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雨污分流站。
背景技术:
2.根据《污水排放综合标准》,所有排入外界水域的污水,包括雨水,必须达到排放标准,对雨水口的监控一直是环保监管的一个盲点,在南方多雨强降水区域,雨污水混流排放造成的外界水域污染是一个非常普遍、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使用雨污分流来对
管道排放进行检测,但是现有雨污分流设备的功能较为单一,检测能力较弱,无法对管道排放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周围的水源受到污染,降低了雨污分流站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污分流站,具备了分流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雨污分流设备的功能较为单一,检测能力较弱,无法对管道排放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周围的水源受到污染,降低了雨污分流站使用性能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污分流站,包括雨污分流站,
所述雨污分流站的内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
杂质排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药液输入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药剂箱,所述沉淀箱的内部设置有清淤泵,所述沉淀箱的杂质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固液分离器,所述固定液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杂质存储设备,所述杂质存储设备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杂质排出设备,所述沉淀箱的
水体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生物过滤器,所述生物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排水装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位检测仪,所述水位监测仪与蓄水箱配合使用。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体振动仪,所述水体振动仪与蓄水箱配合使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药剂箱的内部设置有药液搅拌器,所述药业搅拌器与药剂箱配和使用。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存储箱的内部设置有水质检测仪,所述水质检测仪与存储箱配合使用。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净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灭菌灯,所述灭菌灯与净水箱配合使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蓄水箱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沉淀箱与药剂箱配合使用使沉淀箱水体内的杂质进行沉淀,沉淀完毕后通过清淤泵将杂质导入固液分离机内
部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完毕后导入杂质存储设备进行存储,沉淀箱内部的水通过生物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导入存储箱的内部,最后再将存储箱内部的水导入净水箱的内部并通过排水装置进行排出,从而具备了分流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雨污分流设备的功能较为单一,检测能力较弱,无法对管道排放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周围的水源受到污染,降低了雨污分流站使用性能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位监测仪,能够对蓄水箱内部的水位进行测定,防止蓄水过多出现溢出的现象。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体振动仪,能够对蓄水箱内部的水流进行振动,防止蓄水箱内部的水体停止流动出现初步沉淀的现象。
14.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药业搅拌器,能够对药剂箱内部的不同药液进行混合,防止药液混合不达标导致沉淀效果不理想。
15.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质检测仪,能够对存储箱内部的水体进行水质监测,提高了存储箱的使用性能。
16.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灭菌灯,能够对水体内的微生物和细菌进行消杀,提高了水污分流站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至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污分流站,包括雨污分流站,雨污分流站的内部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的杂质排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沉淀箱,沉淀箱的药液输入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药剂箱,沉淀箱的内部设置有清淤泵,沉淀箱的杂质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固液分离器,固定液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杂质存储设备,杂质存储设备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杂质排出设备,沉淀箱的水体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生物过滤器,生物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存储箱,存储箱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净水箱,净水箱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排水装置。
20.参考图1,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位检测仪,水位监测仪与蓄水箱配合使用。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水位监测仪,能够对蓄水箱内部的水位进行测定,防止蓄水过多出现溢出的现象。
22.参考图1,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体振动仪,水体振动仪与蓄水箱配合使用。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水体振动仪,能够对蓄水箱内部的水流进行振动,防止蓄水箱内部的水体停止流动出现初步沉淀的现象。
24.参考图1,药剂箱的内部设置有药液搅拌器,药业搅拌器与药剂箱配和使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药业搅拌器,能够对药剂箱内部
的不同药液进行混合,防止药液混合不达标导致沉淀效果不理想。
26.参考图1,存储箱的内部设置有水质检测仪,水质检测仪与存储箱配合使用。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水质检测仪,能够对存储箱内部的水体进行水质监测,提高了存储箱的使用性能。
28.参考图1,净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灭菌灯,灭菌灯与净水箱配合使用。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灭菌灯,能够对水体内的微生物和细菌进行消杀,提高了水污分流站的使用性能。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雨水收集到蓄水箱的内部,通过蓄水箱底部连通的输送管道将雨水导入至沉淀箱的内部,导入完毕后启动药剂箱,药剂箱将药物通过输送管道导入至沉淀箱的内部,使沉淀箱内部的杂质与药物产生反应沉淀在沉淀箱的底部,沉淀完毕后启动清淤泵,通过清淤泵将沉淀的杂质和淤泥经由输送管道导入至杂质存储设备的内部,存储到一定量后通过杂质排出设备将杂质排出,沉淀箱内部的水通过输送管道导入水体过滤器的内部,通过水体过滤器对水体内部残留的杂质进行二次过滤,然后通过输送管道导入至存储箱的内部,再经由存储箱导入净水箱的内部,最后通过排水装置将水体排出,从而具备了分流效果好的优点。
31.综上所述:该雨污分流站,通过设置蓄水箱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沉淀箱与药剂箱配合使用使沉淀箱水体内的杂质进行沉淀,沉淀完毕后通过清淤泵将杂质导入固液分离机内部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完毕后导入杂质存储设备进行存储,沉淀箱内部的水通过生物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导入存储箱的内部,最后再将存储箱内部的水导入净水箱的内部并通过排水装置进行排出,从而具备了分流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雨污分流设备的功能较为单一,检测能力较弱,无法对管道排放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周围的水源受到污染,降低了雨污分流站使用性能的问题。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雨污分流站,包括雨污分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污分流站的内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杂质排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药液输入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药剂箱,所述沉淀箱的内部设置有清淤泵,所述沉淀箱的杂质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杂质存储设备,所述杂质存储设备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杂质排出设备,所述沉淀箱的水体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生物过滤器,所述生物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排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位检测仪,所述水位检测仪与蓄水箱配合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体振动仪,所述水体振动仪与蓄水箱配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箱的内部设置有药液搅拌器,所述药液搅拌器与药剂箱配和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的内部设置有水质检测仪,所述水质检测仪与存储箱配合使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灭菌灯,所述灭菌灯与净水箱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站,包括雨污分流站,所述雨污分流站的内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杂质排出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药液输入端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药剂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蓄水箱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沉淀箱与药剂箱配合使用使沉淀箱水体内的杂质进行沉淀,沉淀箱内部的水通过生物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导入存储箱的内部,最后再将存储箱内部的水导入净水箱的内部并通过排水装置进行排出,从而具备了分流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雨污分流设备的功能较为单一,检测能力较弱,无法对管道排放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周围的水源受到污染,降低了雨污分流站使用性能的问题。了雨污分流站使用性能的问题。了雨污分流站使用性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冯家聪 尤陈刚 章玉东 轩良辰 王昊 杨荣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管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9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