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燃烧器以下进风居多,下进风燃烧器因为其炉头和
底座均是固定的,在使用过程中取放火盖相对简单,但随着上进风燃烧器越来越越多,人们在使用时均习惯于将火盖取下进行清洗,因为上进风燃烧器其底座和火盖均可以取下,容易造成放回原来安装位置时不能完全对齐,产生漏火等现象,易使产生篇故障率大大提高。
3.同时也有一部分上进风燃烧器其固定结构采用外置式连接结构,对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另一部分采用胶接结构,不利于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的技术方案,不仅有利于外环火盖的安装拆卸,而且便于外环火盖与底座装配时进行定位,防止产生漏火等现象,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包括
7.一外环火盖,用于产生外环火焰;
8.和一底座;
9.其特征在于:
10.外环火盖通过至少一组隐藏式结构可拆卸连接于底座,实现外环火盖与底座之间的稳定装配;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外环火盖的安装拆卸,而且便于外环火盖与底座装配时进行定位,防止产生漏火等现象,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11.进一步,隐藏式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柱、凸台和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设于外环火盖内,第一固定柱上设有螺纹孔,第二固定柱通过凸台连接于底座内,第二固定柱上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贯穿凸台和底座,通过紧固件穿过贯通孔连接至螺纹孔,实现外环火盖与底座之间的固定装配。
12.进一步,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通孔,通孔连通贯通孔。
13.进一步,底座上设有外环分火腔和引流通道,引流通道连通外环分火腔,外环分火腔内设有导流板,用于将混合气体导向外环分火腔。
14.进一步,凸台上设有定位块,导流板包括安装部和导流部,导流部对称分布于安装部的两侧,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槽,定位孔与第二固定柱相匹配,定位槽与定位块相匹配。
15.进一步,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外环火引射管,外环火引射管连通引流通道,外环火引射管上靠近进气端口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面与支撑柱的底面齐平。
16.进一步,底座上设有
内环火盖座和内环火引射管,内环火盖座设有内环分火腔,内
环火引射管连通内环分火腔,内环火盖座上装配有内环火盖。
17.进一步,内环火盖座通过固定板连接底座,内环火盖座与底座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18.进一步,还包括炉头,炉头包括底板、内环火
喷嘴座、外环火喷嘴座、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内环火喷嘴座、外环火喷嘴座、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均设于底板上,第一进气口连通内环火喷嘴座,第二进气口连通外环火喷嘴座。
19.进一步,底板上设有支撑板和衔接块,支撑板与内环火喷嘴座和外环火喷嘴座一体成型,衔接块设于底板上远离内环火喷嘴座和外环火喷嘴座的一侧,支撑板和衔接块的顶面齐平。
2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不仅有利于外环火盖的安装拆卸,而且便于外环火盖与底座装配时进行定位,防止产生漏火等现象,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22.2、通过凸台和第二固定柱可以对第一固定柱进行支撑,再通过紧固件连接螺纹孔和贯通孔,实现外环火盖和底座之间的稳定装配,有效防止漏火等现象的发生。
23.3、导流板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柱和第一固定柱的装配进行固定安装,定位块和定位槽便于从中间固定导流板,用于确定导流板的安装位置,安装柱和导流部的外侧圆弧与外环分火腔的内壁相匹配,有利于混合气体的导流稳定。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的效果图;
26.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环火盖的效果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效果图;
30.图6为图5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图4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炉头的效果图。
34.图中:1-外环火盖;101-外环出火孔;102-第一固定柱;103-螺纹孔;104-引火槽;
35.2-内环火盖;
36.3-底座;301-内环火盖座;302-固定板;303-空气通道;304-第一限位孔;305-第二限位孔;306-凸台;307-第二固定柱;308-贯通孔;309-外环分火腔;310-内环分火腔;311-引流通道;312-定位块;313-内环火引射管;314-外环火引射管;315-支撑块;316-支撑柱;317-通孔;
37.4-炉头;401-底板;402-支撑脚;403-第一套筒;404-第二套筒;405-第一进气口;406-第二进气口;407-内环火喷嘴座;408-外环火喷嘴座;409-支撑板;410-衔接块;
38.5-点火针;
39.6-热电偶;
40.7-喷嘴;
41.8-导流板;801-安装部;802-导流部;803-定位孔;80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45.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用于产生外环火焰的外环火盖1和一用于支撑外环火盖1的底座3,外环火盖1的外圆周上分布有外环出火孔101,外环火盖1的顶面上设有引火槽104,引火槽104竖直贯穿外环火盖1。外环火盖1通过隐藏式结构可拆卸连接于底座3,实现外环火盖1与底座3之间的稳定装配;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外环火盖1的安装拆卸,而且便于外环火盖1与底座3装配时进行定位,防止产生漏火等现象,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申请优选采用两组隐藏式结构,一组位于外环分火腔309内,一组位于引流通道311内,且两组隐藏式结构呈180
°
分布。
46.隐藏式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柱102、凸台306和第二固定柱307,两个第一固定柱102设于外环火盖1内,且呈180
°
分布,第一固定柱102上设有螺纹孔103,第二固定柱307通过凸台306连接于底座3内,两个第二固定柱307呈180
°
分布,第二固定柱307突出于凸台306的顶面,第二固定柱307上设有贯通孔308,贯通孔308贯穿凸台306和底座3,通过紧固件穿过贯通孔308连接至螺纹孔103,实现外环火盖1与底座3之间的固定装配;通过凸台306和第二固定柱307可以对第一固定柱102进行支撑,再通过紧固件连接螺纹孔103和贯通孔308,实现外环火盖1和底座3之间的稳定装配,有效防止漏火等现象的发生,紧固件可以采用紧固螺钉。
47.底座3的底部设有支撑柱316,支撑柱316上设有通孔317,通孔317连通贯通孔308,支撑柱316可以对底座3进行支撑定位,通孔317便于紧固件的插入,支撑柱316的底面抵在炉头4上。
48.底座3上设有外环分火腔309和引流通道311,引流通道311连通外环分火腔309,外环分火腔309内设有导流板8,用于将混合气体导向外环分火腔309,混合气体进入引流通道311后沿着导流板8向两侧扩散,并进入外环分火腔309内,实现混合气体沿着外环分火腔309快速流动,提高出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9.凸台306上设有定位块312,定位块312贴合于外环分火腔309的内壁设置,导流板8包括安装部801和导流部802,导流部802对称分布于安装部801的两侧,安装部801上设有定位孔803和定位槽804,定位孔803与第二固定柱307相匹配,定位槽804与定位块312相匹配,导流板8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柱307和第一固定柱102的装配进行固定安装,定位块312和定位
槽804便于从中间固定导流板8,用于确定导流板8的安装位置,安装柱和导流部802的外侧圆弧与外环分火腔309的内壁相匹配,有利于混合气体的导流稳定。
50.底座3上设有至少一个外环火引射管314,外环火引射管314连通引流通道311,本技术优选两个外环火引射管314,且两个外环火引射管314的进气端口位于同一侧,外环火引射管314上靠近进气端口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支撑块315,支撑块315的底面与支撑柱316的底面齐平,通过外环火引射管314可以向引流通道311输入混合气体,一体成型的支撑块315不仅便于和外环火引射管314一起加工制造,而且可以起到对整个底座3的支撑作用,提高对底座3的支撑强度,配合支撑柱316可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1.底座3上设有内环火盖座301和内环火引射管313,内环火盖座301设有内环分火腔310,内环火引射管313连通内环分火腔310,内环火盖座301上装配有内环火盖2,通过内环火引射管313可以将混合气体连续输入内环分火腔310,便于内环火盖2稳定出火,内环火引射管313的进气端口与外环火引射管314的进气端口位于同一侧。
52.内环火盖座301通过固定板302连接底座3,内环火盖座301与底座3之间形成空气通道303,固定板302提高了内环火盖座301与底座3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空气通道303便于将空气输入内环火盖2与外环火盖1之间,有利于充分燃烧。固定板302上设有第一限位孔304和第二限位孔305,第一限位孔304和第二限位孔305位于内环火盖座301的两侧。
53.还包括炉头4,炉头4包括底板401、内环火喷嘴座407、外环火喷嘴座408、第一进气口405和第二进气口406,内环火喷嘴座407、外环火喷嘴座408、第一进气口405和第二进气口406均设于底板401上,第一进气口405连通内环火喷嘴座407,第二进气口406连通外环火喷嘴座408,通过第一进气口405和第二进气口406可以分别向内环火喷嘴座407和外环火喷嘴座408供气。内环火喷嘴座407和外环火喷嘴座408上均设有喷嘴7,两个外环火喷嘴座408之间通过输气通道连通。
54.底板401上设有支撑板409和衔接块410,支撑板409与内环火喷嘴座407和外环火喷嘴座408一体成型,衔接块410设于底板401上远离内环火喷嘴座407和外环火喷嘴座408的一侧,支撑板409和衔接块410的顶面齐平,支撑板409和衔接块410可以分别对支撑块315和支撑柱316进行定位支撑,提高底座3和火盖安装的稳定性。
55.底板401的底面上设有支撑脚402,便于整个炉头4的稳定安装。底板401上设有第一套筒403和第二套筒404,第一套筒403与第二限位孔305相匹配,第二套筒404与第一限位孔304相匹配,第一套筒403内安装有热电偶6,第二套筒404内安装有点火针5。
56.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通过外环火盖放置于底座上,使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对齐,并将紧固螺钉穿过贯通孔连接至螺纹孔,使外环火盖与底座固定装配,接着将底座放置于炉头上,最后将内环火盖放置于内环火盖座上即可。
5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包括一外环火盖,用于产生外环火焰;和一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环火盖通过至少一组隐藏式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实现所述外环火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稳定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柱、凸台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设于所述外环火盖内,所述第一固定柱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柱通过所述凸台连接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固定柱上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凸台和所述底座,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贯通孔连接至所述螺纹孔,实现所述外环火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固定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贯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外环分火腔和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外环分火腔,所述外环分火腔内设有导流板,用于将混合气体导向外环分火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导流板包括安装部和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对称分布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固定柱相匹配,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块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外环火引射管,所述外环火引射管连通所述引流通道,所述外环火引射管上靠近进气端口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面与所述支撑柱的底面齐平。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内环火盖座和内环火引射管,所述内环火盖座设有内环分火腔,所述内环火引射管连通所述内环分火腔,所述内环火盖座上装配有内环火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座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内环火盖座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空气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包括底板、内环火喷嘴座、外环火喷嘴座、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内环火喷嘴座、所述外环火喷嘴座、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均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环火喷嘴座,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外环火喷嘴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板和衔接块,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环火喷嘴座和所述外环火喷嘴座一体成型,所述衔接块设于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内环火喷嘴座和所述外环火喷嘴座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衔接块的顶面齐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藏式防呆型上进风燃烧器,包括一外环火盖,用于产生外环火焰;和一底座;外环火盖通过隐藏式结构可拆卸连接于底座,实现外环火盖与底座之间的稳定装配。本实用新型不仅有利于外环火盖的安装拆卸,而且便于外环火盖与底座装配时进行定位,防止产生漏火等现象,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陈毅 陈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嵊州市欧凯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