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方底阀
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
背景技术:
2.方底阀口袋是常用于对装水泥,腻子粉之类的产品进行包装的编织袋,与其他的编织袋生产的过程一致,需要对卷装的方底阀口袋半成品进行裁切处理,使其成为尺寸一致的方底阀口袋,再经过最后的缝合即成为最后的成品,现在的裁切都是用人工拉扯,再配合热切割设备完成裁切,这种裁切方式存在拉扯时长度无法保证一致导致最后产品的尺寸不一致,其次劳动强度大。
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该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自用自身重力滑动配合往复伸缩气缸以及热气
割刀,实现快速精确的方底阀口袋裁切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解决了人工拉扯式裁切劳动强度大,裁切后产品长短不一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自左向右依次设有传送机构、支杆以及产品收集框,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裁切机构;
8.传送机构包括与底座上表面左右对称分布的两组轴承连接架,且每组轴承连接架的前后端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送辊,左侧轴承连接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左侧传送辊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传送辊之间连接有
传送带;
9.裁切机构包括与支杆顶部固定连接的u型框,且u型框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往复伸缩气缸,往复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热气割刀。
10.优选的,两个所述传送辊的外表面均设有与传送带相适配的凹槽,且凹槽的深度为两厘米,传送带的外表面设防滑条纹。
11.优选的,所述u型框呈倾斜设置,且u型框内底壁的左侧与传送带的上表面齐平。
12.优选的,所述u型框的内底壁设有用于方底阀带传送的传送限位槽,传送限位槽的深度为三厘米。
13.优选的,所述u型框的内底壁的前后端均设有与热气割刀相适配的开口。
14.优选的,所述热气割刀的径向长度大于传送限位槽的径向长度,且热气割刀位于开口的正上方。
15.优选的,所述u型框的长度为三十厘米,且往复伸缩气缸位于u型框内顶壁右侧三
分之一处。
16.优选的,所述产品收集框的前后端均设有提手。
17.(三)有益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传送辊、传送带之间的配合,能够稳定匀速的带动待处理的方底阀口袋向右移动,保证后期精确的裁切。
20.2、通过设置的u型框、往复伸缩气缸以及热气割刀,能够实现方底阀口袋稳定衔接移动后,快速精确的完成裁切,保证裁切后产品长度的一致性。
21.3、通过设置的倾斜的u型框以及且内底壁的传送限位槽,使得待处理的方底阀口袋横向稳定的自动移动,避免传统中人工拉扯,一发面降低劳动强度,其次提高了整体的裁切效率。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前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俯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裁切机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座、2传送机构、21轴承连接架、22传送辊、23驱动电机、 24传送带、3支杆、4产品收集框、5裁切机构、51u型框、52往复伸缩气缸、53热气割刀、5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自左向右依次设有传送机构2、支杆3以及产品收集框4,产品收集框4的前后端均设有提手,支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裁切机构5;
30.传送机构2包括与底座1上表面左右对称分布的两组轴承连接架21,且每组轴承连接架21的前后端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送辊22,左侧轴承连接架 2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3,且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左侧传送辊22 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传送辊22之间连接有传送带24,两个传送辊22的外表面均设有与传送带24相适配的凹槽,且凹槽的深度为两厘米,保证传送带 24传动的稳定,进而使得方底阀袋传送中方向恒定,传送带24的外表面设防滑条纹;
31.裁切机构5包括与支杆3顶部固定连接的u型框51,u型框51的内底壁设有用于方底阀带传送的传送限位槽,传送限位槽的深度为三厘米,u型框 51呈倾斜设置,且u型框51内底壁的左侧与传送带24的上表面齐平,使得方底阀口袋顺利的从传送带24的右端进入到u型框51内部,且u型框5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往复伸缩气缸52,u型框51的长度为三十厘米,
且往复伸缩气缸52位于u型框51内顶壁右侧三分之一处,往复伸缩气缸5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热气割刀,用于对方底阀口袋进行热裁切,u型框51的内底壁的前后端均设有与热气割刀53相适配的开口54,避免热气割刀53与u型框51 的内底壁发生碰撞,热气割刀53的径向长度大于传送限位槽的径向长度,保证能够完全切开方底阀口袋,且热气割刀53位于开口54的正上方。
32.本实施例工作时,启动驱动电机23,于是配合传送辊22使得传送带24 不断转动,再启动往复伸缩气缸52和热气割刀53,将待裁切的方底阀口袋放在传送带24的上表面,这样方底阀口袋不断向右移动,之后从传送带24的右端进入到u型框51内部,并贴着传送限位槽向下滑动,往复伸缩气缸52 带动热气割刀53不断的伸缩运动,进而对方底阀口袋间歇式的完成裁切,裁切后的方底阀口袋产品最后进入到产品收集框4内,裁切完成后关闭驱动电机23、往复伸缩气缸52以及热气割刀53即可。
33.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自左向右依次设有传送机构(2)、支杆(3)以及产品收集框(4),支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裁切机构(5);传送机构(2)包括与底座(1)上表面左右对称分布的两组轴承连接架(21),且每组轴承连接架(21)的前后端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送辊(22),左侧轴承连接架(2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3),且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左侧传送辊(22)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传送辊(22)之间连接有传送带(24);裁切机构(5)包括与支杆(3)顶部固定连接的u型框(51),且u型框(5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往复伸缩气缸(52),往复伸缩气缸(5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热气割刀(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送辊(22)的外表面均设有与传送带(24)相适配的凹槽,且凹槽的深度为两厘米,传送带(24)的外表面设防滑条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51)呈倾斜设置,且u型框(51)内底壁的左侧与传送带(24)的上表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51)的内底壁设有用于方底阀带传送的传送限位槽,传送限位槽的深度为三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51)的内底壁的前后端均设有与热气割刀(53)相适配的开口(5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割刀(53)的径向长度大于传送限位槽的径向长度,且热气割刀(53)位于开口(54)的正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51)的长度为三十厘米,且往复伸缩气缸(52)位于u型框(51)内顶壁右侧三分之一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收集框(4)的前后端均设有提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方底阀口袋生产中裁切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自左向右依次设有传送机构、支杆以及产品收集框,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裁切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与底座上表面左右对称分布的两组轴承连接架,且每组轴承连接架的前后端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送辊,左侧轴承连接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左侧传送辊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传送辊之间连接有传送带,裁切机构包括与支杆顶部固定连接的U型框,且U型框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往复伸缩气缸,往复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热气割刀。该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精确的完成对方底阀口袋裁切处理,解决了方底阀口袋加工后尺寸不一致的问题。一致的问题。一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沈长青 陈春翔 黄光星 胡达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天元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29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