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纯电动冷链运输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
电源压缩冷凝
机组模块及应用该冷凝机组模块的新能源轻型冷链运输货车。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冷链运输领域,中小型冷链运输车辆大多选用经济型的非独立制冷机组,其配置的制冷压缩机一般为开启式压缩机,其工作时动力源是由车用底盘发动机通过皮带轮与压缩机配置的电磁离合器由传动皮带来驱动制冷压缩机,从而为车厢的货品提供恒温的冷(热)源,达到货品的保鲜要求。由于传统车辆制造商所配置的底盘发动机规格型号不同,其给与压缩机的皮带轮规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各冷机生产商须根据车厂底盘发动机来配置带轮规格尺寸。这样就决定了各冷机厂商无法以一款标准模式的机组模块来满足多种不同的使用要求。
3.目前,全电型新能源货车替代传统燃油型货车已成为冷链运输领域的大势所趋。新能源中小型货车的动力源通常都是配置大容量可充电的锂电池为车用直流电机提供能源并驱动车辆的行驶。而所用的锂电池都有容量限制,如此,车辆在驻车预冷、货品装载、等待装卸货、停车充电时,制冷系统是须保证持续工作的,如此将会不断的消耗电池的电量,缩短整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双电源供电的压缩冷凝机组模块;以及应用该压缩冷凝机组模块的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源密封箱、全封闭压缩机、风冷凝器、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ac/dc电源模块和变频模块;电源密封箱、全封闭压缩机及风冷凝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在电源密封箱内设置有冷却盘管;
所述全封闭压缩机的制冷剂进出口分别与冷却盘管出口、风冷凝器进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ac/dc电源模块、变频模块分别安装在电源密封箱内。
6.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密封箱包括箱体、与箱体配合的箱盖,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设有密封垫,在箱体侧板和顶板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冷却盘管进口和出口穿过的通孔。
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安装有风扇。
8.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密封箱内充注有干燥氮气。
9.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的输入电源为dc270v-700v,输出电源为ac380v/50hz。所述ac/dc电源模块输入电源为三相ac380v/50hz,输出电源为dc12v或dc24v。
10.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的机架固定安装在货车车厢前部,在货车车厢内
安装有蒸发器,蒸发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上风冷凝器出口和冷却盘管进口相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为冷风机、水箱式蒸发器或蓄冷式蒸发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由于选用全封闭压缩机来替代传统的开启式压缩机,因此减少了制冷系统的泄漏隐患。
13.由于配置了高压直流dc/ac逆变模块、ac/dc电源模块及变频模块,使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具备接入车载锂电池供电和普通民用市电供电两种模式,如此,可以使货车在驻车预冷、货品装载、等待装卸货、停车充电时,可直接用普通民用市电为制冷系统供电;车辆行驶时,切换至锂电池供电模式,这样可以减少在停车时锂电池的损耗,延长整车的续航里程。
14.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通过机架整体安装在车厢前部,这样原车无需进行过多的结构修改即可实现安装,既能满足新车的快速安装,也非常方便现有旧车辆的改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中电源密封箱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中制冷剂回路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包括机架1、电源密封箱2、全封闭压缩机3、风冷凝器4、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5、ac/dc电源模块6和变频模块7。其中,电源密封箱2、全封闭压缩机3及风冷凝器4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在电源密封箱2内设置有冷却盘管8。所述全封闭压缩机3的制冷剂进口(回流口)与冷却盘管8的出口82通过管道相连通;全封闭压缩机3的制冷剂出口与风冷凝器4的进口通过管道相连通。在实际应用中,冷却盘管8的进口81和风冷凝器4的进口分别用于连接外置的蒸发器。
21.所述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5、ac/dc电源模块6、变频模块7分别安装在电源密封箱2内。在机架1一次安装有全封闭压缩机3的启动器30和控制用的继电器盒9及电路板盒10。
22.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电源密封箱2包括箱体21、与箱体配合的箱盖22,在箱体21和箱盖22之间设有密封垫23。在箱体21一个侧板和顶板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冷却盘管进口和出口穿过的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冷却盘管安装后,进口和出口分别安装在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处,且连接处密封处理。在箱体21的底板上安装有电缆格兰头26,用于固定和保护进出密封箱的电缆。
23.另外,在所述箱体21内两侧各安装有一风扇27。通过风扇27的转动来进行密封箱内气流的流动,使密封箱内气体能够跟冷却盘管更好的进行热交换,以抵消安装的箱体内发热部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热交换,还可以往电源密封箱2内充
注有干燥氮气,作为冷量传递的媒介,提高热交换效率。
24.所述高压直流dc/ac逆变模块5的输入电源为dc270v-700v,输出电源为ac380v/50hz;所述ac/dc电源模块6输入电源为三相ac380v/50hz,输出电源为dc12v或dc24v。输出电源为dc12v或dc24v为风扇27等供电;变频模块7为全封闭压缩机提供三相ac220v/50~60hz的电源。通过密封箱内各模块多路电源的输出功能,可以给不同的末端提供合适的电源。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包括上述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100,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100的机架固定安装在货车车厢200前部,在货车车厢200内安装有蒸发器300,蒸发器300的进口与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上风冷凝器4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蒸发器300的出口与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上冷却盘管8进口通过管道相连通。具体的,所述蒸发器300为冷风机,除了为冷风机外,还可以是水箱式蒸发器或蓄冷式蒸发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其他类型的蒸发器也可以,只要为货品提供合适的保鲜温度即可。
26.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100机架安装后,再通过电缆与车载电源连接,并连接市电接入电缆。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驻车预冷、货品装载、等待装卸货、停车充电)时,只要附近区域有标准的三相ac380v/50hz交流市电插座,接上普通市电后机组即可运行工作,而车载容量有限的锂电池无需提供电能。当车辆完成预冷、装卸和充电等工作后,只要切断市电电源,机组即可恢复路用工作模式,此时由车载电源供电。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多种不同运输货品的保温保鲜需求。
27.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源密封箱、全封闭压缩机、风冷凝器、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ac/dc电源模块和变频模块;电源密封箱、全封闭压缩机及风冷凝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在电源密封箱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全封闭压缩机的制冷剂进出口分别与冷却盘管出口、风冷凝器进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ac/dc电源模块、变频模块分别安装在电源密封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密封箱包括箱体、与箱体配合的箱盖,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设有密封垫,在箱体侧板和顶板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冷却盘管进口和出口穿过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安装有风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密封箱内充注有干燥氮气。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dc/ac逆变模块的输入电源为dc270v-700v,输出电源为ac380v/50hz;所述ac/dc电源模块输入电源为三相ac380v/50hz,输出电源为dc12v或dc24v。6.一种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的机架固定安装在货车车厢前部,在货车车厢内安装有蒸发器,蒸发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上风冷凝器出口和冷却盘管进口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冷风机、水箱式蒸发器或蓄冷式蒸发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及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其中,双电源压缩冷凝机组模块包括机架、电源密封箱、全封闭压缩机、风冷凝器、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AC/DC电源模块和变频模块;在电源密封箱内设有冷却盘管;全封闭压缩机的制冷剂进出口分别与冷却盘管出口、风冷凝器进口相连通;高压直流电源DC/AC逆变模块、AC/DC电源模块、变频模块分别安装在电源密封箱内。应用有前述机组模块的新能源电动冷链运输货车,具备接入车载电池供电和普通民用市电供电两种模式运行制冷功能,驻车时用市电为制冷系统供电;车辆行驶时,切换至锂电池供电模式,可以减少在停车时锂电池的损耗,延长整车的续航里程。延长整车的续航里程。延长整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研发人员:
张跃国 庞康全 李永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力通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6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