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模板由于其提前预制完成,到了施工现场仅需与现浇结构进行现场装配即可,节约了现场施工工序并缩短了项目施工周期,因此引入装配式建筑模板(如叠合板)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的常规操作方式。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存在大量现浇结构与叠合板的交界施工的工序,施工难度较大,存在的问题多,其中一项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现浇结构与预制叠合板的交界处出现漏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浇结构与预制叠合板的交界处出现漏浆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顶套,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螺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远离螺杆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套筒的外径小于顶套的外径且大于顶套的内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螺杆远离支撑板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
5.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针对现浇结构与预制叠合板的交界处出现漏浆的问题,申请人分析发现由于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梁整体有轻微下降,使得梁模板与安装在梁两侧的楼模板出现缝隙,导致水泥浆从该缝隙中流出,造成梁边大面积漏浆的问题。
6.因此针对该现象申请人设计了本装置,当发现梁体出现下沉的现象时,仅需将本装置的连接板螺栓连接在支撑柱(如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柱)上,并将该装置移动到梁出现下凹的模板处,通过转动顶套使顶套上升从而带动支撑机构的支撑板上升,当支撑板接触梁下凹处的模板时并继续转动顶套,直至将梁整体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使得梁模板与安装在梁两侧的楼模板重新回到封闭状态,良好解决了梁边漏浆的问题。
7.本方案操作方便,使用时仅需转动顶套即可完成对梁体的调节,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此外使用完毕后,可将本装置从支撑柱上拆卸下来,如此便于存放和转运。
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挡板。由于梁的下方由钢管纵横铺设而成的“井”字格的支撑层进行了初步支撑,因此本装置中的支撑板在对梁进行调节时是作用在钢管上的,因此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挡板对钢管的阻挡作用,提高了支撑板对钢管的包裹性,从而提升整体的稳定性。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中空,且支撑板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开口,两侧的开口处均滑动连接有延长板。由于支撑层的钢管铺设方式不同,每组钢管的组成数量不同,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调节支撑板的长度以稳定支撑不同数量的钢管组。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延长板上竖向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设有螺纹档杆,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支撑层的钢管呈圆形因此在支撑过程中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存在滚动的风险,因此当延长板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将螺纹档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以对钢管进行限位。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顶套的周壁上设有把手,通过上述设置,在调节顶套时,通过把手便于施力。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螺杆1、顶套2、套筒3、支撑板4、挡板5、连接板6、把手7、延长板8。
16.实施例1
17.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螺杆1和螺纹连接在螺杆1上的顶套2,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螺杆1上的套筒3,套筒3的上端焊接有水平的支撑板4,支撑板4相对的两侧均竖向向上焊接有挡板5。套筒3的外径小于顶套2的外径且大于顶套2的内径,因此顶套2对套筒3具有支撑作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焊接在螺杆1远离支撑板4一端的连接板6,连接板6上的周向上开设有连接孔。为了便于施力,在顶套2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把手7。
1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发现梁体出现下沉的现象时将本装置通过连接板6的连接孔螺栓连接在支撑柱上(如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柱),将该装置移动到梁出现下凹的地方处,通过转动顶套2使顶套2上升从而带动支撑机构的支撑板4上升,当支撑板4接触梁下凹处时并继续转动顶套2,直至将梁下沉处调整至水平。
19.实施例2
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支撑板4的内部中空,且支撑板4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开口,两侧的开口处均滑动连接有延长板8,延长板8远离支撑板4的位置竖向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档杆。在另一实施例中,螺纹孔和螺纹档杆的配合可以替换为延长板8远离支撑板4的一侧竖直向上焊接有挡板5。
21.由于梁的下方由钢管纵横铺设而成的“井”字格的支撑层进行了初步支撑,因此本装置中的支撑板4在对梁进行调节时是作用在钢管上的,由于支撑层的钢管铺设方式不同,每组钢管的组成数量不同,因此,针对不同数量的钢管组,可通过滑动延长板8来调节支撑板4的支撑长度。
22.实施例3
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螺杆1顶部位置的两侧边焊接有凸起,套筒3内部竖向设有供凸起滑动的滑槽,如此当顶套2转动推动套筒3向上运动时,套筒3仅做竖直方向的移动,使支撑板4更精准的对应待支撑物。
24.实施例4
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在套筒3的下端面或顶套2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滚珠,滚珠凸出于凹槽表面。因此当顶套2在转动并推动套筒3的过程中,减轻两者接触面的摩擦力,从而一方面减轻操作人员的施力强度,另一方面减轻两者之间的磨损。
26.实施例5
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在套筒3与顶套2之间安装有推力轴承,以减轻两者接触面的摩擦力。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和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顶套,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螺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远离螺杆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套筒的外径小于顶套的外径且大于顶套的内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螺杆远离支撑板一端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中空,且支撑板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开口,两侧的开口处均滑动连接有延长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板上竖向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设有螺纹档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套的周壁上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和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顶套,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螺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远离螺杆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套筒的外径小于顶套的外径且大于顶套的内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螺杆远离支撑板一端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通过实施本方案,解决了现浇结构与预制叠合板的交界处出现漏浆的问题。交界处出现漏浆的问题。交界处出现漏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付位勇 龚汉杰 张恩邦 刘锐 吕浩 代军 秦中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8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8:1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24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套筒   螺杆   螺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