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拼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


背景技术:



2.木板拼板机是一种木料加工行业常用的机械,主要应用于将许多单个木板拼接成板芯,在建筑装修、木门及其他木制家具加工上应用广泛。拼板机的生产过程为木板上料、刨削、布胶、拼接、推送、裁切以及下料,布胶是在木板上涂布胶水,拼接是使木板通过胶水粘连在一起,推送是将拼接的木板连续往前推送至裁切工序,拼接的木板经过胶水干燥凝固后可进行裁切。
3.现有的拼板机在木板拼接完成后主要采用自然干燥的方式使胶水凝固,这样的方式导致胶水凝固速度慢,胶水粘度下降,解压时间超过30min,拼接机构上的推送部需要布置超过30m的长度,占用生产空间大,生产效率低,企业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能加快胶水凝固速度,粘度增强,解压时间可缩短至10~15min,拼接机构上的推送部长度可缩短为6m~12m,减少占用生产空间,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布胶机构和拼板机构,所述拼板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拼接部和推送部,还包括有红外线烘烤装置,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接部之间和/或设于推送部上,通过增设红外线烘烤装置,将红外线烘烤装置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接部之间和/或设于推送部上,利用红外线对胶水进行烘烤加热从而可加快胶水凝固速度,粘度增强,解压时间可缩短至10~15min,推送部的长度可缩短为6m~12m,减少占用生产空间,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为第一红外线烘箱,该第一红外线烘箱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板机构之间,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内设有木板输送带和若干红外灯管。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内设有第一烘腔,所述木板输送带设于第一烘腔内的底部,若干所述红外灯管设于木板输送带的上方。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包括外罩和设于外罩内的内罩,所述外罩与内罩之间形成有热风循环流道,所述第一烘腔设于内罩中,所述热风循环流道与第一烘腔连通。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罩包括顶板和自顶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顶板与两个侧板之间围成前述第一烘腔,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第一空腔与热风循环流道,所述外罩上设有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为多个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的扇叶位于热风循环流道内。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还包括箱体,所述外罩设于箱体上侧,所
述外罩的一侧边沿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外罩的另一侧边沿与箱体的配合处设有密封条。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为第二红外线烘箱,该第二红外线烘箱设于推送部上,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内设有木板夹送通道和若干红外灯管。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内设有第二烘腔,前述木板夹送通道和红外灯管均位于第二烘腔内,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上设有热风对流组件,所述热风对流组件包括设于第二烘腔上下两侧的多个上对流风扇和多个下对流风扇,所述上对流风扇和下对流风扇的扇叶均位于第二烘腔内,所述上对流风扇的吹风方向朝下,所述下对流风扇的吹风方向朝上。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沿木板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于推送部上。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包括第一红外线烘箱和第二红外线烘箱,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设于推送部上。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增设红外线烘烤装置,将红外线烘烤装置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板机构之间和/或设于拼板机构与下料机构之间,利用红外线对胶水进行烘烤加热从而可加快胶水凝固速度,粘度增强,解压时间可缩短至10~15min,推送部的长度可缩短为6m~12m,减少占用生产空间,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外罩与内罩,外罩与内罩之间形成有热风循环流道,使箱内热空气循环流动,温度均匀,提高烘烤效果;通过设置密封条使得箱体与外罩盖合后保持密封效果,避免热风流出,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的箱体和外罩,可方便打开维护保养;此外红外线烘烤装置可布置多个实现烘烤效率最大化。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红外线烘箱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红外线烘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红外线烘箱截面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红外线烘箱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图6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识说明:
28.10-真空吸吊上料机构;
ꢀꢀꢀ
11-布胶机构;
ꢀꢀꢀꢀꢀꢀ
12-拼板机构;
29.121-拼接部;
ꢀꢀꢀꢀꢀꢀꢀꢀꢀꢀꢀꢀ
122-推送部;
ꢀꢀꢀꢀꢀꢀꢀ
13-裁切机构;
30.14-定宽裁切机构;
ꢀꢀꢀꢀꢀꢀꢀ
15-定长裁切机构;
ꢀꢀ
16-真空吸吊下料机构;
31.20-第一红外线烘箱;
ꢀꢀꢀꢀꢀ
201-箱体;
ꢀꢀꢀꢀꢀꢀꢀꢀꢀ
202-外罩;
32.203-热风循环流道;
ꢀꢀꢀꢀꢀꢀ
204-内罩;
ꢀꢀꢀꢀꢀꢀꢀꢀꢀ
205-顶板;
33.206-侧板;
ꢀꢀꢀꢀꢀꢀꢀꢀꢀꢀꢀꢀꢀꢀ
21-木板输送带;
ꢀꢀꢀꢀ
22-第一烘腔;
34.221-输入口;
ꢀꢀꢀꢀꢀꢀꢀꢀꢀꢀꢀꢀ
222-输出口;
ꢀꢀꢀꢀꢀꢀꢀ
23-第一红外灯管;
35.24-通风孔;
ꢀꢀꢀꢀꢀꢀꢀꢀꢀꢀꢀꢀꢀ
25-循环风扇;
ꢀꢀꢀꢀꢀꢀ
26-支撑脚;
36.27-输送驱动单元;
ꢀꢀꢀꢀꢀꢀꢀ
28-控制电箱;
ꢀꢀꢀꢀꢀꢀ
30-第二红外线烘箱;
37.31-支撑架;
ꢀꢀꢀꢀꢀꢀꢀꢀꢀꢀꢀꢀꢀ
32-木板夹送通道;
ꢀꢀ
33-上夹板;
38.34-下夹板;
ꢀꢀꢀꢀꢀꢀꢀꢀꢀꢀꢀꢀꢀ
35-第二烘腔;
ꢀꢀꢀꢀꢀꢀ
351-进料口;
39.352-出料口;
ꢀꢀꢀꢀꢀꢀꢀꢀꢀꢀꢀꢀ
36-第二红外灯管;
ꢀꢀ
37-上对流风扇;
40.38-下对流风扇;
ꢀꢀꢀꢀꢀꢀꢀꢀꢀ
40-木板。
具体实施方式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包括依次设置的真空吸吊上料机构10、布胶机构11、拼板机构12、裁切机构13以及真空吸吊下料机构16,所述裁切机构13包括依次设置的定宽裁切机构14和定长裁切机构15,所述真空吸吊上料机构10用于将木板40输送至布胶机构11,所述布胶机构11用于对木板40进行布胶,所述拼板机构12包括依次设置的拼接部121和推送部122,所述拼接部121用于对多个木板40依次拼接,具体的,推送部122为推送轨道,在生产时拼接部121对木板40拼接的同时不断将已完成拼接的木板40沿推送轨道连续抵推至裁切机构13。
4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还包括有红外线烘烤装置,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为第一红外线烘箱20,该第一红外线烘箱20设于布胶机构11与拼接部121之间,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20的烘烤温度为50℃~150℃,优选为100℃,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20内设有第一烘腔22,所述第一烘腔22内的底部设有木板输送带21,所述木板输送带21的上方设有若干第一红外灯管23,所述第一红外灯管23的功率为400w~600w,优选为500w。
45.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20包括外罩202和设于外罩202内的内罩204,所述外罩202与内罩204之间形成有热风循环流道203,所述第一烘腔22设于内罩204中,所述内罩204包括顶板205和自顶板205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206,所述顶板205与两个侧板206之间围成前述第一烘腔22,所述侧板206的下端设有通风孔24,所述通风孔24连通第一空腔与热风循环流道203,所述外罩202上设有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为多个循环风扇25,所述循环风扇25的扇叶位于热风循环流道203内。
46.所述第一烘腔22的输入口221与布胶机构11对应,所述第一烘腔22的输出口222与拼接部121对应,所述木板输送带21的两端穿过输入口221和输出口222向外延伸,通过设置
木板输送带21的两端向外延伸出输入口221和输出口222,方便观察木板40的输送状态。
47.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20下侧设有支撑脚26,所述支撑脚26上设有控制木板输送带21活动的输送驱动单元27,所述输送驱动单元27为调速马达,通过设置调速马达,可根据木板40的烘烤时间对调速马达的转速进行调节,提高木板40的烘烤效率及效果,所述支撑脚26上还设有控制电箱28,所述控制电箱28与输送驱动单元27、第一红外灯管23以及循环风扇25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控制电箱28,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器的操作。
48.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20还包括箱体201,所述外罩202设于箱体201上侧,所述外罩202的一侧边沿与箱体201转动连接,所述外罩202的另一侧边沿与箱体201的配合处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由硅胶材质成型,通过设置密封条使得箱体201与外罩202盖合后保持密封效果,避免热风流出,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的箱体201和外罩202,可方便打开维护保养。
49.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推送部122的长度l1为11m~13m,优选为12m。
50.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为第二红外线烘箱30,该第二红外线烘箱30设于推送部122上,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30的烘烤温度为50℃~150℃,优选为100℃,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30的下侧设有支撑架31,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30内设有木板夹送通道32和若干第二红外灯管36,所述第二红外灯管36的功率为400w~600w,优选为500w。
51.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30内设有第二烘腔35,所述第二烘腔35内设有多根间距设置的上夹板33和与上夹板33一一对应的下夹板34,所述上夹板33和下夹板34均沿木板40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上夹板33和下夹板34之间形成前述木板夹送通道32,若干红外灯管设于上夹板33的上方,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30上设有热风对流组件,所述热风对流组件包括设于第二烘腔35上下两侧的多个上对流风扇37和多个下对流风扇38,所述上对流风扇37和下对流风扇38的扇叶均位于第二烘腔35内,所述上对流风扇37的吹风方向朝下,所述下对流风扇38的吹风方向朝上。
52.所述第二烘腔35具有进料口351和出料口352,所述上夹板33和与下夹板34的两端均穿过进料口351和出料口352向外延伸,通过设置上夹板33和与下夹板34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出进料口351和出料口352,从而方便观察木板40的输送状态。
53.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推送部122的长度l2为11m~13m,优选为12m。
54.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3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30沿木板40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于推送部122上,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推送部122的长度l3为5m~7m,优选为6m。
55.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包括第一红外线烘箱20和第二红外线烘箱30,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20设于布胶机构11与拼接部121之间,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30设于推送部122上,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推送部122的长度l4为5m~7m,优选为6m。
5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参考图8:待拼接的木板40经过上料、刨削后由布胶机构11对木板40的拼接面进行布胶,布胶后的木板40进入第一红外线烘箱20对木板40上的胶水预烘干,完成预烘干后的木板40经过木板输送带21输送至拼板机构12进行拼接,拼接后木板40进入木板夹送通道32并沿木板夹送通道32在第二红外线烘箱30内进一步对胶水烘干,完成烘干后对木板40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裁切并下料。
57.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烘烤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58.1、能量损耗少:红外线辐射加热不需要介质,在大气中传播时,组成空气主要成分的氧和氮对电磁波辐射不敏感,因而红外线加热烘燥过程中能量损耗少,利用率较高;
59.2、加热迅速均匀:既不可见又无热量的红外线从辐射源以光速直线传播到达并透入被烘物,再转变为热能加热使水分汽化;因此,与传导、对流相比,红外线辐射加热迅速而均匀,能防止产生染料泳移等现象;
60.3、热强度高:由于红外线辐射加热与传导、对流借温差传热不同,无需介质,不受载热体和中间材料传热性能的限制,因而可以几乎无限制地提高其加热强度,能快速对胶缝干燥,不淬化。
6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红外线烘烤装置,将红外线烘烤装置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板机构之间和/或设于拼板机构与下料机构之间,利用红外线对胶水进行烘烤加热从而可加快胶水凝固速度,粘度增强,解压时间可缩短至10~15min,推送部的长度可缩短为6m~12m,减少占用生产空间,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外罩与内罩,外罩与内罩之间形成有热风循环流道,使箱内热空气循环流动,温度均匀,提高烘烤效果;此外红外线烘烤装置可布置多个实现烘烤效率最大化。
6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布胶机构和拼板机构,所述拼板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拼接部和推送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红外线烘烤装置,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接部之间和/或设于推送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为第一红外线烘箱,该第一红外线烘箱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板机构之间,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内设有木板输送带和若干红外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内设有第一烘腔,所述木板输送带设于第一烘腔内的底部,若干所述红外灯管设于木板输送带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包括外罩和设于外罩内的内罩,所述外罩与内罩之间形成有热风循环流道,所述第一烘腔设于内罩中,所述热风循环流道与第一烘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包括顶板和自顶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顶板与两个侧板之间围成前述第一烘腔,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第一空腔与热风循环流道,所述外罩上设有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为多个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的扇叶位于热风循环流道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还包括箱体,所述外罩设于箱体上侧,所述外罩的一侧边沿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外罩的另一侧边沿与箱体的配合处设有密封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为第二红外线烘箱,该第二红外线烘箱设于推送部上,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内设有木板夹送通道和若干红外灯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内设有第二烘腔,前述木板夹送通道和红外灯管均位于第二烘腔内,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上设有热风对流组件,所述热风对流组件包括设于第二烘腔上下两侧的多个上对流风扇和多个下对流风扇,所述上对流风扇和下对流风扇的扇叶均位于第二烘腔内,所述上对流风扇的吹风方向朝下,所述下对流风扇的吹风方向朝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沿木板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于推送部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烘烤装置包括第一红外线烘箱和第二红外线烘箱,所述第一红外线烘箱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红外线烘箱设于推送部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红外加热拼板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布胶机构和拼板机构,拼板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拼接部和推送部,还包括有第一红外线烘箱和第二红外线烘箱,第一红外线烘箱设于布胶机构与拼接部之间,第二红外线烘箱设于推送部上,第一红外线烘箱和第二红外线烘箱呢均设有若干红外灯管,本实用新型利用红外线对胶水进行烘烤加热可加快胶水凝固速度,粘度增强,解压时间可缩短至10~15min,推送部的长度可缩短为6m~12m,减少占用生产空间,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刘祥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莞市新崚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1

技术公布日:

2022/10/11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8:5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81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红外线   烘箱   木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