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纯铟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ito靶材生产所消耗的铟锭占全球铟消费总量的70%左右,所以精铟的需求量不断变大,而电解提纯是粗铟提纯为精铟的主要方法,其将需要提纯的金属的离子作为
电解液,以低纯度金属作
阳极连接正极,以不活泼的纯金属作阴极连接负极,电源为直流电源。然而目前的高纯铟电解提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3.1、电解过程会产生高杂质的不溶性阳极泥,在抽电解液时会将阳极泥也抽走,增加电解液的杂质,减少电解液重复利用率。
4.2、抽电解液时会有阳极泥等进入到循环泵中,造成循环泵叶轮的损坏,增加了维修工时,也增加了损耗成本,造成生产成本增高。
5.3、阳极泥在长时间堆积下,高位槽内会有很多的阳极泥,需要耗费很多工时对其进行清理,高位槽为受限空间,清理过程还有人员窒息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纯铟电解装置,有效控制循环电解液液位,减少阳极泥在抽电解液时进入到电解液中污染电解液,避免阳极泥对循环泵的损坏,方便
电解槽的清理。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高纯铟电解装置,包括管道依次循环连接的高位槽、电解槽、低位槽及循环泵,
所述电解槽的底壁设有排渣口,所述电解槽与所述低位槽通过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的进料端从所述电解槽的底部伸入其内部,且所述出液管的进料端的端面高于所述电解槽的内底面。
9.优选地,所述出液管的进料端的端面与所述电解槽的内底面之间的间距为h,h的取值范围为2~3厘米。
10.优选地,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所述电解槽与所述低位槽之间设有第一阀门。
11.优选地,所述排渣口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污泵。
12.优选地,所述排渣管上位于所述电解槽与所述排污泵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13.优选地,所述电解槽的上部的侧壁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高位槽的底部通过进液管连通。
14.优选地,所述进液口的中心与所述电解槽的上端的端面之间的间距为a,a的取值范围为5~10厘米。
15.优选地,所述进液管水平;或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高位槽的一端高于其连接所述电解槽的一端。
16.优选地,所述低位槽的底部与所述高位槽的上端通过循环管连通,所述循环泵设
置在所述循环管上。
17.优选地,所述高位槽及所述电解槽均通过支撑架支撑。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高纯铟电解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出液管的进料端从电解槽的底部伸入其内部,并使出液管的进料端的端面高于电解槽的内底面,使得抽电解液时,只有电解槽上部低杂质的电解液被抽到高位槽实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了通过有效控制了循环电解液液位,减少阳极泥在抽电解液时进入到电解液中污染电解液,避免了阳极泥对循环泵的损坏。同时,由于电解槽的底壁设有排渣口,当低杂质电解液全部被抽送至高位槽后,电解槽底部含高杂质阳极泥的电解液将从排渣口排出做进一步处理,方便了电解槽的清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纯铟电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高位槽,2-电解槽,3-低位槽,4-循环泵,5-出液管,6-第一阀门,7-排渣管,8-排污泵,9-第二阀门,10-进液管,11-循环管,12-支撑架,13-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高纯铟电解装置,包括管道依次循环连接的高位槽1、电解槽2、低位槽3及循环泵4,电解槽2的底壁设有排渣口,电解槽2与低位槽3通过出液管5连通,出液管5的进料端从电解槽2的底部伸入其内部,且出液管5的进料端的端面高于电解槽2的内底面。具体设置时,若出液管5的进料端的端面与电解槽2的内底面之间的间距为h,则h的取值范围为2~3厘米,如2.5厘米等。
2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高纯铟电解装置,通过将出液管5的进料端从电解槽2的底部伸入其内部,并使出液管5的进料端的端面高于电解槽2的内底面,使得抽电解液时,只有电解槽2上部低杂质的电解液被抽到高位槽1实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了通过有效控制了循环电解液液位,减少阳极泥在抽电解液时进入到电解液中污染电解液,避免了阳极泥对循环泵4的损坏。同时,由于电解槽2的底壁设有排渣口,当低杂质电解液全部被抽送至高位槽1后,电解槽2底部含高杂质阳极泥的电解液将从排渣口排出做进一步处理,方便了电解槽2的清理。
25.本实施例中,出液管5上位于电解槽2与低位槽3之间设有第一阀门6,通过设置第一阀门6,需抽送电解槽2内的电解液时开启第一阀门6,抽送完成后关闭第一阀门6。
26.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电解槽2底部含高杂质阳极泥的电解液将从排渣口排出,排渣口设有排渣管7,排渣管7的另一端设有排污泵8,需要排出时只需开启排污泵8即可,不仅清理方便,而且清理效果好。另外,排渣管7上位于所述电解槽2与排污泵8之间设有第二阀门9,方便控制排渣通道的开、闭。
27.本实施例中,电解槽2的上部的侧壁设有进液口13,进液口13与高位槽1的底部通过进液管10连通。具体设置时,若进液口13的中心与电解槽2的上端的端面之间的间距为a,
则a的取值范围为5~10厘米,如6厘米、8厘米等。同时,为方便高位槽1内的电解液进入电解槽2,进液管10应当设置成水平;或进液管10连接高位槽1的一端高于其连接电解槽2的一端。具体设置时,可以将高位槽1及电解槽2均通过支撑架12支撑,从而通过调整相应的支撑架12的高度以实现进液管10的状态。另外,电解槽2支撑在支撑架12上,也方便出液管5及排渣管7的设置。
28.本实施例中,所述低位槽3的底部与所述高位槽1的上端通过循环管11连通,所述循环泵4设置在所述循环管11上。
29.综上,本实用新型不仅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制作材料来源广、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能控制抽出电解液的高度,减少杂质高的阳极泥进入电解液,增加电解液的循环使用次数。阳极泥不会进入到循环泵中,增加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同时,底部含有阳极泥的高杂质电解液可以由排渣口排出,做进一步处理,减少清理电解槽的工作量。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依次循环连接的高位槽、电解槽、低位槽及循环泵,所述电解槽的底壁设有排渣口,所述电解槽与所述低位槽通过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的进料端从所述电解槽的底部伸入其内部,且所述出液管的进料端的端面高于所述电解槽的内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进料端的端面与所述电解槽的内底面之间的间距为h,h的取值范围为2~3厘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所述电解槽与所述低位槽之间设有第一阀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污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上位于所述电解槽与所述排污泵之间设有第二阀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的上部的侧壁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高位槽的底部通过进液管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中心与所述电解槽的上端的端面之间的间距为a,a的取值范围为5~10厘米。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水平;或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高位槽的一端高于其连接所述电解槽的一端。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槽的底部与所述高位槽的上端通过循环管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铟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槽及所述电解槽均通过支撑架支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纯铟电解装置,包括管道依次循环连接的高位槽、电解槽、低位槽及循环泵,所述电解槽的底壁设有排渣口,所述电解槽与所述低位槽通过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的进料端从所述电解槽的底部伸入其内部,且所述出液管的进料端的端面高于所述电解槽的内底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纯铟电解装置,通过有效控制了循环电解液液位,减少阳极泥在抽电解液时进入到电解液中污染电解液,避免了阳极泥对循环泵的损坏。同时,由于电解槽的底壁设有排渣口,当低杂质电解液全部被抽送至高位槽后,电解槽底部含高杂质阳极泥的电解液将从排渣口排出做进一步处理,方便了电解槽的清理。便了电解槽的清理。便了电解槽的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
姚雁斌 潘松成 张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5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