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


背景技术:



2.防雷装置主要用于保护电力系统、铁道电气化系统、通讯系统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变压器、开关、电容器、阻波器、互感器、发动机、电动机、电力电缆等)免遭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等损坏。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会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引雷装置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引雷棒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得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然而,单纯基于富兰克林式防雷方法,在引雷装置遭遇雷击的瞬间会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强大冲击电流往往会带来安全隐患,从而破坏所保护的电力系统等各种电气设备。
3.有鉴于此,亟待设计出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在引雷针的周向面设置引雷辅针,利用引雷辅针和引雷棒体通过稳压环固定连接和电性连接,利用稳压环将雷电流均匀化,配合引雷辅针对冲击电流进行分流,减少引雷针体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引雷针的防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在引雷针的周向面设置引雷辅针,利用引雷辅针和引雷棒体通过稳压环固定连接和电性连接,利用稳压环将雷电流均匀化,配合引雷辅针对冲击电流进行分流,减少引雷针体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引雷针的防雷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包括:引雷针、引雷棒、引雷辅针、稳压环和接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雷针固定安装在所述引雷棒的顶面,所述引雷棒的周向面固定等间距地固定安装有稳压环,所述引雷棒径向上等间距地安装有所述接地座,所述接地座之间相互连接并且通过导电柱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引雷针包括:针体和针座,所述针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针座,所述针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引雷棒的顶面,所述针体的顶面设置有引雷尖端。
7.进一步的,所述引雷棒包括:棒体和嵌合固定槽,所述棒体的周向面等间距地开设有所述嵌合固定槽,所述嵌合固定槽与所述稳压环相配合,所述稳压环可嵌合在所述嵌合固定槽当中并与所述引雷棒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环包括:连接套和稳压环体,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引雷辅针相配合,所述引雷辅针插接在所述连接套当中,所述连接套固定安装在所述稳压环体的周向面,所述稳压环体嵌合在所述嵌合固定槽内,所述引雷辅针通过连接套与所述稳压环体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引雷辅针插接在所述连接套当中,所述引雷辅针的底面与所述接地座固定连接并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座周向面通过所述导电柱相互连接。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在引雷针的周向面设置引雷辅针,利用引雷辅针和引雷棒体通过稳压环固定连接和电性连接,利用稳压环将雷电流均匀化,配合引雷辅针对冲击电流进行分流,减少引雷针体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引雷针的防雷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针体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标记:1-引雷针,2-引雷棒,3-引雷辅针,4-稳压环,5-接地座,11-针体,12-针座,13-引雷尖端,21-棒体,22-嵌合固定槽,41-连接套,42-稳压环体,51-导电柱。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包括:引雷针1、引雷棒2、引雷辅针3、稳压环4和接地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雷针1固定安装在所述引雷棒2的顶面,所述引雷棒2的周向面固定等间距地固定安装有稳压环4,所述引雷棒2径向上等间距地安装有所述接地座5,所述接地座5之间相互连接并且通过导电柱51电性连接。
17.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雷针1包括:针体11和针座12,所述针体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针座12,所述针座12固定安装在所述引雷棒2的顶面,所述针体11的顶面设置有引雷尖端13。
18.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雷棒2包括:棒体21和嵌合固定槽22,所述棒体21的周向面等间距地开设有所述嵌合固定槽22,所述嵌合固定槽22与所述稳压环4相配合,所述稳压环4可嵌合在所述嵌合固定槽22当中并与所述引雷棒2电性连接。
19.本实施例中,所述稳压环4包括:连接套41和稳压环体42,所述连接套41与所述引雷辅针3相配合,所述引雷辅针3插接在所述连接套41当中,所述连接套41固定安装在所述稳压环体42的周向面,所述稳压环体42嵌合在所述嵌合固定槽22内,所述引雷辅针3通过连接套41与所述稳压环体42电性连接。
20.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雷辅针3插接在所述连接套41当中,所述引雷辅针3的底面与所述接地座5固定连接并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座5周向面通过所述导电柱51相互连接。
21.工作原理:
22.首先,引雷针1的针体11顶面设置有引雷尖端13,引雷尖端13由于尖端效应可引导雷电。雷电流通过引雷针1导入引雷棒2上,并通过稳压环4均匀地导向引雷辅针3处,由于引雷辅针3和接地座5均固定连接并且电性连接。接地座5之间通过导电柱51电性连接。由于设置有引雷辅针3,引雷辅针3将雷电流分流并且通过接地座5和导电柱51之间将雷电流导入地面接地。
23.其中,由于引雷棒2的棒体21周向面设置有嵌合固定槽22,嵌合固定槽22和稳压环4相配合,稳压环4可嵌合地箍接在嵌合固定槽22当中。由于引雷棒2的棒体21上等间距地设置有稳压环4,通过稳压环4可均匀地将雷电流导向引雷辅针3上并且导向接地座5。
24.其中,由于引雷辅针3等间距地设置在引雷棒2的棒体21周向面,引雷辅针3可作为接闪柱接入雷电流。
25.其中,由于引雷辅针3通过连接套41和稳压环体42固定连接,稳压环体42又嵌合在嵌合固定槽22当中,由此,引雷辅针3等间距设置在引雷棒2的棒体21周向面并且固定连接在接地座5顶面。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在引雷针1的周向面设置引雷辅针3,利用引雷辅针3和引雷棒2体通过稳压环4固定连接和电性连接,利用稳压环4将雷电流均匀化,配合引雷辅针3对冲击电流进行分流,减少引雷针1体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引雷针1的防雷效果。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包括:引雷针(1)、引雷棒(2)、引雷辅针(3)、稳压环(4)和接地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雷针(1)固定安装在所述引雷棒(2)的顶面,所述引雷棒(2)的周向面固定等间距地固定安装有稳压环(4),所述引雷棒(2)径向上等间距地安装有所述接地座(5),所述接地座(5)之间相互连接并且通过导电柱(5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雷针(1)包括:针体(11)和针座(12),所述针体(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针座(12),所述针座(12)固定安装在所述引雷棒(2)的顶面,所述针体(11)的顶面设置有引雷尖端(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雷棒(2)包括:棒体(21)和嵌合固定槽(22),所述棒体(21)的周向面等间距地开设有所述嵌合固定槽(22),所述嵌合固定槽(22)与所述稳压环(4)相配合,所述稳压环(4)可嵌合在所述嵌合固定槽(22)当中并与所述引雷棒(2)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环(4)包括:连接套(41)和稳压环体(42),所述连接套(41)与所述引雷辅针(3)相配合,所述引雷辅针(3)插接在所述连接套(41)当中,所述连接套(41)固定安装在所述稳压环体(42)的周向面,所述稳压环体(42)嵌合在所述嵌合固定槽(22)内,所述引雷辅针(3)通过连接套(41)与所述稳压环体(42)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雷辅针(3)插接在所述连接套(41)当中,所述引雷辅针(3)的底面与所述接地座(5)固定连接并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座(5)周向面通过所述导电柱(51)相互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雷电限制器引雷棒,包括:引雷针、引雷棒、引雷辅针、稳压环和接地座,所述引雷针固定安装在所述引雷棒的顶面,所述引雷棒的周向面固定等间距地固定安装有稳压环,所述引雷棒径向上等间距地安装有所述接地座,所述接地座之间相互连接并且通过导电柱电性连接。在引雷针的周向面设置引雷辅针,利用引雷辅针和引雷棒体通过稳压环固定连接和电性连接,利用稳压环将雷电流均匀化,配合引雷辅针对冲击电流进行分流,减少引雷针体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引雷针的防雷效果。提高了引雷针的防雷效果。提高了引雷针的防雷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程海琼 程海萍 李欣橙 李欣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华电众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1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5:5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2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雷电   间距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