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 评论:0


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白光led灯的黄或橙发光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基于 led芯片技术的白光 led具有低能耗、长寿命和良好的稳定性等,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照明和显示光源。白光 led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为红绿蓝三基 led芯片组成的白光 led器件,但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另一种为led芯片与发光材料的结合来实现白光发射的方式(荧光转换 led,pc-led),这种方式拥有更简单的工艺和较低的成本,获得的白光具有显指数高、域宽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3.通过led芯片与发光材料结合来实现白光发射,主要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近)紫外 led芯片组合有效吸收(近)紫外光并发出红、绿、蓝光的三种荧光粉(或者发出蓝光和黄光的两种荧光粉)获得白光,第二种是在蓝光 led芯片(420~480 nm)上涂敷能够有效吸收蓝光并发出黄光的荧光粉。目前,市面上多采用460 nm的蓝光芯片组合钇铝石榴石黄荧光粉(yag:ce
3+
)获得白光,但是这种白光缺少红光谱成分,显性差、温高,属于冷白光,不适用于室内照明。研究者常使用红光成分较多的新型黄荧光粉替代yag或通过yag与一款红荧光粉组合来提高所得白光的显指数。蓝光 led芯片+黄荧光粉的方案最为经典、最为成熟,而紫外/近紫外 led芯片+三基荧光粉的方案近年来随芯片技术的发展优势越来越多,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4.近来,各类新型的黄发光材料陆续被报道,其中既有氮化物体系,也有氧化物体系,按照激发波长不同也分为蓝光激发和紫光激发,但是这些黄发光材料都具有各自的不足,主要问题还是缺少红光部分以及合成成本较高,这使得它们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商用黄荧光粉yag:ce
3+
。发光性能优异的宽带黄发光(涵盖红光区域)材料依然很稀缺,因此开发黄发光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宽带发射的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
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其化学通式为sr
2-x-y
si
7-x
al
3+x
on
13
:xce
3+
,yeu
2+
;其中,0≤x≤0.15,0≤y≤0.1,x+y≠0。
8.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化学式sr
2-x-y
si
7-x
al
3+x
on
13
:xce
3+
,yeu
2+
中各化学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以下原料:锶原料:采用氮化锶(sr3n2)、含锶的碳酸盐或锶单质金属;
硅原料:采用氮化硅(si3n4)、二氧化硅(sio2)或含硅的氢氧化物;铝原料:采用铝单质金属(al)、氧化铝(al2o3)和含铝的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两种;铈原料:采用氟化铈(cef3)或氧化铈;铕原料:采用氟化铕(euf3)或氧化铕;混合所称取的原料,在氮气气氛手套箱中充分研磨,得混合均匀的原料粉末;手套箱中的箱压1.5~4 mbar、水和氧的含量均小于0.01 ppm。
9.2)将原料粉末置于通入纯氮气的高温高压炉中,在氮气压力0.5~0.7mpa、温度1750~1850℃煅烧2~6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煅烧物;3)研磨煅烧物,制得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该发光材料的粒径为5~20微米。
10.本发明发光材料的最佳激发峰410~430nm;最强发射峰545~590 nm,其中545~555 nm更适用于高亮度的白led,因为其与白光发光曲线最为拟合;555~570 nm更适用于具有红光成分的高显性白led;而570~590 nm更适用于作为汽车转向灯的橙led或者暖白光led。
11.本发明中ce、eu共掺的发光材料存在ce-eu能量传递,发射光谱足够宽,能够覆盖绿光、黄光乃至红光的区域,补足了商用荧光粉(yag:ce
3+
)红光成分不足的缺点,在与近紫外led芯片结合后,能够产生显指数更高的白光。
12.在sr2si7al3on
13
体系中,sr
2+
有两种配位,配位数分别是10和11,当ce
3+
掺杂进入sr
2+
的格位时,有两个发光中心分别属于ce1、ce2。对掺ce样品的发射光谱进行高斯拟合可以分析出ce的两个格位的发射,ce1发射波长位于绿光,ce2发射波长位于黄光。当在掺杂ce离子的sr2si7al3on
13
体系中再掺杂低浓度的eu离子时(在sr2si7al3on
13
体系中,eu发射波长位于橙红光),会发生ce1

eu能量传递,从而使发射光谱改变。此时发射光谱中绿成分稍减少,红成分明显增加,使得原发射光谱由绿光、黄光发射,变为绿光、黄光和红光发射,所以光谱有了更宽的半高宽,也即是更宽的发射光谱。
13.本发明发光材料在近紫外区域有很强的激发,可以被近紫外led芯片有效激发,极大地提升了光转换效率。本发明黄发光材料是在氮化物基质材料中进行al-o取代si-n得到的,具有高度浓缩的四面体网络结构,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制得sr2si7al3on
13
基质材料的xrd精修图谱。
15.图2是实施例1制得黄发光材料的xrd表征图。
16.图3是实施例1制得黄发光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图。
17.图4是实施例2制得黄发光材料的xrd表征图。
18.图5是实施例2制得黄发光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图。
19.图6是实施例3制得橙发光材料的xrd表征图。
20.图7是实施例3制得橙发光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图。
21.图8是实施例1~3制得发光材料的归一化发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制备基质材料sr2si7al3on
13
:按化学式sr2si7al3on
13
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0.3878g的sr3n2(≥99%, a.r.)、0.6547g的si3n4(≥99.5%, a.r.)、0.1259g的al(≥99.5%, a.r.)和0.0680g的al2o3(≥99.99%, a.r.),混合所称取的原料,在水和氧的含量均小于0.01 ppm且箱压为1.5~4mbar的氮气手套箱中研磨30 min,得到混合均匀的原料粉末;将原料粉末置于氮气压力0.5 mpa、温度1750℃的高温高压炉中煅烧2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煅烧物;将煅烧物研磨至微米级,制得基质材料sr2si7al3on
13

24.对制备的基质材料sr2si7al3on
13
进行xrd表征,并对基质材料的xrd粉末衍射图谱进行结构精修,精修结果如图1所示。观察到的布拉格角度的位置与计算图谱一致,所有的x射线衍射峰都满足反射条件,该基质材料计算图谱的可靠性系数为r
wp
=10.61 %,r
p
=8.03%,拟合优度为1.214,结果均在接受范围以内,精修结果是可信的,制备的基质材料是良好的单相样品。
25.实施例1按化学式sr
1.92
si
6.92
al
3.08
on
13
:0.08ce
3+
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0.3723g的sr3n2(≥99%, a.r.)、0.6472g的si3n4(≥99.5%, a.r.)、0.1302g的al(≥99.5%, a.r.)、0.0680g的al2o3(≥99.99%, a.r.)和0.0315g的cef3(≥99.99%, a.r.),混合所称取的原料,在水和氧的含量均小于0.01 ppm且箱压为1.5~4 mbar的氮气手套箱中研磨30 min,得混合均匀的原料粉末;将该原料粉末置于氮气压力0.6 mpa、温度1850℃的高温高压炉中煅烧6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煅烧物;研磨煅烧物至微米级,制得黄发光材料sr
1.92
si
6.92
al
3.08
on
13
:0.08ce
3+

26.实施例2按化学式sr
1.9
si
6.92
al
3.08
on
13
:0.08ce
3+
,0.02eu
2+
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0.3684g的sr3n2(≥99%, a.r.)、0.6472g的si3n4(≥99.5%, a.r.)、0.1302g的al(≥99.5%, a.r.)、0.0680g的al2o3(≥99.99%, a.r.)、0.0315g的cef3(≥99.99%, a.r.)和0.0084g的euf3(≥99.99%, a.r.),混合所称取的原料,在水和氧的含量均小于0.01 ppm且箱压为1.5~4 mbar的氮气手套箱中研磨30 min,得混合均匀的原料粉末;将该原料粉末置于氮气压力0.7mpa、温度1800℃的高温高压炉中煅烧4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煅烧物;将煅烧物研磨至微米级,制得黄发光材料sr
1.9
si
6.92
al
3.08
on
13
:0.08ce
3+
,0.02eu
2+

27.实施例3按化学式sr
1.96
si7al3on
13
:0.04eu
2+
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0.3801g的sr3n2(≥99%, a.r.)、0.6547g的si3n4(≥99.5%, a.r.)、0.1259g的al(≥99.5%, a.r.)、0.0680g的al2o3(≥99.99%, a.r.)和0.0167g的euf3(≥99.99%, a.r.),混合所称取的原料,在水和氧的含量均小于0.01 ppm且箱压为1.5~4mbar的氮气手套箱中研磨30 min,得混合均匀的原料粉末;将该原料粉末置于氮气压力0.6 mpa、温度1850℃的高温高压炉中煅烧6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煅烧物;将煅烧物研磨至微米级,制得橙发光材料sr
1.96
si7al3on
13
:0.04eu
2+

28.实施例1制得黄发光材料的xrd图,如图2;实施例2制得黄发光材料的xrd图,
如图4;实施例3制得橙发光材料的xrd图,如图6所示。由图2、图4和图6可知,实施例1~3制得发光材料的衍射峰位置与精修结果吻合较好,是良好的单相样品。
29.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得的发光材料进行激发和发射测试,光谱图分别如图3、图5和图7所示。由图3、图5和图7可知,激发峰范围250~450nm,最强激发峰位于410~430nm,可以有效吸收位于近紫外光范围内的激发,极大地提升了光转换的效率。由图3可知,实施例1制得黄发光材料的发射峰范围是450~750nm,最强发射峰位于545 nm,适用于高亮度的白led;由图5可知,实施例2制得黄发光材料的发射峰范围是450~750nm,最强发射峰位于570 nm的黄光区域,适用于具有红光成分的高显性白led;由图7可知,实施例3制得橙发光材料的发射峰范围是450~750nm,最强的发射峰位于590 nm,适用于汽车转向灯的橙led或者暖白光led。
30.对比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光谱图如图8所示。实施例2制得的黄发光材料(ce
3+
,eu
2+
共掺)发射570 nm的宽带黄光,半高宽为128 nm;实施例2制得的黄发光材料(ce
3+
,eu
2+
共掺)相较于实施例1制得的黄发光材料(单掺ce
3+
)有明显的红移现象,这是因为体系中eu离子能够通过ce-eu能量传递过程控制发射光谱,eu离子的引入使黄发光材料获得了红光区域的补充,使其能够覆盖绿光、黄光和红光的区域,补足了商用荧光粉(yag:ce
3+
)红光成分不足的缺点,在与近紫外led芯片结合后,能够产生显指数更高的白光。

技术特征:


1.一种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sr
2-x-y
si
7-x
al
3+x
on
13
:xce
3+
,yeu
2+
;其中,0≤x≤0.15,0≤y≤0.1,x+y≠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的最佳激发峰为410~430nm,最强发射峰为545~590 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的粒径为5~20μm。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化学式sr
2-x-y
si
7-x
al
3+x
on
13
:xce
3+
,yeu
2+
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原料:锶原料:采用氮化锶、含锶的碳酸盐或锶单质;硅原料:采用氮化硅、二氧化硅、或含硅的氢氧化物;铝原料:采用铝单质、氧化铝和含铝的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两种;铈原料:采用氟化铈或氧化铈;铕原料:采用氟化铕或氧化铕;混合所称取的原料,充分研磨,得混合均匀的原料粉末;2)将原料粉末置于纯氮气环境中煅烧,随炉冷却至室温,得煅烧物;3)煅烧物研磨至微米级,制得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混合后的原料置于箱压1.5~4 mbar、水和氧的含量均小于0.01ppm的氮气气氛手套箱中研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原料粉末置于氮气压力0.5~0.7 mpa的高温高压炉中,在1750~1850℃温度下煅烧2~6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LED灯用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Sr


技术研发人员:

王育华 濑户孝俊 詹博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兰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12.22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12:1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8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原料   氮气   红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