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管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热电联产
装置,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及涉及发电厂节能降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2.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尤其光伏发电发展迅速,但是有研究表明:一般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在30%以下,电池表面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约有70%未能转换为电能,绝大部分转换为热能,同时光伏电池的温度每上升1度,电池的光电效率会下降约0.4%,使得光伏电池升温,光电转换效率有所下降。如果在电池背面设置降温通道,通过吸热介质将热量带走,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如果将吸收的热量进行存储并利用,则这种系统在进行光电发电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热能,可称之为光伏/热(pv/t)系统。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系统由于同时使用光伏(pv)系统和集热系统而同时产生电能和热能,虽然一体化(pv/t)装置可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产出部分热量,但是目前对于pv/t和热泵、储热装置、储电装置协同工作的具体应用还较少,大都在实验研究阶段。
3.一般热电联产是通过燃烧煤将化学能转化电能和提供外部用户所需要的热能,由于水的热传递性能好,热容量高,被火力发电厂广泛利用,热电联产利用加热水实现发电和对外供热。如果利用其它热能提高水温度就降低煤的用量。
4.当气温低至0度以下的时候,水就会结冰并且体积增加10%左右。水管内的水由于结冰体积变大,从而内压增强,就容很易产生水管胀裂的现象。通常
管道防冻措施有保证管道持续流动水;包裹电伴热带,这种方法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节能装置,包括补给水处理设备、加热设备、补给水管道和节能装置,
所述补给水处理设备、加热设备和节能装置分别与补给水管道连接,所述节能装置包括送管道和一体化(pv/t)装置,所述一体化(pv/t)装置进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变频泵、进液阀和第一温度计输,所述一体化(pv/t)装置出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计、出液
阀门、第二止回阀、气体排放管道和压缩空气供气管道。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压缩空气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和压缩空气进气阀门。
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气体排放管道上设置有排空阀门。
12.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压缩空气供气管道上连接有空气压缩机。
13.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一体化(pv/t)装置进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还设置有回收或排污管。
14.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回收或排污管上设置有回流阀门。通过回收或排污管可以将管道中的液体排出或回收,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寒冷的环境下及液体回收利用。
15.所述补给水处理设备提供补给水,所提供补给水是天然水经过各种方法净化处理后,用来补充热力设备汽水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也称为锅炉补给水,所述加热设备是火电厂内提高进锅炉补给水温度设备,所述空气压缩机可根据火电厂实际情况加装或利用已有设备提供压缩空气,所提供压缩空气无带水和带油等杂质,满足输送管道补给水条件要求的压缩空气,所述光伏面板温度计位光伏电池板背面于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为检测输送管道内液体温度。所述补给水处理设备通过补给水管道连接加热设备一端。所述补给水管道一端连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接加热设备。所述输送管道两端连接有节能装置。所述节能装置包括第一温度计、止回阀、变频泵、进液阀门、一体化(pv/t)装置、第二温度计、出液阀门、止回阀。所述变频泵安装在止回阀和进液阀门之间。所述变频泵通过输送管道与一体化(pv/t)装置连接。所述一体化(pv/t)装置安装在进液阀门和出液阀门。所述一体化(pv/t)装置通过输送管道与加热设备连接。所述一体化(pv/t)装置和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进液阀门、出液阀门、两止回阀、两个温度计。
16.所述补给水处理设备和一体化(pv/t)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回收或排污管,在回收或排污管上设置有回流阀门。通过回收或排污管可以将管道中的液体排出或回收,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寒冷的环境下及液体回收利用。
17.所述加热设备和一体化(pv/t)装置之间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供气管道、止回阀、压缩空气进气阀门、气体排放管道和排空阀门,将压缩空气机连接压缩空气供气管道,通过压缩空气向输送管道挤出输送管道中的液体,而气体排放管道可以更好的将输送管道中空气向外排出,所述压缩空气供气管道和气体排放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18.(三)有益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装置,具备以下优点:
2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一体化(pv/t)装置和补给水处理设备结合会产生以下好处:
21.第一、补给水处理设备中的液体在通过一体化(pv/t)装置的内部时会对一体化(pv/t)装置进行降温冷却,使得其温度不会过高,一直处于高效发电的状态;
22.第二、液体在经过pv/t装置时被加热,加热后的液体再输送到加热设备时,由于其进入温度升高,进而会缩短其后期加热的能量消耗,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3.第三、回收或排污管、回流阀门、压缩空气机、压缩空气供气管道、压缩空气进气阀门、气体排放管道和排气阀门的配合设计可以很好地将管道中的液体向外排放或回收,避免其在环境温度低至0度以下出现管道冻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节能装置整体系统图。
25.图中:1、补给水处理设备;2、补给水管道;3、加热设备;4、输送管道;5、第一温度计;6、止回阀;7、变频泵;8、进液阀门;9、一体化(pv/t)装置;10、光伏面板温度计;11、第二
温度计;12、出液阀门;13、止回阀;14、回流阀门;15、回收或排污管;16、气体排放管道;17、排空阀门;18空气压缩机;19、压缩空气供气管道;20、止回阀;21、压缩空气进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一种节能装置,包括补给水处理设备1、加热设备3、补给水管道2和节能装置,所述补给水处理设备1、加热设备3和节能装置分别与补给水管道2连接,所述节能装置包括输送管道4和一体化(pv/t)装置9,所述一体化(pv/t)装置9进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4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6、变频泵7、进液阀8和第一温度计5,所述一体化(pv/t)装置9出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4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计11、出液阀门12、第二止回阀13、气体排放管道16和压缩空气供气管道19。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空气供气管道19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20和压缩空气进气阀门21。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排放管道16上设置有排空阀门17。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空气供气管道19上连接有空气压缩机18。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pv/t)装置9进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4上还设置有回收或排污管14。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收或排污管14上设置有回流阀门15。通过回收或排污管可以将管道中的液体排出或回收,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寒冷的环境下及液体回收利用。
34.实施例二:
35.综上,在使用过程中,当全天气温高于0度,白天一体化(pv/t)装置9开始工作,满足光伏面板温度计10温度高于第一温度计5温度,补给水处理设备1中的液体通过补给水管道2向外输送,沿着输送管道4进行输送,依次经过止回阀6、变频泵7、进液阀门8、一体化(pv/t)装置9、第二温度计11、出液阀门12、止回阀13,最终进入到加热设备3中,此时,止回阀6、进液阀门8、出液阀门12、止回阀13处于打开状态,回流阀门14、排空阀门17、压缩空气进气阀门21、止回阀20处于关闭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根据第一温度计5和第二温度计11的温度调节变频泵7控制的温度差在5-20度,当变频泵7的频率低于十赫兹时,间歇开启变频泵7。
36.实施例三:
37.综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以下条件:当全天气温高于0度(如阴雨天),光伏面板温度计10温度低于第一温度计5温度,光伏面板温度计10温度与第一温度计5温度温差不大,此时,关停变频泵7,止回阀6、进液阀门8、出液阀门12、止回阀13、回流阀门14、排空阀门17、压缩空气进气阀门21、止回阀20处于关闭的状态。
38.实施例四:
39.综上,在使用过程中,当夜间气温低于零度或全天气温低于零度时,关停变频泵7,
关闭进液阀门8、出液阀门12,止回阀13和止回阀6处于关闭的状态,先打开回收或排污管15上的回流阀门14,此时,气体排放管道16上的排气阀门17处于关闭状态,再启动空气压缩机18打开压缩空气供气管道19的压缩空气进气阀门21,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供气管道19注入到输送管道4中,输送管道4中的液体在压缩空气的挤压下全部向回收或排污管15排出,当液体全部排放后,关停空气压缩机18,关闭压缩空气供气管道19的压缩空气进气阀门21和回收或排污管15上的回流阀门14,打开气体排放管道16上的排空阀门17,将压缩空气向外排出,防止输送管道4出现冻裂的情况。
40.实施例五:
41.综上,在使用过程中,当白天天气温高于0度,输送管道4内充满气体,一体化(pv/t)装置9开始工作,满足光伏面板温度计10温度高于第一温度计5温度5-20度,补给水处理设备1中的液体通过补给水管道2向外输送,沿着输送管道4进行输送,依次经过止回阀6、变频泵7、进液阀门8、一体化(pv/t)装置9、第二温度计11、排空阀门17、气体排放管道16,最终将输送管道4内气体通过气体排放管道16排出,此时,止回阀6、进液阀门8、排空阀门17处于打开状态,回流阀门14、压缩空气进气阀门21、止回阀20、出液阀门12、止回阀13处于关闭的状态,启动变频泵7当输送管道4内空气全部排出后,关气体排放管道16上的排空阀门17,同时开启出液阀门12,此时,止回阀6、进液阀门8、出液阀门12、止回阀13处于打开状态,回流阀门14、排空阀门17、压缩空气进气阀门21、止回阀20处于关闭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根据第一温度计5和第二温度计11的温度调节变频泵7控制的温度差在5-20度,当变频泵7的频率低于十赫兹时,间歇开启变频泵7。
42.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先考虑焊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装置,包括补给水处理设备、加热设备、补给水管道和节能装置,所述补给水处理设备、加热设备和节能装置分别与补给水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和一体化(pv/t)装置,所述一体化(pv/t)装置进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变频泵、进液阀和第一温度计,所述一体化(pv/t)装置出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计、出液阀门、第二止回阀、气体排放管道和压缩空气供气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和压缩空气进气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放管道上设置有排空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供气管道上连接有空气压缩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pv/t)装置进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还设置有回收或排污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或排污管上设置有回流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包括补给水处理设备、加热设备、补给水管道和节能装置,所述补给水处理设备、加热设备和节能装置分别与补给水管道连接,所述节能装置包括送管道和一体化(PV/T)装置,所述一体化(PV/T)装置进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变频泵、进液阀和第一温度计,所述一体化(PV/T)装置出水端对应的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计、出液阀门、第二止回阀、气体排放管道和压缩空气供气管道。补给水处理设备中的液体在通过一体化(PV/T)装置的内部时会对一体化(PV/T)装置进行降温冷却,使得其温度不会过高,一直处于高效发电的状态。另外通过回收或排污管、压缩空气供气管道、气体排放管道上设备防止输送管道冻裂及输送管道内液体回收或排出。冻裂及输送管道内液体回收或排出。冻裂及输送管道内液体回收或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
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林军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