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2.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现代道路为了安全一般用斑马线来对道路进行分割,以保证人们的安全出行。
3.在现有技术对于道路斑马线进行作业时,通常需要使用到专用喷涂划线设备,然而现有喷涂划线设备在道路划线过程中,难以实现对划线的宽度进行有效调节控制作用,使得当需要划不同宽度的斑马线时,往往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设备来达到所需划线宽度,从而影响划线的效率与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包括
底板,
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料腔,所述料腔底端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一侧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侧腔,所述侧腔位于底板中部的一侧边,所述导管的外壁设有泵体,所述泵体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一
侧壁,所述侧腔的底端开设有喷淋孔,且侧腔下方的一侧边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底板中部一侧的下方,且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片,所述活动板远离侧腔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位于底板的下方,且气缸非驱动端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套设块,所述套设块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侧腔,起到对导管而来涂料喷涂下的过渡作用。
8.进一步的,所述侧腔面向底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底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片的顶部有底板的底部相接触,且密封片的顶部与侧腔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固定杆,起到对侧腔在底板侧壁的辅助定位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料腔顶端的中心内腔活动套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盘,两组所述连接盘分别位于料腔顶端的两侧壁,底端所述连接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臂杆,两组所述臂杆底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条,顶端所述连接盘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杆。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刮条,实现对料腔内壁残留涂料的有效刮设清理工作。
12.进一步的,所述料腔的一侧边设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位于底板的顶部,且电池组
背离料腔的一端两侧均设有
力臂,两组所述力臂的底部均与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组力臂顶端的连接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推杆。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力臂与推杆,起到对整体结构的手持推动作用。
14.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力臂均呈倒置“l”形板体结构,且两组力臂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按钮以及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通过电池组与泵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按钮通过电池组与气缸电性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第一按钮以及第二按钮,实现分别对泵体以及气缸的控制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两侧的内腔均活动套接有转轴,且两侧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料腔顶端的一侧内腔卡接有活塞。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料腔顶端所设的活塞,实现对料腔内部涂料的有效补充作用。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通过设置的底板与料腔,有利于对其上结构有效承接的同时,实现对道路斑马线喷涂所用涂料的盛装作用,通过设置的导管与泵体,能够对料腔内部涂料有效抽取下,利用所设的侧腔以及喷淋孔,实现整体在市政道路上的喷涂划线工作,并利用所设的活动板、密封片、气缸以及套设块,能够使得活动板与密封片有效水平移动并对部分喷淋孔的遮挡下,实现整体喷涂划线宽度的良好调节控制效益。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的料腔一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的底板一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的料腔内部剖视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底板;2、料腔;3、导管;4、侧腔;5、泵体;6、喷淋孔;7、活动板;8、密封片;9、气缸;10、套设块;11、固定杆;12、转杆;13、连接盘;14、臂杆;15、刮条;16、握杆;17、电池组;18、力臂;19、推杆;20、第一按钮;21、第二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
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请参阅图1和图2、3,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料腔2,料腔2底端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导管3,导管3一侧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侧腔4,侧腔4位于底板1中部的一侧边,导管3的外壁设有泵体5,泵体5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一侧壁,侧腔4的底端开设有喷淋孔6,且侧腔4下方的一侧边设有活动板7,活动板7位于底板1中部一侧的下方,且活动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片8,活动板7远离侧腔4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9,气缸9位于底板1的下方,且气缸9非驱动端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套设块10,套设块10的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侧腔4面向底板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的一端与底板1的侧壁固定连接,密封片8的顶部有底板1的底部相接触,且密封片8的顶部与侧腔4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设置的活动板7以及密封片8,能够利用气缸9本体的驱动作用下,使得二者能够有效水平移动下,得以实现与侧腔4底端的有效靠近并接触效果,并利用密封片8顶部与侧腔4底部所在同一水平面的限定,使得密封片8被动与侧腔4底部接触下,起到对部分喷淋孔6有效封堵的同时,得以改变侧腔4底端喷淋孔6的喷涂区域,进而实现整体设备对喷涂划线宽度的良好控制调节效益。
32.请参阅图1和图4,料腔2顶端的中心内腔活动套接有转杆12,转杆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3,两组连接盘13分别位于料腔2顶端的两侧壁,底端连接盘1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臂杆14,两组臂杆14底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条15,顶端连接盘13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杆16,通过设置的转杆12,能够与料腔2顶端内腔活动套接下,配合所设的两组连接盘13、臂杆14以及刮条15,能够利用握杆16对一组连接盘13带动旋转的同时,起到对两组刮条15在料腔2内壁的旋转作用,从而实现对料腔2内壁残留涂料的有效刮设清理效益,并防止涂料在料腔2内壁粘附下,影响整体对涂料的使用质量,所设的两组刮条15均呈等腰三角形状条体结构,且两组刮条15相背离的一端均与料腔2的内壁相接触,料腔2的一侧边设有电池组17,电池组17位于底板1的顶部,且电池组17背离料腔2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力臂18,两组力臂18的底部均与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组力臂18顶端的连接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推杆19,两组力臂18均呈倒置“l”形板体结构,且两组力臂18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按钮20以及第二按钮21,第一按钮20通过电池组17与泵体5电性连接,第二按钮21通过电池组17与气缸9电性连接,底板1两侧的内腔均活动套接有转轴,且两侧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滚轮,料腔2顶端的一侧内腔卡接有活塞。
3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整体处于完整装配状态的同时,料腔2的内部盛装一定量的涂料,将整体移动至待喷涂市政道路的同时,利用人工手持推杆19并对整体的推动作用下,使得整体在道路上进行直线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利用第一按钮20控制泵体5启动的作用下,使得导管3对料腔2内部涂料进行抽取,且导流至侧腔4内部的同时,利用喷淋孔6的作用进行喷出,从而实现对市政道路
的喷涂划线工作,当需要划线不同宽度斑马线时,可利用第二按钮21控制气缸9启动的同时,使得活动板7以及密封片8向侧腔4底部的一侧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部分喷淋孔6有效密闭遮挡下,得以改变侧腔4底端喷涂的宽度,进而实现对划线宽度的调节工作。
3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料腔(2),所述料腔(2)底端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导管(3),所述导管(3)一侧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侧腔(4),所述侧腔(4)位于底板(1)中部的一侧边,所述导管(3)的外壁设有泵体(5),所述泵体(5)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一侧壁,所述侧腔(4)的底端开设有喷淋孔(6),且侧腔(4)下方的一侧边设有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位于底板(1)中部一侧的下方,且活动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片(8),所述活动板(7)远离侧腔(4)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位于底板(1)的下方,且气缸(9)非驱动端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套设块(10),所述套设块(10)的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4)面向底板(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与底板(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片(8)的顶部有底板(1)的底部相接触,且密封片(8)的顶部与侧腔(4)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腔(2)顶端的中心内腔活动套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3),两组所述连接盘(13)分别位于料腔(2)顶端的两侧壁,底端所述连接盘(1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臂杆(14),两组所述臂杆(14)底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条(15),顶端所述连接盘(13)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杆(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腔(2)的一侧边设有电池组(17),所述电池组(17)位于底板(1)的顶部,且电池组(17)背离料腔(2)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力臂(18),两组所述力臂(18)的底部均与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组力臂(18)顶端的连接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推杆(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力臂(18)均呈倒置“l”形板体结构,且两组力臂(18)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按钮(20)以及第二按钮(21),所述第一按钮(20)通过电池组(17)与泵体(5)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按钮(21)通过电池组(17)与气缸(9)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侧的内腔均活动套接有转轴,且两侧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料腔(2)顶端的一侧内腔卡接有活塞。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道路喷涂划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料腔,料腔底端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导管,导管一侧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侧腔,侧腔位于底板中部的一侧边,导管的外壁设有泵体,泵体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一侧壁,侧腔的底端开设有喷淋孔,且侧腔下方的一侧边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底板中部一侧的下方。通过设置的导管与泵体,能够对料腔内部涂料有效抽取下,利用所设的侧腔以及喷淋孔,实现整体在市政道路上的喷涂划线工作,并利用所设的活动板、密封片、气缸以及套设块,能够使得活动板与密封片有效移动并对部分喷淋孔的遮挡下,实现划线宽度的调节效益。划线宽度的调节效益。划线宽度的调节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
刘得满 李钦浩 疏德弟 袁绪文 张军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徽蓝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