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2.自智能型手机问世以来,由于智能型手机具有拍照摄录功能,因此大众已惯用手机而不是相机来拍照,对景物照相时都需要一定程度量的曝光方可,然而曝光量的充足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图像的成像效果。
3.现有光圈技术被普遍运用于单反的摄像装置中,大光圈进光量大则曝光充分,小光圈进光量小会曝光不充分。摄像装置的小型化趋势与大光圈的采用存在不可协调的矛盾性。
4.目前,对于采用可变光圈的摄像镜头驱动来说,通常采用磁石加线圈的方式来直接带动叶片转动,在实际使用中磁石会产生角度旋转运动,磁场也随之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驱动装置内由于磁石旋转运动导致磁场偏移的技术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包括叶片、
载体组件、驱动组件、
导向组件和支撑
底座;
所述载体组件包括第一载体、第二载体和第三载体;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与所述第三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的外侧环面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使所述第二载体相对于所述支撑底座转动;所述第二载体与所述第三载体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三载体相对的一面为斜面,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使所述第二载体相对于所述第三载体转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第三载体上,以驱动所述载体组件运动。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三导向件;所述第三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载体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载体外侧环面设有凹槽,与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支撑底座内侧环面处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三导向槽之间,所述第三导向槽沿所述支撑底座的轴向设置,使所述第三载体沿所述支撑底座的轴向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作用的驱动磁石和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磁石固定在所述第三载体的外侧环面,所述驱动线圈套设在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环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线圈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体套设在所述第二载体外,且所述第一载体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三载体连接,所述第三载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叶片靠近所述第一载体的一侧设置遮光片,所述叶片远离所述第一载体的一侧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载体固定连接;所述遮光片与所述第二载体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罩设在所述支撑底座的外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通过将第一导向件设置在第二载体上的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件设置在第二载体上的第二导向槽,将磁石的角度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减小了磁场偏移带来的干扰,光圈调节更加精确,拍照效果更好。另外,本实用新型将磁石的角度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可以增加光圈调节范围,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1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向槽与第三载体相对的一面为斜面,第二导向件沿第二导向槽滑动,可以使第二载体相对于第三载体转动,进而调节光圈的大小。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底座和驱动线圈配合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载体组件和导向组件的爆炸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载体与第三载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载体和第一导向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载体和第二导向件及第三导向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挡板;2、叶片;3、遮光片;4、载体组件;41、第一载体;42、第二载体;421、第一导向槽;422、第二导向槽;43、第三载体;431、凹槽;5、驱动组件;51、驱动磁石;52、驱动线圈;6、导向组件;61、第一导向件;62、第二导向件;63、第三导向件;7、支撑底座;71、第三导向槽;7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5.实施例1: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挡板1、叶片2、遮光片3、载体组件4、驱动组件5、导向组件6和支撑底座7。
28.其中,参照图1和图3,载体组件4包括第一载体41、第二载体42和第三载体43。第一载体41套设在第二载体42外,且第一载体41与支撑底座7连接。第二载体42通过导向组件6与第三载体43连接,通过导向组件6带动第二载体42相对于第三载体43转动。第三载体43通过导向组件6设置在支撑底座7内,通过导向组件6使第三载体43可相对于支撑底座7上下移动。
29.叶片2的一端与第一载体41固定,叶片2的另一端与第二载体42固定连接,使叶片2能够随第二载体42转动。叶片2靠近第一载体41的一侧设置遮光片3,遮光片3与第二载体42固定连接。叶片2远离第一载体41的一侧设置挡板1,挡板1与第一载体41固定连接。
30.驱动组件5设置在支撑底座7和第三载体43上,通过驱动组件5驱动第三载体43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载体42运动,使叶片2打开或闭合。
31.具体地,导向组件6包括第一导向件61、第二导向件62和第三导向件63。
32.参照图3、图4和图5,第一导向件61设置在第二载体42与支撑底座7之间。第二载体42的外侧环面设有第一导向槽421,支撑底座7与第一载体41固定后的内侧环面与第一导向槽4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固定槽,第一导向件61的一侧固定在固定槽内,第一导向件61的另一侧位于第一导向槽421内,且第一导向件61可相对于第一导向槽421滑动,使第二载体42相对于支撑底座7转动。第一导向槽42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第一导向件61可以为至少一个滚珠,也可以是滚针。
33.参照图3和图6,第二导向件62设置在第二载体42与第三载体43之间。第二载体42与第三载体43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二导向槽422,第二导向槽422与第三载体43相对的一面为斜面。第三载体43的顶部设置用于固定第二导向件62的槽,第二导向件62沿第二导向槽422的斜面滑动,使第二载体42相对于第三载体43转动。第二导向件62可以为至少一个滚珠,也可以是滚针。
34.参照图4和图6,第三导向件63设置在第三载体43与支撑底座7之间。第三载体43外侧环面设有凹槽431,与凹槽431对应的支撑底座7内侧环面处设有第三导向槽71。第三导向件63设置在凹槽431和第三导向槽71之间,且第三导向件63可以固定在凹槽431内。第三导向槽71沿支撑底座7的轴向设置,使第三载体43沿支撑底座7的轴向移动。第三导向槽7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第三导向件63可以为至少一个滚珠,也可以是滚针。
35.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5包括相互作用的驱动磁石51和驱动线圈52。驱动磁石51固定在第三载体43的外侧环面,第三载体43外侧环面设有用于固定驱动磁石51的凸台。驱动线圈52套设在支撑底座7的外侧,支撑底座7的外侧环面设有限位槽72,驱动线圈52设置在限位槽72内。驱动线圈52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驱动线圈52与驱动磁石51相互作用,使第三载体43可沿支撑底座7移动。
3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还包括保护壳(图中未画出)。保护壳罩设在支撑底座7的外部,起到保护该驱动装置的作用。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将磁石的角度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减小了磁场偏移带来的干扰,光圈调节更加精确,拍照效果更好。另外,本实用新型将磁石的角度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可以增加光圈调节范围,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39.外接电路将电信号传递至驱动线圈52,驱动线圈52与驱动磁石51相互作用,带动第三载体43依靠第三导向件63沿第三导向槽71直线运动,第三载体43再带动第二载体42依靠第二导向件62沿第二导向槽422旋转运动,第二载体42带动叶片2转动,使叶片2打开或闭合,从而完成光圈大小的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2)、载体组件(4)、驱动组件(5)、导向组件(6)和支撑底座(7);所述载体组件(4)包括第一载体(41)、第二载体(42)和第三载体(43);所述叶片(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载体(41)和所述第二载体(4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组件(6)包括第一导向件(61)和第二导向件(62);所述第一导向件(61)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42)与所述支撑底座(7)之间;所述第二导向件(62)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42)与所述第三载体(43)之间;所述第二载体(42)的外侧环面设有第一导向槽(421),所述第一导向件(61)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421)内,使所述第二载体(42)相对于所述支撑底座(7)转动;所述第二载体(42)与所述第三载体(43)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二导向槽(422),所述第二导向槽(422)与所述第三载体(43)相对的一面为斜面,所述第二导向件(62)沿所述第二导向槽(422)滑动,使所述第二载体(42)相对于所述第三载体(43)转动;所述驱动组件(5)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7)和所述第三载体(43)上,以驱动所述载体组件(4)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6)还包括第三导向件(63);所述第三导向件(63)设置在所述第三载体(43)与所述支撑底座(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载体(43)外侧环面设有凹槽(431),与所述凹槽(431)对应的所述支撑底座(7)内侧环面处设有第三导向槽(71),所述第三导向件(63)设置在所述凹槽(431)和所述第三导向槽(71)之间,所述第三导向槽(71)沿所述支撑底座(7)的轴向设置,使所述第三载体(43)沿所述支撑底座(7)的轴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相互作用的驱动磁石(51)和驱动线圈(52);所述驱动磁石(51)固定在所述第三载体(43)的外侧环面,所述驱动线圈(52)套设在所述支撑底座(7)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7)的外侧环面设有限位槽(72),所述驱动线圈(52)设置在所述限位槽(72)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41)套设在所述第二载体(42)外,且所述第一载体(41)与所述支撑底座(7)连接;所述第二载体(42)通过所述第二导向件(62)与所述第三载体(43)连接,所述第三载体(43)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7)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靠近所述第一载体(41)的一侧设置遮光片(3),所述叶片(2)远离所述第一载体(41)的一侧设置挡板(1);所述挡板(1)与所述第一载体(41)固定连接;所述遮光片(3)与所述第二载体(42)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罩设在所述支撑底座(7)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包括叶片、载体组件、驱动组件、导向组件和支撑底座;载体组件包括第一载体、第二载体和第三载体;叶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固定连接;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设置在第二载体与支撑底座之间;第二导向件设置在第二载体与第三载体之间;第二载体的外侧环面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件位于第一导向槽内;第二载体与第三载体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与第三载体相对的一面为斜面,第二导向件沿第二导向槽滑动;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底座和第三载体上,以驱动载体组件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光圈调节更加精确,拍照效果更好。效果更好。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
陈佳鑫 高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9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