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
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3.翅片管换热器采用在换热管的外侧设置有翅片进行热量的扩散,为了缩减换热器的体积,一般都采用盘管对换热管进行弯折来缩减换热管占用的体积,同时换热管需要安装有支撑结构,换热管位于换热器的核心部件,传统的换热管为一体式连体结构,若是其中某一段发生损坏,需要对整根换热管进行更换,导致维护成本提升,同时维护难度增加。
4.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211626209u的中国
技术实现要素:
,公开了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包括盘管、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翅片管,
所述盘管以蛇形方式穿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形成整体框架;所述翅片管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套装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的盘管的外壁并能绕盘管转动。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管换热器,换热器中的翅片管可以转动,解决了传统的翅片管换热器背风侧机会严重,迎风侧易磨损的问题,提供整体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盘管依次贯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并固定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翅片管无法整体的套设在盘管的外侧,需要加工成分体式进行拼装,第二:如果盘管的其中一段出现破损或者锈蚀,需要对装置整体进行更换,因为整体维修代价更高,同时维修不便于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外侧一体成型有螺纹翅片,所述热交换管的左端贯穿安装框并连通有第一对接管,所述热交换管的右端贯穿安装框并连通有第二对接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与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
7.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包括两组横板和两组竖板,所述竖板位于横板相向的两侧,所述横板远离竖板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安装螺丝,所述安装螺丝相向的一侧贯穿通孔并与竖板的顶部和底部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一体成型于热交换管两端的插管,所述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的两端均开设有可使插管插接的限位孔,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
螺母,所述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的两端分别与限位螺母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竖板之间,所述热交换管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限位环位于竖板的两侧。
10.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内腔垫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插管远离热交换管的一端贴合。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对接管成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对接管成倾斜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横板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
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并固定于竖板的顶部和底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方便将前后位置的热交换管进行连通,同时使每组热交换管可单独拆卸,不仅方便安装,同样方便后期其中某一段热交换管损坏进行更换,然后利用限位螺母将热交换管与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进行连接,保障热交换管整体的贯通,同时安装框也采用分体式的组装方式进行安装,方便将竖板向两侧移动,使热交换管从竖板之间移出进行更换新的热交换管,无需对整体的交换器进行更换,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在对交换器进行拆卸维护时也非常方便。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环和紧固螺母的配合,方便将热交换管与竖板进行固定安装,使上下位的热交换管保持相同的位置,从而方便左右两侧的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可以整齐的对热交换管进行对接连通,以免热交换管无法与其中的一组第一对接管或者第二对接管进行接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安装框;101、横板;102、竖板;103、安装螺丝;2、热交换管;3、螺纹翅片;4、第一对接管;5、第二对接管;6、安装组件;61、插管;62、限位孔;63、限位螺母;7、限位环;8、紧固螺母;9、密封圈;10、滑槽;1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包括安装框1,所述安装框1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热交换管2,所述热交换管2的外侧一体成型有螺纹翅片3,所述热交换管2的左端贯穿安装框1并连通有第一对接管4,所述热交换管2的右端贯穿安装框1并连通有第二对接管5,所述热交换管2的两端与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6,通过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方便将前后位置的热交换管2进行连通,同时使每组热交换管2可单独拆卸,不仅方便安装,同样方便后期其中某一段热交换管2损坏进行更换,然后利用限位螺母63将热交换管2与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进行连接,保障热交换管2整体的贯通,同时安装框1也采用分体式的组装方式进行安装,方便将竖板102向两侧移动,使热交换管2从竖板102之间移出进行更换新的热交换管2,无需对整体的交换器进
行更换,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在对交换器进行拆卸维护时也非常方便。
22.所述安装框1包括两组横板101和两组竖板102,所述竖板102位于横板101相向的两侧,所述横板101远离竖板102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安装螺丝103,所述安装螺丝103相向的一侧贯穿通孔并与竖板102的顶部和底部螺纹连接,通过安装螺丝103可对横板101和竖板102进行安装固定,保障安装框1的稳定,同时安装框1采用组合式的方式,方便将热交换管2安装在竖板102上,以免竖板102之间的距离固定,热交换管2无法向两侧同时贯穿延伸。
23.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一体成型于热交换管2两端的插管61,所述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的两端均开设有可使插管61插接的限位孔62,所述热交换管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63,所述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的两端分别与限位螺母63螺纹连接,通过插管61插入限位孔62内,方便对热交换管2与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进行对位,然后再利用限位螺母63将热交换管2与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进行安装,保障多组热交换管2通过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连通。
24.所述热交换管2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位于竖板102之间,所述热交换管2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8,所述紧固螺母8与限位环7位于竖板102的两侧,通过限位环7和紧固螺母8的配合,方便将热交换管2与竖板102进行固定安装,使上下位的热交换管2保持相同的位置,从而方便左右两侧的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可以整齐的对热交换管2进行对接连通,以免热交换管2无法与其中的一组第一对接管4或者第二对接管5进行接触。
25.所述限位孔62的内腔垫设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与插管61远离热交换管2的一端贴合,通过密封圈9保障热交换管2与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连接的密封性,以免换热器在工作时,导致泄漏。
26.所述第一对接管4成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对接管5成倾斜设置,通过对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位置的设置,方便将竖板102之间的所有热交换器连成一条弯折的通路,缩减换热器的占用空间。
27.所述横板101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10并固定于竖板102的顶部和底部,通过滑块11在滑槽10的内腔滑动,可带动竖板102在横板101之间左右移动,方便将热交换管2与竖板102进行安装。
28.具体使用时,当换热器中的某一段热交换管2损坏时,使用者拆除安装螺丝103,使横板101与竖板102分离,同时转动限位螺母63使限位螺母63均移动至两侧的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上,然后拧动紧固螺母8,使紧固螺母8与热交换管2分离,然后将竖板102向两侧移动,同时将损坏的热交换管2从竖板102之间移除,然后更换新的热交换管2,随后将竖板102向中间移动,使新的热交换管2贯穿竖板102,同时将紧固螺母8重新安装在热交换管2的两端,并将热交换管2与竖板102稳定安装,同时将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与热交换管2对齐,然后转动限位螺母63,对热交换管2与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进行安装固定,然后通过安装螺丝103将横板101与竖板102固定,完成热交换管2的更换。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热交换管(2),所述热交换管(2)的外侧一体成型有螺纹翅片(3),所述热交换管(2)的左端贯穿安装框(1)并连通有第一对接管(4),所述热交换管(2)的右端贯穿安装框(1)并连通有第二对接管(5),所述热交换管(2)的两端与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包括两组横板(101)和两组竖板(102),所述竖板(102)位于横板(101)相向的两侧,所述横板(101)远离竖板(102)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安装螺丝(103),所述安装螺丝(103)相向的一侧贯穿通孔并与竖板(102)的顶部和底部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一体成型于热交换管(2)两端的插管(61),所述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的两端均开设有可使插管(61)插接的限位孔(62),所述热交换管(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63),所述第一对接管(4)和第二对接管(5)的两端分别与限位螺母(63)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2)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位于竖板(102)之间,所述热交换管(2)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8),所述紧固螺母(8)与限位环(7)位于竖板(102)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62)的内腔垫设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与插管(61)远离热交换管(2)的一端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管(4)成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对接管(5)成倾斜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01)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10)并固定于竖板(102)的顶部和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换热设备,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外侧一体成型有螺纹翅片,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方便将前后位置的热交换管进行连通,同时使每组热交换管可单独拆卸,不仅方便安装,同样方便后期其中某一段热交换管损坏进行更换,然后利用限位螺母将热交换管与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进行连接,保障热交换管整体的贯通,同时安装框也采用分体式的组装方式进行安装,方便将竖板向两侧移动,使热交换管从竖板之间移出进行更换新的热交换管,无需对整体的交换器进行更换,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在对交换器进行拆卸维护时也非常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何晓建 何向萌 何小刚 何可青 何可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西安中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4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