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拖车稳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拖车防溜装置。
背景技术:
2.隧道掘进机进行掘进时,其主机通过拖拉油缸与行走在轨道上的后配套拖车进行连接。在水平掘进过程时,后配套拖车通常不会对主机产生推力,在主机换步过程中,依靠拖拉油缸带动后配套拖车前移。然而,在下坡掘进时,尤其是在坡度较大工况时,后配套拖车无法依靠自身与隧道之间的摩擦力自稳,向下溜车,对主机产生向前推力,该推力较大时会对主机换步产生较大影响,使主机不易灵活调向。同时下滑分力较大时,拖车一旦溜车,有可能发生脱轨,对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3.传统方案在应对大坡度下坡防溜车时,会在拖车尾部与洞壁通过液压绞车连接,缓慢释放绞车从而达到防止溜车目的;或采用与拖车连接的夹轨器直接夹紧轨道,产生阻力。但上述两种措施均存在其弊端,液压绞车不适用于存在小转弯的设备,且占用空间较大,长距离掘进时需频繁对洞壁连接端进行固定,且钢丝绳产生拉力时从中间通过风险较高;而采用夹轨器的结构形式,仅仅是一个独立系统防止拖车溜车,未与主机掘进的换步流程进行统筹考虑,操作步骤较繁琐,且能提供的阻力较小,对较大坡度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拖车防溜装置,解决了现有拖车防溜装置无法满足掘进机主机在大坡度下坡工况中便捷施工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拖车防溜装置,包括拖车和夹轨器,
所述拖车行走在轨道上,所述夹轨器与轨道或/和路轨相配合,所述夹轨器包括第一夹轨器和第二夹轨器,所述第一夹轨器通过
长度调节
机构与所述拖车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夹轨器与所述拖车相连。通过第一夹轨器、第二夹轨器与轨道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拖车的拖拉定位,第一夹轨器、第二夹轨器不仅可以与拖车行走的轨道相配合,而且也可以与其他路轨相配合。第一夹轨器通过长度调节机构与拖车相连,能够满足拖车随主机换步时的动作需求,在保证对拖车有效拖拉的情况下,实现主机的换步。即隧道掘进机的主机部分掘进一个行程需要换步时,第二夹轨器松开,第一夹轨器仍与轨道夹紧配合,操作长度调节机构随拖车的前进而逐渐伸长,拖车即完成换步动作。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全时段具备由夹轨器带来的防溜车阻力,实现防溜车目的。若夹轨器和长度调节机构均采用自动化控制,则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安全可靠。
6.进一步地,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或丝杠或电动推杆或卷扬机或齿轮驱动的齿条,在强度可靠的前提下,长度调节机构可以选用任何形式,考虑到安装空间工况复杂及控制便捷的需求,优选使用液压缸或卷扬机。
7.进一步地,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与第一夹轨器之间设置有防溜拖车,防溜拖车通过防溜轮对与轨道配合。防溜拖车的设置不仅能够提供过渡作用,使第一夹轨器与长度调节
机构之间力的传递路径更加合理可靠;同时,当长度调节机构包括结构较大的固定部时,防溜拖车能够为长度调节机构的固定部提供安装空间;另外,防溜拖车能够为施工中的其他工序提供辅助作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轨器固定或铰接在防溜轮对的后侧,与将第一夹轨器设置在其他位置相比,连接结构更加简单、传力路径更加合理。
9.进一步地,所述防溜拖车包括车架,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铰接在拖车和车架的同一高度,所述防溜轮对沿车架的前进方向设置有两对。长度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及数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长度调节机构也可在高度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倾斜铰接在拖车和车架之间,防溜轮对的设置数量可根据车架的大小及载重进行选择。长度调节机构与拖车之间设置铰接副,可适应转弯工况。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溜拖车连接在拖车的两端之间或尾部,优选将防溜拖车设置在拖车的尾部。
11.进一步地,所述拖车通过拖车轮对行走在轨道上,所述拖车轮对与所述第二夹轨器固定连接或铰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轨器和第二夹轨器均成对布置,成对布置的第一夹轨器、第二夹轨器均沿拖车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充分保证传力路径的可靠性。
13.进一步地,所述夹轨器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两侧分别铰接一个夹紧臂,两个夹紧臂的顶部之间通过夹紧油缸铰接。通过控制夹紧油缸的伸缩,使夹紧臂夹紧轨道或其他路轨,通过液压系统可远程控制夹紧油缸的动作。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铰接有两对所述夹紧臂,每对夹紧臂中的两个夹紧臂之间均通过夹紧油缸铰接,两对夹紧臂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6.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在轨道上运行的拖车提供持续不断的方向向后的拖拽力,防止拖车下滑,第一夹轨器通过长度调节机构与拖车相连,能够满足拖车随主机换步时的动作需求,在保证对拖车有效拖拉的情况下,实现主机的换步。即隧道掘进机的主机部分掘进一个行程需要换步时,第二夹轨器松开,第一夹轨器仍与轨道夹紧配合,操作长度调节机构随拖车的前进而逐渐伸长,拖车即完成换步动作。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全时段具备由夹轨器带来的防溜车阻力,实现防溜车目的。另外,长度调节机构与拖车之间设置铰接副,可适应转弯工况。
17.本实用新型夹轨器采用油缸形式,可产生极大夹紧力,进而提供足够大摩擦力防止溜车发生,大大提高大坡度下坡掘进工况时的溜车风险。长度调节机构也采用油缸形式,不仅拖拉可靠,而且能够与夹轨器采用联动的控制系统,通过同一个液压控制系统实现联动控制,与液压控制系统相连的上位机可远程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轨器的正视图;
21.图中标号:
22.1拖车、2长度调节机构、3夹轨器、31第一夹轨器、32第二夹轨器、3-1夹紧臂、3-2夹紧油缸、3-3、支撑架、4拖车轮对、5防溜拖车、51车架、6防溜轮对、7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一种拖车防溜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拖车1和夹轨器,所述拖车1行走在轨道7上,所述夹轨器与轨道7或/和路轨相配合。所述夹轨器3包括第一夹轨器31和第二夹轨器32,通过所述第一夹轨器31、第二夹轨器32与轨道7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拖车1的拖拉定位。所述拖车1通过拖车轮对4行走在轨道7上,所述拖车轮对4与所述第二夹轨器32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第一夹轨器31、第二夹轨器32不仅可以与拖车1行走的轨道7相配合,而且也可以与其他路轨相配合。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轨器31和第二夹轨器32均成对布置,成对布置的第一夹轨器31、第二夹轨器32均沿拖车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充分保证传力路径的可靠性。
26.所述第一夹轨器31通过长度调节机构2与所述拖车1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夹轨器32通过长度调节机构2与所述拖车1相连,或所述第二夹轨器32直接与所述拖车1相连。所述第一夹轨器31通过长度调节机构2与拖车1相连,能够满足拖车1随主机换步时的动作需求,在保证对拖车1有效拖拉的情况下,实现主机的换步。
27.在隧道掘进机的主机部分掘进一个行程需要换步时,第二夹轨器32松开,第一夹轨器31仍与轨道7夹紧配合,操作长度调节机构2随拖车1的前进而逐渐伸长,拖车1即完成换步动作。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全时段具备由夹轨器带来的防溜车阻力,实现防溜车目的。另外,长度调节机构2与拖车1之间设置铰接副,可适应转弯工况;若夹轨器和长度调节机构2均采用自动化控制,则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安全可靠。
28.进一步地,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为液压缸或气缸或丝杠或电动推杆或卷扬机或齿轮驱动的齿条,在强度可靠的前提下,长度调节机构2可以选用任何形式,考虑到安装空间工况复杂及控制便捷的需求,优选使用液压缸或卷扬机。
29.实施例2,一种拖车防溜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与第一夹轨器31之间设置有防溜拖车5,防溜拖车5通过防溜轮对6与轨道7配合。所述防溜拖车5包括车架51,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铰接在拖车1和车架51的同一高度,所述防溜轮对6沿车架51的前进方向设置有两对。长度调节机构2的相对位置及数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长度调节机构2也可在高度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倾斜铰接在拖车1和车架51之间,防溜轮对6的设置数量可根据车架51的大小及载重进行选择。
30.所述防溜拖车5的设置不仅能够提供过渡作用,使第一夹轨器31与长度调节机构2之间力的传递路径更加合理可靠;同时,当长度调节机构2包括结构较大的固定部时,防溜
拖车5能够为长度调节机构2的固定部提供安装空间;另外,防溜拖车5能够为施工中的其他工序提供辅助作用。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轨器31固定或铰接在防溜轮对6的后侧,与将第一夹轨器31设置在其他位置相比,连接结构更加简单、传力路径更加合理。
32.进一步地,所述防溜拖车5连接在拖车1的两端之间或尾部,优选将防溜拖车5设置在拖车1的尾部。
33.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34.实施例3,一种拖车防溜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夹轨器3包括支撑架3-3,支撑架3-3两侧分别铰接一个夹紧臂3-1,两个夹紧臂3-1的顶部之间通过夹紧油缸3-2铰接。通过控制夹紧油缸3-2的伸缩,使夹紧臂3-1夹紧轨道7或其他路轨,通过液压系统可远程控制夹紧油缸3-2的动作。
3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3-3上铰接有两对所述夹紧臂3-1,每对夹紧臂3-1中的两个夹紧臂3-1之间均通过夹紧油缸3-2铰接,两对夹紧臂3-1沿支撑架3-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6.所述夹轨器3不局限于所述夹紧臂结构形式,也可采用其他任何形式的夹轨方式,将结构件与轨道进行联系提供阻力。
37.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
38.本技术中的夹轨器,如上所述,共分两组,一组与后配套拖车末节拖车轮对进行连接,另一组与防溜车拖车轮对进行连接。两组单独控制,通过不同电信号可实现分别夹紧与放松动作,进而分别对拖车及防溜车拖车产生拖拽力,通过分别的夹紧与放松动作,可实现各自独立静止与运动。与拖车轮对连接的夹轨器,通过铰接副进行连接,可适应转弯工况。夹轨器通过液压油缸及夹紧臂配合动作,可与产生一夹紧力夹紧轨道,通过夹紧力产生额外摩擦阻力。
39.由此防溜车拖车的轮对夹轨器夹紧时,防溜车拖车状态为固定状态,此时与末节拖车连接的夹轨器释放,通过合理设置拖拉油缸油压,即可为后配套拖车提供拖拽力防止溜车。待主机部分掘进一个行程需要换步时,末节拖车夹轨器开始夹紧轨道,此时末节拖车固定。同时防溜车拖车夹轨器释放,拖拉油缸回收,末节拖车即完成换步动作。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全时段具备由夹轨器带来的防溜车阻力,实现防溜车目的。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安全可靠。
40.本实用新型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拖车防溜装置,包括拖车(1)和夹轨器,所述拖车(1)行走在轨道(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轨器与轨道(7)或/和路轨相配合,所述夹轨器(3)包括第一夹轨器(31)和第二夹轨器(32),所述第一夹轨器(31)通过长度调节机构(2)与所述拖车(1)相连,所述第二夹轨器(32)与所述拖车(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为液压缸或气缸或丝杠或电动推杆或卷扬机或齿轮驱动的齿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与第一夹轨器(31)之间设置有防溜拖车(5),防溜拖车(5)通过防溜轮对(6)与轨道(7)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轨器(31)固定或铰接在防溜轮对(6)的后侧。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溜拖车(5)包括车架(51),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铰接在拖车(1)和车架(51)的同一高度,所述防溜轮对(6)沿车架(51)的前进方向设置有两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溜拖车(5)连接在拖车(1)的两端之间或尾部。7.根据权利要求1-4、6任一项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1)通过拖车轮对(4)行走在轨道(7)上,所述拖车轮对(4)与所述第二夹轨器(32)固定连接或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轨器(31)和第二夹轨器(32)均成对布置,成对布置的第一夹轨器(31)、第二夹轨器(32)均沿拖车(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1-4、6、8任一项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轨器(3)包括支撑架(3-3),支撑架(3-3)两侧分别铰接一个夹紧臂(3-1),两个夹紧臂(3-1)的顶部之间通过夹紧油缸(3-2)铰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车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3)上铰接有两对所述夹紧臂(3-1),每对夹紧臂(3-1)中的两个夹紧臂(3-1)之间均通过夹紧油缸(3-2)铰接,两对夹紧臂(3-1)沿支撑架(3-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车防溜装置,解决了现有拖车防溜装置无法满足掘进机主机在大坡度下坡工况中便捷施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拖车和夹轨器,夹轨器与轨道或/和路轨相配合,所述夹轨器包括第一夹轨器和第二夹轨器,第一夹轨器通过长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拖车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夹轨器通过长度调节机构与拖车相连,或第二夹轨器直接与所述拖车相连。通过第一夹轨器、第二夹轨器与轨道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拖车的拖拉定位,第一夹轨器、第二夹轨器不仅可以与拖车行走的轨道相配合,而且也可以与其他路轨相配合。第一夹轨器通过长度调节机构与拖车相连,满足拖车随主机换步时的动作需求,在保证对拖车有效拖拉的情况下,实现主机的换步。机的换步。机的换步。
技术研发人员:
张瑞栋 毛晴松 僧雄飞 崔明明 陈卓 刘峰 王恩光 张挺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7
技术公布日:
20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