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人摔倒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老人摔倒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子女照顾老人压力大,一般不能够完全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使得老人的出行安全有很大的隐患,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30万的老人死于摔倒,其中,大部分为60岁以上的老人。老人普遍存在钙流失严重,导致骨质酥松,并且由于年龄的增大,更容易发生跌倒情况,跌倒后腰部及髋部极易发生骨折和损伤,给老人带来痛苦,无法行动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尤其是老人在上下楼梯时,发生摔倒事故的后果要严重的地多,有可能会留下终生遗憾。
3.而在老人上下楼梯时,一般会抓持扶手,但在一些情况下,由于老人抓持扶手不稳,身体另一侧无支撑物而发生摔倒,从而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4.因而,研究与设计一种能配合楼梯扶手能够使得老人身体保持平衡的摔倒防护装置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能够有效防止老人在上下楼梯时摔倒的状况发生。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上述支撑杆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楼梯台阶边沿的直角挡板,上述直角挡板侧壁设置有防倒支撑装置。上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握把。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倒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块,上述固定块连接上述直角挡板侧壁。上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台阶表面的升降组件。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升降组件包括定位套,上述定位套中套接有移动杆),上述移动杆顶端设置有限位块,上述定位套内壁开设有滑槽,上述限位块置于滑槽中,上述移动杆底端设置有支撑板。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块开设有第一螺孔,上述移动杆与固定块通过上述第一螺孔以螺纹副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定位套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上述支撑杆设置有驱动马达,上述驱动马达连接有驱动齿轮,上述驱动齿轮与上述从动齿轮啮合,且上述定位套下端转动连接于上述固定块上端。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定位套下端套接有滚动轴承,上述滚动轴承内壁连接定位套外壁,且滚动轴承外壁连接上述固定块。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板底端设置有弹性防滑层。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杆包括转动部和固定部,上述转动部上
端连接上述握把,上述固定部下端连接上述直角挡板,上述转动部下端设置丝杆,上述固定部开设有第二螺孔,上述丝杆套接入上述第二螺孔中。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握把与上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且上述握把与上述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紧固套。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握把上设置有控制按钮,上述控制按钮与上述防倒支撑装置电连接。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直角挡板卡接楼梯边沿可以有效支撑老人身体,防止老人失去平衡,而且直角挡板下方设置防倒支撑装置,通过防倒支撑装置可以使得老人身体防止前倾或者后仰,能够提升本实用新型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倒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套与移动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细节放大图。
24.图标:1-支撑杆,2-直角挡板,3-防倒支撑装置,4-握把,5-紧固套,101-转动部,102-固定部,103-丝杆,301-固定块,302-升降组件,303-定位套,304-移动杆,305-限位块,306-滑槽,307-支撑板,308-第一螺孔,309-驱动马达,310-驱动齿轮,311-从动齿轮,312-滚动轴承,313-弹性防滑层,401-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
33.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1,上述支撑杆1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楼梯台阶边沿的直角挡板2,上述直角挡板2侧壁设置有防倒支撑装置3。上述支撑杆1顶端设置有握把4。
34.上述支撑杆1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具体可以是长玻纤增强的pp和pa系列材料,此类材料具有强度高、易加工及成本低的优点,能够在保持强度是基础上减低自身重量,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性。而上述支撑杆1通过热熔或强力粘接技术固定在上述直角挡板2上表面,直角挡板2也选用长玻纤增强的pp和pa系列材料,且直角挡板2间夹角为直角,能够适应大多数直角边沿的楼梯台阶,保证直角挡板2的支撑稳定性。
35.而在上述直角挡板2的实际支撑作用过程中,由于直角挡板2端面无法直接抵接台阶面,而导致支撑不稳定,再下楼过程中存在前倾趋势,而在上楼过程中出现后仰趋势,导致老人身体出现失衡状态。而防倒支撑装置3的设置能够通过对台阶的作用力,减弱或抵消下楼过程中存在前倾趋势和上楼过程中出现后仰趋势,使得老人身体保持平衡。
36.具体的说,根据图1、图2所示,上述防倒支撑装置3包括固定块301,上述固定块301连接上述直角挡板2侧壁。上述固定块301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台阶表面的升降组件302。上述固定块301通过粘接或热熔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直角挡板2上,上述升降组件302连接于固定块301,升降组件302底端可以通过手动或其它驱动方式进行升降运动而抵接台阶表面,进而完成支撑作用。
37.优选地,根据图2、图3所示,上述升降组件302包括定位套303,上述定位套303中套接有移动杆304,上述移动杆304顶端设置有限位块305,上述定位套303内壁开设有滑槽306,上述限位块305置于滑槽306中,上述移动杆304底端设置有支撑板307。上述限位块305可以通过在上述滑槽306中进行升降移动来实现上述支撑板307抵接台阶,上述限位块305通过设置紧固旋钮固定于滑槽306中,从而保证上述移动杆304不会随意产生移动,进而保证移动杆304的稳定性。
38.因老人运动机能下降,上述移动杆304的移动使用手动操作,可能给老人使用本实用新型带来不便,因而上述固定块301开设有第一螺孔308,上述移动杆304与固定块301通过上述第一螺孔308以螺纹副连接,且上述定位套303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311,上述支撑杆
1设置有驱动马达309,上述驱动马达309连接有驱动齿轮310,上述驱动齿轮310与上述从动齿轮311啮合,且上述定位套303下端转动连接于上述固定块301上端,上述从动齿轮311固定于上述定位套303外壁上。
39.在使用时,通过驱动马达309的转动来带动上述驱动齿轮310转动,驱动齿轮310带动上述从动齿轮311转动,进而上述从动齿轮311带动上述定位套303转动,由于上述滑块固定于移动杆304顶端,且滑曹设置于定位套303内壁,使得定位套303带动上述移动杆304等速转动,且在上述第一螺孔308与移动杆304上外螺纹的螺纹副配合作用下,使得移动杆304产生升降移动,同时带动上述滑块在上述滑槽306中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述支撑板307抵接台阶面,达到支撑作用。
40.且为了进一步提升上述支撑板307的支撑稳定性,可以在上述支撑板307底端设置有弹性防滑层313,上述弹性防滑层313可以是高分子橡胶材料,且弹性防滑层313底端设置有防滑纹,能够在湿滑状态的台阶面上保持稳定。
41.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定位套303与上述移动杆304在上述滑块与上述滑槽306的配合作用下可以进行等速转动,在定位套303与移动杆304等速转动的过程中,定位套303与移动杆304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而,当上述第一螺孔308与移动杆304上外螺纹的螺纹副配合作用,使得移动杆304上下移动时,滑块与滑槽306的配合对移动杆304的阻碍作用较小,能够实现上述支撑板307的稳定升降,进而实现支撑作用。
42.同时,上述定位套303内壁为光滑设置,且上述滑块外壁与上述滑槽306内壁均为光滑设置,通过减小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力来提升装置的稳定性。但上述定位套303在与上述固定块301的相对转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磨损,因而,上述定位套303下端套接有滚动轴承312,上述滚动轴承312内壁连接定位套303外壁,且滚动轴承312外壁连接上述固定块301。通过滚动轴承312的设置,可以有效提升定位套303的转动稳定性与转动效率,且能够降低上述定位套303在与上述固定块301进行相对转动时的磨损。
43.同时,为了能够方便老人操控上述驱动电机的启闭与转向,可以在上述握把4上设置有控制按钮401,上述控制按钮401与上述防倒支撑装置3电连接。老人可以通过按压不同的控制按钮401来控制上述支撑板307的升降与停止,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4.根据图1、图4所示,上述支撑杆1包括转动部101和固定部102,上述转动部101上端连接上述握把4,上述固定部102下端连接上述直角挡板2,上述转动部101下端设置丝杆103,上述固定部102开设有第二螺孔,上述丝杆103套接入上述第二螺孔中。通过上述转动部101、固定部102及丝杆103间的螺纹副配合,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老人的体型进行长度调节,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广泛适用性。
45.同时,上述握把4与上述支撑杆1转动连接,且上述握把4与上述支撑杆1连接处设置有紧固套5,能够通过转动上述握把4来调节握把4的方向,来使得使用者的体验感得以提升。
4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老人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上下楼梯时,可以在一侧抓持扶梯的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保持身体是相对平衡,在具体使用前,可以通过上述支撑杆1通过上述转动部101、上述固定部102及上述丝杆103的配合将上述支撑杆1调节至适宜长度,然后转动上述握把4,再紧固上述紧固套5,使得上述握把4不会随意发生转动。在开始上下楼梯时,将上述直角挡板2直接抵接台阶边沿,使得直角挡板2两内侧壁紧紧抵接台阶上
表面和侧壁,提升支撑稳定性。通过上述握把4上设置的用于启动上述驱动马达309的上述控制按钮401,启动上述驱动马达309,上述驱动马达309带动上述从动齿轮311转动,进而上述从动齿轮311带动上述定位套303转动,由于上述滑块固定于移动杆304顶端,且滑槽306设置于定位套303内壁,使得定位套303带动上述移动杆304等速转动,且在上述第一螺孔308与移动杆304上外螺纹的螺纹副配合作用下,使得移动杆304产生升降移动,同时带动上述滑块在上述滑槽306中向下移动,当上述移动杆304带动上述支撑板307向下移动至接触到下一级台阶表面时,可以按下用于使上述驱动马达309断电的上述控制按钮401,使得上述驱动马达309停止转动,这样可以使得支撑板307配合上述直角挡板2稳稳卡接台阶,保证使用者身体的稳定性。
4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1,上述支撑杆1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楼梯台阶边沿的直角挡板2,上述直角挡板2侧壁设置有防倒支撑装置3。上述支撑杆1顶端设置有握把4。通过直角挡板2卡接楼梯边沿可以有效支撑老人身体,防止老人失去平衡,而且直角挡板2下方设置防倒支撑装置3,通过防倒支撑装置3可以使得老人身体防止前倾或者后仰,能够提升本实用新型稳定性。
48.上述防倒支撑装置3包括固定块301,上述固定块301连接上述直角挡板2侧壁。上述固定块301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台阶表面的升降组件302。上述固定块301开设有第一螺孔308,上述移动杆304与固定块301通过上述第一螺孔308以螺纹副连接。上述定位套303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311,上述支撑杆1设置有驱动马达309,上述驱动马达309连接有驱动齿轮310,上述驱动齿轮310与上述从动齿轮311啮合,且上述定位套303下端转动连接于上述固定块301上端。通过驱动马达309与齿轮的配合,以及上述移动杆304与固定块301通过上述第一螺孔308以螺纹副连接,及控制按钮401的设置,可以提升上述移动杆304进行升降运动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49.同时上述滚动轴承312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固定块301与定位套303间的磨损,增加稳定性,提升寿命。且上述支撑台下方设置的弹性防滑层313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在较滑的台阶上进行稳定的支撑作用。上述转动部101、上述固定部102及上述丝杆103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调节上述支撑杆1的长度以达到适应不同身高、体型的老人。
5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楼梯台阶边沿的直角挡板,所述直角挡板侧壁设置有防倒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握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直角挡板侧壁;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台阶表面的升降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中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顶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定位套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置于滑槽中,所述移动杆底端设置有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移动杆与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一螺孔以螺纹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支撑杆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且所述定位套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下端套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内壁连接定位套外壁,且滚动轴承外壁连接所述固定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底端设置有弹性防滑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转动部和固定部,所述转动部上端连接所述握把,所述固定部下端连接所述直角挡板,所述转动部下端设置丝杆,所述固定部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丝杆套接入所述第二螺孔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且所述握把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紧固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防倒支撑装置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人摔倒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上述支撑杆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楼梯台阶边沿的直角挡板,上述直角挡板侧壁设置有防倒支撑装置,上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握把。本实用新型通过直角挡板卡接楼梯边沿可以有效支撑老人身体,防止老人失去平衡,而且直角挡板下方设置防倒支撑装置,通过防倒支撑装置可以使得老人身体防止前倾或者后仰,能够提升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实用新型稳定性。实用新型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徐振东 曾栋梁 平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德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6:5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23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实用新型   直角   挡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