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
背景技术:
2.为了进一步监管危险物品,国家大力推行电子(数码);现有电子一般都是一体型、即头、及猛按照顺序设置在一个管子内,此种电子,在生产、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中会因为撞击、静电或摩擦等安全问题引起安全事故,此外现有的电子为避免干扰都会在控制电路板外侧设置
屏蔽层,防止信号干扰,引起误爆,然而一旦设置屏蔽层,定位信号将无法检测到的位置,安装爆破时无法准确定位电子的位置可能会引起爆破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分开运输、安全、可靠、带缓冲结构且能定位的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包括两端开口的上管体及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下管体;
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外壁均套设胶套;所述胶套内壁还均匀设置若干凸起,所述胶套与凸起为一体结构包裹在所述上管体、下管体外壁形成缓冲结构,所述上管体内设置
橡胶屏蔽塞,所述橡胶屏蔽塞内设置引火电路控制板,所述引火电路控制板的输出端连接发热电阻,输入端连接脚线;所述下管体底部为凹陷状形成聚能穴,所述聚能穴内设置rfid芯片;所述下管体内填充火药单元;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火药单元包括从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置的一次猛、二次猛、疏松物质、无眼加强帽、及有眼加强帽,所述发热电阻伸至有眼加强帽上的通孔内与接近但不接触,所述疏松物质为惰性材料。
7.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屏蔽塞上方还设置卡口塞。
8.作为优选,所述聚能穴内还设置定位芯片。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第一:本电子为分体设计,且无药头,上管体和下管体之间由螺纹连接,便于分开运输,确保运输及贮藏安全;
11.第二:在上管体和下管体外壁设置带凸起的胶套,形成缓冲结构,运输、安装时一旦发生碰撞,缓冲结构能够大幅度吸收碰撞力,抗震性好、保护上、下管体及内部结构;
12.第三:在引火电路控制板外侧包裹橡胶屏蔽塞,防止信号干扰,防止误爆;
13.第四:在聚能穴内设置rfid芯片及定位芯片,便于检测电子标识及安装定位,避免爆破事故;
14.第五:在火药单元内设置疏松物质,通过疏松物质对一次猛和二次猛起到固定约束的作用,此外也能为发热电阻引爆产生的聚能射流提供最佳炸高,实现
整体高能量输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是上管体、2是下管体、2.1是聚能穴、3是胶套、3.1是凸起、4是橡胶屏蔽塞、5是引火电路控制板、6是发热电阻、7是脚线、8是火药单元、8.1是一次猛、8.2是二次猛、8.3是疏松物质、8.4是无眼加强帽、8.5是、8.6是有眼加强帽、9是卡口塞、10是rfid芯片 。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包括两端开口的上管体1及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下管体2;所述上管体1与下管体2外壁均套设胶套3;所述胶套3内壁还均匀设置若干凸起3.1,所述胶套3与凸起3.1为一体结构包裹在所述上管体1、下管体2外壁形成缓冲结构,所述上管体1内设置橡胶屏蔽塞4,所述橡胶屏蔽塞4内设置引火电路控制板5,所述引火电路控制板5的输出端连接发热电阻6,输入端连接脚线7;所述下管体2底部为凹陷状形成聚能穴2.1,所述聚能穴2.1内设置rfid芯片10;所述下管体2内填充火药单元8;所述上管体1与下管体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9.本电子为分体设计,且无药头,上管体1和下管体2之间由螺纹连接,便于分开运输,确保运输及贮藏安全;
20.在上管体1和下管体2外壁设置带凸起3.1的胶套3,形成缓冲结构,运输、安装时一旦发生碰撞,缓冲结构能够大幅度吸收碰撞力,抗震性好、保护上、下管体及内部结构;
21.在引火电路控制板5外侧包裹橡胶屏蔽塞4,防止信号干扰,防止误爆;
22.作为优选,所述火药单元8包括从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置的一次猛8.1、二次猛8.2、疏松物质8.3、无眼加强帽8.4、8.5及有眼加强帽8.6,所述发热电阻6伸至有眼加强帽8.6上的通孔内与8.5接近但不接触,所述疏松物质8.3为惰性材料;在火药单元8内设置疏松物质8.3,通过疏松物质8.3对一次猛8.1和二次猛8.2起到固定约束的作用,此外也能为发热电阻6引爆8.5产生的聚能射流提供最佳炸高,实现整体高能量输出。
23.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屏蔽塞4上方还设置卡口塞9。
24.作为优选,所述聚能穴2.1内还设置定位芯片。在聚能穴2.1内设置rfid芯片10及定位芯片,便于检测电子标识及安装定位,避免爆破事故。
25.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包括两端开口的上管体(1)及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下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1)与下管体(2)外壁均套设胶套(3);所述胶套(3)内壁还均匀设置若干凸起(3.1),所述胶套(3)与凸起(3.1)为一体结构包裹在所述上管体(1)、下管体(2)外壁形成缓冲结构,所述上管体(1)内设置橡胶屏蔽塞(4),所述橡胶屏蔽塞(4)内设置引火电路控制板(5),所述引火电路控制板(5)的输出端连接发热电阻(6),输入端连接脚线(7);所述下管体(2)底部为凹陷状形成聚能穴(2.1),所述聚能穴(2.1)内设置rfid芯片(10);所述下管体(2)内填充火药单元(8);所述上管体(1)与下管体(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药单元(8)包括从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置的一次猛(8.1)、二次猛(8.2)、疏松物质(8.3)、无眼加强帽(8.4)、(8.5)及有眼加强帽(8.6),所述发热电阻(6)伸至有眼加强帽(8.6)上的通孔内与(8.5)接近,但不接触,所述疏松物质(8.3)为惰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屏蔽塞(4)上方还设置卡口塞(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穴(2.1)内还设置定位芯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数码电子,包括两端开口的上管体及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下管体;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外壁均套设胶套;所述胶套内壁还均匀设置若干凸起,所述胶套与凸起为一体结构包裹在所述上管体、下管体外壁形成缓冲结构,所述上管体内设置橡胶屏蔽塞,所述橡胶屏蔽塞内设置引火电路控制板,所述引火电路控制板的输出端连接发热电阻,输入端连接脚线;所述下管体底部为凹陷状形成聚能穴,所述聚能穴内设置RFID芯片;所述下管体内填充火药单元;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电子能够分开运输、安全、可靠、带缓冲结构且能定位。带缓冲结构且能定位。带缓冲结构且能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
蒋峰 金永杰 关景春 邵旭峰 李健 姚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无锡市伟达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