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箱包结构。
背景技术:
2.箱包是用来装东西的一种收纳用具,通常在人们外出旅游时,需要将行李装入旅行箱内以便于携带。人们在旅行过程中累了,因条件限制,不能很方便休息,人们大多都是个地方坐着休息,但有时因为旅途的劳累,希望躺下进行休息,而旅途中难以到可以随时躺下休整的地方。
3.中国专利cn206895986u公开了一种方便躺休的旅行箱,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设置为长方形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滚轮,所述箱体上还设置伸缩拉杆,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垫布,所述垫布卷筒设置并由系带收紧固定。本实用新型在旅行箱的侧面设置系带和垫布,方便旅行劳累时能够躺下休息,垫布和系带的端部通过铆钉固定在箱体的侧面上部,旅行途中将垫布打卷收起并用系带扎紧,垫布为轻质泡沫垫,质量轻,收起方便,不影响旅行箱的拖动重量,需要休息时,将系带打开,垫布放平,便可休息。箱体拉链设置在垫布和系带一侧,休息时也能够防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旅行箱的使用和外观,为旅途中提供了随身携带的休息便利。该旅行箱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可以躺下休息的垫布,但是该垫布是直接铺设在地面上,而旅途中大多是不平整的地面,对于这些地面人们躺下后会非常不舒适,其体验性较差,而且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包结构,包括箱包
主体,所述箱包主体的一端连接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底部设有折叠脚,所述折叠脚用于对支撑体进行支撑,以使箱包主体的顶面和支撑体的顶面连通并形成一躺卧平面。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折叠脚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均与支撑体转动连接,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翻转并展开后,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底端相互抵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均设有第一磁性件,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翻转并展开后,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底端相互抵紧并通过两个第一磁性件相互吸合;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翻转并折叠后,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均通过第一磁性件吸合在支撑体上。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均呈矩形。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折叠脚与支撑框转动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支撑体与箱包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支撑体与箱包主体之间设有固定机构。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合结构和/或吸合结构,支撑体翻转后与箱包主体贴合,且支撑体与箱包主体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和/或吸合结构进行固定。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卡扣和扣钩,所述卡扣和扣钩分别设置在箱包主体和支撑体上;所述吸合结构包括相互吸合的第二磁性件和吸合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吸合件分别设置在箱包主体和支撑体上。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支撑框采用多根圆管或方管连接呈矩形结构,支撑框的内侧设有若干加强条,所述加强条采用金属制成,且加强条作为吸合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合。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箱包主体的表面设有拉链,所述拉链内部隐藏有背带。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箱包主体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配设有衬布,支撑架连接有伸缩拉杆,支撑架的一端设有滚轮,支撑架的另一端转动设有开合盖,所述开合盖与支撑架之间设有锁具,支撑架通过合页与支撑体转动连接。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由多根支撑杆连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相邻两根支撑杆之间设有多根加强杆,所述支撑杆和加强杆均采用7075铝合金、6061-t651铝合金或者钢材制成。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包结构,支撑体底部设有折叠脚,折叠脚用于对支撑体进行支撑,以使箱包主体的顶面和支撑体的顶面连通并形成一躺卧平面。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旅行箱的收纳物品功能,而且其能够作为床使用,适用于旅途中不平整的地面,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躺卧平面,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人们体验性较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旅行生活。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体展开时的状态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箱包主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箱包主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箱包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箱包主体;2-支撑体;3-折叠脚;4-第一支脚;5-第二支脚;6-支撑框;7-支撑板;8-卡合结构;9-第二磁性件;10-加强条;11-拉链;12-支撑架;13-伸缩拉杆;14-滚轮;15-开合盖;16-锁具;17-加强杆;18-遮挡布。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
28.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包结构,该箱包结构主要作为旅行箱使
用,箱包结构包括箱包主体1,该箱包主体1可设置背带、滚轮14和伸缩拉杆13等结构,箱包主体1表面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的颜,如喷涂各种颜的颜料,或者将箱包主体1的衬布染成各种颜。
29.如图1所示,所述箱包主体1的一端连接有支撑体2,所述支撑体2底部设有折叠脚3,所述折叠脚3用于对支撑体2进行支撑,以使箱包主体1的顶面和支撑体2的顶面连通并形成一躺卧平面。其中,支撑体2的横截面大小与箱包主体1的横截面大小基本相同,支撑体2可以与箱包主体1转动连接,将支撑体2翻转180度,展开折叠脚3并对支撑体2进行支撑,箱包主体1的顶面和支撑体2的顶面即可形成一躺卧平面;也可以将支撑体2设计为与箱包主体1滑动配合的结构,支撑体2向箱包主体1的一端滑出,展开折叠脚3并对支撑体2进行支撑,箱包主体1的顶面和支撑体2的顶面即可形成一躺卧平面。
30.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旅行箱的收纳物品功能,而且其能够作为床使用,适用于旅途中不平整的地面,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躺卧平面,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人们体验性较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旅行生活。
31.如图5和图7所示,具体地,所述折叠脚3包括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所述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与支撑体2转动连接,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采用相同的结构,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翻转并展开后,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的底端相互抵紧。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翻转并折叠后,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可以卡扣结构或者吸合结构固定在支撑体2上。其中,所述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呈矩形,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也可以设计为其它形状,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可提高支撑体2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支撑体2的长度以及承载能力需求,可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以便对支撑体2进行稳定支撑。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设有第一磁性件,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翻转并展开后,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的底端相互抵紧并通过两个第一磁性件相互吸合;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翻转并折叠后,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通过第一磁性件吸合在支撑体2上。第一磁性件通常为永磁铁,永磁铁可固定在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表面或者内部,支撑体2具有金属材料,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折叠后,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可通过第一磁性件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磁吸作用固定在支撑体2底部。
33.具体地,所述支撑体2包括支撑框6,所述支撑框6采用多根圆管或方管连接呈矩形结构,支撑框6的内侧设有若干加强条10,加强条10底部设有遮挡布18,遮挡布18用于遮挡加强条10,所述支撑框6的顶部设有支撑板7,所述折叠脚3与支撑框6转动连接。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位于支撑框6的内侧,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折叠后可以隐藏在支撑框6的内侧,方便收纳。
34.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2与箱包主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支撑体2与箱包主体1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支撑体2翻转180度后,展开折叠脚3,箱包主体1的顶面和支撑板7的顶面即可形成一躺卧平面,该箱包结构可作为床使用。支撑体2再次翻转180度后,支撑体2与箱包主体1贴合,使用固定机构将支撑体2固定,该箱包结构可作为正常的旅行箱使用。
35.具体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合结构8和吸合结构,支撑体2翻转后与箱包主体1贴合,且支撑体2与箱包主体1之间通过卡合结构8和吸合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卡合结构8包括
相互匹配的卡扣和扣钩,所述卡扣和扣钩可以分别设置在箱包主体1和支撑体2上,卡扣和扣钩也可以分别设置在支撑体2和箱包主体1上,卡扣和扣钩的形状和类型可根据具体需求选用,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
36.所述吸合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二磁性件9和吸合件,所述第二磁性件9和吸合件分别设置在箱包主体1和支撑体2上。加强条1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加强条10可作为吸合件与第二磁性件9相互吸合。第二磁性件9采用永磁铁,其固定在箱包主体1表面,箱包结构作为旅行箱使用时,第一磁性件与加强条10相互吸合,第二磁性件9与加强条10相互吸合,使得支撑体2能够贴合在箱包主体1上,为了防止支撑体2自动翻转,箱包主体1和支撑体2之间增设卡扣和扣钩的结构进行固定。
37.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包主体1的表面设有拉链11,所述拉链11内部隐藏有背带。拉开拉链11,暴露出背带,该箱包结构可作为背包使用。
38.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箱包主体1包括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配设有衬布,衬布包括有外衬布和内衬布,外衬布和内衬布将支撑架12包裹,支撑架12连接有伸缩拉杆13,支撑架12的一端设有滚轮14,滚轮14可设置为万向轮,支撑架12的另一端转动设有开合盖15,所述开合盖15与支撑架12之间设有锁具16,锁具16通常采用密码锁,支撑架12通过合页与支撑体2转动连接。将箱包结构竖向放置时,开合盖15和伸缩拉杆13均位于箱包主体1的顶部,滚轮14位于箱包主体1的底部,支撑体2位于箱包主体1的侧面上。将箱包结构横向放置时,开合盖15和伸缩拉杆13均位于箱包主体1的左侧,滚轮14位于箱包主体1的右侧,支撑体2位于箱包主体1的顶面上,方便翻转支撑体2,使箱包主体1的顶面和支撑体2的顶面连通并形成一躺卧平面。
39.具体地,所述支撑架12包括由多根支撑杆连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相邻两根支撑杆之间设有多根加强杆17,所述支撑杆和加强杆17均采用7075铝合金、6061-t651铝合金或者钢材制成,确保整个箱包主体1的结构稳定性,使其能够承载人体的重量。
40.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等包含于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不同实施方式的特征进行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包主体(1),所述箱包主体(1)的一端连接有支撑体(2),所述支撑体(2)底部设有折叠脚(3),所述折叠脚(3)用于对支撑体(2)进行支撑,以使箱包主体(1)的顶面和支撑体(2)的顶面连通并形成一躺卧平面;所述折叠脚(3)包括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所述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与支撑体(2)转动连接,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翻转并展开后,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的底端相互抵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设有第一磁性件,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翻转并展开后,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的底端相互抵紧并通过两个第一磁性件相互吸合;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翻转并折叠后,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通过第一磁性件吸合在支撑体(2)上;所述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均呈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包括支撑框(6),所述支撑框(6)的顶部设有支撑板(7),所述折叠脚(3)与支撑框(6)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与箱包主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支撑体(2)与箱包主体(1)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合结构(8)和/或吸合结构,支撑体(2)翻转后与箱包主体(1)贴合,且支撑体(2)与箱包主体(1)之间通过卡合结构(8)和/或吸合结构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8)包括相互匹配的卡扣和扣钩,所述卡扣和扣钩分别设置在箱包主体(1)和支撑体(2)上;所述吸合结构包括相互吸合的第二磁性件(9)和吸合件,所述第二磁性件(9)和吸合件分别设置在箱包主体(1)和支撑体(2)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6)采用多根圆管或方管连接呈矩形结构,支撑框(6)的内侧设有若干加强条(10),所述加强条(10)采用金属制成,且加强条(10)作为吸合件与第二磁性件(9)相互吸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包主体(1)的表面设有拉链(11),所述拉链(11)内部隐藏有背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包主体(1)包括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配设有衬布,支撑架(12)连接有伸缩拉杆(13),支撑架(12)的一端设有滚轮(14),支撑架(12)的另一端转动设有开合盖(15),所述开合盖(15)与支撑架(12)之间设有锁具(16),支撑架(12)通过合页与支撑体(2)转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箱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包括由多根支撑杆连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相邻两根支撑杆之间设有多根加强杆(17),所述支撑杆和加强杆(17)均采用7075铝合金、6061-t651铝合金或者钢材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包结构,包括箱包主体,箱包主体的一端连接有支撑体,支撑体底部设有折叠脚,折叠脚用于对支撑体进行支撑,以使箱包主体的顶面和支撑体的顶面连通并形成一躺卧平面。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旅行箱的收纳物品功能,而且其能够作为床使用,适用于旅途中不平整的地面,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躺卧平面,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人们体验性较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旅行生活。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旅行生活。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旅行生活。
技术研发人员:
沈明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权宇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