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用
耙子。
背景技术:
2.在农业或园林工作中,常用的手工具为耙子、铲子和手锄,耙子多用于松土,铲子和手锄多用于除草、碎土等。常见的耙子中,大多数的耙子设置一后耙梁,与耙齿设置在同一平面,用于安装工具杆的工具裤与耙梁呈近似90度的角度固定连接,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耙子(zl2008200169541)”所公开的耙子为多数使用的耙子结构。
3.这种耙子强度最大的部位为后耙梁,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有土块或者土堆等情况,使用者通常会用耙梁对其进行敲击,实现平土的目的。但这种耙子多用于土地平整,若土地上仍存在一些小的杂草,耙齿不易将其割断,只能反复在其周围耙土,将其根部挑起,或者手动拔出。或者杂草较多时,会更换专门除草的工具进行除草作业。这种传统的耙子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农业劳作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耙子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平土的同时实现轻松除草的耙子。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耙子,包括工具杆、工具裤和耙子
本体,工具杆插装在工具裤内,工具裤与耙子本体固接为一体,
所述耙子本体包括耙梁和耙齿,还包括
支撑架;
6.所述耙梁包括后耙梁和中耙梁;后耙梁与耙齿根部固接为一体,耙齿中部设置有中耙梁;
7.所述支撑架包括侧板和锄体,侧板分别与所述中耙梁两段外侧固接,锄体置于两侧板之间,悬置于所述耙子本体的下方。
8.所述中耙梁与耙齿为冲压或切割而成的一体结构。
9.所述锄体的两侧边为弧面过渡的波浪线结构。
10.所述锄体的两侧边均为刃口。
11.所述锄体为中央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
12.两个所述侧板与锄体之间构成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
13.侧板与锄体之间为圆滑的曲面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将工具裤和耙子本体设计呈近90度关系,适合各种身高工作者使用,便于用力操作;加装支撑架不仅增加了耙梁与耙齿之间的强度,而且支撑架中间部位起到锄的作用,能够用于平土和除草,一耙多用,稳定性好,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未包括中耙梁)。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0.图中:工具裤1,支撑架2,耙子本体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2.参见附图1-5,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这种耙子,是在现有耙子的基础上作出的创新型改进。
23.这种耙子包括工具杆(图中未示出)、工具裤1和耙子本体3,还包括支撑架2。工具杆插装在工具裤1内,工具裤1与耙子本体3固接为一体,耙子本体包括耙梁和耙齿,本实施例中,耙齿数量为4个,并列均布于耙梁上。耙梁包括后耙梁和中耙梁,后耙梁与耙齿的根部固接为一体结构,中耙梁2-3设置在耙齿中部,与耙齿为冲压或者切割而成的一体结构。
24.支撑架2包括侧板2-1和锄体2-2,侧板2-1分别与耙子本体3两侧外面固接,锄体2-2置于两侧板2-1之间,锄体位于侧板下端,在侧板的支撑作用下,锄体2-2悬置于耙子本体3的下方。侧板与锄体之间为圆滑的曲面结构。
25.作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耙梁和耙齿之间的夹角为80-95
°
,近似90度,且本实施例中,后耙梁和耙齿为一体成型结构,二者的交界处为圆滑曲面结构。中耙梁设置在耙齿弯折处,且各耙齿之间为一体结构。
26.作为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侧板2-1的上边缘是与耙梁和耙齿交界处相匹配的圆弧面,以保证整个耙子本体的上面为平面,没有凸起,保证使用时的顺畅。
27.作为另一个优选的方案,锄体2-2的两个长度方向的侧边为弧面过渡的波浪线结构,且这两侧边均为刃口,可用于除草。整个耙子背面为作用面时,向前推时,作为铲子使用;向后拉时,作为锄使用;耙齿作用力时,作为耙子使用,用于平土。
28.作为优选的方案,见图2,锄体2-2为中央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整个锄体的截面为上凸的弧形。
29.见图5,两侧板与耙子本体中中耙梁2-3两端的外侧面固接为一体 ,侧板与中耙梁外侧面固接后呈倾斜状,两个侧板与锄体之间构成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增强了支撑架的支撑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用耙子,包括工具杆、工具裤和耙子本体,工具杆插装在工具裤内,工具裤与耙子本体固接为一体,所述耙子本体包括耙梁和耙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耙梁包括后耙梁和中耙梁;后耙梁与耙齿根部固接为一体,耙齿中部设置有中耙梁;所述支撑架包括侧板和锄体,侧板分别与所述中耙梁两段外侧固接,锄体置于两侧板之间,悬置于所述耙子本体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耙梁与耙齿为冲压或切割而成的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锄体的两侧边为弧面过渡的波浪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锄体的两侧边均为刃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锄体为中央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与锄体之间构成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子,其特征在于,侧板与锄体之间为圆滑的曲面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多用耙子,包括工具杆、工具裤和耙子本体,工具杆插装在工具裤内,工具裤与耙子本体固接为一体,耙子本体包括耙梁和耙齿,还包括支撑架;耙梁包括后耙梁和中耙梁;后耙梁与耙齿根部固接为一体,耙齿中部设置有中耙梁;支撑架包括侧板和锄体,侧板分别与中耙梁两段外侧固接,锄体置于两侧板之间,悬置于耙子本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将工具裤和耙子本体设计呈近90度关系,适合各种身高工作者使用,便于用力操作;加装支撑架不仅增加了耙梁与耙齿之间的强度,而且支撑架中间部位起到锄的作用,能够用于平土和除草,一耙多用,稳定性好,适用面广。适用面广。适用面广。
技术研发人员:
付长智 付晓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唐山市长智农工具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