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轴承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轴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物料回收的过程中,物料中往往会夹杂一些杂物,如油污、泥沙等,如果不能除去这些杂物,将会严重影响到回收的物料的纯度,从而影响使用。为了去除物料中的物质,通常会用到摩擦清洗机,现有的摩擦清洗机包括有清洗筒,清洗筒内部设置有辊轴,物料进入到清洗筒后,被辊轴带动转动,物料之间产生摩擦、物料与辊轴的叶片产生摩擦,物料与清洗筒内壁产生摩擦,同时向清洗筒内供水,可将物料摩擦清洗,最后将物料和污水分开排出。摩擦清洗机等带水工作的设备会用到轴承结构,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水可能会沿着转轴流到轴承上,从而导致零件损坏,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轴端密封结构,该防水轴端密封结构的防水效果好,能够减少因水流至轴承导致轴承损坏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包括:
壳体;转轴,
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壳体的一侧伸至所述壳体内部;以及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迷宫密封、第一
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所述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能够阻挡水从所述壳体外部流至所述轴承上。
6.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轴套能够防止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内部零件接触。
7.作为优选,所述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按照从转轴贯穿壳体处到轴承的方向依次排列分布。
8.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轴承座和压盖,所述压盖设置在轴承座靠近轴承的一端。
9.作为优选,所述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设置在轴承与外界连通的缝隙上。
10.作为优选,所述迷宫密封为呈凹凸形状的通道结构设置,所述迷宫密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转弯位,转弯位两端的夹角呈90
°
设置。
11.作为优选,所述油脂腔的厚度大于第一油封的厚度和第二油封的厚度。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位于迷宫密封与轴承之间。
13.作为优选,所述迷宫密封设置在轴承与外界连通的缝隙的端部,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油封之间的缝隙长度大于所述迷宫密封与所述第一油封之间的缝隙长度。
14.作为优选,还包括轴承座板,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轴承座板,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板上。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通过设置有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起到了四层防水的作用。当水要从壳体的外部流入至轴承上时,需要穿过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才能到达轴承上,从而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从而减少因水流至轴承导致轴承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施例中防水轴端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施例中防水轴端密封结构的立体图。
19.附图标记:1、壳体;2、转轴;3、轴承;4、迷宫密封;5、第一油封;6、油脂腔;7、第二油封;8、轴套;9、轴承座;10、压盖;11、轴承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图1-3对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2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轴端密封结构,该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应用在摩擦清洗机等带水工作的设备中,该防水轴端密封结构能够阻挡带水工作的设备中的水流入至轴承3处,减少轴承3损坏的情况发生。
22.该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转轴2和轴承3,转轴2贯穿壳体1的一侧伸至壳体1内部,轴承3设置在转轴2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其中,壳体1内部设置有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能够阻挡水从壳体1外部流至轴承3上。通过设置有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起到了四层防水的作用。当水要从壳体1的外部流入至轴承3上时,需要穿过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才能到达轴承3上,从而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从而减少因水流至轴承3导致轴承3损坏的情况发生。
23.转轴2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轴套8,轴套8套设在转轴2的轴端上,轴套8能够防止转轴2与壳体1内部零件直接接触。由于轴套8为套设在转轴2的轴端上,所以轴套8能够防止转轴2与壳体1内部零件直接接触,因此设备在工作时轴套8会产生磨损,转轴2并不会发生磨损,轴套8磨损严重时更换即可,而无需更换体积和重量较大的转轴2,不仅更换方便,而且能大大节省材料,此外,如果没有轴套8,由于加工偏差问题,有可能转轴2与壳体1内的零件不能完全适配,而当设置有轴套8后,只需将轴套8做成与壳体1内的零件适配以及轴套8与转轴2适配后即可,从而防止加工偏差而造成不适配的问题。
24.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按照从转轴2贯穿壳体1处到轴承3的方向依次排列分布。当水要从壳体1的外部流入至轴承3上时,需要先经过迷宫密封4,迷宫密封4起到第一次阻挡水流至轴承3的作用,当水穿过迷宫密封4后会流至第一道油封,第一道油封起到第二次阻挡水流至轴承3的作用,当水穿过第一道油封后会流至油脂腔6,油脂腔6起到了第三次阻挡水流至轴承3的作用,当水穿过油脂腔6后会留置第二油封7,第二油封7起到了第四次阻挡水流入的作用,当水依次穿过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才能从壳体1外部流至轴承3上,从而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从而减少因水流至轴承3导致轴承3损坏的情况发生。
25.壳体1包括轴承座9和压盖10,压盖10设置在轴承座9靠近轴承3的一端。轴承3安装在轴承座9上,压盖10用于封住轴承座9远离壳体1的一端,采用上述结构,拆装方便,易于维修和更换零件。
26.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设置在轴承3与外界连通的缝隙上。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起到了四层防水作用,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用于阻挡水流从轴承3与外界连通的缝隙上流入至轴承3上。
27.迷宫密封4为呈凹凸形状的通道结构设置,迷宫密封4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转弯位,转弯位两端的夹角呈90
°
设置。当水流进入迷宫密封4后,水流需要绕过所有转弯位才能穿过迷宫密封4,从而增加了水流穿过迷宫密封4的难度,提高了迷宫密封4的防水效果,另外,通过将转弯位两端的夹角呈90
°
设置,一方面,在制造该迷宫密封4会比较容易,另一方面,直角的转弯位与弧形状的转弯位相比,其阻挡水流的效果更好。
28.油脂腔6的厚度大于第一油封5的厚度和第二油封7的厚度。通过在第一油封5和第二油封7之间设置一个宽度和厚度更大的油脂腔6,当水流穿过第一油封5后,油脂腔6可以更好地阻挡水流穿过,防水效果好。
29.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依次连接,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位于迷宫密封4与轴承3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将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集中在一起,使得本实施例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加容易。
30.迷宫密封4设置在轴承3与外界连通的缝隙的端部,当带水工作的设备中的水流出时,水会沿着转轴2流到壳体1附近,当水要流入壳体1内部时,水要先穿过迷宫密封4,迷宫密封4起到了阻挡水流至轴承3的作用,轴承3与第二油封7之间的缝隙长度大于迷宫密封4与第一油封5之间的缝隙长度,当水流穿过迷宫密封4后,水流经过迷宫密封4与第一油封5之间的缝隙后到达第一油封5处,当水流依次穿过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后,穿过轴承3与第二油封7之间的缝隙才能到达轴承3处,因此,即使水流穿过迷宫密封4,也会被第一油封5阻挡,水会残留在迷宫密封4与第一油封5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合理分配轴承3与第二油封7之间的缝隙长度和迷宫密封4与第一油封5之间的缝隙长度,把迷宫密封4与第一油封5之间的缝隙长度缩短,能减少残留的水量。
31.本实施例中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还包括轴承座板11,转轴2贯穿轴承座板11,壳体1设置在轴承座板11上。轴承座板11为固定设置,轴承座板11用于固定壳体1,此外,当带水工作的设备中的水流出时,轴承座板11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挡水流至壳体1内部的作用,提高了防水效果。
32.本实施例中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通过设置有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起到了四层防水的作用。当水要从壳体1的外部流入至轴承3上时,需要先经过迷宫密封4,迷宫密封4起到第一次阻挡水流至轴承3的作用,当水穿过迷宫密封4后会流至第一道油封,第一道油封起到第二次阻挡水流至轴承3的作用,当水穿过第一道油封后会流至油脂腔6,油脂腔6起到了第三次阻挡水流至轴承3的作用,当水穿过油脂腔6后会留置第二油封7,第二油封7起到了第四次阻挡水流入的作用,当水依次穿过迷宫密封4、第一油封5、油脂腔6和第二油封7才能从壳体1外部流至轴承3上,从而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从而减少因水流至轴承3导致轴承3损坏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通过设置有轴套8,由于轴套8为套设在转轴2的轴端上,所以
轴套8能够防止转轴2与壳体1内部零件直接接触,因此设备在工作时轴套8会产生磨损,转轴2并不会发生磨损,轴套8磨损严重时更换即可,而无需更换体积和重量较大的转轴2,不仅更换方便,而且能大大节省材料,此外,如果没有轴套8,由于加工偏差问题,有可能转轴2与壳体1内的零件不能完全适配,而当设置有轴套8后,只需将轴套8做成与壳体1内的零件适配以及轴套8与转轴2适配后即可,从而防止加工偏差而造成不适配的问题。
33.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壳体的一侧伸至所述壳体内部;以及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所述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能够阻挡水从所述壳体外部流至所述轴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轴套能够防止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内部零件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按照从转轴贯穿壳体处到轴承的方向依次排列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轴承座和压盖,所述压盖设置在轴承座靠近轴承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设置在轴承与外界连通的缝隙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为呈凹凸形状的通道结构设置,所述迷宫密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转弯位,转弯位两端的夹角呈90
°
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腔的厚度大于第一油封的厚度和第二油封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位于迷宫密封与轴承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设置在轴承与外界连通的缝隙的端部,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油封之间的缝隙长度大于所述迷宫密封与所述第一油封之间的缝隙长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座板,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轴承座板,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轴端密封结构,涉及轴承密封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壳体的一侧伸至所述壳体内部;以及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所述迷宫密封、第一油封、油脂腔和第二油封能够阻挡水从所述壳体外部流至所述轴承上。该防水轴端密封结构的防水效果好,能够减少因水流至轴承导致轴承损坏的情况发生。轴承损坏的情况发生。轴承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
黄伟杰 梁瑞东 闻靓 邓方强 陈杰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隽诺环保装备科技(肇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1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