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
背景技术:
2.有机光电导鼓是光激发下能形成光生
载流子并迁移的电摄影成像的“心脏”部件,1998年世界opc的产量为1亿1千万只,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应及相关的产业已成为年递过15%的朝阳产业,opc鼓的结构,按其功能可分为导电
基体、阻挡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光生载流子传输层等四层,有的最外表还涂保护层,其中光生载流子发生层是opc鼓的核心,opc鼓的光生载流子发生层是指在光激发时能引起光生载流子的形成和迁移的高技术有机材料;
3.激光打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有机光电导鼓进行拆卸更换检修的作用,如果无法快速的实现对有机光电导鼓的拆卸更换作用,将会影响激光打印设备的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通过
螺纹轴的转动带动卡紧杆在对应的
圆孔的内侧沿上下方向滑动,通过卡紧杆向下的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稳固的卡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需要拆卸时,通过螺纹轴的转动带动卡紧杆在对应的圆孔的内侧向上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快速的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实现拆除更换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包括圆筒形导电基体和拆装单元;
6.圆筒形导电基体: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外侧中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内部外侧涂抹有一层阻挡层,所述阻挡层的外侧涂抹有一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所述光生载流子发生层的外侧涂抹有一层光生载流子传输层;
7.拆装单元:包含有圆孔、卡紧杆、螺纹轴和动力组件,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的内部上侧的左右两端分别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个圆孔,两个圆孔的内侧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一个卡紧杆,两个卡紧杆的外侧下端与外部连接轴的上侧左右两端之间配合连接,两个圆孔的内侧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轴,两个螺纹轴的外侧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卡紧杆的中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的上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螺纹轴的上端之间配合连接的动力组件。
8.通过圆环槽使阻挡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稳固的涂布在圆筒形导电基体的外侧,通过圆筒形导电基体、阻挡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光电导鼓,通过动力组件带动对应的螺纹轴的转动,通过螺纹轴的转动
带动卡紧杆在对应的圆孔的内侧沿上下方向滑动,通过卡紧杆向下的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稳固的卡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需要拆卸时,通过螺纹轴的转动带动卡紧杆在对应的圆孔的内侧向上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快速的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实现拆除更换的作用。
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含有圆柱槽二、圆盘和六边形槽,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的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圆柱槽二,所述圆盘设置有两个,两个圆盘各自通过一个螺纹轴的上端与对应的圆柱槽二的内侧之间转动连接,两个圆盘的上端中部分别开设有一个六边形槽。
10.通过圆柱槽二实现对圆盘的隐藏作用,在六边形槽的作用下,通过外部内六角扳手带动圆盘在圆柱槽二的内侧实现转动的作用,通过圆盘的转动带动螺纹轴的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还包含有弹簧,两个圆孔的内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弹簧,两个弹簧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卡紧杆的上端外侧之间固定连接。
12.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卡紧杆在对应的圆孔的内侧有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卡紧杆的外侧下端与外部连接轴的外部上侧之间稳固的卡接在一起。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卡槽和凸刺,所述圆环槽的内侧左右两端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一圈卡槽,每个卡槽的内侧分别卡接有一个凸刺。
14.通过卡槽实现对凸刺的卡紧作用,通过凸刺增加阻挡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的前后两侧与圆环槽内部前后两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5.进一步的,还包括长键槽,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个长键槽,两个长键槽的内侧与外部连接轴左右两侧设置的键块的外侧之间滑动连接。
16.在两个长键槽的内侧与外部连接轴左右两侧设置的键块的外侧之间的滑动连接作用下,使圆筒形导电基体更稳固的连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
17.进一步的,所述涂抹的阻挡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采用浸涂法涂布在圆筒形导电基体外侧。
18.采用浸涂法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涂料损失少的优点。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具有以下好处:
20.1、本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设置有卡槽和凸刺,通过卡槽实现对凸刺的卡紧作用,通过凸刺增加阻挡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的前后两侧与圆环槽内部前后两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1.2、本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设置有拆装单元,通过圆柱槽二实现对圆盘的隐藏作用,在六边形槽的作用下,通过外部内六角扳手带动圆盘在圆柱槽二的内侧实现转动的作用,通过圆盘的转动带动螺纹轴的转动;
22.3、通过螺纹轴的转动带动卡紧杆在对应的圆孔的内侧沿上下方向滑动,通过卡紧杆向下的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稳固的卡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需要拆卸时,通过螺纹轴的转动带动卡紧杆在对应的圆孔的内侧向上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快速的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实现拆除更换的作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中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导电基体、2圆环槽、3阻挡层、4光生载流子发生层、5光生载流子传输层、6拆装单元、61圆孔、62卡紧杆、63螺纹轴、64圆柱槽二、65圆盘、66六边形槽、67弹簧、7卡槽、8凸刺、9长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包括圆筒形导电基体1和拆装单元6;
29.圆筒形导电基体1: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之间配合连接,圆筒形导电基体1外侧中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圆环槽2,圆环槽2的内部外侧涂抹有一层阻挡层3,阻挡层3的外侧涂抹有一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的外侧涂抹有一层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
30.拆装单元6:包含有圆孔61、卡紧杆62、螺纹轴63和动力组件,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内部上侧的左右两端分别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个圆孔61,两个圆孔61的内侧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一个卡紧杆62,两个卡紧杆62的外侧下端与外部连接轴的上侧左右两端之间配合连接,两个圆孔61的内侧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轴63,两个螺纹轴63的外侧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卡紧杆62的中部之间螺纹连接,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上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螺纹轴63的上端之间配合连接的动力组件。
31.通过圆环槽2使阻挡层3、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稳固的涂布在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外侧,通过圆筒形导电基体1、阻挡层3、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光电导鼓,通过动力组件带动对应的螺纹轴63的转动,通过螺纹轴63的转动带动卡紧杆62在对应的圆孔61的内侧沿上下方向滑动,通过卡紧杆62向下的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1稳固的卡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需要拆卸时,通过螺纹轴63的转动带动卡紧杆62在对应的圆孔61的内侧向上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1快速的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实现拆除更换的作用。
32.动力组件包含有圆柱槽二64、圆盘65和六边形槽66,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圆柱槽二64,圆盘65设置有两个,两个圆盘65各自通过一个螺纹轴63的上端与对应的圆柱槽二64的内侧之间转动连接,两个圆盘65的上端中部分别开设有一个六边形槽66。
33.通过圆柱槽二64实现对圆盘65的隐藏作用,在六边形槽66的作用下,通过外部内六角扳手带动圆盘65在圆柱槽二64的内侧实现转动的作用,通过圆盘65的转动带动螺纹轴63的转动。
34.动力组件还包含有弹簧67,两个圆孔61的内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弹簧67,两个
弹簧67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卡紧杆62的上端外侧之间固定连接。
35.在弹簧67的作用下使卡紧杆62在对应的圆孔61的内侧有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卡紧杆62的外侧下端与外部连接轴的外部上侧之间稳固的卡接在一起。
36.还包括卡槽7和凸刺8,圆环槽2的内侧左右两端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一圈卡槽7,每个卡槽7的内侧分别卡接有一个凸刺8。
37.通过卡槽7实现对凸刺8的卡紧作用,通过凸刺8增加阻挡层3、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的前后两侧与圆环槽2内部前后两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8.还包括长键槽9,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个长键槽9,两个长键槽9的内侧与外部连接轴左右两侧设置的键块的外侧之间滑动连接。
39.在两个长键槽9的内侧与外部连接轴左右两侧设置的键块的外侧之间的滑动连接作用下,使圆筒形导电基体1更稳固的连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
40.涂抹的阻挡层3、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采用浸涂法涂布在圆筒形导电基体1外侧。
41.采用浸涂法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涂料损失少的优点。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的工作原理如下:
43.通过圆环槽2使阻挡层3、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稳固的涂布在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外侧,采用浸涂法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涂料损失少的优点,通过卡槽7实现对凸刺8的卡紧作用,通过凸刺8增加阻挡层3、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的前后两侧与圆环槽2内部前后两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圆筒形导电基体1、阻挡层3、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光电导鼓,通过圆柱槽二64实现对圆盘65的隐藏作用,在六边形槽66的作用下,通过外部内六角扳手带动圆盘65在圆柱槽二64的内侧实现转动的作用,通过圆盘65的转动带动螺纹轴63的转动,通过螺纹轴63的转动带动卡紧杆62在对应的圆孔61的内侧沿上下方向滑动,通过卡紧杆62向下的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1稳固的卡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需要拆卸时,通过螺纹轴63的转动带动卡紧杆62在对应的圆孔61的内侧向上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1快速的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实现拆除更换的作用,在弹簧67的作用下使卡紧杆62在对应的圆孔61的内侧有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卡紧杆62的外侧下端与外部连接轴的外部上侧之间稳固的卡接在一起,在两个长键槽9的内侧与外部连接轴左右两侧设置的键块的外侧之间的滑动连接作用下,使圆筒形导电基体1更稳固的连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导电基体(1)和拆装单元(6);圆筒形导电基体(1):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1)外侧中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圆环槽(2),所述圆环槽(2)的内部外侧涂抹有一层阻挡层(3),所述阻挡层(3)的外侧涂抹有一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所述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的外侧涂抹有一层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拆装单元(6):包含有圆孔(61)、卡紧杆(62)、螺纹轴(63)和动力组件,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内部上侧的左右两端分别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个圆孔(61),两个圆孔(61)的内侧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一个卡紧杆(62),两个卡紧杆(62)的外侧下端与外部连接轴的上侧左右两端之间配合连接,两个圆孔(61)的内侧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轴(63),两个螺纹轴(63)的外侧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卡紧杆(62)的中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上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螺纹轴(63)的上端之间配合连接的动力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含有圆柱槽二(64)、圆盘(65)和六边形槽(66),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圆柱槽二(64),所述圆盘(65)设置有两个,两个圆盘(65)各自通过一个螺纹轴(63)的上端与对应的圆柱槽二(64)的内侧之间转动连接,两个圆盘(65)的上端中部分别开设有一个六边形槽(6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含有弹簧(67),两个圆孔(61)的内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弹簧(67),两个弹簧(67)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卡紧杆(62)的上端外侧之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槽(7)和凸刺(8),所述圆环槽(2)的内侧左右两端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一圈卡槽(7),每个卡槽(7)的内侧分别卡接有一个凸刺(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键槽(9),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个长键槽(9),两个长键槽(9)的内侧与外部连接轴左右两侧设置的键块的外侧之间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的阻挡层(3)、光生载流子发生层(4)和光生载流子传输层(5)采用浸涂法涂布在圆筒形导电基体(1)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涉及激光打印有机光电导鼓技术领域,包括圆筒形导电基体和拆装单元;圆筒形导电基体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圆筒形导电基体外侧中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内部外侧涂抹有一层阻挡层,所述阻挡层的外侧涂抹有一层光生载流子发生层,所述光生载流子发生层的外侧涂抹有一层光生载流子传输层;通过螺纹轴的转动带动卡紧杆在对应的圆孔的内侧沿上下方向滑动,通过卡紧杆向下的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稳固的卡接在外部连接轴的外侧,需要拆卸时,通过螺纹轴的转动带动卡紧杆在对应的圆孔的内侧向上滑动,使圆筒形导电基体快速的从外部连接轴的外侧实现拆除更换的作用。除更换的作用。除更换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
李其文 李其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淮安展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6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