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丝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化机
主轴旋转的
连杆结构。
背景技术:
2.丝化机是将木片丝质化、屑质化的设备,其内部设有主轴、
转盘、动法兰、动磨片和静磨片,主轴和动力轴采用联轴器进行对接,在动力轴的带动下,动磨片和静磨片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将木片丝质化、屑质化。
3.在设备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动力轴和主轴进行校正,校正时,在主轴上设有百分表,通过转动动法兰来带动主轴转动,从而使百分表在动力轴的端面和周面上进行检测,判断两者的同轴度,并进行相应的校正,由于丝化机的内部设有密封装置,导致在转动动法兰的时候及其费力,完全无法有效转动动法兰来进行动力轴的校正。
4.除此之外,动磨片是需要经常更换的,更换时需要将动动法兰和转盘之间的螺丝拆除,再直接将动法兰和动磨片一同吊出;在拆除螺丝的时候需要转动动法兰,和上述情况相同,丝化机内密封装置将会影响动法兰的转动,使得实际工作中转动动法兰变得十分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以解决动法兰转动困难吃力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包括转盘和连杆;
8.
所述转盘位于丝化机内,固定设置在主轴上;
9.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卡接连杆的配合孔;
10.所述连杆一端设有吊装孔,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配合孔配合的销轴头。
11.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孔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配合孔周向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侧面上。
12.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孔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朝向动力轴的一侧。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吊装孔,下端螺栓连接有销轴头。
14.进一步地,所述销轴头与连杆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销轴头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连杆的下端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采用销钉定位配合。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上端朝向所述销轴头朝向的位置进行折弯。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包括转盘和连杆;转盘位于丝化机内,固定设置在主轴上;转盘上设有用于卡接连杆的配合孔;连杆一端设有吊装孔,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配
合孔配合的销轴头。连杆的一端可与转盘配合,另一端的吊装孔可与行车或是电动葫芦连接,在行车或是电动葫芦的作用下,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转动,无论是在校正主轴和动力轴的位置或是在进行动法兰的与动磨片的拆装过程中,均可自由进行转动,很好地解决了转盘转动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是丝化机和连杆连接关系局部剖视图;
20.图2是图1中b处放大视图;
21.图3是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
22.图4是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连杆运动的不同状态);
23.图5是该实用新型中连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25.1、丝化机,10、主轴,2、转盘,20、螺栓,3、动法兰,4、动磨片,5、连杆,50、吊装孔,21、配合孔,6、动力轴,51、销轴头,52、第一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8.如图1-2所示,一种驱动主轴10旋转的连杆5结构,包括转盘2和连杆5。
29.转盘2位于丝化机1内,固定设置在主轴10上,转盘2为圆形,中间设有供主轴10穿过的连接孔,转盘2是立设的,即转盘2的端面分别是朝向左右两个方向设置的;主轴10固定设置在连接孔内,并朝左延伸出丝化机1的外部,用于与动力轴6相互对接;转盘2的右侧面上通过螺栓20固定设有动法兰3,动法兰3上通过螺丝固定设有动磨片4,当主轴10转动时,即可带动动法兰3和动磨片4进行转动。
30.转盘2上设有用于卡接连杆5的配合孔21,在本实施例中,配合孔21并未贯穿圆盘设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配合孔21也可贯穿转盘2设置,贯穿与否并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配合孔21是与转盘2的轴向相互平行的,配合孔21用于与连杆5进行配合以带动转盘2进行转动。
31.连杆5的一端设有吊装孔50,吊装孔50用于和行车或是电动葫芦连接;另一端设有与配合孔21配合的销轴头51,销轴头51可以插接在配合孔21中。
32.配合孔21共设有若干个,若干的配合孔21周向设置在转盘2的侧面上,在进行动力轴6和主轴10的校正时,需要将转盘2进行致至少一圈的转动,配合孔21的数量较少的话就无法保证转动转盘2的连续性,实际情况中,设置至少三个配合孔21就可实现对转盘2的连续转动,然而并非是每一次将连杆5与转盘2中配合孔21进行配合时,配合孔21都恰好处于恰当的位置的,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特将配合空设置为若干个,优选采用6-8个进行设置,配合孔21的周向密布,可以避免出现配合空位置不恰当无法与连杆5进行配合的问题。
33.由于转盘2的右侧还设置有动法兰3和动磨片4,所以特将配合孔21开设在转盘2的左侧面上,也即设置在转盘2上朝向动力轴6的一侧上。
34.实际工作的时,连杆5是的长度方向的是上下设置的,特别的,连杆5的上端是设有吊装孔50,下端设有销轴头51。
35.销轴头51与连杆5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由于配合孔21的深度方向是平行转盘2的轴向设置的,为了保证销轴头51和配合孔21的完美配合,销轴头51也是垂直连杆5设置的,需要说明的是,行车或者是电动葫芦对连杆5产生的力总是沿着连杆5的长度方向竖直向上的,唯有保证销轴头51和连杆5相互垂直,才能完美地使销轴头51和配合孔21进行配合。
36.如图5所示,销轴头51上设有第一销孔52,第一销孔52共设有两个,连杆5的下端设有第二销孔,第二销孔对应第一销孔52也设有两个,在两个第一销孔52之间设有第一螺纹孔,在两个第二销孔之间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螺丝相互连接,第一销孔52和第二销孔通过销钉进行定位配合,保证连杆5和销轴头51配合的精确性。
37.连杆5的上端朝向销轴头51朝向的位置进行折弯;由于配合孔21是设置在转盘2的左侧面上的,当连杆5中的销轴头51卡接在配合孔21中的时候,连杆5整体上并不是位于转盘2的正上方的,在该种情况下,通过连杆5的对转盘2的转动将会产生一个额外的阻力臂,该阻力臂将会增加转盘2的阻力,影响转动的效果,假设转盘2具有较大的厚度,当在转盘2的一个端面上进行转动时和在转盘2的两个端面正中间的截面上转动时完全会是两种不同的效果,且后者更加易于对转盘2的转动;在实际的情况中,若是将连杆5固定设置在转盘2的周面,就需要综合考虑销轴头51和连杆5的配合情况,其两者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活动间隙才行,然而此种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还需要综合转盘2的实际尺寸来进行比对;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连杆5设置在转盘2端面上阻力增大的情况,特别地将连杆5的上端向着销轴头51的朝向进行一定折弯,也即将吊装孔50的位置尽可能地设置在转动盘两个端面正中间的正上方,以保证转动的效果。
38.需要说明的是,销轴头51是可以在配合孔21中活动的,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行车或是电动葫芦带动连杆5动作同时,销轴头51可以会和配合孔21发生相对转动。
39.工作原理:
40.动力轴6和主轴10校正过程中,先将丝化机1的一部分壳体拆掉,然后将连杆5下端的销轴头51插接进配合孔中,需要注意的是,插接的配合孔需要选择尽可能位于转盘2前后两端的配合孔,当连接好以后,启动行车或是电动葫芦,带动连杆5向上运动,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升的过程中,将会带动转盘2中插接的配合孔向转盘2正上方转动,从而间歇带动转盘2转动,随后可将销轴头51重新插接到另一个与初始位置配合孔所在位置的配合孔中,重复上述操作,继而实现转盘2的连续转动,完成主轴10和动立轴的校正。
41.依旧采用上述的转动转盘2的过程,也可完成对转盘2上固定动法兰3螺栓20的拆卸,从而完成对动法兰3以及动磨片4的一同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和连杆;所述转盘位于丝化机内,固定设置在主轴上;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卡接连杆的配合孔;所述连杆一端设有吊装孔,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配合孔配合的销轴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配合孔周向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朝向动力轴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吊装孔,下端螺栓连接有销轴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头与连杆长度方向垂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头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连杆的下端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采用销钉定位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上端朝向所述销轴头朝向的位置进行折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化机主轴旋转的连杆结构,包括转盘和连杆;转盘位于丝化机内,固定设置在主轴上;转盘上设有用于卡接连杆的配合孔;连杆一端设有吊装孔,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配合孔配合的销轴头。连杆的一端可与转盘配合,另一端的吊装孔可与行车或是电动葫芦连接,在行车或是电动葫芦的作用下,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转动,无论是在校正主轴和动力轴的位置或是在进行动法兰的与动磨片的拆装过程中,均可自由进行转动,很好地解决了转盘转动费力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许银川 刘伟杰 许超峰 许要锋 郭鹏涛 张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2.31
技术公布日: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