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连墙施工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连墙用钢箱下放
导向调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超深、异形围护结构中,一种新型钢箱加承插式网片的接头应运而生。为保证接头受力满足要求,施工中需保证承插式钢筋网片搭接长度及排插钢筋间距,这就对钢箱下放垂直度以及平面位置准确度要求极高。面对新型“钢箱加承插式网片”接头结构,尚无简易的下放导向及调位装置,既实现下放过程导向、控制垂直度,又能对下放后钢箱位置平面偏差进行调整;同时装置尺寸小,适用各种结构形式和尺寸的钢箱,不影响打灰架等工装使用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包括多个对称设置在钢箱两侧的导向调位单元,
所述钢箱上对应各所述导向调位单元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导向调位单元包括:
5.固定板,其为矩形板,且固定设置在地连墙槽孔两侧的地面上;所述固定板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竖向固定设置有反力板,且其中一个所述反力板设置在所固定板远离地连墙槽孔的一侧;
6.
支撑架,其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支撑架朝向地连墙槽孔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架与两个所述反力板相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
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反力板抵接。
7.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反力板上均滑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可沿所述反力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卡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是,所述卡板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所述卡板活动卡设在对应的所述反力板上,所述卡板的内顶面和两侧内壁分别与所述反力板的顶面和两侧壁贴合。
9.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朝向地连墙槽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10.优选的是,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层。
11.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为角钢。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通过支撑架上的滚轮为
钢箱下方导向,能有效保证钢箱下放过程中垂直度,避免下放过程中钢箱剐蹭槽壁,导致槽壁局部失稳;通过两个千斤顶调整支撑架的平面位置,进而实现对钢箱的平面位置调整。结构简单、场地占用小、安拆方便、可重复使用、适用不同结构形式和尺寸的钢箱结构,不需要进行针对性设计,且不影响打灰架等其他工装实用,能有效节约资源投入。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调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8.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包括多个对称设置在钢箱200两侧的导向调位单元100,所述钢箱200上对应各所述导向调位单元100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调位单元100包括:
20.固定板130,其为矩形板,且固定设置在地连墙槽孔两侧的地面上;所述固定板130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竖向固定设置有反力板140,且其中一个所述反力板140设置在所固定板130远离地连墙槽孔的一侧;
21.支撑架110,其放置在所述固定板130上,且所述支撑架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20;所述支撑架110朝向地连墙槽孔的一侧设置有滚轮170,所述滚轮170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210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连接件210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架110与两个所述反力板140相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千斤顶160,所述千斤顶16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反力板140抵接。
22.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钢箱200下放前,先将所述固定板130与地连墙槽孔导墙预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反力板140可以与所述固定板130一体成型,也可以与所述固定板130焊接。两个反力板140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30相邻的两个侧面,即两个所述反力板垂直设置。并且为避免对调整支撑架110相对于地连墙槽孔的距离时造成干扰,其中一个所述反力板140设置在所固定板130远离地连墙槽孔的一侧。然后在所述支撑架1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120,放置在所述固定板130上,通过所述滑动板120增加所述支撑架110的稳定性。再在所述支撑架110与两个所述反力板140对应的侧面分别安装所述千斤顶160,因而两个所述千斤顶160也为垂直设置。为便于说明,将平行与地连墙槽孔长度方向为x向,
与x向垂直的为y向,两个所述反力板140的名称分别指定为x向反力板142以及y向反力板141,两个所述千斤顶160的名称分别指定为x向千斤顶162和y向千斤顶161。钢箱200下方过程中,将钢箱200两侧的连接件插入所述滚轮170的凹槽内,通过所述滚轮170在竖直方向导向将钢箱200下放到位。测量获得钢箱200顶口扭转及中心点平面偏差,换算得到x向、y向调整量。启动钢箱200两侧各所述导向调位单元100的y向千斤顶161、x向千斤顶162,使所述支撑架110在固定板130上沿x、y两个方向滑动,进而推动钢箱200在x、y两个方向移动,实现对钢箱200平面位置的调整。
23.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反力板140上均滑动设置有卡板150,所述卡板150可沿所述反力板140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千斤顶16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卡板150固定连接。
24.具体地,所述卡板150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所述卡板150活动卡设在对应的所述反力板140上,所述卡板150的内顶面和两侧内壁分别与所述反力板140的顶面和两侧壁贴合。通过所述卡板150增加所述千斤顶160与所述反力板140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进一步提高所述支撑架110在固定板130上滑动时的稳定性。同样地,两个所述卡板150的名称分别指定为x向卡板152和y向卡板151。当y向千斤顶161伸长或缩短时,将带动所述支撑架110沿y方向移动,此时所述x向卡板152将同步沿所述x向反力板152滑动;当x向千斤顶162伸长或缩短时,将带动所述支撑架110沿x方向移动,此时所述y向卡板151将同步沿所述y向反力板151滑动。
25.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10朝向地连墙槽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滚轮170,两个所述滚轮170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通过两个所述滚轮170在钢箱200下放时,进一步在水平方向上对钢箱200进行限位,防止钢箱200在下放过程中发生晃动。
26.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板120与所述固定板130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层。在所述滑动板120和所述固定板130之间涂覆润滑油形成所述润滑油层,使得所述支撑架110在所述千斤顶160推动下更易移动。
2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10为角钢,选取常规使用的材料,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28.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包括多个对称设置在钢箱两侧的导向调位单元,所述钢箱上对应各所述导向调位单元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调位单元包括:固定板,其为矩形板,且固定设置在地连墙槽孔两侧的地面上;所述固定板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竖向固定设置有反力板,且其中一个所述反力板设置在所固定板远离地连墙槽孔的一侧;支撑架,其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支撑架朝向地连墙槽孔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架与两个所述反力板相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反力板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反力板上均滑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可沿所述反力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卡板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所述卡板活动卡设在对应的所述反力板上,所述卡板的内顶面和两侧内壁分别与所述反力板的顶面和两侧壁贴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朝向地连墙槽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角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连墙用钢箱下放导向调位装置,包括多个对称设置在钢箱两侧的导向调位单元,所述钢箱上对应各所述导向调位单元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导向调位单元包括:固定板,其固定设置在地连墙槽孔两侧的地面上;所述固定板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竖向固定设置有反力板;支撑架,其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支撑架朝向地连墙槽孔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支撑架与两个所述反力板相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反力板抵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钢箱下方进行导向,并且调整钢箱的平面位置。钢箱的平面位置。钢箱的平面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
杨钊 马超 石章入 潘桂林 朱其敏 钟永新 王通 夏欢 贺祖浩 饶为胜 刘杰 王新龙 姚翔川 陈富翔 鲁信旺 黄修平 程茂林 李德杰 纪晓宇 蒋道东 姚兆龙 谢孟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5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