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适用于高处作业时需要移动工位的全工况安全防护,尤其是登高等不间断移动作业过程中的全工况安全防护。
背景技术:
2.高处作业广泛存在于各类生产活动中,高处作业导致的坠落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现有的
安全带大多为单钩式安全带,好处是安全带悬挂后无备用挂钩及备用安全绳影响工作人员操作,坏处是在高处作业转移工作地点的时候需要取下安全带的挂钩,使工作人员失去保护,部分企业使用的
双钩式安全带解决了高处作业转移工作面时工作人员失去保护的问题,但未使用的挂钩悬垂于人员下方,或者杂乱拖放于工作面,极易误碰工作面的设备,绊倒工作人员,影响作业人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现有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存在的备用挂钩和安全带拖地或者影响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作为本实用新型
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安全绳主体,包括
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卷线盘、设置在壳体两端的挂钩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缓冲部件;以及,复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卷线盘外侧的卷簧、连接在卷簧末端的安全绳以及套设在安全绳外侧的限位扣。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卷线槽以及设置在卷线槽中心的支撑柱,所述卷线盘设置在卷线槽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两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中心设置有与安全绳配合的第一出线口,所述缓冲部件均设置在凸台远离壳体一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卷线盘中心设有与支撑柱配合的通孔,所述卷线盘中部设置有环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与凸台连接的缓冲罩、开设在缓冲罩靠近凸台一端的槽口、设置在槽口内的缓冲块以及设置在缓冲块上部的复位弹簧,所述缓冲罩中心设有与安全绳配合的第三出线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块中心设有与安全绳配合的第二出线口,所述缓冲块靠近缓冲罩一端表面设有弹簧槽,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槽内与弹簧槽配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弹簧槽表面,复位弹簧远离弹簧槽一端抵接缓冲罩,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缓冲块及第二出线口外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卷簧与卷线盘环槽配合,卷簧远离安全绳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线盘内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全绳远离卷簧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出线口、第二出线口、复位弹簧中心孔及第三出线口与挂钩相连。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扣中部设有两个与安全绳配合的槽口,所述安全绳贯穿两个槽口及限位扣表面。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新型可伸缩双钩安全带既避免了单钩安全带转移工作面时工作人员失去保护的安全隐患,又避免了既有双钩安全带备用安全绳不方便收取影响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隐患。可极大的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所述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所述的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所述的复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所述的缓冲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所述的缓冲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所述的限位扣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9.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30.实施例1
31.参照图1-图4,一种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包括安全带主体100,包括壳体 101,壳体101包括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卷线槽101a以及设置在卷线槽101a中心的支撑柱101b,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卷线盘102,卷线盘102最大外径与卷线槽101a配合,卷线盘102设置在卷线槽101a内部,卷线盘102中心设置有与支撑柱101b配合的通孔,卷线盘102中部设置有环槽,卷簧201与卷线盘102 环槽配合,卷簧201远离安全绳202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线盘102内侧,壳体101 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安全绳202连接的挂钩103,置在壳体101两端的缓冲部件 104;以及,复位组件200,包括设置在卷线盘102外侧的卷簧201、连接在卷簧 201末端的安全绳202以及套设在安全绳202外侧的限位扣203。
32.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采用五点式安全带(图中未画出),挂钩103采用双钩式安全带,安全带壳体101固定在五点式安全绳202背部交叉处,壳体101为方形立方体,卷线槽101a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卷线槽101a上下竖直开设且内部均设有两个对应的支撑柱101b及卷线盘102和卷簧201,壳体101内卷线盘102 通过中心通孔与支撑柱101b焊接固定,卷簧201宽度与卷线槽101a高度相同且一端连接在卷线槽101a内侧,另一端与安全绳202相连,安全绳20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全绳202远离两个卷簧201一端依次穿过壳体101以及两个缓冲部件104出线口与两个对应挂钩103相连,两个对应的挂钩103分别为主挂钩 103和副挂钩103。
33.操作过程:当操作者使用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进行施工作业时,操作者先将两个挂钩103扣在支撑架上,当操作者需要移动位置或者更换工作场地时,操作者仅需先将主挂钩103取出支撑架并松开,主挂钩103对应连接的卷簧201 在弹力的作用下收缩带动安全绳202卷入壳体101内,安全绳202带动对应的主挂钩103收缩,此时副挂钩103仍在支撑架上进行保护工人安全,然后操作者将主挂钩103拉出固定在目标工作场地的支撑架上,此时操作者再将副挂钩103取出挂到目标支撑架即可完成施工作业时的场地更换,此装置在操作者更换场地时给以了全时段的保障,同时,卷簧201与安全绳202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未使用的安全绳202及挂钩103悬垂在人员下方,误碰工作面设备及绊倒工作人员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安全性。
34.实施例2
35.参照图7,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安全带主体100,包括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卷线盘102,所述卷线盘102中部开设有环槽。复位组件 200,包括设置在卷线盘102外侧的卷簧201,卷簧201与卷线盘102环槽配合,卷簧201远离安全绳202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线盘102内侧,安全绳202远离卷簧 201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出线口,缓冲部件104与挂钩103相连。限位扣203,限位扣203设置在安全绳202贯穿缓冲组件及挂钩103处,所述限位扣203设置有两个分别套设在两个安全绳202外侧,每个所述限位扣203中部竖直设有两个与安全绳202配合的槽口,槽口为方形且与安全绳202穿插配合。
36.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37.操作过程:当操作者使用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时,操作者先将挂钩103拉出,然后将限位扣203调整至安全绳202与合适位置,使操作者将手伸向后背可以轻松摸到挂钩103,然后操作者将两个挂钩103扣在支撑架上,当操作者需要更换新的工作场地时,操作者仅需要先将主挂钩103取出松开,此时在卷簧201 弹力的作用下,卷簧201带动安全绳202收缩,当收缩到一定位置时,安全绳202 上的限位扣203抵接缓冲部件104,使挂钩103停留在操作者易触碰的位置,此时操作者移动至新的工作场地,然后操作者仅需向背后伸手即可摸到主挂钩103,此时操作者将主挂钩103挂上目标支撑架,然后重复相同的动作将副挂钩103取下,挂上目标支撑架即可。另外,在施工结束时,操作者将两个挂钩103取下支撑架,安全绳202及挂钩103在卷簧201弹力的作用下缩回限位扣203指定位置,当下次取用时安全绳202使用更加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时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不方便够着后背的操作者提供了便捷,使此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38.实施例3
39.参照图5-图6,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安全带主体100,包括壳体101,壳体101两端设置有凸台101c,凸台101c中心设有与安全绳202配合的第一出线口。缓冲部件104,缓冲部件104设置在凸台101c远离壳体101一端,缓冲部件104包括与凸台101c连接的缓冲罩104a,开设在缓冲罩104a靠近凸台 101c一端的滑动槽104b,设置在滑动槽104b内的缓冲块104c以及设置在缓冲块104c上部的复位弹簧104d,缓冲罩104a中心设置有与安全绳202配合的第三出线口,缓冲块104c中心设置有与安全绳202配合的第二出线口。缓冲块104c 靠近缓冲罩104a一端表面设有弹簧槽104e,所述复位弹簧104d设置在弹簧槽 104e内与弹簧槽104e配合,复位弹簧104d一端抵接弹簧槽104e表面,复位弹簧104d远离弹簧槽104e一端抵接缓冲罩104a,复位弹簧104d套接在缓冲块 104c及第二出线口外侧,安全绳202远离卷簧201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出线口、第二出线口、复位弹簧104d中心孔及第三出线口与挂钩103相连。
40.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41.操作过程:当操作者使用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进行安全保护时,操作者先将两个挂钩103挂入支撑架,当操作者不慎跌落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操作者带动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绳202迅速下落,在下落到最低点时,在安全绳202与缓冲块104c摩擦力的作用下,缓冲块104c挤压复位弹簧104d,使复位弹簧104d 抵接缓冲罩104a并使复位弹簧104d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操作者在瞬间收到的拉力,使操作者在下落过程中不容易勒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42.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技术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
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43.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44.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45.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主体(100),包括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卷线盘(102)、设置在壳体(101)两端的挂钩(103)以及设置在壳体(101)两端的缓冲部件(104);以及,复位组件(200),包括设置在卷线盘(102)外侧的卷簧(201),设置在卷簧(201)末端的安全绳(202)以及套设在安全绳(202)外侧的限位扣(2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包括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卷线槽(101a)以及设置在卷线槽(101a)中心的支撑柱(101b),所述卷线盘(102)与卷线槽(101a)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两端设置有凸台(101c),所述凸台(101c)中心设置有与安全绳(202)配合的第一出线口,所述缓冲部件(104)均设置在凸台(101c)远离壳体(101)一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盘(102)中心设有与支撑柱(101b)配合的通孔,所述卷线盘(102)中部设置有环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104)包括与凸台(101c)连接的缓冲罩(104a)、开设在缓冲罩(104a)靠近凸台(101c)一端的滑动槽(104b)、设置在滑动槽(104b)内的缓冲块(104c)以及设置在缓冲块(104c)上部的复位弹簧(104d),所述缓冲罩(104a)中心设有与安全绳(202)配合的第三出线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104c)中心设有与安全绳(202)配合的第二出线口,所述缓冲块(104c)靠近缓冲罩(104a)一端表面设有弹簧槽(104e),所述复位弹簧(104d)设置在弹簧槽(104e)内与弹簧槽(104e)配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04d)一端抵接弹簧槽(104e)表面,复位弹簧(104d)远离弹簧槽(104e)一端抵接缓冲罩(104a),所述复位弹簧(104d)套接在缓冲块(104c)及第二出线口外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201)与卷线盘(102)环槽配合,卷簧(201)远离安全绳(202)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线盘(102)内侧。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202)远离卷簧(201)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出线口、第二出线口、复位弹簧(104d)中心孔及第三出线口与挂钩(103)相连。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扣(203)中部设有两个与安全绳(202)配合的槽口,所述安全绳(202)贯穿两个槽口及限位扣(203)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伸缩式双钩安全带,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卷线盘、设置在壳体两端的挂钩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缓冲部件;以及,复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卷线盘外侧的卷簧、连接在卷簧末端的安全绳以及套设在安全绳外侧的限位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避免了单钩安全带转移工作面时工作人员失去保护的安全隐患,又避免了既有双钩安全带备用安全绳不方便收取影响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隐患。可极大的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极大的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极大的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
廖飞 邓强 范小波 王铭辉 曹荣海 罗凯 邓思波 彭家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华能康定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30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