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耐磨油外筒。
背景技术:
2.目前火电厂油外筒通常安装在煤粉燃烧器内,煤粉燃烧器内流动的煤粉长时间冲刷油外筒,油外筒极易磨穿、磨损;由于现场安装条件的限制,油外筒磨损、磨穿不容易被发现;一旦磨穿、磨损油外筒后,流动的煤粉进入油外筒内,进入的煤粉极易干扰油外筒内的动力场,导致油外筒内的外接设备(微油配风器)点火火失败甚至影响锅炉运行安全、低负荷稳燃等。油外筒磨损、磨穿后锅炉运行中无法检修维护,不得不在锅炉停运后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检修和维护;一般检修和维护工作量大,作业周期长;且检修维护后无法保证支撑筒、耐磨筒与配风直筒同轴,不同轴就易使得油外筒与外接设备配合困难;油外筒的耐磨性能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油外筒在机组运行期间出现磨损或磨穿等问题,不利于被发现,进而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尝试进行油外筒维修后均无明显改善,使用寿命短、耐磨性能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油外筒,采用由陶瓷管组成的耐磨筒,有效保护油外筒不被高速的煤粉冲刷,有效防止油外筒磨损、磨穿,具有成本低、安装便捷、工艺简单、可靠性高、适配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磨油外筒,前部与弯头的耐磨护套对应连接,后部与微油配风器连接,包括配风直筒、耐磨筒和支撑筒,
所述配风直筒的前侧与支撑筒的后端对应焊接形成一
体式结构,耐磨筒对应套置于支撑筒外部且后端与配风直筒的前端对应限位,所述配风直筒的前部和后端分别设置有
法兰,包括前部的第一法兰和后端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均呈圆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法兰对应套置在配风直筒前部外壁并焊接固定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法兰的前侧与弯头的耐磨护套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法兰前侧与配风直筒的后端对应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法兰的后侧与微油配风器对应连接。
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配风直筒的前侧中部内凹设置有一个圆形截面的第一止口与支撑筒的后端对应插接并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前侧还对应设置有陶瓷挡环。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法兰前侧中部内凹设置有一个圆形截面的第二止口与配风直筒的后端对应插接并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磨筒和支撑筒呈间隙设置并对应填充设置有陶瓷胶。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磨筒为陶瓷管耐磨筒。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耐磨油外筒,采用由陶瓷管
组成的耐磨筒,有效保护油外筒不被高速的煤粉冲刷,有效防止油外筒磨损、磨穿,具有成本低、安装便捷、工艺简单、可靠性高、适配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油外筒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油外筒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筒和耐磨筒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16.一种耐磨油外筒,包括配风直筒1、耐磨筒2和支撑筒3,所述配风直筒1的前侧中部内凹设置有一个圆形截面的第一止口4与支撑筒3的后端对应插接并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保证配风直筒1与支撑筒3同轴,使耐磨油外筒能够顺利装入弯头的耐磨护套(外接设备)。
17.所述配风直筒1的前部和后端分别设置有法兰,包括前部的第一法兰5和后端的第二法兰6,所述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均呈圆形结构设置,保证使用性能的同时减少原料的消耗。
18.其中,所述第一法兰5对应套置在配风直筒1前部外壁并焊接固定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法兰5的前侧与弯头的耐磨护套对应紧密连接,通过第一法兰5提高安装和维修便捷性。所述第一法兰5前侧还对应设置有陶瓷挡环7,陶瓷挡环7具有极好的耐磨性,避免第一法兰5被高速的煤粉冲刷造成损坏。
19.所述第二法兰6前侧中部内凹设置有一个圆形截面的第二止口8与配风直筒1的后端对应插接并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法兰6的后侧与微油配风器(外接设备)对应紧密连接,保证配风直筒1与支撑筒3同轴,使微油配风器能够顺利转入耐磨油外筒内。通过第二法兰6方便配风直筒1与微油配风器的安装和维修。
20.耐磨筒2对应套置于支撑筒3外部且后端与配风直筒1的前端对应限位,所述耐磨筒2和支撑筒3留有一定的足够间距,间距内部填充足够的陶瓷胶9,防止耐磨筒2脱落。
21.所述耐磨筒2为陶瓷管耐磨筒,可靠性高,工艺简单,极其耐磨,有效保护耐磨油外筒不被高速的煤粉冲刷造成损坏,使用寿命长、耐磨性极高。
22.能够通过改变第一法兰5的位置,改变耐磨油外筒的旋入长度,调节耐磨油外筒的插入深度,以适应不同行程长度的外接设备。
23.能够通过改变配风直筒1、支撑筒3和耐磨筒2的任一长度,改变耐磨油外筒的总长度,以适应不同行程长度的外接设备。
24.配风直筒1、第一法兰5、第二法兰6和支撑筒3等都是普通材质加工而成,成本低,来源广泛。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耐磨油外筒,采用由陶瓷管组成的耐磨筒,有效保护油外筒不被高速的煤粉冲刷,有效防止油外筒磨损、磨穿,具有成本低、安装便捷、工艺简单、可靠性高、适配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油外筒,前部与弯头的耐磨护套对应连接,后部与微油配风器连接,包括配风直筒、耐磨筒和支撑筒,所述配风直筒的前侧与支撑筒的后端对应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耐磨筒对应套置于支撑筒外部且后端与配风直筒的前端对应限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直筒的前部和后端分别设置有法兰,包括前部的第一法兰和后端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均呈圆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法兰对应套置在配风直筒前部外壁并焊接固定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法兰的前侧与弯头的耐磨护套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法兰前侧与配风直筒的后端对应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法兰的后侧与微油配风器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油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直筒的前侧中部内凹设置有一个圆形截面的第一止口与支撑筒的后端对应插接并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油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前侧还对应设置有陶瓷挡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油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前侧中部内凹设置有一个圆形截面的第二止口与配风直筒的后端对应插接并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油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筒和支撑筒呈间隙设置并对应填充设置有陶瓷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油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筒为陶瓷管耐磨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油外筒,包括配风直筒、耐磨筒和支撑筒,所述配风直筒的前侧与支撑筒的后端对应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耐磨筒对应套置于支撑筒外部且后端与配风直筒的前端对应限位,所述配风直筒的前部和后端分别设置有法兰,包括前部的第一法兰和后端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对应套置在配风直筒前部外壁并焊接固定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法兰前侧与配风直筒的后端对应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由陶瓷管组成的耐磨筒,有效保护油外筒不被高速的煤粉冲刷,有效防止油外筒磨损、磨穿,具有成本低、安装便捷、工艺简单、可靠性高、适配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
叶良才 曹一峰 徐学庆 范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6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