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具体说是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多系统冷水机组的发展,负载需要调节运行压缩机的台数,满足不同负荷下的运行。传统制冷系统采用完全独立回路,配置多个冷凝器分别实现不同的流动冷凝。
3.为了精简设备、降低成本,现有的组合式冷凝器采用两冷凝器筒体轴向对接,如专利号为200720111374.6的复合冷凝器,中间管板直接穿接换热管,存在窜位、两侧腔室泄漏隐患;还有中间管板焊接如采用筒体角焊,在长期使用振动下,焊接的连接强度无法保证;并且复合冷凝器本体相对独立功能的结构而言整体轴向长度必然是增长的,如采用上述专利的在两侧管板下方支撑,中间部位无支撑,易在中间管板处产生下凹,严重的会撕裂焊接,导致整体破损,影响正常、稳定、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稳定、寿命长的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筒体和中管板,左、右筒体的相背外端分别角焊连接左、右管板,左、右管板分别经左、右端盖盖装形成左、右管板腔,左、右筒体同直径且相对内端经中管板对焊连接,中间管板外圆周超出左、右筒体外圆周;左、右筒体均接有进气口、出液口;左、中、右管板上穿接多个换热管,换热管经胀紧套穿接中管板的胀紧孔内,胀紧套长度大于胀紧孔长度,胀紧套中部外周设置多道圆周结构的胀紧凸台,胀紧凸台卡接在胀紧孔内壁的胀紧槽内;所述中管板为中间采用q345r板体、两侧采用qal9-2或bfe10+1+1或bfe30-1-1板体爆炸复合或轧制复合的板体;左、右管板为外侧采用q345r板体、内侧采用qal9-2或bfe10+1+1或bfe30-1-1板体爆炸复合或轧制复合的板体;所述左、右筒体的外端分别经左、右支撑座支撑,中管板下接减震器支座。
6.所述换热管上对应左、右筒体挤压成型左、右轧翅结构,左、右轧翅结构的外径小于光管段。
7.所述进气口设置于左、右筒体的上端中部。
8.所述出液口设置为左、右出液口,左、右出液口经出液管集中送出经出液管中间送出。
9.所述左、右筒体上部均接有带排气安全阀的排气口。
10.所述排气口设置为左、右两只排气口,左、右两只排气口分设在其各自筒体的进气口两侧。
11.所述左、右轧翅结构的轧翅深度、厚度、翅型、数量不同。
12.所述左、右管板腔中任一外接的端盖上下设置下进水口和上出水口。
13.在本实用新型中,左、右管板内侧以及中管板两侧采用耐腐蚀板材结构,管板则以q345板体为基板,爆炸或轧制复合的板体结构,兼顾内侧接出冷媒的防腐,以及穿接多换热管后确保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长期承压变形、泄漏问题;中管板采用堆焊方式连接两侧筒体,有利于加强焊接强度;将整体结构的支撑分为三部分,对左、右筒体的支撑改为支撑座支撑筒体下端,更接近各自筒体的作业重心位置,防止中间或中管板位置的下凹、撕扯焊接变形损坏,同时中管板下经减震器支座支撑,弹性减震支撑,能避免作业振动对中管板处受冲击、受重力、振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的焊接损坏,进一步提高中管板焊接处的安全、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内部放大图。
16.图中:左筒体1、左端盖2、左管板3、左进气口4、左排气口5、左排液口6、左支撑座7、右筒体8、右端盖9、右管板10、右进气口11、右排气口12、右排液口13、排液管14、右支撑座15、上出水口16、下进水口17、换热管18、中管板19、加长胀紧套20、胀紧凸台21、胀紧槽22、减震器支座23。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
18.图1、2所示: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包括左筒体1、左端盖2、左管板3、左支撑座7、右筒体8、右端盖9、右管板10、排液管14、右支撑座15、换热管18、中管板19、加长胀紧套20、减震器支座23。
19.左筒体1的左端角焊连接左管板3,左管板3外端经左端盖2盖装成左管板腔,左筒体1上端中部接左进气口4,左进气口4两侧分别设置左排气口5,左筒体1下端中部设置左排液口6,左筒体1下端还支撑有左支撑座7;右筒体8的右端角焊连接右管板10,右管板10外端经右端盖9盖装成右管板腔,右筒体1上端中部接右进气口11,右进气口11两侧分别设置右排气口12,右筒体1下端两侧开口设置两右排液口13,两右排液口13经排液管14集中中部排出,右端盖9外侧还上下设置上出水口16、下进水口17,右筒体1下端还支撑有右支撑座15。
20.在本实施例中,左、右管腔穿接多个换热管18,换热管18中部经加长胀紧套20穿接中管板19,加长胀紧套长度大于中管板厚度,加长胀紧套20中部外周设置多道圆周结构的胀紧凸台21,胀紧凸台卡接在中管板胀紧孔内壁的胀紧槽22内;中管板19圆周大于左、右筒体,中管板19两端分别与左、右筒体1、8对焊焊接,中管板19下方经减震器支座23支撑。
21.在本实施例中,中管板为中间采用q345r板体、两侧采用qal9-2或bfe10+1+1或bfe30-1-1板体爆炸复合或轧制复合的板体;左、右管板为外侧采用q345r板体、内侧采用qal9-2或bfe10+1+1或bfe30-1-1板体爆炸复合或轧制复合的板体
22.在本实施例基础上,可在换热管上对应左、右筒体挤压成型左、右轧翅结构,左、右轧翅结构的外径小于光管段,用于提高换热效率。左、右轧翅结构的轧翅深度、厚度、翅型、数量不同,满足左、右组合的不同换热效率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筒体和中管板,左、右筒体的相背外端分别角焊连接左、右管板,左、右管板分别经左、右端盖盖装形成左、右管板腔,左、右筒体同直径且相对内端经中管板对焊连接,中间管板外圆周超出左、右筒体外圆周;左、右筒体均接有进气口、出液口;左、中、右管板上穿接多个换热管,换热管经胀紧套穿接中管板的胀紧孔内,胀紧套长度大于胀紧孔长度,胀紧套中部外周设置多道圆周结构的胀紧凸台,胀紧凸台卡接在胀紧孔内壁的胀紧槽内;所述中管板为中间采用q345r板体、两侧采用qal9-2或bfe10+1+1或bfe30-1-1板体爆炸复合或轧制复合的板体;左、右管板为外侧采用q345r板体、内侧采用qal9-2或bfe10+1+1或bfe30-1-1板体爆炸复合或轧制复合的板体;所述左、右筒体的外端分别经左、右支撑座支撑,中管板下接减震器支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上对应左、右筒体挤压成型左、右轧翅结构,左、右轧翅结构的外径小于光管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于左、右筒体的上端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为左、右出液口,左、右出液口经出液管集中送出经出液管中间送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筒体上部均接有带排气安全阀的排气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置为左、右两只排气口,左、右两只排气口分设在其各自筒体的进气口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轧翅结构的轧翅深度、厚度、翅型、数量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管板腔中任一外接的端盖上下设置下进水口和上出水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系统组合式冷凝器,左、右筒体同直径且相对内端经中管板对焊连接,中间管板外圆周超出左、右筒体外圆周;左、右筒体均接有进气口、出液口;左、中、右管板上穿接多个换热管,换热管经胀紧套穿接中管板的胀紧孔内,左、右筒体的外端分别经左、右支撑座支撑,中管板下接减震器支座。将整体结构的支撑分为三部分,对左、右筒体的支撑改为支撑座支撑筒体下端,更接近各自筒体的作业重心位置,防止中间或中管板位置的下凹、撕扯焊接变形损坏,同时中管板下经减震器支座支撑,弹性减震支撑,能避免作业振动对中管板处受冲击、受重力、振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的焊接损坏,进一步提高中管板焊接处的安全、稳定使用。稳定使用。稳定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钱小兵 卜伟 花军 戴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船重工天禾船舶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2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3-02-24 14:2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56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冷凝器   所述   进气口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