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浆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置
气泵的充气桨板。
背景技术:
2.充气浆板又称冲浪板,是人们用于冲浪运动的运动器材。最初使用的冲浪板长5米左右,重50~60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泡沫塑料板,板的形状也有改进。现在用的冲浪板长1.5~2.7米、宽约60厘米、厚7~10厘米,板轻而平,前后两端稍窄小,后下方有一起稳定作用的尾鳍。为了增加摩擦力,在板面上还涂有一种蜡质的外膜。
3.在现有技术中,多出充气浆板在使用时,均是通过外部充气设备完成充气作业,若在未携带外部充气设备或外部充气设备损坏时,则充气浆板无法使用,从而降低充气浆板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以解决上述提出的在现有技术中,多出充气浆板在使用时,均是通过外部充气设备完成充气作业,若在未携带外部充气设备或外部充气设备损坏时,则充气浆板无法使用,从而降低充气浆板的使用效果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包括浆
板本体,
所述浆板本体具有一个延伸方向,所述浆板本体远离延伸方向一端的外壁设置密封连接盖,所述浆板本体的内壁设置密封内腔,所述密封内腔的内壁涂覆有防水涂层,所述密封内腔与密封连接盖位置相匹配的底端设置密封连接端,所述密封连接端与浆板本体贯穿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端的底部设置
蓄电池板,所述蓄电池板远离密封连接端的一端设置微型气泵。
6.使用本装置,只需打开密封连接盖,通过内部的蓄电池板为微型气泵提供电能,进而通过微型气泵工作配合内螺纹连接腔将外部空气抽入至密封内腔内,当密封内腔内充满空气后,重新闭合密封连接盖即可完成充气浆板的自充气作业,从而减少充气浆板对外部充气设备的依赖性,提高充气浆板的实用性。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连接端的顶部开设内螺纹连接腔,所述密封连接盖的底部设置外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与内螺纹连接腔螺纹连接,通过外螺纹柱与内螺纹连接腔的螺纹连接,对密封连接该进行密封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螺纹连接腔内壁的底部设置内接插座,通过内接插座提供接插作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连接端的顶部设置密封橡胶环,所述内接插座的顶部设置底端连接柱,通过底端连接柱对密封连接盖与密封内腔进行连接限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板与底端连接柱位置相匹配的顶部设置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底端连接柱电连接,通过电源输入端为蓄电池板补充
电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板靠近微型气泵一端的侧壁设置电源连接线,所述电源连接线远离蓄电池板的一端与微型气泵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电源连接线将蓄电池板的电能向微型气泵内输送。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浆板本体远离延伸方向一端的底部设置板鳍,所述浆板本体呈靠近延伸方向的一端轻微向上弯曲,通过板鳍配合弯曲部分实现充气浆板的冲浪功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打开密封连接盖,通过内部的蓄电池板为微型气泵提供电能,进而通过微型气泵工作配合内螺纹连接腔将外部空气抽入至密封内腔内,当密封内腔内充满空气后,重新闭合密封连接盖即可完成充气浆板的自充气作业,从而减少充气浆板对外部充气设备的依赖性,提高充气浆板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浆板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板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浆板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浆板本体;110、密封内腔;120、防水涂层;2、板鳍;3、密封连接盖;310、外螺纹柱;4、延伸方向;5、蓄电池板;510、电源连接线;520、电源输入端;6、微型气泵;7、密封连接端;710、内螺纹连接腔;720、密封橡胶环;730、内接插座;740、底端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包括浆板本体1,浆板本体1具有一个延伸方向4,浆板本体1远离延伸方向4一端的外壁设置密封连接盖3,浆板本体1的内壁设置密封内腔110,密封内腔110的内壁涂覆有防水涂层120,密封内腔110与密封连接盖3位置相匹配的底端设置密封连接端7,密封连接端7与浆板本体1贯穿连接,密封连接端7的底部设置蓄电池板5,蓄电池板5远离密封连接端7的一端设置微型气泵6,
21.使用本装置,只需打开密封连接盖3,通过内部的蓄电池板5为微型气泵6提供电能,进而通过微型气泵6工作配合内螺纹连接腔710将外部空气抽入至密封内腔110内,当密封内腔110内充满空气后,重新闭合密封连接盖3即可完成充气浆板的自充气作业,从而减少充气浆板对外部充气设备的依赖性,提高充气浆板的实用性。
22.其中,密封连接端7的顶部开设内螺纹连接腔710,密封连接盖3的底部设置外螺纹柱310,外螺纹柱310与内螺纹连接腔710螺纹连接,通过外螺纹柱310与内螺纹连接腔710的螺纹连接,对密封连接该3进行密封连接。
23.内螺纹连接腔710内壁的底部设置内接插座730,通过内接插座730提供接插作业。
24.密封连接端7的顶部设置密封橡胶环720,内接插座730的顶部设置底端连接柱740,通过底端连接柱740对密封连接盖7与密封内腔110进行连接限位。
25.蓄电池板5与底端连接柱740位置相匹配的顶部设置电源输入端520,电源输入端520与底端连接柱740电连接,通过电源输入端520为蓄电池板5补充电能。
26.蓄电池板5靠近微型气泵6一端的侧壁设置电源连接线510,电源连接线510远离蓄电池板5的一端与微型气泵6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电源连接线510将蓄电池板5的电能向微型气泵6内输送。
27.浆板本体1远离延伸方向4一端的底部设置板鳍2,浆板本体1呈靠近延伸方向4的一端轻微向上弯曲,通过板鳍2配合弯曲部分实现充气浆板的冲浪功能。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本装置时,只需通过电源输入端520配合外部电能输入设备向蓄电池板5内补充电能,当需要对浆板本体1进行充气时,转动密封连接盖3,使外螺纹柱310脱离与内螺纹连接腔710的螺纹连接,然后通过电源连接线510将蓄电池板5内的电能输送至微型气泵6内,随着微型气泵6的启动,向密封内腔110内补充气体,将浆板本体1撑起,当浆板本体1撑起时,通过外螺纹柱310与内螺纹连接腔710的螺纹连接,将密封连接盖3重新闭合即可。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包括浆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板本体(1)具有一个延伸方向(4),所述浆板本体(1)远离延伸方向(4)一端的外壁设置密封连接盖(3),所述浆板本体(1)的内壁设置密封内腔(110),所述密封内腔(110)的内壁涂覆有防水涂层(120),所述密封内腔(110)与密封连接盖(3)位置相匹配的底端设置密封连接端(7),所述密封连接端(7)与浆板本体(1)贯穿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端(7)的底部设置蓄电池板(5),所述蓄电池板(5)远离密封连接端(7)的一端设置微型气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端(7)的顶部开设内螺纹连接腔(710),所述密封连接盖(3)的底部设置外螺纹柱(310),所述外螺纹柱(310)与内螺纹连接腔(710)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连接腔(710)内壁的底部设置内接插座(7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端(7)的顶部设置密封橡胶环(720),所述内接插座(730)的顶部设置底端连接柱(7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板(5)与底端连接柱(740)位置相匹配的顶部设置电源输入端(520),所述电源输入端(520)与底端连接柱(740)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板(5)靠近微型气泵(6)一端的侧壁设置电源连接线(510),所述电源连接线(510)远离蓄电池板(5)的一端与微型气泵(6)的输入端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板本体(1)远离延伸方向(4)一端的底部设置板鳍(2),所述浆板本体(1) 呈靠近延伸方向(4)的一端轻微向上弯曲。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浆板技术领域的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桨板,包括浆板本体,浆板本体具有一个延伸方向,浆板本体远离延伸方向一端的外壁设置密封连接盖,浆板本体的内壁设置密封内腔,密封内腔的内壁涂覆有防水涂层,密封内腔与密封连接盖位置相匹配的底端设置密封连接端,密封连接端与浆板本体贯穿连接,密封连接端的底部设置蓄电池板。打开密封连接盖,通过内部的蓄电池板为微型气泵提供电能,进而通过微型气泵工作配合内螺纹连接腔将外部空气抽入至密封内腔内,当密封内腔内充满空气后,重新闭合密封连接盖即可完成充气浆板的自充气作业,从而减少充气浆板对外部充气设备的依赖性,提高充气浆板的实用性。提高充气浆板的实用性。提高充气浆板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
袁帅 樊煊赫 李武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远方有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5
技术公布日: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