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
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如果这些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进环境中,必然对环境产生污染。针对这类污染,需要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装置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一些远离市政管网的情况下,需要单独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装置。传统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需要征地、配套建设管理用房、设备间、配电室等,使用起来尤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需要征地、使用不方便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体,
所述污水处理箱体内腔包括水处理区和设在水处理区右侧的设备区,所述水处理区与设备区之间下部设有
隔板;所述水处理区从左往右依次包括厌氧区、兼氧区和膜区;
6.靠近厌氧区一侧的污水处理箱体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厌氧区与兼氧区之间中部竖直方向设有厌氧区隔板,厌氧区隔板底部向兼氧区一侧倾斜,所述厌氧区隔板右侧设有若干防倒流翼板,所述厌氧区顶部、底部均与兼氧区连通;
7.所述兼氧区内上部水平方向设有兼氧区隔板,所述兼氧区隔板下侧设有若干防倒流翼板,所述兼氧区隔板右侧向下倾斜;所述兼氧区底部设有排泥管;
8.所述膜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顶部设有mbr膜,所述mbr膜通过膜架固定在污水处理箱体内;
9.所述设备区底部设有曝气风机和产水抽吸泵,所述曝气风机通过曝气管与膜区底部的曝气装置连接,所述产水抽吸泵一端通过产水管与mbr膜连通,另一端通过排水管与污水处理箱体外侧连通;所述设备区内设有控制柜;所述设备区顶部设有人孔,所述人孔处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一端与兼氧区底部的排泥管连通,所述排泥管另一端由人孔伸出后与排泥泵连接;
10.所述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控制柜之间电气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厌氧区隔板安装角度为110
°
,所述防倒流翼板安装角度为60
°
。
12.进一步,所述兼氧区隔板右侧的倾斜角度为150
°
。
13.进一步,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若干微孔盘式曝气器。
14.进一步,所述设备区顶部的产水管上设有管道消毒器。
15.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选用厌氧区、兼氧区、膜区和设备区,厌氧区进行水解,兼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并进一步代谢化学需氧量,膜区进行硝化和去除化学需氧量;选用厌氧区隔板和兼氧区隔板,采用流体力学设计采用异形隔板,省去回流泵,降低能耗;此外,所有设备集成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箱体当中,通过人孔进行检修,不需要征地,安置非常简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征地、安置和使用都非常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污水处理箱体;2水处理区;3设备区;4隔板;5厌氧区;6兼氧区;7膜区;8进水口;9厌氧区隔板;10防倒流翼板;11兼氧区隔板;12排泥管;13曝气装置;14mbr膜;15曝气风机;16产水抽吸泵;17曝气管;18产水管;19排水管;20控制柜;21人孔;22微孔盘式曝气器;23管道消毒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0.如图1所示,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体1,所述污水处理箱体1内腔包括水处理区2和设在水处理区2右侧的设备区3,所述水处理区2与设备区3之间下部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可以阻碍设备区3零件的腐蚀。所述水处理区2从左往右依次包括厌氧区5、兼氧区6和膜区7。靠近厌氧区5一侧的污水处理箱体1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8,所述厌氧区5与兼氧区6之间中部竖直方向设有厌氧区隔板9,厌氧区隔板9底部向兼氧区6一侧倾斜,所述厌氧区隔板9右侧设有若干防倒流翼板10,所述厌氧区隔板9安装角度为110
°
,所述防倒流翼板10安装角度为60
°
。所述厌氧区5顶部、底部均与兼氧区6连通,由于厌氧区隔板9上设置有防倒流翼板10,可以有效阻止污水从兼氧区6回流至厌氧区5,同时产生紊流,使活性污泥和污水在兼氧区6充分混合,避免污泥沉淀。
21.所述兼氧区6内上部水平方向设有兼氧区隔板11,所述兼氧区隔板11下侧设有若干防倒流翼板10,所述兼氧区隔板11右侧向下倾斜,所述兼氧区隔板11右侧的倾斜角度为150
°
,省去回流泵,降低能耗。所述兼氧区6底部设有排泥管12。
22.所述膜区7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3,所述曝气装置13包括若干微孔盘式曝气器22,用于曝气充氧并起到搅动膜丝的作用。所述曝气装置13顶部设有mbr膜14,所述mbr膜14通过膜架固定在污水处理箱体1内。
23.所述设备区3底部设有曝气风机15和产水抽吸泵16,所述曝气风机15通过曝气管17与膜区7底部的曝气装置13连接,所述产水抽吸泵16一端通过产水管18与mbr膜14连通,所述设备区3顶部的产水管18上设有管道消毒器23,所述管道消毒器23对污水进行消毒。另一端通过排水管19与污水处理箱体1外侧连通。所述设备区3内设有控制柜20,所述控制柜20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所述设备区3顶部设有人孔21,通过人孔21进行检修,不需要征地,安置非常简便。所述人孔21处设有排泥管12,所述排泥管12一端与兼氧区6底部的排泥管12连通,所述排泥管12另一端由人孔21伸出后与排泥泵连接。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25.污水处理时: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柜20,污水经进水口8进入厌氧区5,经过厌氧水解后,通过厌氧区隔板9进入兼氧区6。由于厌氧区隔板9上设置有防倒流翼板10,可以有效阻止污水从兼氧区6回流至厌氧区5,同时产生紊流,使活性污泥和污水在兼氧区6充分混合,在兼氧区6混合反应后流入膜区7。在膜区7,混合液通过曝气装置13进行充分曝气,然后通过mbr膜14及产水抽吸泵16进入产水管18,经过管道消毒器23消毒后,最终通过排水管19外排。
26.在曝气的同时,水流产水向上的推理,使混合液顺着兼氧区隔板11回流至厌氧区5。由于兼氧区隔板11上设置有防倒流翼板10,可以有效阻止污水从兼氧区6回流至厌氧区5。在厌氧区5反应后,顺着厌氧区隔板9流入兼氧区6,从而实现内回流。经过试验,膜区7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mg/l时,兼氧区6溶解氧浓度大约在0.3-0.7mg/l左右,厌氧区5溶解氧浓度大约在0.1-0.4mg/l左右,满足反硝化的需要。
27.排泥时,排泥管12与外部排泥泵连接,通过排泥泵抽吸,污泥由排泥管12最终排出设备。
28.检修时,检修人员通过人孔21进入污水处理箱体1内部,需要更换的设备通过人孔21送至污水处理箱体1外部。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依然可以对实施方式进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箱体(1),所述污水处理箱体(1)内腔包括水处理区(2)和设在水处理区(2)右侧的设备区(3),所述水处理区(2)与设备区(3)之间下部设有隔板(4);所述水处理区(2)从左往右依次包括厌氧区(5)、兼氧区(6)和膜区(7);靠近厌氧区(5)一侧的污水处理箱体(1)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8),所述厌氧区(5)与兼氧区(6)之间中部竖直方向设有厌氧区隔板(9),厌氧区隔板(9)底部向兼氧区(6)一侧倾斜,所述厌氧区隔板(9)右侧设有若干防倒流翼板(10),所述厌氧区(5)顶部、底部均与兼氧区(6)连通;所述兼氧区(6)内上部水平方向设有兼氧区隔板(11),所述兼氧区隔板(11)下侧设有若干防倒流翼板(10),所述兼氧区隔板(11)右侧向下倾斜;所述兼氧区(6)底部设有排泥管(12);所述膜区(7)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3),所述曝气装置(13)顶部设有mbr膜(14),所述mbr膜(14)通过膜架固定在污水处理箱体(1)内;所述设备区(3)底部设有曝气风机(15)和产水抽吸泵(16),所述曝气风机(15)通过曝气管(17)与膜区(7)底部的曝气装置(13)连接,所述产水抽吸泵(16)一端通过产水管(18)与mbr膜(14)连通,另一端通过排水管(19)与污水处理箱体(1)外侧连通;所述设备区(3)内设有控制柜(20);所述设备区(3)顶部设有人孔(21),所述人孔(21)处设有排泥管(12),所述排泥管(12)一端与兼氧区(6)底部的排泥管(12)连通,所述排泥管(12)另一端由人孔(21)伸出后与排泥泵连接;所述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控制柜(20)之间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隔板(9)安装角度为110
°
,所述防倒流翼板(10)安装角度为6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区隔板(11)右侧的倾斜角度为15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13)包括若干微孔盘式曝气器(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区(3)顶部的产水管(18)上设有管道消毒器(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装置需要征地、使用不方便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体,污水处理箱体内腔包括水处理区和设在水处理区右侧的设备区,水处理区从左往右依次包括厌氧区、兼氧区和膜区;厌氧区与兼氧区之间中部竖直方向设有厌氧区隔板;兼氧区内上部水平方向设有兼氧区隔板;兼氧区底部设有排泥管;膜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顶部设有MBR膜;设备区底部设有曝气风机和产水抽吸泵;设备区内设有控制柜;设备区顶部设有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征地、安置和使用都非常简便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刘玉利 焦世娟 程静 韩应 张里萌 张维霞 张智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西太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7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