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
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
背景技术:
2.当膝关节受伤后,在其康复过程中,一般需要佩戴相应的器具,以保护膝关节。目前,膝盖护理的器具多数为具有弹性的护膝,包裹于膝关节的四周,从而给膝关节提供支撑力,以免其在活动过程中过度屈伸或旋转带来损伤。
3.其中,cn202020190512-一种骨科用膝关节保护装置和cn201922321665-一种可充放气式索降用膝关节护具中均未对膝盖部位的正面提供支撑保护,且当患者行走时膝关节受伤部位无支撑保护容易受到二次受伤,因此,需要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包括上柔性连接套、下柔性连接套、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和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上柔性连接套与下柔性连接套缝合连接,上柔性连接套与下柔性连接套的连接处设有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且其两侧对称设有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
6.优选的,上柔性连接套和下柔性连接套外周侧缝合有若干魔术贴绷带。
7.优选的,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壳和固定座,保护壳套接于上柔性连接套与下柔性连接套的连接处,固定座固定连接于保护壳内壁,固定座中心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键,u型连接键中心固定连接有轴承,围绕固定座内壁绕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四组连接
弹簧,半球壳靠近固定座的一侧中心通过连接轴与轴承活动连接。
8.优选的,半球壳靠近固定座的一侧外壁与连接弹簧固定连接,半球壳靠近固定座的一侧外壁设有一圈限位圈槽,且u型连接键的u型头活动卡接到于半球壳的限位圈槽内。
9.优选的,半球壳远离固定座的一侧外壁绕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缓冲弹簧一,且缓冲弹簧一远离半球壳的一端设有蘑菇头,膝关节扣合板与半球壳中心抵接。
10.优选的,膝关节扣合板绕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缓冲弹簧一拥有蘑菇头的一端活动贯穿通孔,膝关节扣合板中心固定安装有缓冲气囊。
11.优选的,蘑菇头的直径大于通孔直径。
12.优选的,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包括:圆形固定板、缓冲杆和
弧形滑块,圆形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上柔性连接套外壁,弧形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圆形固定板外壁,弧形固定块上开设有弧形限位槽,弧形滑块活动设于弧形限位槽内,矩形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下柔性连接套外壁,圆形固定板与弧形滑块之间设有缓冲杆。
13.优选的,缓冲杆一端与弧形滑块转动连接,缓冲杆另一端与矩形固定板转动连接。
14.优选的,缓冲杆包括:第一连杆、中空套筒和缓冲弹簧二,第一连杆上端与弧形滑块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下端活动贯穿中空套筒,中空套筒外壁底部与矩形固定板转动连接,中空套筒内固定设有缓冲弹簧二,且第一连杆延伸至中空套筒内的一端与缓冲弹簧二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壳安装位置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杆结构示意图。
23.1、上柔性连接套;2、下柔性连接套;3、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4、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5、魔术贴绷带;6、保护壳;7、固定座;8、连接弹簧;9、u型连接键;10、轴承;11、连接轴;12、半球壳;13、膝关节扣合板;14、缓冲弹簧一;141、蘑菇头;15、蘑菇头;16、缓冲气囊;17、圆形固定板;18、弧形固定块;19、弧形限位槽;20、弧形滑块;21、缓冲杆;22、矩形固定板;23、第一连杆;24、中空套筒;25、缓冲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实施例1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如图1所示,包括上柔性连接套1、下柔性连接套2、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3和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4,上柔性连接套1与下柔性连接套2缝合连接,上柔性连接套1与下柔性连接套2的连接处设有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3,且其两侧对称设有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4。
28.优选的,上柔性连接套1和下柔性连接套2外周侧缝合有若干魔术贴绷带5。
2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患者通过魔术贴绷带5将上
柔性连接套1和下柔性连接套2绑到膝关节处,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3可以在患者行走或者受到外力冲击时吸收部分动能,从而对膝盖起到保护作用,且在患者行走时通过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4的设置可以对患者的运动强度进行把控,避免使用者运动强度超出安全范围。
30.实施例2
3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4所示,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3包括:保护壳6和固定座7,保护壳6套接于上柔性连接套1与下柔性连接套2的连接处,固定座7固定连接于保护壳6内壁,固定座7中心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键9,u型连接键9中心固定连接有轴承10,围绕固定座7内壁绕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四组连接弹簧8,半球壳12靠近固定座7的一侧中心通过连接轴11与轴承10活动连接。
32.优选的,半球壳12靠近固定座7的一侧外壁与连接弹簧8固定连接,半球壳12靠近固定座7的一侧外壁设有一圈限位圈槽,且u型连接键9的u型头活动卡接到于半球壳12的限位圈槽内。
33.优选的,半球壳12远离固定座7的一侧外壁绕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缓冲弹簧一14,且缓冲弹簧一14远离半球壳12的一端设有蘑菇头141,膝关节扣合板13与半球壳12中心抵接。
34.优选的,膝关节扣合板13绕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15,缓冲弹簧一14拥有蘑菇头141的一端活动贯穿通孔15,膝关节扣合板13中心固定安装有缓冲气囊16。
35.优选的,蘑菇头141的直径大于通孔15直径。
3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为:由于u型连接键9活动卡接在半球壳12的限位圈槽内,且半球壳12通过连接轴11和轴承10与固定座7活动连接,从而使得患者可以在穿戴该护具时可以自由活动,且在行走时产生的冲击力可以通过连接弹簧8可以吸收部分动能,并且由于膝关节扣合板13与半球壳12中心抵接,而膝关节扣合板13与半球壳12通过若干缓冲弹簧一14连接,蘑菇头141的设置可以防止膝关节扣合板13滑脱,所以膝关节扣合板13是能够有较大的允许范围可以转动,从而使得该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3可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且还不影响患者活动。
37.实施例3
38.在实施例1-2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如图5-6所示,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4包括:圆形固定板17、缓冲杆21和弧形滑块20,圆形固定板17固定连接于上柔性连接套1外壁,弧形固定块18固定连接于圆形固定板17外壁,弧形固定块18上开设有弧形限位槽19,弧形滑块20活动设于弧形限位槽19内,矩形固定板22固定连接于下柔性连接套2外壁,圆形固定板17与弧形滑块20之间设有缓冲杆21。
39.优选的,缓冲杆21一端与弧形滑块20转动连接,缓冲杆21另一端与矩形固定板22转动连接。
40.优选的,缓冲杆21包括:第一连杆23、中空套筒24和缓冲弹簧二25,第一连杆23上端与弧形滑块20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3下端活动贯穿中空套筒24,中空套筒24外壁底部与矩形固定板22转动连接,中空套筒24内固定设有缓冲弹簧二25,且第一连杆23延伸至中空套筒24内的一端与缓冲弹簧二25固定连接。
4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为:在患者行走时,弧形滑块20会在弧形限位槽19内往复滑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杆23在屈膝时压缩缓冲弹簧二25吸收部分动能,直
立时第一连杆23复位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缓冲杆21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该组件的设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适配不同长度的缓冲杆21,从而避免使用者运动强度超出安全范围,同时限制使用者运动过度,造成膝盖的损伤。
4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包括上柔性连接套(1)、下柔性连接套(2)、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3)和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4),其特征在于:上柔性连接套(1)与下柔性连接套(2)缝合连接,上柔性连接套(1)与下柔性连接套(2)的连接处设有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3),且其两侧对称设有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上柔性连接套(1)和下柔性连接套(2)外周侧缝合有若干魔术贴绷带(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3)包括:保护壳(6)和固定座(7),保护壳(6)套接于上柔性连接套(1)与下柔性连接套(2)的连接处,固定座(7)固定连接于保护壳(6)内壁,固定座(7)中心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键(9),u型连接键(9)中心固定连接有轴承(10),围绕固定座(7)内壁绕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四组连接弹簧(8),半球壳(12)靠近固定座(7)的一侧中心通过连接轴(11)与轴承(10)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半球壳(12)靠近固定座(7)的一侧外壁与连接弹簧(8)固定连接,半球壳(12)靠近固定座(7)的一侧外壁设有一圈限位圈槽,且u型连接键(9)的u型头活动卡接到于半球壳(12)的限位圈槽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半球壳(12)远离固定座(7)的一侧外壁绕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缓冲弹簧一(14),且缓冲弹簧一(14)远离半球壳(12)的一端设有蘑菇头(141),膝关节扣合板(13)与半球壳(12)中心抵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膝关节扣合板(13)绕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15),缓冲弹簧一(14)拥有蘑菇头(141)的一端活动贯穿通孔(15),膝关节扣合板(13)中心固定安装有缓冲气囊(16)。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蘑菇头(141)的直径大于通孔(15)直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4)包括:圆形固定板(17)、缓冲杆(21)和弧形滑块(20),圆形固定板(17)固定连接于上柔性连接套(1)外壁,弧形固定块(18)固定连接于圆形固定板(17)外壁,弧形固定块(18)上开设有弧形限位槽(19),弧形滑块(20)活动设于弧形限位槽(19)内,矩形固定板(22)固定连接于下柔性连接套(2)外壁,圆形固定板(17)与弧形滑块(20)之间设有缓冲杆(2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缓冲杆(21)一端与弧形滑块(20)转动连接,缓冲杆(21)另一端与矩形固定板(22)转动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其特征在于:缓冲杆(21)包括:第一连杆(23)、中空套筒(24)和缓冲弹簧二(25),第一连杆(23)上端与弧形滑块(20)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3)下端活动贯穿中空套筒(24),中空套筒(24)外壁底部与矩形固定板(22)转动连接,中空套筒(24)内固定设有缓冲弹簧二(25),且第一连杆(23)延伸至中空套筒(24)内的一端与缓冲弹簧二(25)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柔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护具,包括上柔性连接套、下柔性连接套、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和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上柔性连接套与下柔性连接套缝合连接,上柔性连接套与下柔性连接套的连接处设有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且其两侧对称设有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在使用时,患者通过魔术贴绷带将上柔性连接套和下柔性连接套绑到膝关节处,膝关节恢复保护组件可以在患者行走或者受到外力冲击时吸收部分动能,从而对膝盖起到保护作用,且在患者行走时通过膝关节行走辅助组件的设置可以对患者的运动强度进行把控,避免使用者运动强度超出安全范围。者运动强度超出安全范围。者运动强度超出安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
廖八根 张晓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体育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