件4的缺口;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平行,为了方便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吊舱本体及相关组件的安装必然加重机身单侧重量,无人机空中悬停困难,导致拍摄过程中镜头不稳定。因此,将无人机的机身组成为两块连接板,吊舱本体安装有上连接板,提高机身的平衡性。
24.机架3为多组转向调节杆拼接而成,机架3供吊舱本体1多角度转动适应不同角度的拍摄。
25.本实用新型中,吊舱本体通过悬挂的方式安装及机身,合理安排安装位置,尽量减小对机身稳定性的影响,机架具有多向转动调节的功能,方便无人机悬停阶段多角度拍摄。
26.机架与机身之间具有减震组件,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机翼转动等都会引发机身振动,振动传递效果干扰拍摄稳定性,因此减震装置可以减少振动对拍摄的影响。
27.如图1所示:机架3包括呈匚形的夹持臂31和悬挂臂33,夹持臂31夹持侧安装吊舱本体1,夹持臂31单侧夹臂安装有驱动吊舱本体1转动的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驱动吊舱本体1于夹持臂31夹持侧水平方向转动;
28.悬挂臂3上端与减震组件4之间安装有第二电机34,使悬挂臂33在第二电机34作用下竖直方向转动,悬挂臂33下端悬挂夹持臂31。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作用下,吊舱本体不仅可以在水平方形上转动,同时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理论上满足多方位调整的需求。
29.悬挂臂33向无人机重心方向弧状弯曲,悬挂臂33下端与夹持臂31之间安装有第三电机35,第三电机35驱动夹持臂31水平方向旋转。第三电机驱动夹持臂转动的方向与第一电机驱动吊舱本体的转动方向垂直,用于多方位调整功能,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配合作用下满足多方位调整需求,由于无人机平衡性的需求,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具有限位转动值,只能在限位调度范围内调整,拍摄面积受限,增加第三电机,提高了转动幅度和拍摄面积。同时,悬挂臂向重心偏移,有利于无人机飞行稳定性。
30.如图1、3所示:减震组件4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架41,安装架41上下安装,上侧安装架41固定于上连接板21,两个安装架41之间对应的边角处连接有用于减震的弹簧42。安装架为板状,具有减重孔和安装孔,弹簧均匀布置,用于减弱机身振动对拍摄的影响。
31.下侧安装架41具有供第二电机34安装的安装槽,第二电机34安装于安装槽,两侧安装架41之间安装有用于卡接固定第二电机34的紧固件43。紧固件为快拆结构,用于可拆卸安装整体机架及吊舱本体。
32.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可见光镜头和红外光镜头的吊舱本体(1),所述吊舱本体(1)通过机架(3)安装于无人机(2);无人机(2)包括组成机身的上连接板(21)和下连接板(22),所述吊舱本体(1)通过机架(3)安装于上连接板(21)前端,所述机架(3)与上连接板(21)之间还安装有减震组件(4),所述下连接板(22)开设有容纳减震组件(4)的缺口;所述机架(3)为多组转向调节杆拼接而成,所述机架(3)供吊舱本体(1)多角度转动适应不同角度的拍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包括呈匚形的夹持臂(31)和悬挂臂(33),所述夹持臂(31)夹持侧安装吊舱本体(1),所述夹持臂(31)单侧夹臂安装有驱动吊舱本体(1)转动的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驱动吊舱本体(1)于夹持臂(31)夹持侧水平方向转动;所述悬挂臂(33)上端与减震组件(4)之间安装有第二电机(34),使悬挂臂(33)在第二电机(34)作用下竖直方向转动,所述悬挂臂(33)下端悬挂夹持臂(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臂(33)向无人机重心方向弧状弯曲,所述悬挂臂(33)下端与夹持臂(31)之间安装有第三电机(35),第三电机(35)驱动夹持臂(31)水平方向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架(41),安装架(41)上下安装,上侧安装架(41)固定于上连接板(21),两个安装架(41)之间对应的边角处连接有用于减震的弹簧(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其特征在于:下侧安装架(41)具有供第二电机(34)安装的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机(34)安装于安装槽,两侧安装架(41)之间安装有用于卡接固定第二电机(34)的紧固件(4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自动巡检双光吊舱,包括用于安装可见光镜头和红外光镜头的吊舱本体,吊舱本体通过机架安装于无人机,吊舱本体通过机架安装于上连接板前端,机架为多组转向调节杆拼接而成,所述机架供吊舱本体多角度转动适应不同角度的拍摄。吊舱本体通过悬挂的方式安装及机身,合理安排安装位置,尽量减小对机身稳定性的影响,机架具有多向转动调节的功能,方便无人机悬停阶段多角度拍摄。机架与机身之间具有减震组件,可以减少振动对拍摄的影响。拍摄的影响。拍摄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
刘万 梁旭 刘建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