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揉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2.揉捻是普洱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对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让茶条的体积缩小,从而为后续的炒干成条工序打好基础。
3.根据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4758947u的一种绿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装置本体,位于揉捻装置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内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顶端贯穿揉捻装置本体并延伸至揉捻装置本体的内部,所述揉捻装置本体和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揉捻装置本体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背面设置有套设在销轴表面的扭簧。
4.上述揉捻装置虽然可以通过带动连接块下压并挤压支撑杆,支撑杆在底座的表面滑动并通过扭簧将浮动时产生的震动力抵消,解决了现有的揉捻装置抗震动能力较差的问题,但是上述揉捻装置不具备打散功能,茶叶被揉捻的过程中会被揉捻成团,若不及时对揉捻成团的茶叶进行解块打散操作的话会导致茶叶的揉捻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茶叶最终的品质。
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打散茶叶团的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从而达到自动打散茶叶团来完成解块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的揉捻装置不具备打散茶叶团的功能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打散茶叶团的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包括有支架和处理框,处理框的两侧下部均连接有支架,还包括有电机、导杆、磁铁滑块、揉捻盘、放料机构、打散机构和带动机构,处理框的底部开有出料口,处理框的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式贯穿处理框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导杆,导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磁铁滑块,磁铁滑块远离导杆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对茶叶进行揉捻操作的揉捻盘,处理框的底部设有将处理框内部茶叶放出的放料机构,处理框的内部设有用于将茶叶团打散的打散机构,处理框内部设有带动机构,带动机构与打散机构相互配合能够自动打散茶叶团。
8.优选地,放料机构包括有固定块、滑动杆、第一弹簧和挡板,处理框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均滑动式贯穿有滑动杆,两个滑动杆相互靠近的顶部均连接有用于挡住出料口的挡板,滑动杆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9.优选地,打散机构包括有转环、打散杆、接触块和涡卷弹簧,处理框的内部下侧转动式连接有转环,转环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打散茶叶团的打散杆,打散杆的顶部连接有接触块,打散杆与转环之间连接有涡卷弹簧。
10.优选地,带动机构包括有电磁铁架、第一环形电磁铁、第二环形电磁铁、推块、固定
杆、推动杆和第二弹簧,导杆上连接有电磁铁架,电磁铁架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环形电磁铁,第一环形电磁铁与处理框转动配合,处理框的内部下侧转动式连接有用于与第一环形电磁铁相互磁吸的第二环形电磁铁,第二环形电磁铁位于第一环形电磁铁和转环之间,第二环形电磁铁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推块,转环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连接有与接触块数量一致且对应的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式贯穿有用于推动接触块的推动杆,推动杆与推块接触,并且推动杆向靠近接触块的方向移动后会与接触块接触,推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1.优选地,还包括有顶起机构,顶起机构包括有带动架、楔形块和顶块,导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将磁铁滑块向上拉起的带动架,带动架位于电磁铁架的上方,并且带动架与磁铁滑块相连接,带动架的一侧下部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与处理框滑动连接,第二环形电磁铁顶部靠近楔形块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将楔形块顶起的顶块,顶块转动后会与楔形块接触。
12.优选地,还包括有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有热风机和送风管,处理框顶部远离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热风机,热风机靠近电机的一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传输热风的送风管。
13.优选地,还包括有拉动架,滑动杆上连接有用于方便工作人员拉动滑动杆的拉动架。
14.优选地,楔形块靠近顶块的一侧为斜面。
15.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启动第一环形电磁铁和第二环形电磁铁,并以电机为驱动力,使得推动杆通过接触块推动打散杆,使打散杆展开并进行转动将茶叶团打散,以此达到自动打散茶叶团的效果,能够有效且及时的打散茶叶团,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16.2、通过拉动拉动架,使两个挡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打开,从而让揉捻完成的茶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落出至收集容器内,以此达到快速取料的操作,方便取料。
17.3、通过启动热风机,热风机通过送风管往处理框内部送入热风,从而热风会对茶叶进行加热,使得茶汁和茶叶被烘干,以此无需工作人员后续对茶叶进行多次炒干操作,缩短了后续的工作流程,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放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放料机构的爆炸视图。
22.图5为本发明打散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打散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打散机构的剖面视图。
25.图8为本发明带动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的剖面视图。
27.图10为本发明带动机构和打散机构的爆炸视图。
28.图11为本发明带动机构的第一种局部放大图。
29.图12为本发明带动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带动机构的第二种局部放大图。
31.图14为本发明带动机构的第三种局部放大图。
32.图15为本发明顶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6为本发明顶起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34.图17为本发明顶起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8为本发明顶起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9为本发明烘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架,2-处理框,21-出料口,3-电机,4-导杆,5-磁铁滑块,6-揉捻盘,7-放料机构,71-固定块,72-滑动杆,73-第一弹簧,74-挡板,75-拉动架,8-打散机构,81-转环,82-打散杆,83-接触块,84-涡卷弹簧,9-带动机构,91-电磁铁架,92-第一环形电磁铁,93-第二环形电磁铁,94-推块,95-固定杆,96-推动杆,97-第二弹簧,10-顶起机构,101-带动架,102-楔形块,103-顶块,11-烘干机构,111-热风机,112-送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9.实施例1
40.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请查看图1-14,包括有支架1、处理框2、电机3、导杆4、磁铁滑块5、揉捻盘6、放料机构7、打散机构8和带动机构9,处理框2的两侧下部均栓接有支架1,处理框2的底部开有出料口21,处理框2的顶部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转动式贯穿处理框2的顶部,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导杆4,导杆4上滑动式连接有磁铁滑块5,磁铁滑块5远离导杆4的一侧连接有揉捻盘6,处理框2的底部设有将处理框2内部茶叶放出的放料机构7,处理框2的内部设有打散机构8,处理框2内部设有带动机构9,带动机构9与打散机构8相互配合能够自动打散茶叶团。
41.请查看图1、图3和图4,放料机构7包括有固定块71、滑动杆72、第一弹簧73和挡板74,处理框2的底部左右对称式栓接有固定块71,两个固定块71上均滑动式贯穿有滑动杆72,两个滑动杆72相互靠近的顶部均连接有挡板74,滑动杆72与固定块7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3。
42.请查看图3和图4,还包括有拉动架75,滑动杆72上连接有用于方便工作人员拉动滑动杆72的拉动架75。
43.请查看图1、图5、图6、图7,打散机构8包括有转环81、打散杆82、接触块83和涡卷弹簧84,处理框2的内部下侧转动式连接有转环81,转环81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转动连接有四个打散杆82,打散杆82的顶部连接有接触块83,打散杆82与转环81之间连接有涡卷弹簧84。
44.请查看图1、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4,带动机构9包括有电磁铁架91、第一环形电磁铁92、第二环形电磁铁93、推块94、固定杆95、推动杆96和第二弹簧97,导杆4上连接有电磁铁架91,电磁铁架9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环形电磁铁92,第一环形电磁铁92与处理框2转动配合,处理框2的内部下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环形电磁铁93,第二环形电磁铁93位于第一环形电磁铁92和转环81之间,第二环形电磁铁93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连接有四个推块94,转环81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连接有与接触块83数量一致且对应的固定杆95,固定杆95上滑动式贯穿有推动杆96,推动杆96与推块94接触,并且推动杆96向靠近接触块83的
方向移动后会与接触块83接触,推动杆96与固定杆95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7。
45.需要对茶叶进行揉捻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处理框2内,再启动电机3,电机3通过导杆4带动磁铁滑块5、揉捻盘6、电磁铁架91和第一环形电磁铁92进行转动,在揉捻盘6持续转动的作用下,揉捻盘6会对茶叶进行揉捻,之后需要将揉捻过程中被揉捻成团的茶叶打散时,启动第一环形电磁铁92和第二环形电磁铁93,第一环形电磁铁92和第二环形电磁铁93相互磁吸,从而第一环形电磁铁92转动后会带动第二环形电磁铁93和推块94转动,推块94转动的过程中会将推动杆96向靠近接触块83的方向推动,第二弹簧97压缩,推动杆96被推动的过程中会与接触块83接触并通过接触块83推动打散杆82,使得打散杆82进行转动展开,涡卷弹簧84进行形变带动,之后待第二弹簧97压缩至极限后,推块94持续转动会带动推动杆96、固定杆95、第二弹簧97、接触块83、打散杆82、涡卷弹簧84和转环81一起转动,从而在打散杆82展开后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打散杆82会打散茶叶团,以此达到自动打散茶叶团的效果,待茶叶团被打散后,关闭第一环形电磁铁92和第二环形电磁铁93,第一环形电磁铁92与第二环形电磁铁93不再相互磁吸,从而第二环形电磁铁93不再进行转动,第二弹簧97进行复位并带动推动杆96反向移动复位,推动杆96反向移动复位后会通过推块94推动第二环形电磁铁93,使第二环形电磁铁93反向转动,同时推动杆96反向移动复位后不再推动接触块83,从而涡卷弹簧84进行复位并带动打散杆82和涡卷弹簧84反向转动收起,以此每当茶叶被揉捻成团,使得茶叶结块后即可重复上述操作打散茶叶团,之后当茶叶的揉捻操作完成后,关闭电机3,将收集容器放在挡板74的下方,再通过拉动架75将两个滑动杆7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第一弹簧73进行压缩,同时两个滑动杆72会带动两个挡板7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打开,从而两个挡板74不再挡住出料口21,使得茶叶通过出料口21向下掉落至收集容器内,然后再将处理框2内底部剩余的茶叶均取走即可,最后松开拉动架75,第一弹簧73进行复位并通过滑动杆72带动两个拉动架75和挡板7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复位,以此通过上述操作即可使用本装置。
46.实施例2
47.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请查看图1、图15、图16、图17和图18,还包括有顶起机构10,顶起机构10包括有带动架101、楔形块102和顶块103,导杆4上滑动式连接有带动架101,带动架101位于电磁铁架91的上方,并且带动架101与磁铁滑块5相连接,带动架101的后下侧连接有楔形块102,楔形块102与处理框2滑动连接,第二环形电磁铁93顶部靠近楔形块102的一侧连接有顶块103,顶块103转动后会与楔形块102接触,楔形块102靠近顶块103的一侧为斜面。
48.当第一环形电磁铁92带动第二环形电磁铁93进行转动后,启动电磁铁架91,同时第二环形电磁铁93会带动接触块83一起转动,接触块83转动的过程中会与楔形块102接触并通过楔形块102的斜面将楔形块102顶起,随之楔形块102通过带动架101带动磁铁滑块5和揉捻盘6向上移动,接着磁铁滑块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与电磁铁架91相互磁吸,从而电磁铁架91会吸住磁铁滑块5,使得磁铁滑块5和揉捻盘6持续处于被拉起的状态,以此在打散茶叶团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将揉捻盘6拉起,避免揉捻盘6挡住茶叶团,导致打散操作受到影响,保证了打散工作的顺利进行,当不需要拉起揉捻盘6时,关闭电磁铁架91,电磁铁架91的磁力逐渐消散,从而电磁铁架91不再吸住磁铁滑块5,在重力的作用下,磁铁滑块5、揉捻盘6、带动架101和楔形块102均会向下移动复位。
49.实施例3
50.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请查看图1和图19,还包括有烘干机构11,烘干机构11包括有热风机111和送风管112,处理框2顶部远离电机3的一侧安装有热风机111,热风机111靠近电机3的一侧连接有两个送风管112。
51.在揉捻茶叶的过程中,启动热风机111,热风机111随之通过送风管112往处理框2内部送入热风,从而热风会对茶叶进行加热,使得茶叶揉捻过程中流出的茶汁能够被烘干在茶叶的表面,并且也能将茶叶烘干,以此无需工作人员后续对茶叶进行多次炒干操作,缩短了后续的工作流程,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当不需要烘干茶叶时,关闭热风机111。
5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包括有支架(1)和处理框(2),处理框(2)的两侧下部均连接有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3)、导杆(4)、磁铁滑块(5)、揉捻盘(6)、放料机构(7)、打散机构(8)和带动机构(9),处理框(2)的底部开有出料口(21),处理框(2)的顶部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转动式贯穿处理框(2)的顶部,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导杆(4),导杆(4)上滑动式连接有磁铁滑块(5),磁铁滑块(5)远离导杆(4)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对茶叶进行揉捻操作的揉捻盘(6),处理框(2)的底部设有将处理框(2)内部茶叶放出的放料机构(7),处理框(2)的内部设有用于将茶叶团打散的打散机构(8),处理框(2)内部设有带动机构(9),带动机构(9)与打散机构(8)相互配合能够自动打散茶叶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放料机构(7)包括有固定块(71)、滑动杆(72)、第一弹簧(73)和挡板(74),处理框(2)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71),两个固定块(71)上均滑动式贯穿有滑动杆(72),两个滑动杆(72)相互靠近的顶部均连接有用于挡住出料口(21)的挡板(74),滑动杆(72)与固定块(7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散机构(8)包括有转环(81)、打散杆(82)、接触块(83)和涡卷弹簧(84),处理框(2)的内部下侧转动式连接有转环(81),转环(81)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打散茶叶团的打散杆(82),打散杆(82)的顶部连接有接触块(83),打散杆(82)与转环(81)之间连接有涡卷弹簧(8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动机构(9)包括有电磁铁架(91)、第一环形电磁铁(92)、第二环形电磁铁(93)、推块(94)、固定杆(95)、推动杆(96)和第二弹簧(97),导杆(4)上连接有电磁铁架(91),电磁铁架(9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环形电磁铁(92),第一环形电磁铁(92)与处理框(2)转动配合,处理框(2)的内部下侧转动式连接有用于与第一环形电磁铁(92)相互磁吸的第二环形电磁铁(93),第二环形电磁铁(93)位于第一环形电磁铁(92)和转环(81)之间,第二环形电磁铁(93)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推块(94),转环(81)的内侧均匀间隔地连接有与接触块(83)数量一致且对应的固定杆(95),固定杆(95)上滑动式贯穿有用于推动接触块(83)的推动杆(96),推动杆(96)与推块(94)接触,并且推动杆(96)向靠近接触块(83)的方向移动后会与接触块(83)接触,推动杆(96)与固定杆(95)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顶起机构(10),顶起机构(10)包括有带动架(101)、楔形块(102)和顶块(103),导杆(4)上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将磁铁滑块(5)向上拉起的带动架(101),带动架(101)位于电磁铁架(91)的上方,并且带动架(101)与磁铁滑块(5)相连接,带动架(101)的一侧下部连接有楔形块(102),楔形块(102)与处理框(2)滑动连接,第二环形电磁铁(93)顶部靠近楔形块(102)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将楔形块(102)顶起的顶块(103),顶块(103)转动后会与楔形块(102)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烘干机构(11),烘干机构(11)包括有热风机(111)和送风管(112),处理框(2)顶部远离电机(3)的一侧安装有热风机(111),热风机(111)靠近电机(3)的一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传输热风的送风管(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拉动架(75),滑动杆(72)上连接有用于方便工作人员拉动滑动杆(72)的拉动架(7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形块(102)靠近顶块(103)的一侧为斜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揉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打散茶叶团的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装置,包括有支架和处理框,处理框的两侧下部均连接有支架,还包括有电机、导杆和磁铁滑块,处理框的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式贯穿处理框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导杆,导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磁铁滑块。通过启动第一环形电磁铁和第二环形电磁铁,并以电机为驱动力,使得推动杆通过接触块推动打散杆,使打散杆展开并进行转动将茶叶团打散,以此达到自动打散茶叶团的效果,能够有效且及时的打散茶叶团,保证了茶叶的品质。茶叶的品质。茶叶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

何育心 何赐华 黄芳盛 杨明英 钟秀尧 钟显武 何井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崇义县乐洞龙归茶场

技术研发日:

2022.10.31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

本文发布于:2023-02-26 15:4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64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磁铁   茶叶   环形   机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