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油加氢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汽油加氢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1821360637.1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采用高效
换热器的裂解汽油加氢系统》(授权公告号为cn208791574u),其包括一段加氢反应设备和二段加氢反应设备,一段加氢反应设备延伸出一段加氢出料口,二段加氢反应设备包括二段加氢
反应器;一段加氢出料口与二段加氢反应器之间具有二段加氢进料加热装置,二段加氢进料加热装置由二段进出料换热器组成,二段进出料换热器的热介质入口与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出料口连通;或者,二段加氢进料加热装置由二段进料预热器和二段进出料换热器组成,二段进出料换热器的热介质入口与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出料口连通,二段进料预热器的热介质入口与后续稳定塔的液相出口连通;二段进出料换热器为高效换热器。
3.上述专利能充分利用加氢反应热,使二段加氢无需额外补充热量,降低了系统能耗。但加氢装置运行到后期,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加氢反应器产生的热量减少,从而会导致系统消耗的能源提升,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汽油加氢装置,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油加氢装置,包括有汽提塔和加氢反应器,
所述汽提塔的底部具有第一接口以及位于第一接口上方的第二接口,所述汽提塔的中部具有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6.第一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和两个管程的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所述壳程的入口接管与汽提塔的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壳程的出口接管与汽提塔的第二接口相连通;
7.记第一换热器的两个管程为第一管程、第二管程,所述第一管程的入口接管用于与输送蒸汽的蒸汽
管线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程的入口接管与加氢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程的出口接管与上述汽提塔的第三接口相连通。
8.优选地,所述加氢反应器有两台,分别为一段加氢反应器、二段加氢反应器,所述一段加氢反应器的出口与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出口与上述第一换热器之第二管程的入口接管相连通。
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二换热器,具有冷介质通道和热介质通道,所述冷介质通道的入口与上述一段加氢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冷介质通道的出口与上述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热介质通道的入口与上述第二管程的出口接管相连通,所述热介质通道的出口与上述汽提塔的第三接口相连通。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竖向设置的具有单壳程和单管程的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其中热介质通道为第二换热器的单壳程,冷介质通道为第二换热器的单管程。
11.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之第二管程的入口接管与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出口之间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且第一管线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换热器之第二管程的出口接管与第二换热器之热介质通道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之冷介质通道的出口与上述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
12.还包括有第四管线以及设于第四管线上的温控阀,所述第四管线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管线相连通,且二者的连接点位于第一阀门以及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出口之间;所述第四管线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二管线相连通;所述温控阀能通过感应第三管线内介质的温度来调节第四管线内介质的流量。
13.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旁路管线,其两端分别与上述第二换热器之冷介质通道的出口、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旁路管线上设有加热器和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二阀门。
14.较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
15.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二旁路管线,其两端分别与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入口、一段加氢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旁路管线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三阀门。如此能根据工况使得介质直接走第二旁路管线,或者走第二换热器的冷介质通道。
16.在上述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一段加氢反应器的入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氢气入口和第一原料油入口,所述第一氢气入口连接有用于输送氢气的氢气管线,所述第一原料油入口连接有用于输送原料油的原料油管线;
17.所述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入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二氢气入口和第二原料油入口,所述第二原料油入口与上述第二换热器之冷介质通道的出口相连通;
18.还包括有第一气液分离器,其输入端与上述一段加氢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其顶部的气体输出端与二段加氢反应器的第二氢气入口相连通,其底部的液体输出端与上述第二换热器之连通冷介质通道的入口相连通;
19.还包括有第二气液分离器,其输入端与第二换热器之热介质通道的出口相连通,其顶部的气体输出端与二段加氢反应器的第二氢气入口相连通,其底部的液体输出端与所述汽提塔中部的进料接口相连通。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具有一个壳程和两个管程(分别为第一管程、第二管程)的第一换热器,壳程的入口接管与汽提塔的第一接口相连通,壳程的出口接管与汽提塔的第二接口相连通,且第一管程的入口接管与输送蒸汽的蒸汽管线相连通,第二管程的入口接管与加氢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如此,加氢反应器的产物以及蒸汽可为汽提塔底部提供热源,到装置运行至后期,随着催化剂活性的降低,汽提塔底部的热源为加氢反应器的产物供热,如此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油加氢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汽油加氢装置包括有汽提塔1、加氢反应器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一气液分离器5、第二气液分离器6。
24.其中,汽提塔1的底部具有第一接口11以及位于第一接口11上方的第二接口12,汽提塔1的中部具有第三接口13。
25.第一换热器3为具有一个壳程31和两个管程的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壳程31的入口接管与汽提塔1的第一接口11相连通,壳程31的出口接管与汽提塔1的第二接口12相连通;记第一换热器3的两个管程为第一管程32、第二管程33,第一管程32的入口接管用于与输送蒸汽的蒸汽管线34相连通,第二管程33的入口接管与加氢反应器2的出口之间相连通,第二管程33的出口接管与汽提塔1的第三接口13相连通。
26.本实施例中,加氢反应器2有两台,分别为一段加氢反应器21、二段加氢反应器22。一段加氢反应器21的顶部具有第一氢气入口211和第一原料油入口212,底部具有出口,且第一氢气入口211连接有用于输送氢气的氢气管线201,第一原料油入口212连接有用于输送原料油的原料油管线202。
27.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顶部具有第二氢气入口221和第二原料油入口222,第二氢气入口221与上述氢气管线201相连通。同时,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底部具有出口,并与上述第一换热器3之第二管程33的入口接管之间通过第一管线301相连通(即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出口为上述加氢反应器2的出口),且第一管线301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一阀门302。
28.第一气液分离器5的输入端与一段加氢反应器21底部的出口相连通,且第一气液分离器5顶部的气体输出端与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第二氢气入口221相连通。
29.上述第二换热器4为竖向设置的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具有冷介质通道41(为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和热介质通道42(为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其中,冷介质通道41的入口与上述第一气液分离器5底部的液体输出端相连通;冷介质通道41的出口与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第二原料油入口222之间通过第三管线304相连通;热介质通道42的入口与上述第一换热器3之第二管程33的出口接管之间通过第二管线303相连通。
30.上述第二气液分离器6的输入端与第二换热器4之热介质通道42的出口相连通,且第二气液分离器6顶部的气体输出端与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第二氢气入口221相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6底部的液体输出端与汽提塔1的第三接口13相连通。
31.本实施例的汽油加氢装置还包括有第四管线305、第一旁路管线401以及第二旁路管线404。其中,第四管线305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管线301相连通,且二者的连接点位于第一阀门302以及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出口之间;第四管线305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二管线303相连通。且第四管线305上设有温控阀306,该温控阀306能通过感应第三管线304内介质的温度来调节第四管线305内介质的流量。如此能根据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进料温度来调节温控阀306的开度。
32.上述第一旁路管线40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换热器4之冷介质通道41的出口、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第二氢气入口221相连通,且第一旁路管线401上设有和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二阀门402,该加热器403为现有的蒸汽加热器。蒸汽发生器的作用仅是在装置刚开工时,由于还没有热源,提供进料热源,等装置正常运行后,关闭蒸汽加热器。
33.上述第二旁路管线4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线304、第一气液分离器5底部的液体
输出端相连通,且第二旁路管线404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三阀门405。
34.本实施例中,汽提塔1的底部具有再沸器(为现有技术)。
35.运行初期,本实施例中第三管线304内介质的温度为240℃,第一管线301内介质的温度为305℃;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产物进入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管程33,与第一换热器3之第一管程32内的蒸汽一起,和第一换热器3之壳程31内的介质进行换热而加热壳程介质,加热后的壳程介质即可为汽提塔1底部的再沸器提供热源。运行后期,本实施例中第三管线304内介质的温度为320℃,第一管线301内介质的温度为340℃。此时,汽提塔1底部的再沸器的热源进入第一换热器3的壳程31内,与第一换热器3之第二管程33内的介质进行换热,从而为第二管程33内的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产物供热。
技术特征:
1.一种汽油加氢装置,包括有汽提塔(1)和加氢反应器(2),所述汽提塔(1)的底部具有第一接口(11)以及位于第一接口(11)上方的第二接口(12),所述汽提塔(1)的中部具有第三接口(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换热器(3),为具有一个壳程(31)和两个管程的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所述壳程(31)的入口接管与汽提塔(1)的第一接口(11)相连通,所述壳程(31)的出口接管与汽提塔(1)的第二接口(12)相连通;记第一换热器(3)的两个管程为第一管程(32)、第二管程(33),所述第一管程(32)的入口接管用于与输送蒸汽的蒸汽管线(34)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程(33)的入口接管与加氢反应器(2)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程(33)的出口接管与上述汽提塔(1)的第三接口(1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器(2)有两台,分别为一段加氢反应器(21)、二段加氢反应器(22),所述一段加氢反应器(21)的出口与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出口与上述第一换热器(3)之第二管程(33)的入口接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换热器(4),具有冷介质通道(41)和热介质通道(42),所述冷介质通道(41)的入口与上述一段加氢反应器(21)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冷介质通道(41)的出口与上述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热介质通道(42)的入口与上述第一换热器(3)之第二管程(33)的出口接管相连通,所述热介质通道(42)的出口与上述汽提塔(1)的第三接口(13)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4)为竖向设置的具有单壳程和单管程的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其中热介质通道(42)为第二换热器(4)的单壳程,冷介质通道(41)为第二换热器(4)的单管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之第二管程(33)的入口接管与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出口之间通过第一管线(301)相连通,且第一管线(301)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一阀门(302);所述第一换热器(3)之第二管程(33)的出口接管与第二换热器(4)之热介质通道(42)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二管线(303)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4)之冷介质通道(41)的出口与上述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三管线(304)相连通;还包括有第四管线(305)以及设于第四管线(305)上的温控阀(306),所述第四管线(305)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管线(301)相连通,且二者的连接点位于第一阀门(302)以及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出口之间;所述第四管线(305)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二管线(303)相连通;所述温控阀(306)能通过感应第三管线(304)内介质的温度来调节第四管线(305)内介质的流量。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旁路管线(401),其两端分别与上述第二换热器(4)之冷介质通道(41)的出口、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旁路管线(401)上设有加热器(403)和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二阀门(40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03)为蒸汽加热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旁路管线(404),其两端分别与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入口、一段加氢反应器(21)的出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
旁路管线(404)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第三阀门(405)。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汽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加氢反应器(21)的入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氢气入口(211)和第一原料油入口(212),所述第一氢气入口(211)连接有用于输送氢气的氢气管线(201),所述第一原料油入口(212)连接有用于输送原料油的原料油管线(202);所述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入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二氢气入口(221)和第二原料油入口(222),所述第二原料油入口(222)与上述第二换热器(4)之冷介质通道(41)的出口相连通;还包括有第一气液分离器(5),其输入端与上述一段加氢反应器(21)的出口相连通,其顶部的气体输出端与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第二氢气入口(221)相连通,其底部的液体输出端与上述第二换热器(4)之连通冷介质通道(41)的入口相连通;还包括有第二气液分离器(6),其输入端与第二换热器(4)之热介质通道(42)的出口相连通,其顶部的气体输出端与二段加氢反应器(22)的第二氢气入口(221)相连通,其底部的液体输出端与所述汽提塔(1)的第三接口(13)相连通。
技术总结
一种汽油加氢装置,包括有汽提塔和加氢反应器,所述汽提塔的底部具有第一接口以及位于第一接口上方的第二接口,所述汽提塔的中部具有第三接口;还包括第一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和两个管程的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所述壳程的入口接管与汽提塔的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壳程的出口接管与汽提塔的第二接口相连通;记第一换热器的两个管程为第一管程、第二管程,所述第一管程的入口接管用于与输送蒸汽的蒸汽管线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程的入口接管与加氢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程的出口接管与上述汽提塔的第三接口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减少能源的消耗。本申请能减少能源的消耗。本申请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
王宇 马慧丽 徐伟栋 陶江 朱常宝 马晨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0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