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
壳体部件。
背景技术:
2.汽车的进出排气系统是汽车在使用时的重要功能,进出排气系统组件中壳体部件是对进出排气进行输送排放的重要
结构,现有的壳体部件在进行组合时,两端的配合
位置通过与密封组合、紧固组件等多种配件的连接才能够保障安装时的组合紧密性,但装配时的组合效率比较低,在后期维护时拆装操作比较麻烦,拆卸后很难将拼接的组件进行完全密封的配合,也会影响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现有的进出排气系统中的壳体部件在进行排气时,由于排气时的温度比较高,对排气时转向排出时的转向位置的结构容易造成比较大的损伤,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也相对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两端拼接位置通过设置锥形结构与各位置的装配组件能够进行紧密的配合,主体结构上通过设置加固结构能够保障整体的强度更好,并且通过在壳体部件上设置安全检测配合柱,能够配合检测传感器进行组合,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内部的排气过程中的排气量及气体的含量等信息进行精准的反馈,确保在使用时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更好,它在进行安装时,通过上端的圆弧形配合槽,配合定位连接柱,能够保障配合时的接触面积更大,整体的装配牢固性更好。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包括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主壳体结构,
所述主壳体结构的左侧通过过渡连接结构连接有锥形第一配合接头,所述主壳体结构的下端靠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所述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的下端通过第二过渡连接柱连接有锥形第二连接配合接头,所述第一配合接头的左侧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的下端位置均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的左后方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安全检测配合柱,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的下端端面倾斜向前方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和所述第一配合接头的外侧端面处均设有与所述主壳体结构内部设置的主体输送腔室相通的配合输送通道结构,所述配合输送通道结构的内侧面与相应位置外侧结构面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接头的内部与所述主体输送腔室的左侧位置连接处设有m形安全输送挡板,所述主壳体结构的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圆弧形整体装配组合槽,所述整体装配组合槽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锥形装配定位连接柱,所述安全检测配合柱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内部之间设有安全输送检测通道,所述主体输送腔室的上端右侧位置设有将整体结构右侧完全贯穿的便捷生产连接孔。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的外侧设有加固成型凸台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和所述第一配合接头的外侧接口位置处均设有组合密封安装槽。
8.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结构在左右方向的投影未超出所述第一配合接头在左右方向投影的区域。
9.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结构的外侧也设有加固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两端拼接位置通过设置锥形结构与各位置的装配组件能够进行紧密的配合,主体结构上通过设置加固结构能够保障整体的强度更好,并且通过在壳体部件上设置安全检测配合柱,能够配合检测传感器进行组合,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内部的排气过程中的排气量及气体的含量等信息进行精准的反馈,确保在使用时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更好,它在进行安装时,通过上端的圆弧形配合槽,配合定位连接柱,能够保障配合时的接触面积更大,整体的装配牢固性更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主壳体结构,2、第一配合接头,3、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4、第二连接配合接头,5、安全检测配合柱,6、主体输送腔室,7、安全输送挡板,8、整体装配组合槽,9、装配定位连接柱,10、便捷生产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它包括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主壳体结构1,它采用金属材料通过浇注的生产方式加工而成。所述主壳体结构1的左侧通过过渡连接结构连接有锥形第一配合接头2,所述主壳体结构1的下端靠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3,所述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3的下端通过第二过渡连接柱连接有锥形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两个连接配合接头能够与不同的进出排气组件进行连接配合。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的左侧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的下端位置均为圆锥形结构,确保外侧位置的空间更大,在使用时排气的流畅性更可靠。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的左后方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安全检测配合柱5,此位置能够在后期配合检测传感器或其它类检测部件进行安装配合,能够对内部的排出的气体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测,从而确保后期汽车使用时能够得到精准的内部排气数据,在进行汽车保养维护时的便利性更强,对于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够起到更好的保障。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的下端端面倾斜向前方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和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的外侧端面处均设有与所述主壳体结构1内部设置的主体输送腔室6相通的配合输送通道结构,所述配合输送通道结
构的内侧面与相应位置外侧结构面相互平行,保障整体结构内外侧的强度更好,整体的壁厚基本一致,生产时更方便。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的内部与所述主体输送腔室6的左侧位置连接处设有m形安全输送挡板7,所述主壳体结构1的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圆弧形整体装配组合槽8,能够与上端配合的组件进行更大面积的连接配合。所述整体装配组合槽8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锥形装配定位连接柱9,在进行整体安装时能够进行更稳定的定位连接。所述安全检测配合柱5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内部之间设有安全输送检测通道,所述主体输送腔室6的上端右侧位置设有将整体结构右侧完全贯穿的便捷生产连接孔10,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容易进行内部结构的成型加工,保障整体的加工更容易。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两端拼接位置通过设置锥形结构与各位置的装配组件能够进行紧密的配合,主体结构上通过设置加固结构能够保障整体的强度更好,并且通过在壳体部件上设置安全检测配合柱,能够配合检测传感器进行组合,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内部的排气过程中的排气量及气体的含量等信息进行精准的反馈,确保在使用时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更好,它在进行安装时,通过上端的圆弧形配合槽,配合定位连接柱,能够保障配合时的接触面积更大,整体的装配牢固性更好。
2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3的外侧设有加固成型凸台结构,使此结构的强度更好,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更可靠。
2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和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的外侧接口位置处均设有组合密封安装槽,能够进一步提高配合安装时的连接密封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排气安全性更好。
23.作为优选,所述主壳体结构1在左右方向的投影未超出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在左右方向投影的区域,使整体结构的体积更小,在安装配合时更方便。
24.作为优选,所述主壳体结构1的外侧也设有加固结构,可以设置加强筋,也可以在成型时设置加固凸台及凹槽结构。
2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包括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主壳体结构(1),所述主壳体结构(1)的左侧通过过渡连接结构连接有锥形第一配合接头(2),所述主壳体结构(1)的下端靠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3),所述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3)的下端通过第二过渡连接柱连接有锥形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的左侧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的下端位置均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的左后方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安全检测配合柱(5),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的下端端面倾斜向前方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和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的外侧端面处均设有与所述主壳体结构(1)内部设置的主体输送腔室(6)相通的配合输送通道结构,所述配合输送通道结构的内侧面与相应位置外侧结构面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的内部与所述主体输送腔室(6)的左侧位置连接处设有m形安全输送挡板(7),所述主壳体结构(1)的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圆弧形整体装配组合槽(8),所述整体装配组合槽(8)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锥形装配定位连接柱(9),所述安全检测配合柱(5)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内部之间设有安全输送检测通道,所述主体输送腔室(6)的上端右侧位置设有将整体结构右侧完全贯穿的便捷生产连接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3)的外侧设有加固成型凸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4)和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的外侧接口位置处均设有组合密封安装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结构(1)在左右方向的投影未超出所述第一配合接头(2)在左右方向投影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结构(1)的外侧也设有加固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出排气系统易配合壳体部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主壳体结构,所述主壳体结构的左侧通过过渡连接结构连接有锥形第一配合接头,所述主壳体结构的下端靠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所述第二主体过渡配合柱的下端通过第二过渡连接柱连接有锥形第二连接配合接头,所述第一配合接头的左侧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配合接头的下端位置均为圆锥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配合检测传感器进行组合,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内部的排气过程中的排气量及气体的含量等信息进行精准的反馈,确保在使用时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更好。确保在使用时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更好。确保在使用时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
丁艳萍 程雪梅 胡飞 韦勇 刘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泰州鑫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7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