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玄武岩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玄武岩纤维的拉丝过程中,使用浸润剂可有效赋予纤维制品所必需的技术性能。玄武岩纤维浸润过程中需用到浸润装置,浸润装置一般包括用于盛放浸润胶的储液容器,在储液容器内及储液容器两侧设有导向辊,储液容器内的导向辊位于浸润胶的液面以下,通过牵引装置牵引玄武岩纤维使得玄武岩纤维从储液容器内的导向辊下方经过,从而使得玄武岩纤维外表浸润上胶。
3.授权公告号为cn2158868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的浸润设备,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浸润槽和设置在浸润槽内腔左右两侧的第一浸润轮,所述浸润槽内表面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浸润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浸润轮,第一浸润轮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4.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当玄武岩纤维经过浸润后,可能附着有较多浸润剂,将多余的浸润剂带出浸润槽不仅造成浸润剂的浪费,还易对车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其能够对玄武岩纤维带出的多余浸润剂进行接收,并使多余的浸润剂回流至浸润槽内。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包括浸润槽,所述浸润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导辊和后导辊,所述浸润槽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浸润辊,所述前导辊、后导辊和浸润辊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玄武岩纤维搭设的导向轮,所述浸润槽上且位于后导辊的下方设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倾斜设置,所述回流槽的最低端朝向浸润槽内,所述回流槽的最高端向远离浸润槽的方向延伸。
7.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槽位于浸润槽内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所述浸润槽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上开设有供插接杆插入的插接孔。
8.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槽朝向浸润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缩口槽。
9.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槽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回流槽的底部,所述导流片的另一端延伸至浸润槽的液面下方。
10.进一步地,所述浸润槽上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位于浸润槽外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扩口管,所述加液管位于浸润槽内的一端延伸至浸润槽的液面下方。
11.进一步地,所述扩口管的顶端设置有堵盖。
12.进一步地,所述浸润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指示刻度。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浸润槽上安装回流槽,当玄武岩纤维将多余的浸润剂带出浸润
槽时,回流槽能够对玄武岩纤维移出浸润槽后滴落的浸润剂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浸润剂回流至浸润槽内,避免了浸润剂滴落到地面上造成车间环境的污染,同时方便使浸润剂得到回收,减少了浸润剂的浪费。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标:1-浸润槽,11-前导辊,12-后导辊,13-浸润辊,14-导向轮,15-插接板,151-插接孔,16-指示刻度,2-回流槽,21-插接杆,22-缩口槽,23-导流片,3-加液管,31-扩口管,32-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包括浸润槽1,浸润槽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导辊11和后导辊12,浸润槽1的内部设有两根浸润辊13,前导辊11、后导辊12和浸润辊13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玄武岩纤维搭设的导向轮14,多根玄武岩纤维从前导辊11上的多个导向轮14同时进入浸润槽1,依次经过两根浸润辊13上的导向轮14,然后从后导辊12上的导向轮14离开浸润槽1。
24.参照图1、图2所示,浸润槽1上且位于后导辊12的下方安装有回流槽2,回流槽2倾斜设置,回流槽2的最低端朝向浸润槽1内,回流槽2的最高端向远离浸润槽1的方向延伸。玄武岩纤维将多余的浸润剂带出浸润槽1后,多余的浸润剂会滴落到回流槽2,然后向回流槽2的最低端回流至浸润槽1内。一方面避免了浸润剂滴落到地面上造成车间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浸润剂得到回收,减少了浸润剂的浪费。
25.参照图2所示,回流槽2可拆卸安装在浸润槽1上,具体地,回流槽2位于浸润槽1内的一端设有两根插接杆21,浸润槽1的两侧壁上均焊接有插接板15,插接板15上开设有供插接杆21插入的插接孔151。将插接杆21对准插接孔151插入,即能够完成对回流槽2的安装;
当浸润剂在回流槽2内产生风干后的结晶时,将回流槽2向外拉动并使插接杆21移出插接孔151,即能够将回流槽2取出进行清洗,避免风干后的结晶落入浸润槽1造成影响。
26.回流槽2朝向浸润槽1内的一端设有缩口槽22,缩口槽22从靠近回流槽2的一端至远离回流槽2的一端宽度递减,在保证对多余浸润剂进行有效回收的同时,避免浸润剂滴落在浸润槽1的侧壁上。缩口槽22最低端的底部设有导流片23,导流片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回流槽2的底部,导流片23的另一端延伸至浸润槽1的液面下方。在导流片23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浸润剂回流至浸润槽1时产生水花。
27.参照图1、图3所示,浸润槽1上设置有加液管3,加液管3位于浸润槽1外的一端的顶部设有扩口管31,扩口管31从下至上直径递增,方便了加液过程的进行,加液管3位于浸润槽1内的一端延伸至浸润槽1的液面下方,以避免加液过程中产生较大水花。
28.参照图1所示,浸润槽1的内壁上设有指示刻度16,在向浸润槽1内添加浸润剂时,观察指示刻度16显示的液位高度,工作人员即能够较为方便地判断浸润剂的液位,从而能够将浸润剂添加至适当的范围。扩口管31的顶端设有堵盖32,加液完成后利用堵盖32将扩口管31封闭,以避免扩口管31上的残余浸润剂产生结晶。
29.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通过在浸润槽1上安装回流槽2,当玄武岩纤维将多余的浸润剂带出浸润槽1时,回流槽2能够对玄武岩纤维移出浸润槽1后滴落的浸润剂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浸润剂回流至浸润槽1内,避免了浸润剂滴落到地面上造成车间环境的污染,同时方便使浸润剂得到回收,减少了浸润剂的浪费。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包括浸润槽(1),所述浸润槽(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导辊(11)和后导辊(12),所述浸润槽(1)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浸润辊(13),所述前导辊(11)、后导辊(12)和浸润辊(13)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玄武岩纤维搭设的导向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槽(1)上且位于后导辊(12)的下方设置有回流槽(2),所述回流槽(2)倾斜设置,所述回流槽(2)的最低端朝向浸润槽(1)内,所述回流槽(2)的最高端向远离浸润槽(1)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2)位于浸润槽(1)内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21),所述浸润槽(1)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插接板(15),所述插接板(15)上开设有供插接杆(21)插入的插接孔(1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2)朝向浸润槽(1)内的一端设置有缩口槽(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2)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片(23),所述导流片(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回流槽(2)的底部,所述导流片(23)的另一端延伸至浸润槽(1)的液面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槽(1)上设置有加液管(3),所述加液管(3)位于浸润槽(1)外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扩口管(31),所述加液管(3)位于浸润槽(1)内的一端延伸至浸润槽(1)的液面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管(31)的顶端设置有堵盖(3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槽(1)的内壁上设置有指示刻度(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浸润装置,属于玄武岩纤维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浸润槽,所述浸润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导辊和后导辊,所述浸润槽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浸润辊,所述前导辊、后导辊和浸润辊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玄武岩纤维搭设的导向轮,所述浸润槽上且位于后导辊的下方设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倾斜设置,所述回流槽的最低端朝向浸润槽内,所述回流槽的最高端向远离浸润槽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玄武岩纤维带出的多余浸润剂进行接收,并使多余的浸润剂回流至浸润槽内。槽内。槽内。


技术研发人员:

周绿山 赖川 邓远方 李俊兰 何佳俊 杨宁 卓思敏 邹立科 支雪于 任飞羽 刘邵江 陈兴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达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技术研发日:

2022.09.22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5:4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98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玄武岩   所述   纤维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