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床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铁床。
背景技术:
2.床一般在卧室、宿舍、旅馆等场所使用,是满足人类日常睡眠的必需用品。其中,铁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其能够有效增加床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3.目前,传统的铁床包括床头、床尾和
床架,床头和床尾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床架的两端,以便于铁床的安装与拆卸,同时也便于铁床的运输。但是,一般的床头占用面积较大,导致铁床的运输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铁床。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铁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铁床,包括床头,
所述床头包括第
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紧固件,所述第一架体靠近所述第二架体一端的两侧均插接于所述第二架体,且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的插接处均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运输铁床时,通过拆卸紧固件并将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脱离插接状态,使得床头分体为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堆叠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从而减小床头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并且,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结构简单且安装简便。
8.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本体底部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架体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底部且通过螺栓固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本体、第一支撑部、第二本体和第二支撑部,进一步减小床头的占用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还包括两缩径部,两所述缩径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本体一端的两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缩径部,以便于第一架体插接于第二架体,从而便于床头的安装与拆卸。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还包括紧固部,所述紧固部设于所述缩径部内侧,所述紧固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紧固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紧固部,紧固件螺纹连接紧固部,以便于固定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并且便于生产加工。
14.优选的,所述床头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管另一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从而提高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连接管,以便于连接件的安装与拆卸,从而减小床头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16.优选的,还包括床尾,所述床尾的结构与所述床头的结构相同。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床尾,床尾的结构与床头的结构相同,从而减小床尾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18.优选的,还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杆、第二安装杆和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杆一端设于所述床头,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管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杆一端设于所述床尾,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管另一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杆、第二安装杆和安装管,以便于床架的安装与拆卸,同时减小床架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20.优选的,所述安装件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设于安装管底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管,支撑管放置于地面,从而提高床架的稳定性。
22.优选的,所述床架还包括若干支撑件,若干所述支撑件设于两所述安装件之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件,支撑件用于放置床垫,从而提高床架的使用稳定性。
24.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排骨条、第二排骨条、管塞和两橡胶套,其一所述橡胶套设于所述第一排骨条远离所述第二排骨条一端,另一所述橡胶套设于所述第二排骨条远离所述第一排骨条一端,所述第一排骨条位于所述橡胶套一端卡接于其一所述安装件,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管塞一端,所述第二排骨条位于所述橡胶套一端卡接于另一所述安装件,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管塞另一端。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排骨条、第二排骨条、管塞和两橡胶套,以便于支撑件的安装与拆卸,并且减小床架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同时,管塞和橡胶套以减少床架使用时的噪音。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当需要运输铁床时,通过拆卸紧固件并将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脱离插接状态,使得床头分体为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堆叠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从而减小床头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并且,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结构简单且安装简便;
28.2.通过设置第一本体、第一支撑部、第二本体和第二支撑部,进一步减小床头的占用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29.3.通过设置床尾,床尾的结构与床头的结构相同,从而减小床尾的占用面积,以及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杆、第二安装杆和安装管,以便于床架的安装与拆卸,并且减小床架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铁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床头爆炸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加固件与第二加固件安装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床头;11、第一架体;111、第一本体;112、第一支撑部;113、缩径部;114、紧固部;12、第二架体;121、第二本体;122、第二支撑部;13、紧固件;14、连接件;141、第一连接杆;142、第二连接杆;143、连接管;2、床尾;3、床架;31、安装件;311、第一安装杆;312、第二安装杆;313、安装管;314、支撑管;32、支撑件;321、第一排骨条;322、第二排骨条;323、管塞;324、橡胶套;33、第一加固件;331、第一加固杆;332、第二加固杆;333、加固管;34、第二加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铁床。
38.参照图1,铁床包括床头1、床尾2和床架3,床头1和床尾2分别设于床架3的两端。
39.参照图1和图2,床头1包括第一架体11、第二架体12和紧固件13,第一架体11靠近第二架体12一端的两侧均插接于第二架体12,且第一架体11与第二架体12的插接处通过紧固件13固定,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3为螺栓,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铆钉、锁扣等。
40.当需要运输铁床时,通过拆卸紧固件13并将第一架体11与第二架体12脱离插接状态,使得床头1分体为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通过堆叠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从而减小床头1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并且,第一架体11与第二架体12结构简单且安装简便。
41.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第一架体11包括第一本体111和第一支撑部112,第一支撑部112上端插接于第一本体111底部且通过螺栓固定,第二架体12包括第二本体121和第二支撑部122,第二支撑部122上端插接于第二本体121底部且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减小床头1的占用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并且,第一支撑部112下端与第二支撑部122下端均放置于地面,以提高床头1放置的稳定性。
42.进一步的,第一架体11还包括两缩径部113和紧固部114,两缩径部113分别设于第一本体111靠近第二本体121一端的两侧,缩径部113的直径小于第一本体111端部两侧的直径,缩径部113插接于第二本体121,以便于第一本体111与第二本体121插接配合。紧固部114为弧形圆板状且固定连接于缩径部113内侧壁,紧固件13依次穿设于第一本体111、第二本体121与紧固部114螺纹连接,以便于固定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并且便于生产加工。
43.进一步的,床头1还包括连接件14,连接件14设于第一支撑部112与第二支撑部122之间。连接件14包括第一连接杆141、第二连接杆142和连接管143,第一连接杆141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12,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管143一端,第二连接杆142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部122,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管143另一端。以提高第一架体11与第二架体12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且减小了床头1的占用面积。
44.需要说明的是,床尾2的结构与床头1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具体阐述,从而减小床尾2的占用面积,进而进一步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45.参照图1,床架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件31,具体的,安装件31包括第一安装杆311、第二安装杆312和安装管313,第一安装杆311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床头1,另一端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管313一端,第二安装杆312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床尾2,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管313另一端,以便于床架3的安装与拆卸,并且,减小床架3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46.进一步的,安装件31还包括两个支撑管314,支撑管314上端一体连接于安装管313底部,下端放置于地面,从而提高床架3支撑的稳定性。
47.参照图1和图4,床架3还包括若干支撑件32,若干支撑件32设于两安装件31之间且沿安装件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具体的,支撑件32包括第一排骨条321、第二排骨条322、管塞323和两橡胶套324,其一橡胶套324固定连接于第一排骨条321远离第二排骨条322一端且卡接于其一第一安装杆311或第二安装杆312,第一排骨条321靠近第二排骨条322一端卡接于管塞323一端。另一橡胶套324固定连接于第二排骨条322远离第一排骨条321一端且卡接于另一第一安装杆311或第二安装杆312,第二排骨条322靠近第一排骨条321一端卡接于管塞323另一端。
48.参照图1和图5,床架3还包括第一加固件33,第一加固件33包括第一加固杆331、第二加固杆332和加固管333,第一加固杆331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床头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加固管333一端,第二加固杆332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床尾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端,以提高床头1、床尾2与床架3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其中,若干管塞323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固杆331或第二加固杆332。
49.并且,床架3还包括第二加固件34,第二加固件34铆接与第一加固件33上侧且第一加固件33与第二加固件34呈“十”字状设置,以提高床架3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加固件34与第一加固件33结构相似,此处不具体阐述。
50.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运输铁床时,通过拆卸紧固件13并将第一架体11与第二架体12脱离插接状态,使得床头1分体为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通过堆叠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从而减小床头1的占用面积,进而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并且,第一架体11与第二架体12结构简单且安装简便。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1),所述床头(1)包括第一架体(11)、第二架体(12)和紧固件(13),所述第一架体(11)靠近所述第二架体(12)一端的两侧均插接于所述第二架体(12),且所述第一架体(11)与所述第二架体(12)的插接处均通过所述紧固件(13)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1)包括第一本体(111)和第一支撑部(112),所述第一支撑部(112)插接于所述第一本体(111)底部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架体(12)包括第二本体(121)和第二支撑部(122),所述第二支撑部(122)插接于所述第二本体(121)底部且通过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1)还包括两缩径部(113),两所述缩径部(11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11)靠近所述第二本体(121)一端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1)还包括紧固部(114),所述紧固部(114)设于所述缩径部(113)内侧,所述紧固件(13)螺纹连接于所述紧固部(11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1)还包括连接件(14),所述连接件(14)包括第一连接杆(141)、第二连接杆(142)和连接管(143),所述第一连接杆(141)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2),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管(143)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42)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22),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管(143)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尾(2),所述床尾(2)的结构与所述床头(1)的结构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架(3),所述床架(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件(31),所述安装件(31)包括第一安装杆(311)、第二安装杆(312)和安装管(313),所述第一安装杆(311)一端设于所述床头(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管(313)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杆(312)一端设于所述床尾(2),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管(313)另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1)还包括支撑管(314),所述支撑管(314)设于安装管(313)底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3)还包括若干支撑件(32),若干所述支撑件(32)设于两所述安装件(31)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2)包括第一排骨条(321)、第二排骨条(322)、管塞(323)和两橡胶套(324),其一所述橡胶套(324)设于所述第一排骨条(321)远离所述第二排骨条(322)一端,另一所述橡胶套(324)设于所述第二排骨条(322)远离所述第一排骨条(321)一端,所述第一排骨条(321)位于所述橡胶套(324)一端卡接于其一所述安装件(31),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管塞(323)一端,所述第二排骨条(322)位于所述橡胶套(324)一端卡接于另一所述安装件(31),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管塞(323)另一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床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铁床,包括床头,所述床头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紧固件,所述第一架体靠近所述第二架体一端的两侧均插接于所述第二架体,且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的插接处均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基于此,可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可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可减少铁床的运输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陈美云 钟建明 蔡鹏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厦门精恒展示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5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