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立式泵壳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
背景技术:
2.立式泵用于输送磨蚀性、粗颗料、高浓度渣浆,不需要任何轴封和轴封水,在吸入量不足的工况下也能正常工作。立式泵结构包含立式泵壳体,但是目前现有的立式泵壳体在使用时,不能够度水泵整体进行移动使用,降低使用性,并且稳定性不高和不便对其进行组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便移动使用,降低实用性且稳定性不高不便组装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设置有相同的移动轮,所述底座的右侧设置有转把,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推把,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左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水泵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水泵壳体。
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腔表面设置有第一
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
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上设置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三锥形齿轮,两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底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第四锥形齿轮,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中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二转动杆,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均设置有相同的螺纹杆,两组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均设置有相同的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螺纹杆上均贯穿设置有转动套,两组所述转动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上均连接有相同的连接件,所述连接板与连接件的上均连接有固定螺丝,两组所述固定螺丝上均连接有固定螺母,两组所述连接件与移动轮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设置在第一锥形齿轮中,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前侧与转把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均贯穿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两组第三锥形齿轮中,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均贯穿设置在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中,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两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均为啮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环贯穿设置在水泵上,所述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相同的活动件,所述固定杆设置为伸缩杆,两组所述活动件上均设置有相同的伸缩杆,两组所述伸缩杆均通过活动螺栓与活动件活动连接,两组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均连接有相同的卡钩,两组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卡钩相匹配的卡环。
8.优选的,所述连接柱贯穿设置在水泵壳体的内腔中,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连接柱左右两侧的底部开设有相同的卡槽,所述水泵壳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相
同的通槽,两组所述通槽的内腔中均设置有相同的拉杆,两组所述拉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拉块,两组所述拉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贯穿通槽连接有相同的卡块,两组所述拉杆上均设置有相同的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两组所述卡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水泵壳体固定连接。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1.转把转动使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使两组第二锥形齿轮转动带动两组连接杆转动带动两组第三锥形齿轮转动,使两组第四锥形齿轮转动带动两组第二转动杆转动,使两组螺纹杆在固定块中转动,使两组转动套通过连接件和连接板带动移动轮上下移动,当需要移动时,使移动轮向下进行移动,不移动时,使移动轮向上收起,使装置便于移动使用。
11.2.利用固定环通过活动件与伸缩杆的设置,将卡钩卡进卡环中,能够对水泵进行固定,利用螺纹柱转动设置在水泵壳体中,然后通过卡块卡进卡槽中进行固定,当需要拆卸时,通过拉动拉块和拉杆,挤压连接弹簧使卡块与卡槽分离,转动连接柱使螺纹柱与水泵壳体分离,便可使水泵壳体拆卸,使拆卸组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底座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移动轮;2.底座;21.第一锥形齿轮;22.第一转动杆;23.第二锥形齿轮;24.连接杆;25.第三锥形齿轮;26.第四锥型齿轮;27.第二转动杆;28.螺纹杆;29.固定块;291.转动套;292.连接板;293.连接件;294.固定螺丝;295.固定螺母;3.转把;4.推把;5.底板;6.水泵;7.固定环;71.活动件;72.伸缩杆;73.活动螺栓;74.卡钩;75.卡环;8.固定杆;9.进水管;10.出水管;11.连接柱;111.螺纹柱;112.卡槽;12.水泵壳体;121.通槽;122.拉杆;123.拉块;124.卡块;125.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实施例1:
19.请参阅图1-4,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部左右设置有相同的移动轮1,利用移动轮1能带动装置进行移动使用;
20.请参阅图1,所述底座2的右侧设置有转把3,所述底座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推把4,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顶部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上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上设置有固定杆8,通过固定环7和固定杆8的配合,能够很好的对水泵本体进行稳定;
21.请参阅图1,所述水泵6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水泵6的左侧设置有出水管10,所述水泵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设置有水泵壳体12,通过设置水泵壳体12能够对水泵6进行保护;
22.实施例2:
23.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底座2的内腔表面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2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杆2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23,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3上设置有连接杆24,两组所述连接杆2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三锥形齿轮25,两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25底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第四锥形齿轮26,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26中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二转动杆27,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27的底部均设置有相同的螺纹杆28,两组所述螺纹杆28的底部均设置有相同的固定块29,两组所述固定块29与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螺纹杆28上均贯穿设置有转动套291,两组所述转动套29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连接板292,两组所述连接板292上均连接有相同的连接件293,所述连接板292与连接件293的上均连接有固定螺丝294,两组所述固定螺丝294上均连接有固定螺母295,两组所述连接件293与移动轮1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2贯穿设置在第一锥形齿轮21中,所述第一转动杆22的前侧与转把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24均贯穿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3和两组第三锥形齿轮25中,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27均贯穿设置在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26中,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与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3和两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25与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26均为啮合连接,通过转把3转动使第一转动杆22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1转动,使两组第二锥形齿轮23转动带动两组连接杆24转动带动两组第三锥形齿轮25转动,使两组第四锥形齿轮26转动带动两组第二转动杆27转动,使两组螺纹杆28在固定块29中转动,使两组转动套291通过连接件293和连接板292带动移动轮1上下移动,当需要移动时,使移动轮1向下进行移动,不移动时,使移动轮1向上收起;
24.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环7贯穿设置在水泵10上,所述固定环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相同的活动件71,所述固定杆8设置为伸缩杆72,两组所述活动件71上均设置有相同的伸缩杆72,两组所述伸缩杆72均通过活动螺栓73与活动件71活动连接,两组所述伸缩杆72的底部均连接有相同的卡钩74,两组所述底座2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卡钩74相匹配的卡环75;
25.请参阅图4,所述连接柱11贯穿设置在水泵壳体12的内腔中,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柱111,所述连接柱11左右两侧的底部开设有相同的卡槽112,所述水泵壳体12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相同的通槽121,两组所述通槽121的内腔中均设置有相同的拉杆122,两组所述拉杆12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拉块123,两组所述拉杆12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贯穿通槽121连接有相同的卡块124,两组所述拉杆122上均设置有相同的连接弹簧125,所述连接弹簧12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两组所述卡块12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12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水泵壳体12固定连接,利用螺纹柱111转动设置在水泵壳体12中,然后通过卡块124卡进卡槽112中进行固定,当需要拆卸时,通过拉动拉块123和拉杆122,挤压连接弹簧125使卡块124与卡槽112分离,转动连接柱11使螺纹柱111与水泵壳体12分离,便可使水泵壳体12拆卸,使拆卸组装更加方便;
26.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螺纹柱111转动设置在水泵壳体12中,然后通过卡块124卡进卡槽112中进行固定,进行组装,当需要拆卸时,通过拉动拉块123和拉杆122,挤压连接弹簧125使卡块124与卡槽112分离,转动连接柱11使螺纹柱111与水泵壳体12分离,便可使水泵壳体12拆卸,使拆卸组装更加方便,其次,利用固定环7通过活动件71与伸缩杆72的设置,
将卡钩74卡进卡环75中,能够对水泵6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转把3转动使第一转动杆22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1转动,使两组第二锥形齿轮23转动带动两组连接杆24转动带动两组第三锥形齿轮25转动,使两组第四锥形齿轮26转动带动两组第二转动杆27转动,使两组螺纹杆28在固定块29中转动,使两组转动套291通过连接件293和连接板292带动移动轮1上下移动,当需要移动时,使移动轮1向下进行移动,不移动时,使移动轮1向上收起。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左右设置有相同的移动轮(1),所述底座(2)的右侧设置有转把(3),所述底座(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推把(4),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顶部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上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上设置有固定杆(8),所述水泵(6)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水泵(6)的左侧设置有出水管(10),所述水泵(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设置有水泵壳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内腔表面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2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杆(2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23),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3)上设置有连接杆(24),两组所述连接杆(2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三锥形齿轮(25),两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25)底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第四锥形齿轮(26),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26)中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二转动杆(27),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27)的底部均设置有相同的螺纹杆(28),两组所述螺纹杆(28)的底部均设置有相同的固定块(29),两组所述固定块(29)与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螺纹杆(28)上均贯穿设置有转动套(291),两组所述转动套(29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连接板(292),两组所述连接板(292)上均连接有相同的连接件(293),所述连接板(292)与连接件(293)的上均连接有固定螺丝(294),两组所述固定螺丝(294)上均连接有固定螺母(295),两组所述连接件(293)与移动轮(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2)贯穿设置在第一锥形齿轮(21)中,所述第一转动杆(22)的前侧与转把(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24)均贯穿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3)和两组第三锥形齿轮(25)中,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27)均贯穿设置在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26)中,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与两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3)和两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25)与两组所述第四锥形齿轮(26)均为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贯穿设置在水泵(10)上,所述固定环(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相同的活动件(71),所述固定杆(8)设置为伸缩杆(72),两组所述活动件(71)上均设置有相同的伸缩杆(72),两组所述伸缩杆(72)均通过活动螺栓(73)与活动件(71)活动连接,两组所述伸缩杆(72)的底部均连接有相同的卡钩(74),两组所述底座(2)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卡钩(74)相匹配的卡环(7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1)贯穿设置在水泵壳体(12)的内腔中,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柱(111),所述连接柱(11)左右两侧的底部开设有相同的卡槽(112),所述水泵壳体(12)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相同的通槽(121),两组所述通槽(121)的内腔中均设置有相同的拉杆(122),两组所述拉杆(12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同的拉块(123),两组所述拉杆(12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贯穿通槽(121)连接有相同的卡块(124),两组所述拉杆(122)上均设置有相同的连接弹簧(125),所述连接弹簧(12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两组所述卡块(12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12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水泵壳体(1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组装的立式泵壳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设置有相同的移动轮,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使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使第四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转动杆使螺纹杆转动,使转动套带动移动轮上下移动,移动时使移动轮向下不移动时,使移动轮向上收起,使装置便于移动,固定环通过活动件与伸缩杆的设置,将卡钩卡进卡环中,对水泵进行固定,螺纹柱转动设置在水泵壳体中,通过卡块卡进卡槽中进行固定,螺纹柱转动设置在水泵壳体中,卡块卡进卡槽中进行固定,需要拆卸时,拉动拉块和拉杆挤压连接弹簧使卡块与卡槽分离,转动连接柱使螺纹柱与水泵壳体分离,使水泵壳体拆卸组装更加方便。装更加方便。装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王配法 徐世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扬州贝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19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