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漏油疏导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石油开采现场使用的
盘根密封装置,主要由盘根盒、盘根、光杆和压盖4部分组成。盘根盒为圆环形钢筒,其中心轴向开设有用于抽油光杆穿过的通孔,光杆贯穿通孔;钢筒下端通过连接接头连接于井口上,钢筒内部设置有放置盘根的空腔,盘根套装在光杆外壁,并嵌设于空腔内部;钢筒顶端设置有与空腔适配的压盖,压盖通过压盖螺栓轴向压紧盘根,使盘根发生轴向形变,同时产生径向膨胀的趋势,进而使得盘根紧贴盘根盒内壁及光杆外壁,填满空隙,防止喷油漏油。
3.在抽油机采油过程中,光杆在通孔内持续的上下往复运动,由于光杆和盘根之间摩擦剧烈,一方面,盘根损耗大,密封性会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摩擦会导致光杆温度上升,井口原油粘度降低从而更容易溢出;此外,油层出液含水率高或地层水污染严重的高含水井,造成光杆腐蚀,密封圈失效等,这些都会造成井口盘根盒与光杆之间各个接口连接处漏油甚至发生井喷,使得原油浪费,且污染环境,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4.近年来,各大油田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改进改良井口盘根、盘根盒、光杆和密封圈的材料质量和装备技术,甚至现在已经由原来的单盘根改进为双盘根,井口漏油问题虽然有了一定的缓解,但投入也比原来大了很多,得到的却是暂时的延长盘根、光杆和密封圈的更换周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油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无人值守或井口漏油发现不及时时,井口上的漏油已经把井口场地周围大面积的土壤污染了,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
5.针对上述问题,亟待开发一种能有效解决漏油引起的环境污染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井口漏油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漏油疏导器,把漏出来的原油收集在漏油疏导器内部,再通过定向管道导向地面的污油池,并且在其上部设置有溢油管,在原油将要接近装满时,通过溢油管将其引向地面的污油池,再通过油泵对污油池内的原油进行及时处理,从而彻底解决井口漏油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不再产生落地油。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8.一种漏油疏导器,其特征是,包括
储油壶,
所述储油壶套设于光杆及盘根盒外部,其中,所述储油壶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光杆穿过的上开口,储油壶的下底面连通设置有用于固定盘根盒的连接部,储油壶的下底面还连通设有泄油管;储油壶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溢油管。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套装于盘根盒上,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盘根盒之间通过固定箍带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储油壶由前后两半拼接而成,其侧壁的接合部位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耳。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相互对应的两个孔洞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储油壶为一体成形。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内壁设置有限位凸沿。
14.进一步的,所述泄油管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泄油开关。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技术中漏油疏导器的使用,一方面,在安装时就预先在其内部灌装少量润滑油,对光杆起到润滑降温的作用,延长了光杆和盘根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漏油疏导器可以有效收集并引导盘根盒漏出来的原油流入污油池,不用考虑对盘根盒进行密封的问题,不用停机去不定期更换盘根、光杆和密封圈,增加了采油机运行时间,延长了盘根和光杆的更换周期,节约了人力和资金成本,也增加了采油量,且彻底解决了井口漏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一中漏油疏导器安装在盘根盒上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一中储油壶的结构分解图;
19.图3为实施例二中漏油疏导器安装在盘根盒上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三中漏油疏导器安装在盘根盒上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储油壶;2上开口;3连接部,31限位凸沿;4泄油管;5泄油开关;6溢油管;7连接耳;8孔洞;9固定箍带;10盘根盒;11污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2所示,一种漏油疏导器,包括储油壶1,所述储油壶1套设于光杆及盘根盒10外部,其中,所述储油壶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光杆穿过的上开口2,储油壶1的下底面连通设置有用于固定盘根盒10的连接部 3,储油壶1的下底面还连通设有泄油管4;储油壶1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溢油管6。
2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3套装于盘根盒10上,并用固定箍带9进行捆绑扎紧,实现连接部3和盘根盒10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箍带9 为活扣不锈钢扎带,可进行长度调节,固定牢靠。储油壶1材料、材质选择自由广泛(比如硬塑料、铁皮材质等)价格相对较低,适用范围较广泛,耐高温、高寒,不论是在东北零下40度,还是在新疆四五十度的高温环境下都不受任何影响,因为它不承受大气压本身以外的任何压力,承重也非常小,所以使用寿命较长。本实施例中,储油壶1选用硬质塑料材质塑形而成,在固定箍带9扎紧捆绑过程中,连接部3在固定箍带9的作用下会产生轻微变形,进而与盘根盒10之间紧密贴合,更好的实
现与盘根盒 10的固定及密封。储油壶1的直径为12cm,连接部3的直径为8.7cm,连接耳7的宽度为15mm,储油壶1的上开口2内径与光杆直径相适配,储油壶1下部的连接部3内径与盘根盒10外径相适配,储油壶1的上开口2 与下部的连接部3自上而下为垂直设计,连接部3与盘根盒10套接时贴合紧密,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在连接部3与盘根盒10接合部位可加设密封胶和生料带。
27.进一步的,所述储油壶1由前后对称的两半拼接而成,其侧壁的接合部位左右对称延伸设置有连接耳7,连接耳7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8,相互对应的两个孔洞8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实现两拼接部分的接合。两个连接耳7相互贴合的地方设置有密封垫,避免储油壶1内的原油通过两个连接耳7连接的地方泄露。
28.本实施例中,储油壶1在安装时,将储油壶1的前后两拼接部分合并,侧壁的两部分连接耳7之间用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底部的两部分半圆环状连接部3套设在盘根盒10的外部,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状连接部3,之后用固定箍带9对连接部3的外表面进行捆绑,并调节固定箍带9长度,进行锁紧,使前后两部分连接耳7之间,以及连接部3与盘根盒10之间紧密贴合并密封,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在两部分半圆环状连接部3与盘根盒10的接合部位加设密封胶和生料带,在两个连接耳7的接合面上加设密封垫,这种形式的储油壶1在安装时,不用停机,且安装方便。
29.实施例二:
30.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储油壶1为一体成形,安装时,正拿着漏油疏导器,自上而下,储油壶1底部连接部3 从光杆顶端穿过,最终将下部的连接部3套接在盘根盒10外部,用固定箍带9进行捆绑扎紧,实现二者紧密连接,为了提高密封性,在连接部3 与盘根盒10的接合部位加设密封胶和生料带,这种形式的储油壶1,需要采油机停机安装,好处是没有侧面的连接部,不用担心漏油。
31.实施例三:
32.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连接部3 的内壁上向圆心方向延伸设置一圈限位凸沿31,用于储油壶1安装时的限位,盘根盒10的顶部抵在限位凸沿31的下表面,对盘根盒10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储油壶1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滑和固定不牢靠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其它组成、结构特征以及安装方法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
3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34.使用时,先将漏油疏导器安装在盘根盒10上,后向储油壶1内灌装少量润滑油,并使其浸没盘根盒10的上部,对光杆起到润滑降温的作用,漏出来的原油会自动收集在储油壶1里,并通过泄油管4导向地面的污油池11,在储油壶1快满时,其上部的溢油管6,会把即将溢出来的油引向地面的污油池11,在污油池11流满之后用油泵及时抽走,从而彻底解决井口漏油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不再产生落地油。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漏油疏导器,其特征是,包括储油壶(1),所述储油壶(1)套设于光杆及盘根盒(10)外部,其中,所述储油壶(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光杆穿过的上开口(2),储油壶(1)的下底面连通设置有用于固定盘根盒(10)的连接部(3),储油壶(1)的下底面还连通设有泄油管(4);储油壶(1)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溢油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油疏导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3)套装于盘根盒(10)上,且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盘根盒(10)之间通过固定箍带(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油疏导器,其特征是,所述储油壶(1)由前后两半拼接而成,其侧壁的接合部位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耳(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漏油疏导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耳(7)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8),相互对应的两个孔洞(8)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油疏导器,其特征是,所述储油壶(1)为一体成形。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漏油疏导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3)内壁设置有限位凸沿(3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油疏导器,其特征是,所述泄油管(4)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泄油开关(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油疏导器,涉及油田井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储油壶,所述储油壶套设于光杆及盘根盒外部,其中,所述储油壶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光杆穿过的上开口,储油壶的下底面连通设置有用于固定盘根盒的连接部,储油壶的下底面还连通设有泄油管;储油壶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溢油管。本实用新型延长了盘根、光杆和密封圈的更换周期,节约了人力和资金成本;增加了采油工作时间,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且可有效解决井口漏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染问题。染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赵阿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赵阿奇
技术研发日:
2022.10.14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