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液化气
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液化气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能源材料,主要用于烹饪,目前主要使用钢瓶对液化气进行密封保存,并在液化气用完后重复利用钢瓶,在烹饪时感觉液化气被用光、灶台难以打火,实际在钢瓶内壁及底部仍有残留的液化气,若不对其进行清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可能会对钢瓶的内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实现对钢瓶内部残留液化气的及时清理,越来越成为相关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
4.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泵一侧设置气
水分离器,所述真空泵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一端设置残液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残液分离器均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远离所述残液分离器一侧设置主抽残管,所述主抽残管下方设置副抽残管,所述气水分离器一侧纵向设置分离管,所述主抽残管一端与所述气水分离器连接,所述副抽残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抽残管和所述分离管连接,所述分离管远离所述副抽残管一侧设置残液管,所述残液管底端与所述分离管底端连接,所述分离管顶端与所述气水分离器连接,所述残液管远离所述分离管一侧设置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残液分离器和所述残液管连接,所述残液分离器一侧设置
控制箱,所述真空泵、残液分离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主抽残管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一端设置抽残球阀,所述残液管顶部设置控制阀,所述导液管水平段中间位置设置主阀,所述抽残球阀、控制阀、主阀均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残液分离器与所述气水分离器之间设置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残液分离器和所述气水分离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气水分离器顶部设置焚烧炉送气管,所述焚烧炉送气管端部设置焚烧炉送气阀,所述焚烧炉送气阀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残液分离器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一侧设置第一液位计,所述气水分离器靠近所述残液分离器一侧设置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均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0.1、用户只需将主抽残管端部与待清理的钢瓶出口连接,并通过控制箱开启真空泵及抽残球阀、控制阀、主阀,即可将钢瓶内的残留气体导入气水分离器,将钢瓶内的残留液体导入残液分离器,从而即可实现对钢瓶内部残留液化气的及时清理,有效地避免了残留
液化气可能对钢瓶内壁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
11.2、残液分离器可将通过导液管进入其内部的残留液体在负压状态下蒸发,并通过导气管导入气水分离器内,最终通过焚烧炉送气管即可将残留气体导入外部焚烧炉,实现对残留气体的充分利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对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残液分离器,2-第一液位计,3-控制箱,4-真空泵,5-第二液位计,6-气水分离器,7-主抽残管,8-副抽残管,9-抽残球阀,10-分离管,11-残液管,12-焚烧炉送气阀,13-焚烧炉送气管,14-控制阀,15-主阀,16-导气管,17-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说明更加清楚,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16.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4一侧设置气水分离器6,所述真空泵4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6一端设置残液分离器1,所述气水分离器6、残液分离器1均与所述真空泵4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6远离所述残液分离器1一侧设置主抽残管7,所述主抽残管7下方设置副抽残管8,所述气水分离器6一侧纵向设置分离管10,所述主抽残管7一端与所述气水分离器6连接,所述副抽残管8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抽残管7和所述分离管10连接,所述分离管10远离所述副抽残管8一侧设置残液管11,所述残液管11底端与所述分离管10底端连接,所述分离管10顶端与所述气水分离器6连接,所述残液管11远离所述分离管10一侧设置导液管17,所述导液管17两端分别与所述残液分离器1和所述残液管11连接,所述残液分离器1一侧设置控制箱3,所述真空泵4、残液分离器1均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主抽残管7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6一端设置抽残球阀9,所述残液管11顶部设置控制阀14,所述导液管17水平段中间位置设置主阀15,所述抽残球阀9、控制阀14、主阀15均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残液分离器1与所述气水分离器6之间设置导气管16,所述导气管16两端分别与所述残液分离器1和所述气水分离器6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气水分离器6顶部设置焚烧炉送气管13,所述焚烧炉送气管13端部设置焚烧炉送气阀12,所述焚烧炉送气阀12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残液分离器1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6一侧设置第一液位计2,所述气水分离器6靠近所述残液分离器1一侧设置第二液位计5,所述第一液位计2、第二液位计5均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主抽残管7端部与待清理的钢瓶出口连接,通过控制箱3开启真空泵4及抽残球阀9、控制阀14、主阀15,
主抽残管7即将钢瓶内部残留的液化气通过副抽残管8导入分离管10,在分离管10内部,残留气体上行并进入气水分离器6,残留液体下行并进入残液管11,在真空泵4作用下,残液管11内部的残留液体经由导液管17进入残液分离器1,通过控制箱3控制残液分离器1使进入其内部的残留液体在负压状态下蒸发,进而通过导气管16导入气水分离器6,气水分离器6内部的原有残留气体和新进蒸发气体最终经由焚烧炉送气管13进入外部焚烧炉,进行进一步的焚烧利用。
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4)一侧设置气水分离器(6),所述真空泵(4)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6)一端设置残液分离器(1),所述气水分离器(6)、残液分离器(1)均与所述真空泵(4)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6)远离所述残液分离器(1)一侧设置主抽残管(7),所述主抽残管(7)下方设置副抽残管(8),所述气水分离器(6)一侧纵向设置分离管(10),所述主抽残管(7)一端与所述气水分离器(6)连接,所述副抽残管(8)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抽残管(7)和所述分离管(10)连接,所述分离管(10)远离所述副抽残管(8)一侧设置残液管(11),所述残液管(11)底端与所述分离管(10)底端连接,所述分离管(10)顶端与所述气水分离器(6)连接,所述残液管(11)远离所述分离管(10)一侧设置导液管(17),所述导液管(17)两端分别与所述残液分离器(1)和所述残液管(11)连接,所述残液分离器(1)一侧设置控制箱(3),所述真空泵(4)、残液分离器(1)均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抽残管(7)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6)一端设置抽残球阀(9),所述残液管(11)顶部设置控制阀(14),所述导液管(17)水平段中间位置设置主阀(15),所述抽残球阀(9)、控制阀(14)、主阀(15)均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液分离器(1)与所述气水分离器(6)之间设置导气管(16),所述导气管(16)两端分别与所述残液分离器(1)和所述气水分离器(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离器(6)顶部设置焚烧炉送气管(13),所述焚烧炉送气管(13)端部设置焚烧炉送气阀(12),所述焚烧炉送气阀(12)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液分离器(1)远离所述气水分离器(6)一侧设置第一液位计(2),所述气水分离器(6)靠近所述残液分离器(1)一侧设置第二液位计(5),所述第一液位计(2)、第二液位计(5)均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化气钢瓶的残液回收装置,属于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真空泵,其特征在于:真空泵一侧设置气水分离器,真空泵远离气水分离器一端设置残液分离器,气水分离器远离残液分离器一侧设置主抽残管,主抽残管下方设置副抽残管,气水分离器一侧纵向设置分离管,主抽残管一端与气水分离器连接,副抽残管两端分别与主抽残管和分离管连接,分离管远离副抽残管一侧设置残液管,残液管底端与分离管底端连接,分离管顶端与气水分离器连接,残液管远离分离管一侧设置导液管,导液管两端分别与残液分离器和残液管连接,残液分离器一侧设置控制箱,通过本实用新型,很方便地即可实现对钢瓶内部残留液化气的及时清理。即可实现对钢瓶内部残留液化气的及时清理。即可实现对钢瓶内部残留液化气的及时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
沈永兴 李辉 王奇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杭州东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9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