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修模式下
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乙烯储罐内的液态乙烯通过转输泵加压输送至乙烯
汽化器,再通过乙烯汽化器升温将液态转化为气态输送至乙烯储运中心与乙烯外送管道汇合后送至下游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
3.乙烯储罐为低温罐,正常生产时汽化的乙烯通过气相平衡线返回至系统中;但在停工检修状态下(检修平均周期为每两年一次,每次一个月左右),因乙烯储罐内有物料,乙烯依然有汽化,须安排对乙烯储罐消压,否则会对储罐造成损坏。目前是通过排火炬焚烧的方式来维持罐压,这样不仅浪费了原料,同时燃烧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解决了维修模式下采用排火炬焚烧的方式来维持罐压导致的原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外部乙烯储罐、乙烯
换热器、凝液罐、储运中心乙烯储罐、乙烯汽化器以及甲醇汽化器,所述外部乙烯储罐与乙烯换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乙烯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凝液罐入口相连,凝液罐出口通过乙烯凝液返回管路与储运中心乙烯储罐的入口相连,储运中心乙烯储罐的出口端通过乙烯返输泵与乙烯换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乙烯换热器的的管程出口与乙烯汽化器的管程入口相连,乙烯汽化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下游eo生产装置。
7.进一步的,所述甲醇汽化器与乙烯汽化器的壳程管路相连接,用于对乙烯汽化罐内的液态乙烯进行加热。
8.进一步的,所述甲醇汽化器入口外接于管网蒸汽,用于对甲醇汽化器内的甲醇进行加热,出口处连接为冷凝水出口。
9.进一步的,所述外部乙烯储罐与乙烯换热器壳程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切断阀、压力调节阀。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不增加其他能耗的情况下,通过新增一条消压管线,设置乙烯换热器和凝液罐及其他调节阀、切断阀、等仪表附件将外部乙烯储罐检修状况下汽化的乙烯送至储运中心液化回收,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原料损耗减少了浪费。另外,在换热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乙烯气的热量提升了储运中心进汽化器的液态乙烯温度,起到了降低储运中心蒸汽单耗节省蒸汽费用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12.图1为现有技术的乙烯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改造前);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改造后)。
14.图中:1、外部乙烯储罐;2、乙烯换热器;3、凝液罐;4、储运中心乙烯储罐;5、乙烯汽化器;6、甲醇汽化器;7、乙烯凝液返回管路;8、下游eo生产装置;9、管网蒸汽;10、冷凝水出口;11、切断阀;12、压力调节阀;13、乙烯返输泵。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实际生产过程中乙烯储罐内的液态乙烯通过转输泵加压输送至汽化器,再通过汽化器升温将液态转化为气态输送至乙烯储运中心与乙烯外送管道汇合后送至下游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外部乙烯储罐为低温罐,正常生产时汽化的乙烯通过气相平衡线返回至系统中,该装置在正常生产时没有问题,但当停工检修状态下(检修周期为每两年一次,每次一个月)时,由于外部乙烯储罐有物料,乙烯依然有汽化,须安排对乙烯罐消压,目前是通过排火炬焚烧的方式来维持罐压,这样不仅浪费了原料,同时燃烧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17.如图2所示,为改进后的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外部乙烯储罐1、乙烯换热器2、凝液罐3、储运中心乙烯储罐4、乙烯汽化器5以及甲醇汽化器6,其中,外部乙烯储罐1与乙烯换热器2的壳程入口相连,外部乙烯储罐1与乙烯换热器2壳程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切断阀11和压力调节阀12,乙烯换热器2的壳程出口与凝液罐3入口相连,凝液罐3出口通过乙烯凝液返回管路7与储运中心乙烯储罐4的入口相连,储运中心乙烯储罐4的出口端通过乙烯返输泵13与乙烯换热器2的管程入口相连,乙烯换热器2的的管程出口与乙烯汽化器5的管程入口相连,乙烯汽化器5的管程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下游eo生产装置8。
18.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甲醇汽化器6与乙烯汽化器5的壳程管路相连接,甲醇汽化器入口外接于管网蒸汽,用于对甲醇汽化器内的甲醇进行加热汽化,出口处连接为冷凝水出口,加热后的甲醇气进入汽化器用于对乙烯汽化器内的液态乙烯进行加热。
19.具体在工作时,外部乙烯储罐的热的乙烯气,首先进入到乙烯换热器的壳层中,储运中心乙烯返输泵出口的冷的液态乙烯(零下100度左右)进入到换热器的管层,二者在乙烯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热的乙烯气经过换热后,温度降低,进入到凝液罐进行冷凝成液态,通过乙烯凝液返回管路重新返回到储运中心乙烯储罐中,而换热器管程的冷的液态已经经过换热后,温度有所上升(零下80-90度)而后进入乙烯汽化器进行汽化,经过换热器换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入汽化器的液态乙烯的温度,节省了热源的使用量。
20.乙烯汽化器与甲醇汽化器相连通,甲醇汽化器外接来自管网的蒸汽(通常200度左右),首先管网的蒸汽进入甲醇汽化器,将液态甲醇加热为气态,加热后的冷凝水(约70-80
度)通过冷凝水出口排出,而汽化后的甲醇进入到乙烯汽化器的壳程中,对乙烯汽化器管程中液态乙烯进行汽化,经过汽化器汽化后的乙烯通过管路输送到下游eo生产装置中。
2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管网蒸汽先加热甲醇气,再由甲醇气加热液态乙烯的间接加热方式,而不是直接采用管网蒸汽加热乙烯,一方面可以防止当管网蒸汽供应出现故障时,甲醇气加热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用于水的凝固温度为零度,而待加热液态乙烯的温度为零下90度左右,直接采用管网蒸汽加热乙烯,存在加热蒸汽被冷凝冻住的隐患。
22.综上,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在不增加其他能耗的情况下,通过在储运中心的乙烯输送管道上引出一条消压管线,设置乙烯换热器和凝液罐及其他调节阀、切断阀、等仪表附件,将外部乙烯储罐内的乙烯气和储运中心乙烯返输泵出口冷的液态乙烯进行换热,气态走壳程,液态走管程,换热后壳程中冷凝下来的液态再通过凝液罐收集,然后进入储运中心液态低温乙烯储罐回收,管程液态乙烯经过升温后继续送至汽化器汽化。本实用新型装置彻底解决了外部乙烯储罐在检修状况下无法维持罐压,需要将储罐内汽化乙烯送至火炬焚烧了维持罐压的问题。
23.该装置工艺改进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从历史数据来看,设备停工检修平均每两年检修一次,每次为期一个月左右,通过排火炬焚烧的方式来维持罐压的话,汽化排放的乙烯气在200吨左右,按目前乙烯市场价格1000美金/吨左右,汇率6.5测算,每两年可减少原料损耗费6.5*1000*200=130(万元),即每年65万元左右。此外,过程中同时利用了乙烯气的热量提升了储运中心进汽化器的液态乙烯温度,起到了降低储运中心蒸汽单耗节省蒸汽费用的目的,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外部乙烯储罐(1)、乙烯换热器(2)、凝液罐(3)、储运中心乙烯储罐(4)、乙烯汽化器(5)以及甲醇汽化器(6),所述外部乙烯储罐(1)与乙烯换热器(2)的壳程入口相连,乙烯换热器(2)的壳程出口与凝液罐(3)入口相连,凝液罐(3)出口通过乙烯凝液返回管路(7)与储运中心乙烯储罐(4)的入口相连,储运中心乙烯储罐(4)的出口端通过乙烯返输泵(13)与乙烯换热器(2)的管程入口相连,乙烯换热器(2)的管程出口与乙烯汽化器(5)的管程入口相连,乙烯汽化器(5)的管程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下游eo生产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汽化器(6)与乙烯汽化器(5)的壳程管路相连接,用于对乙烯汽化罐内的液态乙烯进行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汽化器(6)的入口端外接于管网蒸汽(9),用于对甲醇汽化器(6)内的甲醇进行加热,出口端连接为冷凝水出口(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乙烯储罐(1)与乙烯换热器(2)壳程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切断阀(11)、压力调节阀(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检修模式下乙烯储罐汽化乙烯回收装置,包括外部乙烯储罐、乙烯换热器、凝液罐、储运中心乙烯储罐、乙烯汽化器,外部乙烯储罐与乙烯换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换热器壳程出口与凝液罐入口相连,凝液罐出口与储运中心乙烯储罐的入口相连,出口端通过乙烯返输泵与乙烯换热器管程入口相连,管程出口与乙烯汽化器的管程入口相连,管程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下游EO生产装置。甲醇汽化器与乙烯汽化器相连接,对乙烯汽化器内的液态乙烯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装置,实现了乙烯零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原料损耗;另外,在换热过程中充分利用乙烯气的热量提升进汽化器的液态乙烯温度,起到降低蒸汽单耗,节省蒸汽费用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姚金峰 刘智超 张军 潘晓宏 朱文杰 温学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三江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0.13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