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功率放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射频功率放大器(rf pa)位于无线通信系统发射链的末端,用于将发射信号放大到一定功率水平,驱动天线将信号不失真地辐射到足够远的距离,以能够被接收设备正确检测出来。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越大,信号传播的距离越远。采用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 c:microwave mono l ithic i ntegrated ci rcuit)工艺设计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受限于器件的击穿电压、功率密度等物理特性的限制,单个器件的输出功率有限,因此为了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常采用功率合成的方法将多路功率放大管芯进行同相功率合成之后输出。
3.如图1所示,图1是基于磁耦合
变压器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常用结构,两路差分结构的功率放大器pa11和pa12通过基于磁耦合变压器的功率合成网络1实现功率合成,同时将差分信号转换成了单端信号。功率合成网络1的效率是射频功率放大器能够输出高功率、进行高效率工作的关键因素。然而,功率合成网络1采用的是磁耦合变压器实现功率合成,尽管磁耦合变压器能够实现直流隔离,但在高频率频段功率损耗大,降低了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且磁耦合变压器占用的芯片面积也较大,不利于芯片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及电子设备,通过自耦合变压器实现功率合成,能够减小损耗,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且体积小,成本低。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输入巴伦网络、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以及功率合成网络;
6.
所述输入巴伦网络用于将输入的单端射频信号转换为两路第一差分信号;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所述两路第一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为四路第二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四路第二差分信号放大后输出至功率合成网络;
7.所述功率合成网络包括自耦合变压器,所述自耦合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和依次串联连接以形成串联支路的第一
次级线圈、第二次级线圈、第三次级线圈,所述串联支路的一端为信号输出端,所述串联支路的另一端为接地端,所述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用于接收放大后的两路第二差分信号,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用于接收放大后的另外两路第二差分信号,所述自耦合变压器将接收到的四路第二差分信号合成为一路信号,并将合成得到的信号从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
8.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合成网络还包括第一
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初级线圈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
9.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合成网络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在所述串联支路的两端。
10.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巴伦网络包括第一变压器、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输入端用于输入单端射频信号,另一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两路第一差分信号,所述第四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
11.进一步地,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放大支路和第二放大支路;所述第一放大支路包括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第一驱动放大器、第二变压器以及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所述第二放大支路包括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第二驱动放大器、第三变压器以及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
12.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两端;
13.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变压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三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三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大支路还包括第六电容,所述第二放大支路还包括第七电容,所述第六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七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三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以及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均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为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6.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感和第八电容,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包括第二电感和第九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
17.进一步地,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第二变压器和所述第三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具有中间抽头,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19.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射频功率放大器中,包括输入巴伦网络、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以及功率合成网络,通过输入巴伦网络将输入的单端射频信号转换为两路差分信号,然后再通过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将两路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为四路差分信号,之后由功率合成网络将四路差分信号合成为一路输出,其中功率合成网络采用的是自耦合变压器实现
信号合成,与传统的磁耦合变压器相比,能够减小损耗,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且体积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1.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耦合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一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26.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100,包括输入巴伦网络11、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12以及功率合成网络13。
27.其中,所述输入巴伦网络11用于将输入的单端射频信号rfi n转换为两路第一差分信号;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12用于将所述两路第一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为四路第二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四路第二差分信号放大后输出至功率合成网络13。
28.所述功率合成网络13包括自耦合变压器xfm1,所述自耦合变压器xfm1包括初级线圈l11和依次串联连接以形成串联支路的第一次级线圈l21、第二次级线圈l22、第三次级线圈l23,所述串联支路的一端为信号输出端,也即第一次级线圈l21的一端为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合成后的信号rfout,所述串联支路的另一端为接地端,也即第三次级线圈l23的一端为接地端,用于接地。所述初级线圈l11的两端分别用于接收放大后的两路第二差分信号,所述第二次级线圈l22的两端分别用于接收放大后的另外两路第二差分信号,所述自耦合变压器xfm1将接收到的四路第二差分信号合成为一路信号rfout,并将合成得到的信号rfout从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
29.结合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自耦合变压器xfm1共有三个端口,端口1也即初级线圈l11的两端,用于接收两路第二差分信号,端口2也即第二次级线圈l22的两端,用于接收另外两路第二差分信号,端口3的一端为第一次级线圈l21的一端,也即信号输出端,端口3的另一端接地。自耦合变压器xfm1的初级线圈l11位于双线绕组的中间,与三个次级线圈l21、l22、和l23均构成耦合,而第二次级线圈l22是自耦合变压器xfm1的次级线圈(l21+ls22+l23)的一部分,构成了自耦变压器。通过采用自耦合变压器xfm1实现四路差分信号的合成,与传统的磁耦合变压器合成的方式相比,能够减少损耗,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且与磁耦合变压器相比体积更小,有利于减小所占用的芯片面积。
30.其中,射频功率放大器100还包括负载电阻rl,负载电阻rl的一端与第一次级线圈l11的作为信号输出端的一端连接,负载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
31.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合成网络13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三电容c3。
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所述初级线圈l11的两端,由此第一电容c1与初级线圈l11形成谐振,可调节阻抗。所述第二电容c2并联在所述第二次级线圈l22的两端,与第二次级线圈l22形成谐振,可调节负载阻抗,实现负载阻抗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最优输出阻抗的变换。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所述串联支路的两端,即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作为信号输出端的第一次级线圈l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作为接地端的第三次级线圈l23的一端连接,均接地。
32.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巴伦网络11包括第一变压器t1、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输入端用于输入单端射频信号rfi n,另一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两路第一差分信号。其中第一变压器t1包括初级线圈l31和次级线圈l32,初级线圈l3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入端,次级线圈l32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c4并联在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c5并联在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出端,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作为调谐电容,可实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12的输入阻抗到信号输入端的输入阻抗的变换。
33.进一步地,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12包括第一放大支路和第二放大支路;所述第一放大支路包括第一输入匹配网络121、第一驱动放大器pa1、第二变压器t2以及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pa3、pa4,所述第二放大支路包括第二输入匹配网络122、第二驱动放大器pa2、第三变压器t3以及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pa5、pa6。
34.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121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12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1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pa1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pa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pa3、pa4的输入端,所述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pa3、pa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自耦合变压器xfm1的初级线圈l11的两端。
35.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1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pa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pa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变压器t3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三变压器t3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三变压器t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pa5、pa6的输入端,所述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pa5、pa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自耦合变压器xfm1的第二次级线圈l22的两端。
36.其中,所述第一放大支路还包括第六电容c6,所述第二放大支路还包括第七电容c7,所述第六电容c6并联在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七电容c7并联在所述第三变压器t3的两个输出端。
37.如图2所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功率放大器100,单端射频信号rfi n输入至第一变压器t1,经第一变压器t1转换为两路第一差分信号rf1和rf2,一路第一差分信号rf1经过第一输入匹配网络121输入至第一驱动放大器pa1,经由第一驱动放大器pa1放大后传输至第二变压器t2,第二变压器t2构成巴伦结构,并实现了单端信号到差分信号的转换,转换后的两路第二差分信号分别输入到第一差分放大器pa3和pa4中,经由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pa3和pa4放大后输出给自耦合变压器xfm1的初级线圈l11。第六电容c6并联连接在第二变压器t2的两个输出端,与第二变压器t2构成阻抗变换网络,实现第一差分放大器pa3和
pa4的输入阻抗到第一驱动放大器pa1的最优输出阻抗的变换。第一差分放大器pa3和pa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自耦合变压器xfm1的初级线圈l11的两端,第一电容c1与该初级线圈l11形成谐振,调节阻抗,实现负载阻抗到第一差分放大器pa3和pa4最优输出阻抗的变换。另一路第一差分信号rf2经过第二输入匹配网络122输入至第二驱动放大器pa2,经由第二驱动放大器pa2放大后传输至第三变压器t3,第三变压器t3构成巴伦结构,实现了单端信号到差分信号的转换,转换后的两路第二差分信号分别输入到第二差分放大器pa5和pa6中,经由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pa5和pa6放大后输出给自耦合变压器xfm1的第二次级线圈l22。第七电容c7并联连接在第三变压器t3的两个输出端,与第三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l52形成谐振,调节阻抗,实现第二差分放大器pa5和pa6的输入阻抗到第二驱动放大器pa2最优输出阻抗的变换。第二差分放大器pa5和pa6的输出端分别与自耦合变压器xfm1的第二次级线圈l22的两端连接,第二电容c2与该第二次级线圈l22形成谐振,调节负载阻抗,实现负载阻抗到第二差分放大器pa5和pa6最优输出阻抗的变换。
38.由此,两路第一差分信号rf1和rf2在基于自耦合变压器的功率合成网络13中完成同相功率合成,最终转换为单端输出信号rfout。与传统的磁耦合变压器的信号合成方式相比,本发明基于自耦合变压器的功率合成网络13的损耗较小,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39.更进一步地,参阅图4,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pa1、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pa3和pa4、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pa2以及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pa5和pa6均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对应为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对应为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放大器pa1为三极管q1,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pa3和pa4分别为三极管q3和q4,第二驱动放大器pa2为三极管q2,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pa5和pa6分别为三极管q5和q6。
40.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放大器pa1、第二驱动放大器pa2、第一差分放大器pa3和pa4、第二差分放大器pa5和pa6也可以采用场效应管来实现,例如可以是n型场效应管,此时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对应为放大器的输入端,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对应为输出端,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41.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121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八电容c8,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122包括第二电感l2和第九电容c9;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c8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
42.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匹配网络121和第二输入匹配网络12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阻抗结构来实现,例如可以是π型匹配网络,或者t型匹配网络等。
43.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12还包括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一电容c11,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l42和所述第三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l52具有中间抽头,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l42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l52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
44.本发明的射频功率放大器100,通过采用自耦合变压器实现四路信号的合成,与传统的磁耦合变压器合成的方式相比,能够减小损耗,有利于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具有更小的体积。
4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46.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巴伦网络、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以及功率合成网络;所述输入巴伦网络用于将输入的单端射频信号转换为两路第一差分信号;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所述两路第一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为四路第二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四路第二差分信号放大后输出至功率合成网络;所述功率合成网络包括自耦合变压器,所述自耦合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和依次串联连接以形成串联支路的第一次级线圈、第二次级线圈、第三次级线圈,所述串联支路的一端为信号输出端,所述串联支路的另一端为接地端,所述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用于接收放大后的两路第二差分信号,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用于接收放大后的另外两路第二差分信号,所述自耦合变压器将接收到的四路第二差分信号合成为一路信号,并将合成得到的信号从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合成网络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初级线圈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合成网络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在所述串联支路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巴伦网络包括第一变压器、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输入端用于输入单端射频信号,另一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两路第一差分信号,所述第四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放大支路和第二放大支路;所述第一放大支路包括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第一驱动放大器、第二变压器以及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所述第二放大支路包括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第二驱动放大器、第三变压器以及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两个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两端;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变压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三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三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两个第二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支路还包括第六电容,所述第二放大支路还包括第七电容,所述第六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七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三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以及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均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为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感和第八电容,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包括第二电感和第九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第二变压器和所述第三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具有中间抽头,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及电子设备,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中,通过输入巴伦网络将输入的单端射频信号转换为两路第一差分信号;利用双路差分功率放大器将所述两路第一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为四路第二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四路第二差分信号放大后输出至功率合成网络,之后通过功率合成网络将四路第二差分信号合成为一路输出,其中所述功率合成网络采用自耦合变压器实现信号合成,由此可减小损耗,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且具有更小的体积。体积。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
彭艳军 宣凯 郭嘉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