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距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


背景技术:



2.轨距、水平、超高是铁路线路的基本几何参数,它们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铁路列车的运行安全,随着铁路线路技术要求的提高,尤其是既有线路提速改造和客运专线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确保轨距尺具有稳定的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轨距尺的日常检定质量,加强轨距尺的日常使用管理,越来越有必要。
3.而轨距测量仪“俗称轨距尺”在使用后,应该进行完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如将检定器的活动侧头调至市党委制,将百分表侧头完全释放,使百分表的有时完全处于非受力状态;且在完成检定工作后,应将测量尺垂直悬挂保管,以免其因自重而变形,但现有的测量尺在悬挂保管时,由于其外环面并无便于悬挂保管的部件,使得其在悬挂保管时无法便捷的处于垂直悬挂状态,从而对测量尺的存放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包括用于对轨距进行测量的测量尺主体,所述测量尺主体的下表面设有两个铰接块,且测量尺主体通过铰接块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板体下端对称设有插孔,且插孔内插设有支撑杆,若干支撑杆的下端共同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外界的墙壁表面。
7.优选的,所述测量尺主体的前侧表面设有两个水平泡,且两个水平泡呈t字形设置。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前侧表面靠近铰接块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凸起,且安装凸起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啮合有锁紧螺栓,测量尺主体的前侧表面对应锁紧螺栓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孔。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稳定板,且稳定板的板体上对应支撑杆设有相配合的贯穿孔。
10.优选的,所述稳定板以及支撑板的内部均为中空状态,且稳定板以及支撑板的外环面涂有防锈涂层。
11.优选的,所述稳定板具有磁吸性,且测量尺主体的下表面对应稳定板安装有相配合的磁吸块。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环面固定套设有增摩套,且增摩套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圆角。
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固定在墙壁上,人员把支撑板通过插孔插设在支撑杆的杆体上,即测量尺主体此时在两个支撑板以及若干支撑杆和安装板的共同作用下呈垂直状态的放置在外界墙壁侧面;同时由于支撑杆的外环面固定有增摩套,且增摩套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板的插孔直径,即当支撑杆插设在支撑板的插孔内时可使得支撑板与支撑杆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使得测量尺主体通过支撑板悬挂放置时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避免测量尺主体会人员未施力时意外从支撑杆的杆体滑落的现象,由此实现了便捷的对轨距测量尺进行悬挂放置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测量尺自身并无可便捷悬挂的部件,而导致其在悬挂时无法便捷的垂直悬挂,最终影响其存放效果的缺陷。
15.2:本实用新型中当测量尺主体在使用现场暂时放置时,人员拧松锁紧螺栓,并对支撑板进行转动,使其与测量尺主体之间处于垂直位置,即此时人员拧紧锁紧螺栓,使其端部插设在测量尺主体的螺纹孔内,此时测量尺主体通过支撑板便可水平的放置在地面,且测量尺主体两端的测定头并不与地面相接触,从而避免测量尺主体发生形变或因测量尺主体自身重力挤压而对测定头造成损坏的现象;同时当需要使用测量尺主体对外界轨道的轨距进行测量时,人员对支撑板进行转动,直至支撑板下端的稳定板与磁吸块相贴合,即此时稳定板被磁吸块吸合,从而使得测量尺主体通过磁吸块对稳定板进行固定,即两个支撑板此时同步处于被固定状态,以免测量尺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其支撑板随意转动而对轨距测量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轴测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a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轴测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b处放大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支撑板内部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支撑杆与安装板配合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支撑板与支撑杆配合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的悬挂示意图。
25.图中:1、测量尺主体;2、铰接块;3、支撑板;4、支撑杆;5、安装板;6、水平泡;7、安装凸起;8、锁紧螺栓;9、稳定板;10、磁吸块;11、增摩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参照图1-9,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包括用于对轨距进行测量的测量尺主体1,测量尺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两个铰接块2,且测量尺主体1通过铰接块2铰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板体下端对称设有插孔,且插孔内插设有支撑杆4,若干支撑杆4的下端共同固定有安装板5,安装板5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外界的墙壁表面。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测量尺主体1的前侧表面设有两个水平泡6,且两个水平泡6呈t字形设置;水平泡6的设置,使得测量尺主体1放置时人员可便捷的判断放置是否垂直或水平。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板3前侧表面靠近铰接块2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凸起7,且安装凸起7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啮合有锁紧螺栓8,测量尺主体1的前侧表面对应锁紧螺栓8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孔;通过锁紧螺栓8可对安装凸起7进行固定,即对支撑板3进行固定,从而提升测量尺主体1放置时的稳定性。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板3的下端固定有稳定板9,且稳定板9的板体上对应支撑杆4设有相配合的贯穿孔;由于稳定板9的面积大于支撑板3的端部面积,即增大了支撑板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测量尺主体1水平放置时更稳定。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稳定板9以及支撑板3的内部均为中空状态,且稳定板9以及支撑板3的外环面涂有防锈涂层;由于稳定板9以及支撑板3内部均为中空设置,从而可降低支撑板3 以及稳定板9的重量,以免对测量尺的携带造成影响。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稳定板9具有磁吸性,且测量尺主体1的下表面对应稳定板9安装有相配合的磁吸块10;磁吸块10的设置,可对稳定板9进行吸合,以免支撑板3在测量尺主体1使用过程中随意转动而对测量造成干扰。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杆4的外环面固定套设有增摩套11,且增摩套11远离安装板5的一端设有圆角;增摩套 11的设置,有利于提升支撑板3与支撑杆4之间的稳定性。
35.使用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人员把安装板5通过外界的固定螺栓等固定在墙壁上,或其余物体的与地面呈垂直状态的表面,进而安装板5固定完成后,当需要对测量尺主体1进行保养时,即进行悬挂放置时,人员通过手部对两个支撑板3进行拿持,即此时人员的手部通过两个支撑板3把测量尺主体1拿起,而由于支撑板3的端部设有和支撑杆4相配合的插孔,即此时人员把支撑板3通过插孔插设在支撑杆4的杆体上,即测量尺主体1此时在两个支撑板 3以及若干支撑杆4和安装板5的共同作用下呈垂直状态的放置在外界墙壁侧面;同时由于支撑杆4的外环面固定有增摩套11,且增摩套11的外环面为磨砂表面,并具有弹性,且增摩套11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板3的插孔直径,即当支撑杆4插设在支撑板3的插孔内时可使得支撑板3与支撑杆4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使得测量尺主体1通过支撑板3悬挂放置时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避免测量尺主体1会人员未施力时意外从支撑杆4的杆体滑落的现象,由此实现了便捷的对轨距测量尺进行悬挂放置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测量尺自身并无可便捷悬挂的部件,而导致其在悬挂时无法便捷的垂直悬挂,最终影响其存放效果的缺陷。
36.进一步的在本方案中,其铰接块2的安装位置应采用贝塞尔点支撑,即支撑位置a=0.2203l,式中,a为支撑位置,单位:mm;l为量规长度,单位:mm;进而当测量尺主体1在使
用现场暂时放置时,为了避免对测量尺主体1造成重力形变,以及测量尺主体1两端下侧的测定头受到损伤,人员可把测量尺主体1水平放置在外界地面,即人员拧松锁紧螺栓8,使安装凸起7此时与测量尺主体1之间为不接触状态,即此时支撑板3可随意进行转动,进一步的人员对支撑板3 进行转动,使其与测量尺主体1之间处于垂直位置,即此时人员拧紧锁紧螺栓8,使其端部插设在测量尺主体1的螺纹孔内,此时安装凸起7通过锁紧螺栓8便于测量尺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此时人员把测量尺主体1通过支撑板3便可水平的放置在地面,且测量尺主体1 两端的测定头并不与地面相接触,从而避免测量尺主体1发生形变或因测量尺主体1自身重力挤压而对测定头造成损坏的现象。
37.更进一步的当需要使用测量尺主体1对外界轨道的轨距进行测量时,人员拧松锁紧螺栓8,直至安装凸起7与测量尺主体1之间为自由转动状态,此时人员对支撑板3进行转动,直至支撑板3下端的稳定板9与磁吸块10相贴合,即此时稳定板9被磁吸块10吸合,从而使得测量尺主体1通过磁吸块10对稳定板9进行固定,即两个支撑板3此时同步处于被固定状态,以免测量尺主体1在使用过程中其支撑板3随意转动而对轨距测量造成影响。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包括用于对轨距进行测量的测量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两个铰接块(2),且测量尺主体(1)通过铰接块(2)铰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板体下端对称设有插孔,且插孔内插设有支撑杆(4),若干支撑杆(4)的下端共同固定有安装板(5),安装板(5)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外界的墙壁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主体(1)的前侧表面设有两个水平泡(6),且两个水平泡(6)呈t字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前侧表面靠近铰接块(2)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凸起(7),且安装凸起(7)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啮合有锁紧螺栓(8),测量尺主体(1)的前侧表面对应锁紧螺栓(8)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固定有稳定板(9),且稳定板(9)的板体上对应支撑杆(4)设有相配合的贯穿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板(9)以及支撑板(3)的内部均为中空状态,且稳定板(9)以及支撑板(3)的外环面涂有防锈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板(9)具有磁吸性,且测量尺主体(1)的下表面对应稳定板(9)安装有相配合的磁吸块(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外环面固定套设有增摩套(11),且增摩套(11)远离安装板(5)的一端设有圆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距测量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轨道桥轨距测量仪,包括用于对轨距进行测量的测量尺主体,测量尺主体的下表面设有两个铰接块,且测量尺主体通过铰接块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板体下端对称设有插孔,且插孔内插设有支撑杆,若干支撑杆的下端共同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外界的墙壁表面。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固定在墙壁上,测量尺主体此时在两个支撑板以及若干支撑杆和安装板的共同作用下呈垂直状态的放置在外界墙壁侧面,由此实现了便捷的对轨距测量尺进行悬挂放置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测量尺自身并无可便捷悬挂的部件,而导致其在悬挂时无法便捷的垂直悬挂,最终影响其存放效果的缺陷。最终影响其存放效果的缺陷。最终影响其存放效果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

夏正文 冯美军 夏咸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盐城市科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8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8:5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25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轨距   测量   主体   测量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