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防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锅炉防爆工装。
背景技术:
2.燃油经雾化后的油雾以及燃气均为可燃气体,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含量范围时,均能形成易燃易爆性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的爆炸会给锅炉烟气通道的围护结构和受热面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对燃油燃气锅炉的安全及防爆提出了特殊要求,国内外燃油燃气锅炉的炉膛和烟道内气体爆炸事故屡有生,轻则造成锅炉燃爆熄火,重则使炉膛和烟道爆裂、引风机损坏、锅炉房和烟囱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这些事故都是因为在炉膛或烟道内有爆炸性混合气体存在,并达到爆炸极限,被明火或锅炉本身的高温引燃而发生的,在所有事故中,以锅炉点火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最多,这类事故约占燃油锅炉爆炸事故的50%以上,约占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的70%以上,锅炉点火前,当因某种原因燃油燃气漏人炉膛时,如果存在阀门不密封、误操作、一次点火不成功等情况,而又未对炉膛烟道进行吹扫或吹扫时间不够、风量不足时,则再次点火时会发生爆炸,对负压运行的锅炉如当锅炉燃烧不良时,可燃气体进入锅炉后部烟道,与后部烟道漏人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在高温作用下,可能引起二次燃烧或爆炸。
3.综上
所述,要防止炉膛或烟道爆炸,首先应在炉内无明火情况下防止燃料进人炉膛,其次是要保证良好燃烧,作为预防措施,在点火之前必须仔细吹扫炉膛和烟道,使其内可能积存的可燃性气体及时排除。
4.为了减轻炉膛和烟道在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时的破坏程度,设计一种锅炉防爆工装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防爆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防爆工装,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外壳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泄压通道,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中部安装有观火装置,所述观火装置的一端与泄压通道连通,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有若干滑杆,所述滑杆的外端安装有压板,所述滑杆靠近连接板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泄压门,所述滑杆的外侧位于泄压门与压板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外壳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挡件,所述挡件的中部设置有泄压口。
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为圆形板状结构,且边缘处通过连接螺栓与述外壳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压板锁紧螺栓与滑杆的外端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泄压门为圆形板状结构,且开设有两个孔,所述泄压门能够通过孔在滑杆上滑动。
10.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观火装置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盖。
11.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两层内保温层和两层耐火层,所述外壳的内侧靠近连接板处设置有一层外保温层。
12.作为优选,所述泄压门的内侧靠近观火装置的外部处安装有密封块。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该锅炉防爆工装中,通过该装置能够在压力升高至一定值时自行开启泄压,能自行泄压避免事故的扩大,在发生混合气体爆炸时,防爆门将因炉内或烟道内压力突然升高而开启或破裂,泄出高压气体,从而减轻爆炸的破坏程度,而保护工业蒸汽锅炉及附属设备的安全,炉膛中泄出的高温热能首先推动泄压门压缩弹簧,由泄压门与连接板的空隙排出,从而减轻爆炸的破坏程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泄压示意图。
18.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9.1、连接板;11、连接螺栓;2、观火装置;21、密封盖;3、压板;4、滑杆;41、弹簧;42、锁紧螺栓;5、泄压门;51、密封块; 6、外壳;61、外保温层;62、内保温层;63、耐火层;64、泄压通道;7、挡件;71、泄压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实施例1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防爆工装,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外壳6,外壳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1,外壳6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泄压通道64,用于压力排出,连接板1的内侧中部安装有观火装置2,用于进行观火,观火装置2的一端与泄压通道64连通,连接板1的外侧安装有若干滑杆4,滑杆4的外端安装有压板3,滑杆4靠近连接板1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泄压门5,用于打开进行泄压,滑杆4的外侧位于泄压门5与压板3之间套设有弹簧41,外壳6远离连接板1的一侧安装有挡件7,挡件7的中部设置有泄压口,高温热能进入泄压通道64后。首先推动泄压门5压缩弹簧41,由泄压门5与连接板1 的空隙排出,从而减轻爆炸的破坏程度,该防爆装置主要是利用弹簧 41受到外载荷时收缩变形,储存变形能,并自动伸长的原理,从而将泄压门5进行开合。
24.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为圆形板状结构,且边缘处通过连接螺栓 11与述外壳6连接,便于连接板1的拆卸和安装。
25.具体的,压板3锁紧螺栓42与滑杆4的外端连接,便于压板3 的安装和拆卸。
26.进一步的,泄压门5为圆形板状结构,且开设有两个孔,泄压门 5能够通过孔在滑杆4上滑动,便于泄压门5的打开和关闭。
27.进一步的,压板3的中部设置有开口,观火装置2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盖,便于不使用时将观火装置2密封。
28.实施例2
29.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和密封效果,外壳6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两层内保温层62和两层耐火层63,耐火层63采用陶土材料制成,保温层62采用石棉材料制成,外壳6的内侧靠近连接板1处设置有一层外保温层61,起到很好的保温和防爆效果。
30.进一步的,泄压门5的内侧靠近观火装置2的外部处安装有密封块51,保证泄压门5关闭时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炉膛内压力稳定。
31.本实用新型的锅炉防爆工装在使用时,首先当炉膛正常燃烧,压力在稳定时,弹簧41作用在泄压门5上的总压力平衡时,防爆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当炉膛压力发生变化,使作用在泄压门5上的总压力超过防爆装置中弹簧41的刚度,弹簧41(承受轴向压力的螺旋弹簧) 被压缩,泄压门5就会被开启,炉膛内就会有一部分烟气通过泄压通道64泄出,而达到泄压目的,弹簧41在受载时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把机械功或动能转化为变形能,而卸载后弹簧41的变形消失并恢复原状,将变形能转化为机械功或动能,实现泄压门5的关闭。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防爆工装,包括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1),所述外壳(6)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泄压通道(64),所述连接板(1)的内侧中部安装有观火装置(2),所述观火装置(2)的一端与泄压通道(64)连通,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安装有若干滑杆(4),所述滑杆(4)的外端安装有压板(3),所述滑杆(4)靠近连接板(1)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泄压门(5),所述滑杆(4)的外侧位于泄压门(5)与压板(3)之间套设有弹簧(41),所述外壳(6)远离连接板(1)的一侧安装有挡件(7),所述挡件(7)的中部设置有泄压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为圆形板状结构,且边缘处通过连接螺栓(11)与述外壳(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锁紧螺栓(42)与滑杆(4)的外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门(5)为圆形板状结构,且开设有两个孔,所述泄压门(5)能够通过孔在滑杆(4)上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观火装置(2)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两层内保温层(62)和两层耐火层(63),所述外壳(6)的内侧靠近连接板(1)处设置有一层外保温层(6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门(5)的内侧靠近观火装置(2)的外部处安装有密封块(5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防爆工装,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外壳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泄压通道,连接板的内侧中部安装有观火装置,观火装置的一端与泄压通道连通,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有若干滑杆,滑杆的外端安装有压板,滑杆靠近连接板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泄压门。该锅炉防爆工装中,通过该装置能够在压力升高至一定值时自行开启泄压,能自行泄压避免事故的扩大,在发生混合气体爆炸时,防爆门将因炉内或烟道内压力突然升高而开启或破裂,泄出高压气体,从而减轻爆炸的破坏程度,而保护工业蒸汽锅炉及附属设备的安全,炉膛中泄出的高温热能首先推动泄压门压缩弹簧,由泄压门与连接板的空隙排出,从而减轻爆炸的破坏程度。从而减轻爆炸的破坏程度。从而减轻爆炸的破坏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
冯坤 田志坚 杨东海 程何康 志 刘俊杰 马宗光 冯少华 冯威 王红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3
技术公布日:
20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