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
显示屏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led显示屏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防水等级作为显示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3.专利号cn113257146a公布了一种全防水led显示屏模块,该显示屏通过采用将面阵驱动板以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透明面罩上,并在面阵驱动板与透明面罩之间形成发光管的防护区域的设计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led显示屏模块是先将面阵驱动板固定在底壳上,然后正反面灌封胶来防水。
4.上述显示屏有些不足之处:上述显示屏虽然将屏体以及驱动板安装在透明面罩内,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壳体之间必然存在接缝,而接缝处则会给漏水流下隐患,而上述接缝处在外部灌封胶,使胶体处于显示屏的外侧,风吹日晒导致胶体失去粘性与屏体表面脱离,造成漏水情况,使密封效果不持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用于解决上述显示屏虽然将屏体以及驱动板安装在透明面罩内,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壳体之间必然存在接缝,而接缝处则会给漏水流下隐患,而上述接缝处在外部灌封胶,使胶体处于显示屏的外侧,风吹日晒导致胶体失去粘性与屏体表面脱离,造成漏水情况的问题。
6.因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屏箱、灌胶机构和压紧机构,
所述屏箱前侧的透明封闭罩内安装有显示屏本体,所述屏箱后侧对装有
后盖,所述屏箱与后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接缝全包围密封的灌胶机构,所述屏箱和后盖上下两侧皆对称安装有用于使屏箱和后盖对接更加紧密的压紧机构。
7.优选的:所述灌胶机构包括第一灌槽、第二灌槽、第三灌槽和插放槽,所述第一灌槽开设在屏箱后
侧壁边缘,所述第二灌槽开设在后盖前侧壁边缘,所述第一灌槽上侧固定连接有灌胶口,所述第三灌槽开设在第二灌槽靠后盖中心一侧的侧壁,所述插放槽开设在后盖的中心侧壁。
8.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设置在屏箱上下两侧,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设置在后盖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部啮合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后端外壁套装有螺母。
9.优选的:所述第一灌槽截面尺寸与第二灌槽截面尺寸相互吻合。
10.优选的:所述灌胶口均匀分布在屏箱边缘侧壁。
11.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左右对称安装。
12.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部皆开设有与固定螺栓外壁螺纹相互啮合的螺槽。
13.本实用新型,当对led显示屏生产时,将显示屏本体后端的电子元器件板对准后盖内的插放槽向后插入,同时使屏箱与后盖闭合前先在第三灌槽内注入一层密封胶,再将屏箱与后盖闭合,通过灌胶口向对齐的第一灌槽与第二灌槽内注入密封胶,双层密封胶大大提高了密封防水的效果,将固定螺栓啮合安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开设的螺孔内,将螺母从后向前啮合安装在固定螺栓后端外部,使螺母顶触在第二侧板后侧外壁,使屏箱与后盖更加紧密的闭合,提高了led显示屏整体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灌胶机构局部侧视剖面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盖立体图。
17.图中:
18.1、显示屏本体;2、屏箱;3、后盖;401、第一灌槽;402、第二灌槽;403、灌胶口;404、第三灌槽;405、插放槽;501、第一侧板;502、第二侧板;503、固定螺栓;50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图3,图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1、屏箱2、灌胶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屏箱2前侧的透明封闭罩内安装有显示屏本体1,所述屏箱2后侧对装有后盖3,所述屏箱2与后盖3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接缝全包围密封的灌胶机构,所述屏箱2和后盖3上下两侧皆对称安装有用于使屏箱2和后盖3对接更加紧密的压紧机构。
22.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通过灌胶机构对显示屏边缘进行包裹式封闭,通过压紧机构使显示屏的安装壳体接缝得到紧压处理。
23.其中,所述灌胶机构包括第一灌槽401、第二灌槽402、第三灌槽404和插放槽405,所述第一灌槽401开设在屏箱2后侧壁边缘,所述第二灌槽402开设在后盖3前侧壁边缘,所述第一灌槽401上侧固定连接有灌胶口403,所述第三灌槽404开设在第二灌槽402靠后盖3中心一侧的侧壁,所述插放槽405开设在后盖3的中心侧壁。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便于使显示屏壳体更加密封。
25.其中,所述第一灌槽401截面尺寸与第二灌槽402截面尺寸相互吻合。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通过以上设置使注入的密封胶贯穿前后壳体。
27.其中,所述灌胶口403均匀分布在屏箱2边缘侧壁。
28.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通过以上设置便于对壳体进行包裹式封闭。
29.实施例2
30.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所述第
一侧板501固定设置在屏箱2上下两侧,所述第二侧板502固定设置在后盖3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内部啮合安装有固定螺栓503,所述固定螺栓503后端外壁套装有螺母504。
31.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便于使前后安装壳体更加紧密。
32.其中,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左右对称安装。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便于便于对称牢固的安装。
34.其中,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内部皆开设有与固定螺栓503外壁螺纹相互啮合的螺槽。
35.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便于高效的安装夹紧。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当对led显示屏生产时,将显示屏本体1后端的电子元器件板对准后盖3内的插放槽405向后插入,同时使屏箱2与后盖3闭合前先在第三灌槽404内注入一层密封胶,再将屏箱2与后盖3闭合,通过灌胶口403向对齐的第一灌槽401与第二灌槽402内注入密封胶,双层密封胶大大提高了密封防水的效果,将固定螺栓503啮合安装在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内开设的螺孔内,将螺母504从后向前啮合安装在固定螺栓503后端外部,使螺母504顶触在第二侧板502后侧外壁,使屏箱2与后盖3更加紧密的闭合。
3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本体(1)、屏箱(2)、灌胶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屏箱(2)前侧的透明封闭罩内安装有显示屏本体(1),所述屏箱(2)后侧对装有后盖(3),所述屏箱(2)与后盖(3)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接缝全包围密封的灌胶机构,所述屏箱(2)和后盖(3)上下两侧皆对称安装有用于使屏箱(2)和后盖(3)对接更加紧密的压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机构包括第一灌槽(401)、第二灌槽(402)、第三灌槽(404)和插放槽(405),所述第一灌槽(401)开设在屏箱(2)后侧壁边缘,所述第二灌槽(402)开设在后盖(3)前侧壁边缘,所述第一灌槽(401)上侧固定连接有灌胶口(403),所述第三灌槽(404)开设在第二灌槽(402)靠后盖(3)中心一侧的侧壁,所述插放槽(405)开设在后盖(3)的中心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所述第一侧板(501)固定设置在屏箱(2)上下两侧,所述第二侧板(502)固定设置在后盖(3)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内部啮合安装有固定螺栓(503),所述固定螺栓(503)后端外壁套装有螺母(50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槽(401)截面尺寸与第二灌槽(402)截面尺寸相互吻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口(403)均匀分布在屏箱(2)边缘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左右对称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内部皆开设有与固定螺栓(503)外壁螺纹相互啮合的螺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全防水灌胶结构的LED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屏箱、灌胶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屏箱前侧的透明封闭罩内安装有显示屏本体,本实用新型当对LED显示屏生产时,将显示屏本体后端的电子元器件板对准后盖内的插放槽向后插入,同时使屏箱与后盖闭合前先在第三灌槽内注入一层密封胶,再将屏箱与后盖闭合,通过灌胶口向对齐的第一灌槽与第二灌槽内注入密封胶,双层密封胶大大提高了密封防水的效果,将固定螺栓啮合安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开设的螺孔内,将螺母从后向前啮合安装在固定螺栓后端外部,使螺母顶触在第二侧板后侧外壁,使屏箱与后盖更加紧密的闭合,提高了LED显示屏整体防水效果。水效果。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曾强 严峻 郑培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奥伊卡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2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